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新术式。方法:在鼻内窥镜下经唇龈沟进路,广泛分离两侧鼻中隔、鼻底粘(软)骨膜,制作蒂在鼻中隔后上方的鼻中隔、鼻底粘(软)骨膜产,将该瓣向前上转位封闭鼻中隔穿孔。结果:5例鼻中隔穿孔完全封闭,1例留有针尖大小穿孔。结论:该术工工具有术野清晰,操作方例、效果肯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效果。方法使用0°,30°鼻内窥镜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海绵作为贴补材料,不必缝线。结果7例鼻中隔穿孔病例一次性修补愈合。结论鼻内窥镜下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海绵治疗鼻中隔穿孔是行之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前壁带蒂肌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1年5月~2004年8月,对7例鼻中隔大穿孔患者,在鼻内窥镜下采用上颌窦前壁带蒂肌骨膜瓣经鼻底遂道修补,该术式是经右侧唇龈沟向外至第一磨牙切开黏膜,不切骨膜,剥离上颌窦前壁肌肉,使上颌骨前壁骨膜保留薄层肌肉,分离约4.0cm×2.5cm后再切开骨膜,形成带蒂肌骨膜瓣。再从右侧梨状孔缘分离右侧鼻腔底,鼻腔外侧壁黏膜,并将鼻中隔穿孔缘周围黏膜剥开,然后将上颌骨前壁肌骨膜瓣穿越“隧道”自鼻中隔穿孔处拉出,在30°内窥镜下修补鼻中隔穿孔。现在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2岁。5例为鼻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运用阔筋膜修补鼻中隔大穿孔的经验,分析修补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1例在鼻内镜下用阔筋膜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进路,分离双侧鼻中隔、鼻腔底黏软骨膜和骨膜,然后植入阔筋膜,并制作一个蒂在一侧鼻中隔后上方的黏膜瓣(黏软骨膜和黏骨膜瓣),将该瓣向前上方转位覆盖穿孔区域的阔筋膜。术后鼻腔充分保湿,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结果随访6个月~8年,15例鼻中隔穿孔修复成功,6例失败。失败者中1例为穿孔部分封闭,3例为筋膜未成活,2例为6个月后再次穿孔。结论鼻内镜下运用阔筋膜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移植物成活能力强、操作术野清晰的优点,但操作空间小,技巧相对复杂,需要慎重地选择患者,术中注意操作细节,术后鼻腔需要良好的护理,才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唇龈沟进路鼻中隔鼻底转移粘(软)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 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28~54岁.穿孔原因:外伤性2例;冷冻治疗所致1例;长期吸入铬酸气体或水泥粉尘3例;原因不明2例.穿孔部位均在鼻中隔软骨部.穿孔直径0.8~1.5cm.患者均有鼻腔干燥、结痂和少量鼻出血症状.鼻腔检查无急性炎症,全身检查无特殊发现.  相似文献   

6.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唇龈沟进路鼻中隔鼻底转移粘(软)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28-54岁。穿孔原因:外伤性2例;冷冻治疗所致1例;长期吸入铬酸气体或水泥粉尘3例;原因不明2例。穿孔部位均在鼻中隔软骨部。穿孔直径0.8-1.5cm。患者均有鼻腔干燥、结痂和少量鼻出血症状。鼻腔检查无急性炎症,全身检查无特殊发现。二、手术方法术前每天二次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鼻内每日滴用1%链霉素溶液。手术方法:患者取半卧位(鼻内窥镜下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辅助利用口腔黏膜瓣复合鼻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从2001~2006,采用鼻内窥镜辅助带蒂口腔前庭沟黏膜瓣复合鼻腔黏膜瓣修补巨大鼻中隔穿孔16例,其中10例使用带蒂口腔前庭沟黏膜瓣复合鼻中隔黏骨膜瓣,6例使用带蒂口腔前庭沟黏膜瓣复合带蒂下鼻甲黏骨膜瓣,术后随访5月~3年。结果:3例患者在鼻腔的后份边缘在内窥镜下可见明显穿孔,半年后复查,4例患者中隔残余穿孔,出院时11例患者感觉口腔黏膜瓣进入的鼻腔侧鼻阻明显增加,半年后这种感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后头昏、头痛、鼻腔干燥的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鼻内窥镜辅助利用口腔黏膜瓣复合鼻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中鼻甲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中鼻甲黏一骨膜瓣鼻内镜下修复鼻中隔穿孔12例。结果:11例一次手术成功,1例修补失败,总治愈率91.66%。