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Medtronic 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80例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3)h的血糖监测,了解其动态血糖波动状况。方法对80例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72 h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谱。结果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且耐受性良好。CGMS血糖值与自我血糖监测(SGMS)血糖值的相关性良好。80例患者全天有(56.2±11.7)%的时间在目标血糖范围内[(3.9~10.0)mmol/L],全天(18.1±7.7)%的时间出现血糖过高现象(≥13.9 mmol/L),同时还发现了无症状低血糖。结论大多数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实际控制并不理想,存在缺陷,而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可为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较,评价CGMS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72h同时使用CGMS和手指尖血糖监测,分别记录患者的血糖值(手指血糖记录三餐前后、夜间22:00及凌晨4:00血糖值),对相同时间段的血糖值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结果(1)48例患者在相同时间段内比较,出现高血糖时间段为餐后1-2h,CGMS监测血糖的最高值为(18.66±1.55)mmol/L,相同时间段的手指血糖值仅为(15.82±1.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低血糖(血糖值〈3.9mmol/L)时间段多为22:00-4:00,CGMS监测中发现低血糖19例,其中9例(18.75%)发生低血糖时无任何症状,10例(20.83%)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2.6±0.44)mmol/L;而同时段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有8(16.67%)例无症状低血糖,5例(10.41%)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3.2±0.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GMS更能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及夜间低血糖,较手指尖血糖监测能指导临床医师为患者调整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监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趋势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方法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24例新诊断未经干预治疗的T2DM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患者记录生活日记。结果 CGMS所测的血糖值与指端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患者一天中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餐后及中、晚餐后1~5 h,下午2点至凌晨1点是血糖高峰最集中(57.5%)的时间段,而75.5%的血糖低谷值出现在凌晨2点至5点。血糖(7.8 mmol/L及11.1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93%和57%。食物、运动、生活事件影响血糖波动。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食物、运动、生活事件是影响血糖波动的主要因素,为拟定更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为糖尿病教育提供更形象、更具说服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 h 动态血糖监测,通过尿白蛋白/肌酐测定值将所有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肾病组(NDN 组)和早期 DN 患者(DN 组),观察其72 h 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水平以及HbA1 c、血压和血脂谱等一般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两组间血压、FBG 、24hMBG、MAGE、HbA1 c 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回归分析显示24hMBG、MAGE 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0.563、1.220(P 值分别为0.005和0.011)。结论血糖波动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41例患者三餐前后血糖、夜间和凌晨血糖,每13血糖峰值、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组CGMS监测共收到有效数据(562±17)个,平均监测时间(70.5±3.3)h。治疗3d后患者血糖均有所下降,FBG为(6.0±1.2)mmol/L,2hBG为(7.7±1.9)mmol/L。本组41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20例(48.8%,20/41),低血糖均发生于21:00至次日凌晨7:00,其中16例(80.0%,16/20)发生于凌晨24:00~4:00。探头监测到低血糖的个体最短为6min(1个血糖值),最长达8.5h(102个血糖值)。18例(43.9%,18/41)患者发生高血糖,均发生于餐后1.5—3h,其中10例(55.6%,10/18)发生于晚餐后1.5—3h。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特征,为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楼娟亚  陆珣靓  张哲 《护理与康复》2014,13(10):933-93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低血糖的意义,同时评估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型糖尿病或胰岛功能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41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72h血糖监测,同期每天测毛细血管血糖,采集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糖尿病病程、HbA1c等资料。分析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总结低血糖发生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41例糖尿病患者中,72h内指测毛细血管血糖发现低血糖患者13例(17例次),动态血糖监测发现低血糖29例(43例次),其中无症状低血糖22例(占75.9%)、有症状低血糖7例(占24.1%)。低血糖好发于后半夜,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时段、HbA1c和指测最低血糖值。当HbA1c/(指测最低血糖值·BMI)≥0.04时,78%患者动态血糖监测可见低血糖反应;当该指数0.04时,未见低血糖患者。结论对于胰岛功能较差的糖尿病患者,常规每天6次指测毛细血管血糖易漏诊后半夜低血糖的发现。