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进行治疗,疗程12周。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的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PGA)评分、医生总体评价(Ph GA)评分、血沉(ESR)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12周后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PGA)评分、医生总体评价(Ph GA)评分、血沉(ESR)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逐渐减少和降低。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银屑病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炎症状及体内炎症反应,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以下简称"99Tc-MDP")为中国原研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等风湿免疫病,能够靶向浓聚在异常骨代谢的骨组织部位,调节骨免疫,增加骨密度,修复骨微结构,起到治疗作用[1-4]。自2000年上市以来,99Tc-MDP广泛应用于RA等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根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的统计,2017年99Tc-MDP在中国RA患者中的使用率为7.7%。为了在临床上更  相似文献   

3.
《内科》2017,(6)
目的观察三妙宣痹汤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三妙宣痹汤及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对5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关节疼痛、压痛、红肿、活动受限评分的变化;检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活动受限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UA、CRP、ES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妙宣痹汤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及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7,(4)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5 d为1个观察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1个观察周期内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硫酸吗啡缓释片日均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止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68.0%)显著高于对照组(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硫酸吗啡缓释片日均用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痛,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显著减小硫酸吗啡缓释片的日均用量。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病部位的关节疼痛、肿胀,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很快会造成发病处关节的破坏[1,2].当前临床上治疗RA的药物较多,常见的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3].但研究表明[4,5],上述药物不能迅速控制患者病情.我院在RA的治疗中使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将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天记录患者疼痛度、肿胀度,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第4天疼痛、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第4天,治疗组疼痛改善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40%,对照组分别为40%4、0%;治疗组肿胀改善显效率为13.33%、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分别为16.67%、66.67%。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能显著缓解痛风患者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慢作用抗风湿药物(SAARD),但往往起效较慢,对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的控制不十分理想.本文用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RA,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为高效低毒的核素类制剂,该制剂目前尚未列于类风湿关节炎(RA)规范治疗指南,但仍被风湿科医师尝试用于治疗RA,并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受到风湿科医师的关注。近期加拿大有关药物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的国际资料显示,加拿大卫生部门共收到27份怀疑与二膦酸盐类药物有关的眼病和视觉障碍报告。我科在尝试用^99Tc-MDP治疗RA32例中出现2例眼部不良反应,主要反映在巩膜炎和视觉障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三相骨显像对糖尿病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99m锝 亚甲基二膦酸盐 (Tc99m MDP)三相骨显像对糖尿病足 (DF)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4 5例DF患者和 36例对照者进行Tc99m MDP三相骨显像。每个单足单独进行资料处理。在足背 (楔骨和跖骨 )、胫骨粗隆各勾画感兴趣区 (ROI) ,计算各ROI放射性浓度 (千计数 /像素 ,counts/ pixel)以及足部 /胫骨放射性浓度比值 (Rm/t)。生成各ROI的时间 活度曲线 ,从曲线读取各部位的灌注时间 (Tp) ,并计算各部位摄取速率 (V)。患足与健足之间Rm/t、Tp、V等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各指标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各指标对DF诊断效能的差异采用u检验。 结果 Tp、V、Rm/t比值在对照组分别为 (33± 9)s、(2 3± 0 8)counts/s、0 85± 0 2 9,在DF组分别为(36± 13)s、(1 5± 0 3)counts/s、0 72± 0 31。两组之间比较 ,除Tp差异无显著意义外 (t=1 80 2 4 ,P>0 0 5 ) ,V(t=7 736 0 ,P <0 0 0 1)及Rm/t比值 (t=2 7395 ,P <0 0 1)在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V值诊断DF的灵敏度为 82 6 % ,特异性为 83 8% ,准确率为 83 3% ,Rm/t比值则分别为 6 5 2 %、6 8 8%、6 7 3%。V值的灵敏度 (u =2 32 74 ,P <0 0 5 )和特异性 (u =2 4 0 6 8,P <0 0 5 )均优于Rm/t比值。 结论 显像剂在患者足部的  相似文献   

10.