结论:利用中鼻甲黏骨膜瓣鼻内镜下修复鼻中隔穿孔方法简便,成活率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穿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68例先天性腭裂患者聘裂修复术后复裂穿孔的原因。结果:“兰氏二大瓣”术式、“兰氏二大瓣 咽后壁瓣”术式、“兰氏二大瓣 梨骨粘膜瓣”术式发生术后复裂穿孔的机率相近(均发生在软硬腭交界处)。结论:先天性腭裂修复术时完整剥离粘骨膜瓣、彻底凿断翼沟、充分分离周围肌肉、消除张力、保证血供是防止术后复裂穿孔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颌骨前壁带蒂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方法采取单侧唇龈沟进路,于上颌骨前壁做1个带蒂骨膜瓣,将骨膜瓣穿过梨状孔与鼻中隔穿孔处的黏骨膜下隧道,缝合固定于穿孔处。结果一次性修复成功17例(100%),随访3—20个月,17例穿孔完全闭合,鼻黏膜生长良好,术前鼻腔干燥、结痂及鼻出血症状消除。结论上颌骨前壁带蒂骨膜瓣修复鼻中隔穿孔手术是一种可行性好,成功率高的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鼻中隔四方软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01/2008-10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鼻中隔穿孔患者9例,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方法分离鼻中隔穿孔周围的黏软骨膜,取同种异体鼻中隔四方软骨固定于鼻中隔黏软骨膜下,完全覆盖鼻中隔穿孔.结果:9例患者术后48 h内鼻腔无活动性出血,抽出湿润烧伤膏纱条后未见移植四方软骨移位,穿孔部位封闭.术后随访观察6~18个月,异体鼻中隔两侧面已被移行上皮完全覆盖,表面光滑.植入的同种异体鼻中隔四方软骨未见排异现象,无再穿孔.结论:同种异体鼻中隔四方软骨修补鼻中隔中、小穿孔简单、有效,无不良反应,作为一种方法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黏膜瓣连续缝合和鼻腔填塞对患者术后症状、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25例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并排除其他鼻部疾病和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入院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随机接受缝合(13例)或者填塞(12例),比较术后第一天症状(鼻部头部疼痛和睡眠情况自我评分),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缝合组较填塞组术后头部和鼻部疼痛有明显减轻,睡眠显著优于填塞组(P〈0.05)。两组均无观察到鼻中隔血肿、脓肿和穿孔。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3d(1—3d),填塞组为2.7d(2—4d),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黏膜瓣缝合可作为鼻腔填塞外的另一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导管超声检查及测量鼻腔软组织的精确性.方法 对30侧犬鼻行内镜导管超声检查,以直接或经水槽方式观察犬鼻腔软组织结构并分析其图像.结果 灰阶超声显示下鼻甲和鼻中隔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均以低回声为主,鼻中隔软骨为无回声,鼻中隔软骨膜显示为连续的高回声线.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鼻腔黏膜血流信号丰富,鼻中隔和下鼻甲的动脉峰值流速分别为10~54.8 cm/s和7.5~79.6 cm/s,阻力指数分别为0.31~0.57和0.25~0.62,静脉流速分别为3.1~13.8 cm/s和4.0~17.3 cm/s.犬鼻中隔总厚度和下鼻甲内侧面软组织厚度分别为(1.87±0.33)mm和(2.96±0.36)mm.结论 经校正后的内镜超声鼻腔软组织检查定位准确、图像清晰、分辨力高,为鼻腔软组织的检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同期行鼻窦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同期行鼻窦开放术的疗效。方法对7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同期行鼻窦开放术,并观察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治愈60例(83.33%),好转12例(16.67%),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鼻中隔矫正居中,无一例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同期行鼻窦开放手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3年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诊3~6个月,治愈99例,好转7例,无效0例。全部病例鼻中隔居中,无穿孔,鼻中隔无飘动,鼻腔通气良好。