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减压是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技术,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利用腹压吸引及虹吸原理,预防术后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低胃肠内压力,利于手术后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和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胃肠减压是一个较简单而有效的治疗腹部外科疾病的手段。胃肠减压是否恰当、有效,关系到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由此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现对胃肠减压胃管置入长度、胃管的选择、胃管的固定、胃管留置期间的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寻找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干预依据,为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择从2014年6月到2016年2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胃肠功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小于40岁、缩短术前全流饮食以及手术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有利于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论胃肠功能恢复是腹部术后快速康复的基础,患者年龄等4项观察指标是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指标。对于腹部手术后患者,明确影响胃肠恢复的因素,并进行相关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与非胃肠减压对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不进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常规行胃肠减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鼻咽部的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胃肠减压未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增加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如何促进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有利于胃肠黏膜功能的恢复,减少细菌移位引起的并发症,减少肠粘连的发生,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间,对术后患者予以泰士WCH型胃肠起搏器,观察胃肠起搏器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普外科施腹部手术住院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接受基本治疗的同时,每日1次20mg七叶皂苷钠静点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基本治疗,观察各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七叶皂苷钠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拔除胃肠减压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手术后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的病人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未恢复前需行胃肠减压,静脉输水电解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维持生理需要。腹部手术后灌服草药猪仔笠汤能促胃肠功能恢复,缩短胃肠减玉及静脉输液时间。我院自1977年5月至1978年9月行43例,效果比较满意。现将观察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剖腹术后,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障碍.而胃肠功能恢复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的一个重要环节,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腹部手术治疗的效果;如不能顺利恢复,可成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0DS)的始发或始动器官 [1].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对术后患者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是围手术期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在腹部手术中,由于胃肠暴露或手术刺激、麻醉抑制和腹部感染等因素引起胃肠蠕动消失或减弱,据文献记载多在术后3~4天恢复正常。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越快,病人进食越早,对机体各器官功能恢复越有利。近年来我们对部分腹部手术后病人采用足三里穴按摩,对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在外科应用最为广泛[1]。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恢复胃肠功能,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术后吻合口愈合。但是目前临床上由于胃肠减压无效导致患者手术失败及预后不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胃管的固定不牢已成为胃肠减压无效的主要原因[2],  相似文献   

11.
卢梅 《大家健康》2016,(1):213-214
目的:对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在该院1~6月拟行腹部手术的322例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对其中的161例正常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另外161例实验组患者则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效果等指标情况都要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正常组(P均0.05)。结论:通过对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措施,不仅对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还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具体恢复情况具有比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后由于解剖结构的改变、手术创伤以及麻醉等原因,使机体的部分神经支配阻断、胃肠神经激素分泌改变和水电解质紊乱,导致患者肠蠕动功能受到抑制,而引起腹胀[1]。特别是胃肠手术后,患者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手术创伤愈大,持续时间愈长,术后3~4d内患者往往出现腹胀并伴有不规律的腹痛。胃肠道蠕动功能在术后48~72 h逐渐恢复,随着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肛门排气后,症状可自行缓解[2]。胃肠功能恢复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术后尽快恢复胃肠功能、预防腹胀对保证患者手术成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2014年7-12月我科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红光治疗仪治疗进行干预,降低了腹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陆琪琳 《河北医学》2006,12(7):677-678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胃肠减压还可减轻腹内压,改善因膈肌抬高而导致的呼吸和循环障碍等等。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中应用广泛。1适应症1.1术前准备: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4.
张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243-243
留置胃管是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洗胃、胃肠减压以及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操作之中。特别在颅脑损伤、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仅是胃肠内营养支持的通路,而且是病情观察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减轻术后患者腹胀,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吻合口及腹部伤口的张力,利于其愈合,减少并发症,有时可作为吻合口的支撑管。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造成危险因素,致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联合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胃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奥曲肽针0.1 mg皮下注射,每8小时1次,直至肛门恢复正常排便排气功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2,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联合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较确切,更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医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术前1d饮食情况和手术时间。结论在腹部手术中通过术前1d全流质饮食、缩短手术时间等措施,有效促进外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经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经腹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观察其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自然排气时间、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和体征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自然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及P<0.01),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敷脐疗法对经腹术后患者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治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不失为一种加快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良好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辉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158-159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0月6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活动结合背部穴位按摩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术后肠鸣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的时间均显著提前(P〈0.01),2组之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结论:胃肠术后早期活动结合背部穴位按摩的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尽早恢复饮食,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术后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治疗组40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进食时间及腹部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部体征改善、肠呜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治疗组显著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腹腔镜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磨汤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磨汤对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80例腹部外科手术者随机分成每组各40例。两组术后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前均禁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后6~12h开始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四磨汤口服液10~20ml。结果治疗组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排气时间平均提前26·2h。结论四磨汤可以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