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凋亡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在严重感染或遭受创伤应激后的高炎症反应与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及体内众多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参与密切相关,而细胞因子可能通过介导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来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髓源性抑制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细胞的统称,包括各种分化状态的骨髓祖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髓源性抑制细胞可以抑制肿瘤毒性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以及CD4+CD8+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并与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有着密切联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是世界范围内重要死因之一。尽管普遍认为脓毒症是感染后机体炎症反应的失控阶段,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脓毒症属于免疫抑制阶段。脓毒症后免疫调节可导致固有性和适应性免疫的改变,因此使患者更易受到二重感染。本篇综述主要概括了一些脓毒症后免疫状态的紊乱,包括炎症细胞因子谱的改变、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细胞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4.
抗炎白细胞介素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 4、1 0、1 3(IL 4、IL 1 0、IL 1 3)是主要由Th2 细胞产生的三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 ,它们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合成 ,诱导IL 1ra的产生 ,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及炎症介质的生成 ;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分泌介导体液免疫反应 ,因而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本文概述它们在肾小球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治疗性细胞因子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传统认为,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的发病机制与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或循环中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激活补体而引起的肾脏损伤等有关.近年研究发现,GN的发病机制,不仅与T、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有关,而且与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等免疫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旨在对免疫失衡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器官移植免疫学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获得性免疫系统,然而近年来病原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使我们对于固有免疫系统开始了再认识的过程,对其在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和耐受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一员,中性粒细胞是最早进入移植物的白细胞,其早期浸润与移植免疫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作为专职吞噬细胞,在微生物感染以及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直接和树突状细胞接触将其激活、直接提呈抗原等途径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成为连接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中性粒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募集移植物中活化的T淋巴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关于中性粒细胞在移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所做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性粒细胞由细胞因子介导与内皮细胞粘附,并释放氧自由基,被认为是严重感染以及缺血再灌注时造成机体损伤的关键环节,而许多麻醉药物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从而减轻组织损伤。本文仅就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性粒细胞由细胞因子介导与内皮细胞粘附,并释放氧自由基,被认为是严重感染以及缺血再灌注时造成机体损伤的关键环节,而许多麻醉药物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从而减轻组织损伤。本文仅就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Siglecs家族是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脓毒症是炎症诱导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机理包括免疫调节紊乱、炎症反应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本文主要就Siglecs家族在脓毒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进行综述。Siglec-1、Siglec-5和Siglec-14通过启动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发挥双向效应。Siglec-2通过调节B细胞和T细胞在脓毒症中调节免疫平衡。Siglec-9通过Toll样受体4(TLR4)的内吞作用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现象,进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的作用。Siglec-10抑制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P),帮助T细胞启动抗原抗体反应,减少B细胞数量从而减弱炎症反应。Siglecs在脓毒症不同阶段的功能具有潜在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垂体激素、急性期蛋白等评价外科治疗中及治疗后机体所受的影响并不理想。近年来已认识到成功的免疫应答主要依靠type-1/type-2 T辅助细胞(Th1和Th2细胞)的激活并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引起细胞介导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本研究旨在以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变化来评价外科治疗对机体的影响及其在比较不同外科治疗方面的应用。采用43例有症状的胆石症患者,分别施以腹腔镜(LCE,25例)及常规胆囊切除术(CCE,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4,10,13(IL-4,IL-10,IL-13)是主要由Th2细胞产生的三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它们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合成,诱导IL-1ra的产生,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及炎症介质的生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分泌介导体液免疫反应,因而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本文概述它们在肾小球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治疗性细胞因子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腹主动脉瘤(AAA)是成年人主动脉破裂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首要防线,中性粒细胞在循环系统白细胞中占据70%的比例。中性粒细胞可通过吞噬、脱颗粒、产生活性氧以及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等机制,参与炎症反应。多项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参与无菌性炎症和血栓形成,且过度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也可杀伤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疾病发生,与AA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AAA细胞外基质降解、炎性浸润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丧失三大病理特征,深入探讨了中性粒细胞在AAA病程中的多重角色。中性粒细胞通过炎症因子等机制被募集至病变部位,造成炎性浸润,活化后释放杀伤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分子,促进AAA的发展;中性粒细胞通过细胞沉积及相关炎性分子的累积,参与AAA腔内血栓形成,加重疾病进展;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杀伤形式,已有文献报道NETs从多角度协同加重炎症,且可能通过激活凝血级联、促进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形成腔内血栓,导致AAA的病变加剧,对该疾病进展有重要作用。由于相关研究尚处起步,且多数研究结论尚处表层,...  相似文献   

13.