HbA1c/(指测最低血糖值·BMI)可作为低血糖的预测指数,该指数≥0.04提示低血糖风险较高,宜行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于入院后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测定 HbA1 c 水平,按 HbA1 c 水平分为3组,Ⅰ组(HbA1 c≤7.0%)20例、Ⅱ组(7.0%10%)25例,分析动态血糖波动与 HbA1 c 的相关性,探讨夜间低血糖与睡前血糖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血糖比例Ⅱ组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平均血糖(MBG)、空腹平均血糖(MFBG)、早餐后2 h 平均血糖、中餐后2 h 平均血糖、晚餐后2 h 平均血糖与 HbA1 c 均呈正相关(P 均<0.01);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有效血糖波动次数、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随着 HbA1 c 的增高也逐渐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HbA1 c 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 <0.01)。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6.8%,其中,睡前血糖最低值(7.2±3.4)mmol/L。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HbA1 c 与动态血糖水平显著相关,HbA1 c 与 MBG 相关性最好,睡前血糖在7.2mmol/L 以下,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区别。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Ⅱ联合CGMS为实验组,传统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检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波动值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15.0%)(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Ⅱ联合CGMS应用能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下降,故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症的意义。方法:35例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在康复治疗介入时均安装CGMS,连续佩戴72h,同时使用便携式末梢血糖仪和试纸进行每日末梢血糖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3∶00),比较两种方法对低血糖及无症状低血糖检出情况。结果:CGMS监测出无症状低血糖例数比末梢血糖监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例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多发生在3∶00—8∶00,占22.86%,血糖值平均为(3.25±1.07)mmol/L,最低值为2.3mmol/L。结论:CGMS能及时监测无症状低血糖现象,避免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云倩  沈洁 《临床荟萃》2012,27(12):1043-1046
目的 应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分析孕中晚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与正常糖耐量孕妇血糖的差异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南方医院行正规产检的初产妇,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两组,采用CGMS行72小时血糖监测,计算评估参数,分析两组各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GDM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血糖(MBG)波动幅度(3.5±1.0) mmol/Lvs (2.4±0.3)mmol/L、日内日血糖最大波动幅度(5.2±1.6) mmol/L vs (4.3±1.1)mmol/L、早餐后1小时MBG值(7.1±1.1)mmol/L vs (5.9±0.6)mmol/L、早餐后血糖峰值(8.5±1.1)mmol/L vs(6.8±1.1)mmol/L、早餐后血糖达峰时间(57.4±15.5)分钟vs(45.3±14.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GDM患者存在血糖波动,CGMS可以发现GDM患者全天的特点,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正常白蛋白尿组)及40例UAER 20-199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CGMS),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振幅(MAGE)及血糖标准差(SDBG)。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11.07±1.94 mmol/L vs 10.45±1.90 mmol/L)无统计学差异;微量白蛋白尿组,血糖标准差(3.14±0.94 mmol/L vs 2.21±0.64 mmol/L)、平均血糖波动振幅(6.2±0.6 mmol/L vs 3.4±0.4 mmol/L)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水平控制相当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水平相当)中,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其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振幅均大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及波动趋势的临床意义,为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25例T2DM 患者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波动系数为≤2.0组和>2.0组,了解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日内的平均血糖水平(24hMBG)、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漂移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漂移次数(NGE)、血糖波动系数、不同血糖水平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PT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点。【结果】血糖波动系数>2.0者共275例,发生低血糖126例(45.8%),血糖波动系数≤2.0者共50例,发生低血糖18例(36.0%)。HBA1C不能反映血糖水平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两组比较,血糖波动系数>2.0组较≤2.0组发生高血糖及血糖漂移≥11.1 mmol/L 的时间及幅度明显增多( P <0.05)。【结论】血糖波动系数>2.0组患者较≤2.0组血糖漂移于较高水平,漂移幅度增大,两组均有低血糖发生。CGMS有助于详细地评估T2DM患者血糖漂移变化的趋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和动态血糖监测(CGMS)相关指标,探讨血糖波动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之间关系。 方法选取2015-01至2016-01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应用CGMS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同时检测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OD)、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等。根据CGMS数据计算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表示。 结果MAGE与HOMA-β、SOD呈负相关(P<0.05)、与8-iso-PG、MAD呈正相关(P<0.05),MAGE与HbA1c无明显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β与MAGE、体质量指数(BMI)相关。 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胰岛素分泌缺陷密切相关,血糖波动可能通过氧化应激这一关键环节加重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张法越  王维清 《天津护理》2011,19(3):129-130
