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施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移植吸附施万细胞的胶原或明胶,术后3个月计数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以及红核体积。同时以单纯移植胶原或明胶或不移植物体的脊髓损伤大鼠为对照。【结果】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密度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明显较正常大鼠相应区域内的神经元密度降低;移植施万细胞的两个组(胶原施万细胞组和明胶施万细胞组)上述两个区域的神经元密度较未移植施万细胞的3个组(对照组,胶原组和明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移植施万细胞的两个组之间比较或未移植施万细胞的3个组之间比较,上述区域的神经元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全横断损伤可导致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发生死亡,施万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植入微囊化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后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制备施万细胞及微囊化施万细胞悬液,建立T10脊髓右半横断损伤的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A组(单纯损伤组,50只)、B组(SCs移植组,50只)、C组(微囊化SCs移植组,50只),分别于损伤处植入吸附有10μL DMEM培养液、SCs悬液、微囊化SCs悬液的明胶海绵,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制备脊髓标本切片通过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C组BBB评分、髓鞘结构和数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A、B组(P<0.05,P<0.01)。结论:微囊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微囊化施万细胞可更有效地促进大鼠脊髓神经元修复和轴突髓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皮质脊髓神经元与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并探讨是否有分支投射存在。方法将TB及NY分别注入大白鼠的脊髓与红核内,在大脑皮质观察比较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结果1B标记细胞出现在24,10,8,6,4,3,1,2,23,29b,29c,18,7,13,39区。NY标记细胞出现于6,4,3,1区,10区的尾侧部及7,18区的颅侧部亦有少量存在。无发现双标记细胞。结论皮质脊髓神经元的分布非常广泛,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分布的区域内,皮质脊髓神经元无分支投射到红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皮质脊髓神经元与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并探讨是否有分支投射存在。方法将TB及NY分别注入大白鼠的脊髓与红核内,在大脑皮质观察比较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结果1B标记细胞出现在24,10,8,6,4,3,1,2,23,29b,29c,18,7,13,39区。NY标记细胞出现于6,4,3,1区,10区的尾侧部及7,18区的颅侧部亦有少量存在。无发现双标记细胞。结论皮质脊髓神经元的分布非常广泛,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分布的区域内,皮质脊髓神经元无分支投射到红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大脑皮质向脊髓与红核发出投射的区域并探讨是否有分支投射存在。方法 将。TB及NY分别注入大白鼠的脊髓与红核内,在大脑皮质观察比较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结果 FB标记细胞出现在24,10,8,6,4,3,1,2,23,29b,29c,18,7,13,39区。NY标记细胞出现于6,4,3,1区,10区的尾侧部及7,18区的颅饲部亦有少量存在。无发现双标记细胞。结论 大脑皮质向脊髓发出投射的区域非常广泛,向红核发出投射的区域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分布的区域内,皮质脊髓神经元无分支投射到红核。  相似文献   

6.
CNT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逆行性红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脊髓损伤后逆行性红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和CNTF组,用Allen改良法撞击致SD大鼠脊髓T10损伤,经蛛网膜下腔留置导管注射NS和CNTF;术后每周进行一次BBB评分和斜板试验的行为学评分;6周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红核神经元,取红部位脑组织作冰冻切片,应用四甲基联苯胺(TMB)呈色反应显示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存活率,并进行图像数据的分析。结果:(1)CNTF组行为功能高于NS组;(2)CNTF组HRP标记红核神经元数目多于对照组。结论:CNTF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逆行性损伤,而对上行运行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对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再髓鞘化障碍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主要原因。作为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的神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参与PNS髓鞘的形成与修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SCI发生后可在损伤部位观察到SC。