结论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相比,具有疗效良好、并发症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通气管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鼻腔填塞中的应用方法及对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5例分为鼻咽通气管组(n=77)和对照组(n=78),鼻咽通气管组在鼻中隔穿孔修补结束后,将修整为与下鼻道宽窄、长短相适应的膨胀海绵填入双侧下鼻道,鼻底置入内径0.6 cm的T型管,双侧T型管前端内侧壁缝扎固定在鼻小柱前方,鼻腔内其他区域予膨胀海绵填塞,通气管放置至穿孔完全愈合后取出。对照组仅予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术后24 h记录两组头痛、鼻腔胀痛程度、夜间睡眠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鼻腔通气管组头痛和鼻腔胀痛程度及夜间睡眠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口咽干燥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鼻咽通气管组出血3例,2例自行止血,1例重新压迫后止血;术后脱管6例,堵管4例。结论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后放置鼻咽通气管解决了术后鼻腔长期换药、填塞中鼻腔通气问题,该方法操作简单,对鼻腔刺激性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16-34周超声筛查胎儿鼻骨缺失在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至2013年中晚孕期在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筛查发现鼻骨缺失的20例胎儿均行染色体检查并随访至引产或出生后,总结胎儿鼻骨缺失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20例胎儿产前超声显示:(1)双侧鼻骨缺失17例,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及横切面扫查均不能显示鼻梁皮肤下方的鼻骨强回声。其中5例胎儿合并多发畸形:4例胎儿心脏畸形(房室间隔缺损3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大血管异常1例),1例胎儿十二指肠梗阻。其他微小结构异常包括:股骨及肱骨短,肠管回声增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单侧侧脑室临界增宽,双肾盂轻度增宽,吐舌征,双手姿势形态异常。(2)单侧鼻骨缺失3例,面部横切面扫查仅能显示胎儿一侧鼻骨强回声。其中2例合并心脏畸形(房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其他微小结构异常包括:股骨及肱骨短,肠管回声增强,颈背部皮肤增厚。(3)染色体检查:17例双侧鼻骨缺失胎儿中9例为21-三体,1例为4p-(Wolf-Hirschhorn综合征),7例为正常核型;3例单侧鼻骨缺失胎儿中2例为21-三体,1例为正常核型。(4)产后检查及随访:20例胎儿超声及染色体检查后引产12例(尸检1例),出生8例,5例随访无明显异常,3例失访;12例胎儿产前超声与产后检查结果均符合。结论中晚孕期鼻骨缺失胎儿超声图像特征为双侧或单侧鼻骨强回声缺失,且多伴微小结构异常,超声检出胎儿鼻骨缺失应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减少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初次修复术的技术改进。方法对单侧唇裂患者7例采用基于下三角瓣的手术方法,利用对称的三角形设计皮肤切口线、混合式肌瓣法行肌层修复、同期用鼻翼软骨黏膜瓣修复鼻畸形。结果7例患侧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手术效果。结论该术式是较好的单侧唇裂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鼻腔填塞与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总结鼻腔填塞与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单纯微波治疗10例;鼻腔填塞治疗83例,其中28例仍反复出血,改用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结果:前鼻镜下微波治愈10例,鼻内镜下微波治愈23例,鼻腔填塞治愈59例,死亡1例。结论:传统鼻腔填塞仍是治愈鼻出血常用的有效方法,综合治疗能治愈顽固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20.
荣毅  徐松波 《临床医学》2013,33(8):40-41
目的探讨根据鼻中隔偏曲制定个体化鼻内镜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个体化鼻内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治愈98例,好转5例,无效0例,所有患者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中隔飘动,鼻腔通气良好。结论根据鼻中隔偏曲制定个体化鼻内镜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