目的:比较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和传统血糖检测方法,并对CGMS在Ⅱ型糖尿病中应用和护理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CGMS检测,患者均使用CGMS动态血糖仪连续测定血糖3天,同时每天测定末梢血糖浓度,两组数据进行校正和比较。结果:5例局部有少量出血,2例胶布固定处出现红肿,血糖值输入时出现错误3次,1例由于电流低报警2次,CGMS所测血糖值与末梢血糖值呈正相关(r=0.8742,P〈0.001),发现凌晨高血糖12例,餐后血糖高峰值在餐后1.5~3 h出现,有12例患者血糖值有超出CGMS检测的高限或低限,发生低血糖事件20例次。结论:CGMS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均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血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价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判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黎明现象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先佩戴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48 h后再佩戴CGMS行连续血糖监测,再过72 h后同时取下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CGMS,核对同时间段的血糖分析报告,判断是否发生黎明现象。采用Kappa检验分析CGMS与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判断黎明现象的一致性,以CGMS判断结果为标准,绘制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判断黎明现象的ROC曲线,评定夜间血糖预测黎明现象及次日空腹血糖评估黎明现象的最佳切点值。结果 CGMS判断55.56%(25/45)的患者、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判断46.67%(21/45)的患者发生黎明现象,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1,P>0.05)。CGMS和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判断黎明现象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95,95%CI为1.130~4.883,P<0.01)。夜间血糖预测黎明现象的最佳切点值为8.31 mmol/L,次日空腹血糖评估黎明现象的最佳切点值为7.25 mmol/L,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803。结论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准确地判断黎明现象,当夜间血糖值为8.31 mmol/L时提示可能会发生黎明现象,次日空腹血糖值为7.25 mmol/L时提示可能发生了黎明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及时发现低血糖,以便制定更加准确全面的血糖调整方案。方法通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应用CGMS过程中,27例患者出现69例次低血糖(血糖<3.9mmol/L),其中20例出现无症状低血糖,以0:00~5:00为多;2例因未及时进餐而发生低血糖。结论 CGMS可以更全面反映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效地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同时帮助医生及时有效地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用量及用法,使患者血糖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了解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的FPG、PPG以及HbA1c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3.03mmol/L、5.10mmol/L和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3.30%的患者HbA1c水平〈7.0%。治疗前HbA1c水平≥7.0%-〈9.0%的患者,治疗后70.6%的患者HbA1c水平〈7.0%,治疗前HbA1c水平≥9.0%的患者,治疗后30.7%的患者HbA1c水平〈7.0%,两者的HbA1c达标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体重及BMI无明显差异(P〉0.05)。30例患者中仅发生两次轻微低血糖。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HbA1c水平〈9.0%的患者,血糖控制更好,达标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临床应用中的可视化教育手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健康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患者72 h血糖,针对患者生活事件对血糖的影响实施个体化的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法监测血糖,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可视化教育手段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28例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比较CGMS监测中平均血糖(MBG)及其标准差(s)、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并测HbA1c、血糖、血脂、血压等。结果 DPN组SD、MAGE、MODD均显著高于DM组(t=-4.31、-9.85、-10.45,均P<0.01),其中MAGE与s显著相关(r=0.82,P<0.01),与HbA1c、MBG均不相关(P>0.05)。结论血糖波动是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血糖控制同时应避免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胃转流手术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1例的糖尿病胃转流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应用CGMS,对照纽21例采用每天6次对照糖监测,连续7d监测两组平均血糖、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糖均值及全天胰岛素总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糖尿病病人胃转流手术后应用CGM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