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阜新市2004~2013年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04~2013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3年性病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9.75/10万上升到2013年的46.67/10万,年均增长19.00%,年均发病率为18.8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8/10万.主要流行病种是梅毒、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AIDS),占发病总数的88.15%.梅毒、HIV/AIDS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40.59%和19.45%;淋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4.92%.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梅毒患者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淋病和HIV/AIDS患者中,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以20~49岁性活跃人群为主,而梅毒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农民、离退休人员为主.结论 阜新市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疫情上升明显.今后应加大对梅毒、淋病、艾滋病的监测、干预、深入分析与评价,以有效调整和落实相应的防控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韩秀清 《吉林医学》2009,30(11):1004-1005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是以性接触或类似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有梅毒、淋病、艾滋病、生殖器疱疹、软下疳、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近半个世纪以来,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体不断增加。从世界范围来看,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惠农区性传播疾病(STD)发病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惠农区STD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惠农区2006-2010年共报告STD 471例.卫生部规定上报的8种性病中,除软下疳、非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以外,其它5种均有报告,发病率从2006年的55.04/10万下降至2010年的35.86/10万,其中淋病发病呈下降趋势,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结论 惠农区2006-2010年STD 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要加强STD的综合防治工作,特别要加强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安全性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5.
彭斌  许建平  龚宇  李坚 《西部医学》2012,24(8):1593-1595
目的探讨老年性传播疾病(STD)患者的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2010年诊治的343例老年ST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老年STD患者逐年增加,年龄分布呈高发趋势,病种呈现由简单向复杂、单元向多元化的演变过程,男性居主导地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以婚外性接触传播为主。结论性传播疾病有老龄化增多的趋势,临床表现日趋复杂化,男性更是其防治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常州市2010-2020年乙肝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乙肝防控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收集常州市2010-2020年乙肝发病病例信息,分析其三间分布情况。结果 2010-2020年累计报告乙肝3 697例,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9.08/10万,各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84,P<0.001),总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172.27,P<0.001)。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高峰。2010-2020年乙肝年均发病率前三的地区为新北区(13.78/10万)、武进区(12.66/10万)、钟楼区(10.91/10万);除金坛区(χ趋势2=110.12,P<0.001)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之外,其他各市区发病率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武进区(χ趋势2=72.84,P<0.001)、新北区(χ趋势2=51.23,P<0.001)、天宁区(χ<...  相似文献   

7.
林其汉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2009-2010
目的了解近5年来大田县性传播疾病流行状况,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根据大田县疫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大田县近5年来共报告性传播疾病370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0.21/10万。其中淋病268例,发病率14.56/10万,梅毒102例,发病率占5.54/10万;年龄最小13岁,最大65岁,以25—35岁年龄段最多占22.80%,在370例性传播疾病中农民136例,占发病总数36.75%,服务行业人员占77例,占20.81%,工人45例,占12.62%。其次是干部职工和家务人员,分别占8.91%和4.86%。结论大田县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及时掌握性传播疾病 (STD)门诊病例流行病学新动向 ,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按卫生部规定的诊断标准 ,收集每一个STD门诊确诊病例的资料。结果 STD病种构成随时间变化较大 ,2 0 0 2年淋病由 1997年的第 1位降至第 3位 ,非淋和尖锐湿疣分别由 1997年的第 2位和第 3位升至第 1位和第 2位 ;发病年龄男性原 2 5~ 34岁组高峰削平 ,向两边扩散 ,女性则明显向大年龄组扩散 ;非淋不同病原体中 ,解脲支原体 (UU)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 <0 0 1) ,沙眼衣原体 (CT)检出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1) ,且男女检出率均高于国内其他临床资料的相关报道。结论  2 0 0 2年与 1997年相比 ,临床病例新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某种特定的社会因素有关 ,有待探讨 ,以便为制定STD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性传播疾病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江北区于 1987年起开展性病监测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1.1 病例资料来源 本市各级医院及市性病防治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性病疫情报告系统。病种分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的 8种性病进行分类。1.2 历年人口资料 由本区公安分局提供。2 结果2 .1 流行强度与趋势  1987~ 2 0 0 0年 ,全区共报告性传播疾病 386 6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130 .39/ 10万 ,性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 ,见表 1。               表 1  1987~ 2 0 0 0年江北区性病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厦门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情况,并预测乙肝2022—2024年发病趋势。