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怀云  毛增贵 《安徽医药》2004,8(5):377-380
近几年的研究证实[1],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栓塞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经血管造影而证实的冠心病死亡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脱甲基形成的含硫氢基的氨基酸;在正常情况下胱硫醚β-合酶可催化使之缩合为胱硫醚[2].若胱硫醚β-合酶发生变异,就会引起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升高.本文就胱硫醚β-合酶结构、功能和活性调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疾病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鞘磷脂酶(sphingomyelinase,SMase)是鞘磷脂代谢的关键酶,通过水解磷酸二酯键产生第二信使神经酰胺(ceramide,Cer),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化反应。依据SMase生物活性的最适宜pH环境,将其分为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中性SMase和碱性SMase。其中生物体内ASMase的含量及生物学活性均占比最高,是SMase最重要也是分布最广的亚型^([1])。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研究胱硫醚-β-合酶/硫化氢(CBS/H2S)系统在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鱼藤酮诱导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损伤作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BS的表达;亚甲基蓝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内CBS酶活性及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生成;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S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GSH含量。结果鱼藤酮损伤6和12 h组,PC12细胞内CBS的表达和活性升高,H2S生成量增加;而在24和48 h组,CBS表达和活性则明显降低,H2S的生成量明显减少;鱼藤酮可以时间依赖性的降低细胞存活率及减少细胞内GSH的含量。结论鱼藤酮刺激引起内源性CBS的表达和活性先升高后降低,H2S的生成先增加后减少,这可能与PC12细胞对抗鱼藤酮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  刘克强  穆红 《天津医药》2003,31(3):158-16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HCY代谢相关酶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T833C位点、G919A位点碱基突变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血浆HCY水平,采用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CBS基因中T833C和G919A基因型。结果:冠心病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BS基因T833C冠心病组CC、CT、TT型频率分布及C、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G919A冠心病组AA、AG、GG型频率分布及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T833C、G919A冠心病组中3种基因型的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的CC、CT基因型HCY水平显著高于TT型,AA、AG基因型HCY水平显著高于GG型。结论:(1)高HCY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CBS基因T833C的CC、CT突变和G919A的AA、AG突变是高HCY血症的原因。(2)CBS基因T833C、G919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源性胱硫醚 β-合酶(CBS)/胱硫醚 γ-裂解酶(CSE)-硫化氢(H2S)体系在生理状态肝细胞凋亡中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正常肝细胞株BRL。小干扰RNA(siRNA)序列筛选:随机分组为阴性siRNA序列转染组、CBS siRNA序列转染组和CSE siRNA序列转染组,转染时间为48h或24h;siRNA转染后细胞凋亡检测:随机分组为siRNA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CBS siRNA组、CSE siRNA组、(CBS+ CSE)siRNA组,作用时间为转染后0、4、8、12、24 h;凋亡机制探讨:随机分组为siRNA阴性对照组、CBS siRNA组、CSE siRNA组、(CBS+ CSE)siRNA组,作用时间为转染后4、8、12、24 h;每组均为4个平行样。RT-PCR、Western blot检测BRL细胞中CBS、CSE的表达,siRNA基因静默CBS、CSE,去蛋白法检测H2S生成,Hoechst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BRL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 C)和激活型caspase 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BRL细胞株存在CBS、CSE表达。CBS/CSE siRNA转染后,细胞内源性H2S生成降低,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结论 抑制内源性H2S体系可引起生理状态肝细胞凋亡,机制可能部分涉及凋亡线粒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833C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汉民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哈族239例EH患者(哈族EH组)和206例血压正常者(哈族对照组),汉族256例EH患者(汉族EH组)和224例血压正常者(汉族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组受试对象血浆中Hcy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采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4组受试者CBS基因T833C多态性,分析Hcy、CBS基因T833C多态性与EH的相关性。结果新疆哈族、汉族EH患者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哈族EH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哈族对照组(P<0.05),且哈族、汉族TT基因型个体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TC基因型个体(P<0.05);汉族EH组及汉族对照组T、C等位基因频率及TT、TC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S基因T833C多态性与新疆哈族EH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与汉族EH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CBS基因突变改变了Hcy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
将重组质粒pET45b-yCBS转入E.coli BL21中,构建高效表达酵母胱硫醚β-合成酶(yeast cystathionine β-synthase,1)的重组菌.研究诱导时菌体浓度、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间和温度,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山梨醇、葡萄糖、甘油对1表达量的影响.使用Ni2+亲和色谱柱纯化重组蛋白,再经His-Trap脱盐柱脱盐,以茚三酮法检测蛋白活性.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0.05%的山梨醇,重组菌在37℃培养3h后,添加终浓度为0.1 mmo/L的IPTG于20℃诱导培养15h,可溶性1表达量达到110 mg/L;纯化后比活为1 320 u/mg.  相似文献   