本文就SC参与SCI修复过程的细胞来源、修复机制及受到的调控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移植胚胎5—羟色胺能神经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SD大鼠于第九胸髓(T9)处横断损伤,一周后将大鼠胚胎脑干中缝组织细胞悬液植入T9以下的脊髓内,动物存活1-12月,分期处死取材,作5-羟色胺(5-HT)免疫组化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脊髓损伤部位尾侧的脊髓内5-HT阳性标记的纤维未梢消失,移植后于植入部位见许多5-HT阳性标记细胞,其突起在脊髓灰质内长距离延伸,末梢的分布与正常动物相似,并在免疫电镜下见到5-HT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移植后在体内的存活情况和对脊髓横断伤的修复作用。方法4月龄SD大鼠,体质量250g左右。显露T9段脊髓,完全横行切断脊髓。A组(20只)在损伤远近端注射由成年SD大鼠嗅球分离、培养、纯化的OECs,B组(20只)在相同位置注射DMEM培养液,C组(10只)单纯做T9节段的椎板减压。术后观察动物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每2周测定1次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法),共12周。术后3个月取损伤段及其临近脊髓标本,做HE染色、嗜银染色、抗NF和p75免疫组化染色。利用p75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OECs在体内存活情况。结果手术后4周开始有运动功能恢复,在各个时间段BBB运动功能得分A组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01)。A、B组都有神经纤维进入损伤区,在损伤近端,神经纤维数量A组显著多于B组(P〈0.001),但都显著少于相应节段的C组(P〈0.001)。经过p75免疫组化的OECs存在于脊髓损伤段周围,最远可到距离损伤区边缘1.0cm处。脊髓损伤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与运动功能恢复成正相关(P〈0.01)。结论OECs移植具有明显促进脊髓横断伤神经纤维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应用GDNF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OECs)移植并联合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了(GDNF)对脊髓损伤的保护和促进再生作用。方法;建立成年SD大鼠脊髓T8半横断损伤模型,将体外培养纯化的OECs植入脊髓损伤处,同时局部应用GDNF,采用斜板试验和BBB联合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技术评价OECs和GDNF对神经元存活和纤维再生的影响。结果:(1)OECs和GDNF联合应用时对皮质和红核神经元有逆行性保护作用;可促进脊髓下行传导束再生,肢体运动功能恢复,(2)OECs和GDNF联合应用组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最强,高于GDNF或OECs单用组。结论:联合应用GDNF和OECs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脊髓全横断后TrkA和NGF在运动皮质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脊髓全横断后神经营养因子及相应受体在运动皮质内的分布规律,为临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全横断后不同时相运动皮质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高亲和性受体Trk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各组运动皮质中TrkA和NGF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第5层;脊髓全横断3d后,运动皮质内TrkA表达上调,损伤后7d到达高峰,21d回到正常水平;NGF表达在损伤后7d上调,峰值出现在损伤后7d,21d回到正常水平。结论 NGF表达增高迟于TrkA,提示在损伤早期给予外源性NGF可能有利于受损的皮质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  相似文献   

12.
应用30只大白鼠,于胸髓8~10节段间横断,用琥珀酸脱氢酶的Ni-tro—BT法染色观察术后3,7,20,40和90d大白鼠的比目鱼肌、跖肌和趾长伸肌的肌纤维直径的变化。结果:术后40d各肌的肌纤维都呈现进行性萎缩,40~90d比目鱼肌的肌纤维直径变化明显,而跖肌和趾长伸肌的肌纤维直径有较大程度的恢复。另外,比目鱼肌的红肌纤维比中间型肌纤维萎缩更明显,跖肌中白肌纤维萎缩最明显,趾长伸肌的各型肌纤维萎缩程度大致相同。提示:脊髓横断对不同功能以及这些肌肉中的不同型肌纤维的萎缩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大白鼠脊髓胸段横断后肢肌纤维型改变的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0只大白鼠,于胸髓8~10节段间横断,用琥珀酸脱氢酶的Nitro-BT法染色观察术后3,7,20,40和90d大鼠的比目鱼肌,跖肌和趾长伸肌中各型肌纤维构成比的变化。结果:比目鱼肌的各型肌纤维构成比改变较早,表现为中间型肌纤维减少,红肌纤维增加。跖肌和趾长伸肌各型肌纤维构成比改变较晚,表现为中间型肌纤维减少和红、白肌纤维增加。并且术后时间越长,这些变化越明显。提示:脊髓横断引起受累肌肉的快缩肌纤维构成比增加,慢缩肌纤维构成比减少。  相似文献   

14.
嗅鞘细胞移植到损伤脊髓存活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植入损伤脊髓的自发绿色荧光的嗅鞘细胞(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GFP-OECs),研究移植后嗅鞘细胞的存活时间。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来自2.5月龄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嗅球最外层的嗅鞘细胞,培养第10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嗅鞘细胞移植到脊髓挫伤后的T10节段,对照组移植术后未作特殊处理,实验组移植术后腹腔注射环孢菌素A,两组分别在移植术后1、2、4、8周取材,观察细胞植入损伤脊髓后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在移植术后2周内可见存活的嗅鞘细胞;实验组在移植术后4周仍可见存活的嗅鞘细胞,8周未见存活的嗅鞘细胞。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后存活时间小于8周。  相似文献   

15.