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厦门市乙肝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厦门市乙肝年均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并预测2022—2024年的发病率。结果 2014—2021年厦门市乙肝患者中男25 357例,女13 647例,平均年龄40.7岁。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8.51/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是女性的1.71倍(148.12/10万比86.41/10万)。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低于10.00/10万,之后快速上升,50~54岁发病率达最高峰,为187.77/10万。各年乙肝发病率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GM(1,1)模型预测2022—2024年厦门市乙肝发病率分别为94.09/10万、86.12/10万和78.50/10万。结论 厦门市仍为全国乙肝高发地区,2022—2024年发病率可能出现下降,但发病率仍很高,要实现2030消除乙肝威胁目标仍需进一步加强乙肝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1983—1999年性病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深圳市1983-1999年性病,艾滋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1983-1999年性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1985年以前,深圳市性病年发病率保持在10.53/10万以上,1986年后以平均2.53倍的速度急骤上升,至1989年达到339.44/10万的最高水平,1990年回落至158.46/10万后,一直维持在158.46/10-327.76/10万的高发病率水平;(2)深圳市各年度性病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并与全国性病发病率保持同步发展的态势;(3)各年度性病的性别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以20-40岁性活跃年龄段最高,婚姻状况分布以已婚为主,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居多,职业构成以工人,干部,无业,饮服,个体列前五位;(4)淋病为优势病种,梅毒发病率及构成增长最快,艾滋病毒感染者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5)患者来源外地人群平均占57.93%,传播方式以非婚性接触占大多数。结论:深圳市性病艾滋病流行仍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仍应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5~2010年龙岗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艾滋病、乙肝、丙肝、淋病及梅毒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累计发病16 017例,总发病率为513.88/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89.17/10万、134.57/10万、140.01/10万、71.92/10万、75.39/10万、63.97/10万。5种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中,梅毒、淋病、乙肝、丙肝、艾滋病各占41.78%、40.04%、11.04%、5.91%、1.24%。5年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无明显季节现象;男女比例为1.94:1;工人发病构成比最高,占42%;20~45岁年龄组占84.75%。13个街道均有发病,其中以布吉街道发病数最多,其次为龙岗街道、横岗街道,各占28.14%(4507例)、21.93%(3512例)、14.61%(2340例)。结论 2005~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较高,已成为该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大防制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4.
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性传播疾病(STD)高危人群成为STD主要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国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ST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67.64/10万,在STD高危人群中患病率为5.00%-62.80%。了解一个地区STD高危人群中性病的流行情况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该地区STD的流行情况,为医疗机构和决策机关制定STD的防治对策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在中国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及导致STD传播的行为正在逐渐增加。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严格的社会控制并且真正消灭了广泛的商业化性产业。然而,这一时期至少已于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开始)结束。从8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16.
17.
1997年全市累计报告7种性病931例,年发病率为96.97/10万,比1996年下降43.58%。现将全市性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5-2015年北京市平谷区梅毒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平谷区2005-2015年网络直报梅毒病例,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北京市平谷区共报告梅毒病例637例,年报告发病率为3.17/10万~22.15/10万,2010年以后呈逐年上升趋势。隐性和Ⅱ期梅毒女性病例多于男性;报告梅毒病例主要集中20~55岁青壮年组中,占发病总数的72.06%,其次是60~岁组老年人,占发病总数的24.96%。隐性梅毒和Ⅰ期梅毒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63%和16.17%。梅毒报告病例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离退人员、工人、干部职员为主。结论梅毒已经成为北京市平谷区性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应加大本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力度,降低梅毒发病率,减少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由于不安全的性生活使性传播性疾病(STIs)的新病例在继续增加。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现HIV/AIDS以来,由于人们注意到性安全预防的信息,使其他STI的数量明显下降。但是根据“公共卫生实验室服务(PHLS)”报道,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被诊断的STI的数量再次上升。根据2000~2001年期间的报告,这种上升的趋势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1983~1999年性病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市1983~1999年性病、艾滋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1983~1999年性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1985年以前,深圳市性病年发病率保持在10.53/10万以下,1986年后以平均2.53倍的速度急骤上升,至1989年达到339.44/10万的最高水平,1990年回落至158.46/10万后,一直维持在158.46/10万~327.76/10万的高发病率水平;②深圳市各年度性病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并与全国性病发病率保持同步发展的态势;③各年度性病的性别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以20~40岁性活跃年龄段最高,婚姻状况分布以已婚为主,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居多,职业构成以工人、干部、无业、饮服、个体列前五位;④淋病为优势病种,梅毒发病率及构成增长最快,艾滋病毒感染者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⑤患者来源外地人群平均占57.93%,传播方式以非婚性接触占大多数。结论 深圳市性病艾滋病流行仍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仍应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