8.
蛋氨酸合酶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的多态性经研究表明与多种疾病相关,已经证实蛋氨酸合酶是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而后者在人体内的改变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本文就蛋氨酸合酶的结构、生理功能、基因多肽性和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对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对408例NAFLD患者(NAFLD组)及41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浆Hcy检测,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结果 NAFLD组患者中高Hcy血症203例(49.8%),血浆Hcy水平平均(16.2±6.2)μmol/L,对照组高Hcy血症69例(16.7%),血浆Hcy水平平均(12.2±3.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FL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高Hcy血症可能是NAFL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吴钟英 《贵州医药》2022,46(3):357-359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持续增加,逐渐成为引起终末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NAFLD的发生、发展涉及的病因学极其复杂,包括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异常、星状细胞活化等.研究显示,内质网应激贯穿肝细胞脂肪样变到肝硬化全过程,在NAFLD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线粒体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12.
保肝抗炎药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早期干预已获得大多数学者认同.保肝抗炎药物包括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甘草酸制剂和己酮可可碱等,是NAFLD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综述保肝抗炎药物的适用人群及常用药物的选用.多项临床研究提示,保肝抗炎药物町改善NAFL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但大多数保肝抗炎药物对肝脏纤维化进程的改善依据尚不足.  相似文献   

13.
韩露  陈真 《安徽医药》2014,(6):997-1001
酒精性肝病(ALD)是一种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慢性肝脏疾病。乙醇经肝脏代谢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活性氧。氧化应激在乙醇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发挥关键作用。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可被乙醇诱导并参与乙醇代谢,CYP2E1是一种有效的活性氧产生酶,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铁催化剂的存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该文主要总结了CYP2E1在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ALD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库普弗细胞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酒精的过量摄入导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一系列病变,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医学问题。库普弗细胞(kupffercell,KC)是一种肝巨噬细胞,在ALD过程中能够在内毒素(LPS)、氧自由基等刺激下产生一些列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介导肝细胞炎症反应,导致肝脏损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于KC在A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单磷酸腺苷(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是生物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分子,通过增加AMP/腺苷三磷酸(ATP)比率而被激活。AMPK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在重要分子通路的调节中发挥作用。通过下游蛋白的磷酸化和基因转录的调节,AMPK在代谢周转率高的组织(如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充当能量稳态的主开关。在慢性热能供应过剩的条件下调节AMPK成为深入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机制的重要研究目标。NAFL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过程之一是新生脂肪生成失衡。因此,本综述的范围是提供证据的综合概述,说明AMPK在调节人类NAFLD的具有促进新生脂肪生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惠  赵彩彦 《河北医药》2009,31(15):1978-198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NAFH)3种类型。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NAFLD的患病率日益增高,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性受到普遍关注。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广为接受的是Day等[1]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参考组,对两组研究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血管病中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摘要:目的 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肾脏足细胞损伤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蛋氨酸饮食喂养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正常Cbs+/+小鼠和单基因敲除Cbs+/-小鼠各10只。8周后处死,收集肾组织,PAS染色观察小鼠肾小球形态学变化。体外培养足细胞,分为Control组和Hcy组(用含80 μmol/L Hcy的细胞培养液干预48 h)。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过表达FoxO1腺病毒(Ad-FoxO1)和干扰FoxO1腺病毒(Sh-FoxO1)转染足细胞,分为对照组、Ad-GFP组、Ad-FoxO1组、Sh-NC组、Sh-FoxO1组、Ad-GFP+Hcy组、Ad-FoxO1+Hcy组、Sh-NC+Hcy组、Sh-FoxO1+Hcy组。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和足细胞裂隙膜蛋白(Podocin和Nephrin)、FoxO1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蛋白表达;qPCR检测小鼠肾组织和足细胞中FoxO1 mRNA的表达。结果 PAS染色结果显示,Cbs+/+组小鼠肾小球结构正常,基底膜清晰且分布均匀,而Cbs+/-组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则呈现节段性增厚,系膜基质增多;与Cbs+/+组小鼠比较,Cbs+/-组小鼠肾组织中Podocin、Nephrin和FoxO1蛋白、FoxO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Control组比较,Hcy组FoxO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FoxO1后,与Ad-GFP+Hcy组相比,Ad-FoxO1+Hcy组Podocin和Nephrin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Bax/Bcl-2比值、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干扰FoxO1后,与Sh-NC+Hcy组相比,Sh-FoxO1+Hcy组Podocin和Nephrin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FoxO1可减轻Hcy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损伤及凋亡。  相似文献   

20.
β-1,3-葡聚糖酶属PR-2类蛋白,能催化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β-1,3-葡聚糖的水解,水解的寡糖产物是植物防御反应的重要激发子。β-1,3-葡聚糖酶可被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诱导产生。本文对β-1,3-葡聚糖酶的分类,诱导及其抗真菌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