张红  张士奇 《内科》2011,6(1):38-3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d)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3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甲氨喋呤(MTX)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ESR、RF均下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d是一种治疗RA的有效药物,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mTc-MDP)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炎性指标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观察99mTc-MDP治疗前后RA患者临床表现、急性炎症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IL)-1 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经99mTc-MDP治疗后,RA患者的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和肿胀关节数、关节压痛和肿胀指数、休息痛及医生对病情的估计等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0.05),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等炎症指标明显下降(P<0.01或0.05).同时,血清中IL-1 β、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99mTc-MDP对RA的短期疗效显著,并可改善实验室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99m Tc-亚甲基二膦酸盐的临床新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对^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商品名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及不同组合治疗方式进行临床观察。对其治疗前后多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并观察其毒副反应。方法 对137例RA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云克组、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 钙剂组3组,分别对其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 67例该药单独使用后RA病情改善;42例联合用甲氨蝶呤(MTX)、莫比可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提高近10%;28例中老年患者同时口服钙剂后休息痛的缓解和血沉(ESR)的下降更显优势。结论 云克为一安全有效治疗RA的联合配伍用药,并主张同时使用钙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L-4、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邵阳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住院的46例轻~中度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服用沙利度胺100mg/d,对照组23例,服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4g/d,疗程8周,比较沙利度胺与柳氮磺胺吡啶的疗效。结果采用沙利度胺治疗的临房;缓解率26.08%(6/23),有效率65.22%(15/23),总有效率91.3%;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21.74%(5/23),有效率56.52%(13/23),总有效率为78.26%。沙利度胺的总体疗效高于柳氮磺胺吡啶,具有显著胜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轻~中度克罗恩病有效,其疗效优于传统的柳氮磺胺吡啶.可望成为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氯化锶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云克)联合外照射治疗骨转移癌的应用价值,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提供一种止痛时间长,低毒及有效控制病灶发展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1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用氯化锶+云克联合外照射治疗,B组单纯氯化锶治疗,C组单纯直线加速器外照射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氯化锶和云克联合外照射治疗骨转移癌的30例,止痛疗效达93.33%,病灶缩小50%以上。结论应用氯化锶和云克联合外照射治疗骨转移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止痛效果,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数发现时已属晚期,放疗、化疗、射频治疗、介入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只适合部分患者,且费用昂贵。对于那些无法耐受上述治疗的患者,我们采取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的治疗方法。艾迪注射液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及抗癌作用。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诱导凋亡等作用。近年来被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对原发性肝癌有较好治疗效果。我科于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采用艾迪联合沙利度胺治疗33例HCC,并与常规治疗33例作对照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2007年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科用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治疗的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观察。结果部分缓解16例(57.1%),进步9例(32.1%),无效3例(10.7%),总有效率89.2%,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地塞米松诱导兔股骨头坏死后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并观察疗效,以供初步临床应用于中、晚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参考,了解^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的治疗价值。方法 新西兰白兔33只为动物模型制作材料,其中18只采用注射地塞米松针剂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模型建立后分成3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股骨头坏死模型组和股骨头坏死模型^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组。^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14周后取实验兔股骨头作病理切片,分析^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前、后股骨头X线、CT摄片、^99Tc-MDP骨显像检查结果。临床明确诊断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67例,分为^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组39例和传统保守治疗对照组28例。治疗40周后比较^99Tc-MDP骨显像、X线摄片、CT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针剂4周的新西兰白兔病理证实股骨头骨质疏松伴坏死模型成立。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前、后时间内取各组实验兔股骨头X线、CT摄片、^99Tc-MDP骨显像和病理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无变化,股骨头坏死模型组对照组股骨头骨质疏松加重,模型^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组的股骨头骨质疏松有较明显的改善。临床所采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组40周随访结果:^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组中6例改善,31例稳定,仅2例无效。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组6例稳定,19例无效,仅3例改善。结论 ^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是一种核素锝-99(^99Tc)标记二膦酸盐的化合物,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对骨质疏松有较明显的稳定病情发展和镇痛作用,部分有修复作用。初步临床应用表明:^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组与传统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前者治疗骨头无菌性坏死疗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生性肿瘤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该病特点为中老年人多发,传统治疗方法缓解期短,复发率高,尚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局部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肝癌( PHC)骨转移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PHC骨转移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加服沙利度胺。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AFP水平,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质量( KPS评分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91%、75.00%;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7.88%、64.2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AF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毒副反应主要有口干、皮疹、便秘及嗜睡,较对照组稍增加,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局部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PHC骨转移能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VEGF、AFP水平,且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