【摘要】 调节性T细胞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免疫反应具有抑制效应,在阻止自身免疫反应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已发现不同的具有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如CD4+CD25+T细胞、Th3细胞和Tr1细胞等,这些T细胞多通过产生具有抑制功能的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等发挥免疫抑制效应。LAP+CD4+T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调节性T细胞亚群,在体内外实验中被证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它通常以依赖TGF-β和IL-10等细胞因子的方式来发挥作用,且在一些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它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型疾病等。较少的研究提示LAP+CD4+T细胞在癌症病人中具有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多发病和常见病,然而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机制还未明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失衡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关键机制。目前免疫疗法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仍然属于探索阶段,本文就5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其可能机制进行阐述,主要体现在:1抑制免疫反应,抑制T细胞活性与增殖,调节Th1/Th2细胞的比例。2上调Treg细胞的表达,从而增强患者耐受能力。3抑制NK-κB因子并进一步抑制i NOS,减少NO、IL-2等炎症因子的释放,起到抑制免疫反应作用。4抑制趋化因子的产生如MCP-1、MIP-1α,以此来减轻诱导炎症反应。研究中草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免疫机制对开发新药、发扬传统医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和免疫学理论在医学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创伤免疫反应的研究近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人们已经了解到严重创伤后,机体各免疫功能均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主要包括:中性白细胞趋化性和吞噬能力降低,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减少,补体激活并消耗,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降低,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且对有丝分裂原PHA和ConA反应性降低,T抑制细胞(Ts)与T辅助细胞(Th)比例失调,B淋巴细胞功能轻度抑制或正常,血清IgG浓度降低,IgM一般无明显改变。创伤免疫抑制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6.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人体内一类天然免疫细胞,无需提前刺激即可杀伤靶细胞和肿瘤细胞,在抗感染及抗肿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功能等均不同于T细胞和B细胞。感染过程中NK细胞主要通过活化信号和抑制信号的共同调节来发挥杀伤作用,而在病原体感染早期发挥免疫杀伤功能。此外,NK细胞还可释放细胞因子进行免疫调节,并作为连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NK细胞还具有记忆性,也可特异性对抗病毒感染。总之,NK细胞在感染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综述对于NK细胞亚群分类、受体及其在抗感染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PMN凋亡是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终止的最主要步骤。在炎症控制与治疗中,明确PMN凋亡在全身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有利于为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PMN凋亡是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终止的最主要步骤。在炎症控制与治疗中,明确PMN凋亡在全身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有利于为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机体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表面多种功能分子的表型发生变化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及恶化存在潜在联系.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功能分子表型的生物学效应及意义. 内容 研究中性粒细胞3大主要功能,黏附、趋化和吞噬.研究相关的多种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变化现状. 趋向 随着对中性粒细胞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变化的相关机制研究地不断深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重视高迁移率族蛋白B1免疫效应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的研究提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不仅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非组蛋白DNA结合蛋白,还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巨噬细胞、垂体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受到炎性刺激时,都可以分泌HMGB1。严重创(烧)伤、休克及脓毒症患者血中HMGB1水平明显升高,HMGB1作为一种预警及炎症信号,可进一步影响机体的炎症及免疫反应,从而参与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