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探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03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腹痛、腹泻评分,胃肠相关激素水平,以及肠道菌群数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乳杆菌菌群数量均高于对照组,腹痛评分、腹泻评分、5-羟色胺水平、神经肽Y水平、生长抑素水平、肠球菌菌群数量、酵母样真菌菌群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以有效地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调节胃肠相关激素,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外周血中5-HT、NPY、CGRP、IL-6和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总有效率高达79.3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外周血中5-HT、NPY、CG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时间、腹痛频率、排便过程异常、排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排便时腹胀6个方面症状评分、外周血中5-HT、NPY、CG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外周血中5-HT、NPY、CGRP、IL-6和TNF-α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腹痛、腹泻、排便异常等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5-HT、NPY、CGRP、IL-6、TNF-α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选的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3%,较对照组的76.92%显著提高,尤其是治疗组患者治愈率高达30.77%,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仅为17.31%,治疗后治疗组的VIP、S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止泻时间、腹泻次数、急性应激次数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和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腹泻次数,缩短其止泻时间,降低VIP和SS水平,改善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6,(3)
目的探究肠康方联合奥替溴铵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替溴铵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康方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和TNF-α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TNF-α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康方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能显著降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安肠宁腑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IL-8及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施行安肠宁腑汤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照A组单纯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B组单纯采用安肠宁腑汤。观察三组患者的症状及IL-8、TNF-α水平的情况。结果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的症状总积分为(5.5±1.7)明显低于对照A组的(7.5±1.6)和对照B组的(7.4±2.4),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清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及TNF-α水平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关系呈正相关性,采用安肠宁腑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传统治疗提供出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儿童腹泻肠黏膜5-羟色胺(5-HT)和血浆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肽(VIP)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济仁医院进行诊治的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予以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和疗效,并检测肠黏膜5-HT和血浆NPY、VI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观察组的腹泻次数正常时间、大便性状变稠时间、腹痛停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细菌培养恢复正常时间和大便镜检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后,两组肠黏膜5-HT和血浆VIP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NPY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明显降低腹泻患儿肠黏膜5-HT和血浆VIP水平,促进血浆NPY的生成,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长抑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IBS-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40例在同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血清生长抑素、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常规组(70%)(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排便频率、排便困难、大便性状、精神症状、排便不尽感评分以及症状总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益生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C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胃肠激素分泌异常,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美长安(化学名称: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舒丽启能(化学名称: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或/和赛乐特(化学名称: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腹泻型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31例腹泻型IBS病人连续随机地分为A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组;B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组;C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组;D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组。治疗3周后观察病人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于治疗后大便次数,A、B、C、D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5.48%、63.89%、36.67%、67.65%。A组与B组、A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后腹痛腹胀,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5.48%、61.11%、56.67%、91.18%。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后大便性状,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1.94%、75.00%、40.00%、79.41%。A组与B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腹泻型IBS是有效的,适合轻度腹泻型IBS。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腹泻型IBS更有效,适合中度腹泻型IBS病人。再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对于腹泻型IBS最有效,特别适合重型腹泻型IBS。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谷维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收治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剂联合双八面体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谷维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血清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SS积分及血清IL-1β、IL-8及5-H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SS积分及血清IL-1β、IL-8、5-H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0%(P 0. 01)。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谷维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用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匹维溴铵对腹泻型肠易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方法 9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接受匹维溴铵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胀、腹泻、大便形态、生活质量改善以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接受匹维溴铵治疗2周后,腹泻型lBS患者腹痛、腹胀和腹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大便性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在停药结束后4周上述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匹维溴铵可有效缓解腹泻型lBS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疗程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发作,临床上常缺少形态学的异常。