雪旺氏细胞和嗅神经鞘细胞都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外基质及黏附因子,提供有利于脊髓神经轴突再生的微环境,且两者都能促进轴突的再髓鞘化和再生。嗅神经鞘细胞具有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长距离迁移的能力,能够促进神经轴突穿越移植物一宿主界面重新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其与星型胶质细胞相容性也更好。而雪旺氏细胞在促进轴突髓鞘形成的能力上可能更强。该文就两者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促进中枢神经再生机制的研究,并为进一步修复脊髓损伤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玻璃微电极在39只1.8~3.0kg的家兔上记录了64个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对腓总神经强电流刺激的痛敏放电。电针双侧“足三里”区域后,这些神经元的痛敏放电,有的被明显抑制(占48.4%);有的被部分抑制(占18.8%);有的则基本未受影响(占32.8%)。切割脊髓双侧背柱后,16个转经元的痛敏放电和电针抑制效应均无明显变化;切割包括双侧背外侧束在内的背半部后,则11个神经元中有7个的电针抑制效应被明显削弱,而其余4个的电针抑制效应基本无改变。实验结果表明,电针对束旁核痛敏放电的抑制效应,主要是通过背外侧束中的下行纤维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localize the descending fiberscontributed to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the spinalcord. The unit discharges of 64 neurons in parafascicular nucleus (Pf)were recorded extracellularly in rabbits immobilized with gallaminetriethiodine. The nociceptive discharges elicited by strong electricalstimulation of the peroneal nerve were inhibited profoundly in 31 of 64 Pfneurons (48.4%), partially in 12 neurons (18.8%) and unchanged in other21 neurons (32.8%) by electroacupuncture at bilateral points Zusanli(足三里). The nociceptive discharges in response to nociceptive stimulation ofthe peroneal nerve and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16 Pf neurons to theelectroacupuncture were not changed by transection of the bilateral dorsalcolumns. After transection of the dorsal half of spinal cord includingbilateral dorsolateral funiculis (DLF), the nociceptive discharges of 11 Pfneurons were not affected. However, the nociceptive effects ofelectroacupuncture were abolished in 7 of 11 Pf neurons, but not in other 4neurons. The present results that the descending fibers contributing toantinociceptive ac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Pf neurons descend mainlyvia DLF, and have little, if any, relation to the dorsal column system inrabbi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大鼠胸髓完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3)和损伤组(n=3)采用BBB评分进行后肢功能评估,并运用3.0TMRI技术对大鼠胸髓进行成像,观察正常大鼠胸髓的形态结构及胸髓损伤后缺损情况。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行为学评分显示了损伤后大鼠后肢肌力恢复过程;3.0TMRI成像技术显示大鼠胸髓的矢状面、横切面形态结构及损伤后脊髓的状况。结论:3.0TMRI成像技术有助于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缺损情况,并与BBB评分结果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复合雪旺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修复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复合雪旺细胞(SC)的小肠黏膜下层(SIS)修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方法选取健康的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只。实验组用复合SC的SIS移植修复损伤区,对照组原位植入原先切除的脊髓组织。术后4、8、12周进行一般情况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查、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实验组移植区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有大量再生的有髓神经轴突,无明显变性坏死和胶质瘢痕增生现象,明显优于对照组。计算机图像分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轴突的平均直径较大,单位面积的轴突数量较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SC的SIS具有促进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 为了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轴突再生,已经开发了各种组织工程学方法。我们的目的是研究是否神经干细胞能在PLGA支架中存活,与雪旺细胞共移植时被诱导向神经元分化,并形成突触联系,最终促进轴突及髓鞘化和运动功能。 方法 神经干细胞和雪旺细胞种植于PLGA取向支架,然后移植于半横断大鼠脊髓。 对照组大鼠也半横断后,但移植的支架中仅有神经干细胞或无细胞。分析神经干细胞存活、迁移、分化及突触形成情况,轴突再生及髓鞘化情况和运动功能。 结果 有神经干细胞存活下来,但是大部分迁移到邻近脊髓而死亡。与雪旺细胞共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情况改善,并且可被诱导向神经元分化,还肯能形成突触连接。当种植细胞后,轴突再生和髓鞘化情况及运动功能改善了。实验组的运动诱发电位恢复率及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同侧二次半横断后运动诱发电位再次消失,运动功能消失数天后恢复。但是对侧二次半横断后双侧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结论 神经干细胞可在PLGA支架内存活。在体内,雪旺细胞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存活,并且向神经元分化,后者甚至可能形成了突触连接。种植了细胞的支架促进了轴突再生和髓鞘化及运动功能恢复。但是再生轴突对运动功能的恢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