研究发现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表达较正常人的表达高〔1〕,尤其是白细胞介素(IL)-18、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为主的促炎介质〔2,3〕,因此认为炎性因子在病变进展中可以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在传统治疗中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病变迁延,并不能完全根除。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归属到中医泄泻、便秘病症的范畴,与大肠泄、气秘、泄的关系最为密切。针灸治疗对本病可能有明显的效果。本文观察在常规治疗项目上加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中IL-18、IL-23和TNF-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失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不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失调可能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目的:研究IBS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3的表达。方法:选取42例IBS患者和20名对照者,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IL-6、IL-18、IL-1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腹泻型IBS组血浆IL-6和IL-18水平、便秘型IBS组血浆IL-18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腹泻型和便秘型IBS组血浆IL-1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感染后IBS(pIBS)组血浆IL-6、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IBS组和非pIBS组血浆IL-1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IBS患者血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感染因素影响了腹泻型IBS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促炎细胞因子可作为IBS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3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观察该方法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以及血清TNF-α、IL-10浓度的效果.[方法]治疗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中药组以升清降浊法治疗,对照组以蒙脱石散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血清TNF-α的浓度下调、IL-10的浓度上调(P<0.05).[结论]升清降浊药方可能通过调节免疫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加味痛泻要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IBS-D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煎取汁液250 m L,早晚分服,1剂/d.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和脑肠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大便次数、黏液便、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5羟色胺3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肠轴"学说理论指导下,加味痛泻要方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能提高I B S-D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脑肠肽水平.  相似文献   

15.
谭国柱  杨福利  刘强 《山东医药》2010,50(26):59-59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疗效。方法 CID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对照组(27例)口服思密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对照组为44.43%,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相比,P〈0.05。结论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CID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确切。目的:观察复方芥氨酰胺肠溶胶囊对腹泻为主型IB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腹泻为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予复厅符氨酰胺肠溶胶囊(500mg,3次/天)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mg,3次/天),疗程2周。治疗7天和14天后询问并记录腹泻、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的总有效率为85.0%,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组为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的疗效优于二联活菌肠溶胶囊(92.5%对60.0%,P〈0.05),两组对腹痛、腹胀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均对腹泻为主型IBS有效,但前者治疗腹泻的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疗效及对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0例C-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浆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便秘及排便次数症状评分分别为(3.1±1.2)分、(3.4±1.6)分、(4.0±1.7)分、(4.4±2.1)分,对照组分别为(8.8±2.3)分、(7.5±2.7)分、(7.2±2.8)分、(7.8±2.0)分,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MOT、VIP、SS表达分别为(237.1±36.2)pg/m L、(31.5±3.6)pg/m L、(12.2±2.7)pg/m L,对照组分别为(194.2±40.1)pg/m L、(35.4±2.5)pg/m L、(15.8±2.1)pg/m 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0%(42/50)、62.0%(31/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治疗C-IBS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及其与不同分型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IBS患者258例和5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IBS疾病类型将其分为腹泻型(IBS-D)组、便秘型(IBS-C)组和混合型(IBS-M)组,采集临床数据,对比各组肠道菌群、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价系统评分(IBS-SSS)、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差异,通过Spearman法分析IBS各组肠道菌群与IBS-SSS、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HAMA和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IBS-D组、IBS-C组和IBS-M组的肠球菌和肠杆菌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IBS-D组、IBS-C组和IBS-M组的腹痛程度、腹痛频率、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对生活的干扰程度、HAMA和HAMD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F-36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IBS-D组的肠球菌和肠杆菌水平与腹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110例IBS-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5-HT、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9%比76.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5-HT、MDA、LPO表达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是IBS-C的有效治疗方案,能够降低血浆5-HT水平,并减轻氧化应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美沙拉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在线数据库检索美沙拉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共纳入13篇文献1349例病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沙拉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P0.01),及腹痛(P0.01)、腹泻(P0.01)、大便性状异常改善(P0.05)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美沙拉嗪组治疗后腹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26).结论:美沙拉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可改善患者腹痛、腹泻及大便性状异常,能降低患者腹痛程度,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