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EVLWI)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ARDS患者101例,检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和EVLWI。结果 本次治疗28d内死亡24例,存活77例;存活患者MAP治疗72h MAP为(64.53±5.91)mmHg,明显高于入院时和死亡患者(p<0.05);存活患者氧合指数随治疗时间增长而明显增加(p<0.05),其中存活组治疗48h和72h氧合指数为(180.30±31.56)mmHg和(220.16±29.90)mmHg,明显高于死亡患者(p<0.05);存活患者EVLWI随治疗时间增长而明显降低(p<0.05),而死亡患者EVLWI随治疗时间增长而明显升高(p<0.05),其中存活患者治疗48h和72h EVLWI为(10.80±3.06)ml/kg和(8.43±2.41)ml/kg,明显高于死亡患者(p<0.05);死亡患者MAP、CVP和氧合指数治疗72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和EVLWI呈负相关(r=-0.342,p<0.05)。结论 氧合指数和EVLWI动态变化可在判断ARDS患者预后中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31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4例与死亡组1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48 h、72 h EVLWI、PVPI、氧合指数,比较治疗72 h不同EVLWI或PVPI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氧合指数;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四格表评估EVLWI和PVPI对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时间与方法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方法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48 h、72 h存活组患者EVLWI、PVPI低于死亡组,氧合指数高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72、-0.691,P0.05)。治疗72 h,EVLWI≥10 ml/kg和PVPI≥3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别高于EVLWI10ml/kg和PVPI3患者,氧合指数分别低于EVLWI10 ml/kg和PVPI3患者(P0.05)。以10 ml/kg为临界值,EVLWI预测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7.5%,符合率为93.5%;以3为临界值,PVPI预测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77.8%,符合率为87.1%。结论 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呈负相关,二者对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等相关指标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RDS)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2组患者在入住ICU病房后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入住ICU病房时的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P0.05);存活组氧合指数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EVLWI、PVP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死亡组氧合指数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EVLWI、CI及PVPI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均P0.05),与死亡组第2、3天比较,存活组CI、EVLWI显著降低,氧合指数显著升高(P0.05);经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VLWI与氧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性,与CVP无相关性。结论:动态监测EVLWI及氧合指数对判断ARD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氧合指数等相关指标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RDS)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5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入住ICU病房后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P)、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 与存活组对比,死亡组患者在入住ICU病房时的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P<0.05);存活组氧合指数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EVLW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P<0.05),死亡组氧合指数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EVLWI及CI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P<0.05),与死亡组第2d、3d对比,存活组第2d、3d的CI、EVLWI显著降低,氧合指数显著升高(P<0.05); 经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VLWI与氧合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CVP无相关性。结论 动态监测EVLWI及氧合指数对判断ARD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ARDS患者,根据21 d后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42例和死亡组26例。所有患者进入ICU后采用呼吸机进行容量控制通气,连续3 d监测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乳酸水平、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指数(CI)及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 CCO),计算EVLWI。结果两组患者置管第1天EVLWI、氧合指数、MAP、CVP、CI、乳酸水平,置管第2天MAP、CVP、CI、乳酸水平,置管第3天MAP、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置管第2天、第3天EVLWI高于存活组,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置管第3天CI、乳酸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VLWI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2,P0.05),而与MAP(r=-0.12,P=0.17)、CVP(r=-0.19,P=0.30)、CI(r=-0.14,P=0.25)、乳酸(r=-0.21,P=0.44)间无直线相关性。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0.08)〔95%CI(0.57,0.83)〕;置管第1天、第2天、第3天EVLWI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44±0.07)〔95%CI(0.28,0.66)〕、(0.65±0.06)〔95%CI(0.50,0.79)〕、(0.74±0.08)〔95%CI(0.61,0.87)〕,EVLWI8.0 ml/kg为预测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临界值,此时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57.5%。结论 EVLWI为评价肺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之一,对ARDS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在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并其对ARDS患者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ICU收治的22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RDS 2012柏林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8例、中度组6例、重度组8例。采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测量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的EVLWI、PVPI、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以EVLWI=13 ml/Kg和PVPI=3为界限,分析并比较不同EVLWI水平和PVPI水平患者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中度组、重度组EVLWI、PVPI水平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EVLWI、PVPI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EVLWI组患者ICU住院时间(23.6±6.6)d、ICU病死率69.2%、28 d病死率76.9%均高于低PVPI组(15.3±5.2)d,33.3%,44.4%,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VPI组患者ICU住院时间(24.3±6.5)d、ICU病死率57.1%、28 d病死率78.6%均高于低PVPI组(16.4±4.2)d,25.0%,37.5%,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WI和PVPI水平是评估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高水平EVLWI和PVPI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Copeptin)联合氧合指数(O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2例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病因、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正压及OI等基线值。根据ARDS患者住院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ARDS患者OI分为轻度组(200 mm Hg OI≤300 mm Hg)、中度组(l00 mm Hg OI≤200 mm Hg)和重度组(OI≤l00 mm H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并测定OI及PVP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Copeptin水平联合OI及PVPI预测ARDS患者死亡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ARDS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与OI及PVPI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及PVPI明显高于存活组,OI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1)。随着ARDS患者病情加重,血浆Copeptin水平及PVPI升高,而OI减低(P均0.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Copeptin水平联合OI及PVPI预测ARDS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三者单独预测(AUC:0. 896 vs 0. 824、0. 780、0. 79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0. 5%、83. 7%。相关分析显示,ARDS死亡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与OI呈负相关(r=-0. 603,P 0. 001),与PVPI呈正相关(r=0. 662,P 0. 001)。结论:血浆Copeptin水平、OI及PVPI与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ARD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变化的临床意义。评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NPE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NPE患者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3.2±10.5)岁。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比较治疗前后EVLWI、PVPI与氧合指数(OI)的差异,分析EVLWI、PVPI、OI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患者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 d后EVLWI差异。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第3 d、第5 d、第7 d EVLWI明显下降(P0.05)、PVPI明显下降(P0.05),同时期OI显著升高(P0.05);EVLWI和PVPI分别与OI存在显著负相关(r=-0.509,P0.05;r=-0.541,P0.001);EVLWI和PVPI呈正相关(r=0.712,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治疗前EVLW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9.4±3.1 vs.10.1±2.7,P0.05);治疗7 d后,存活组患者EVLW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2±2.0 vs.9.4±3.1,P0.01),亦低于死亡组(6.2±2.0 vs.8.4±1.7,P0.05)。结论 EVLW的高低能直接反映NPE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EVLW越高,则病情越重,OI越低;同时监测EVLWI能预测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 LWI)的影响.方法 9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无创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注(3次/d),两组共治疗7d,测定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清hs-CRP和EVLWI.结果 两组治疗后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EVLWI、hs-CRP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EVLWI、hs-CRP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提高ARDS患者氧合指数,减轻炎症反应,减少EVLW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67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31例)和存活组(36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心输出指数(CI)、EVLWI、血清Ang-2水平等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EVLWI、血清Ang-2水平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EVLWI和血清Ang-2水平分别为(14. 13±5. 21) mL/kg和(410. 01±89. 39) ng/L,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 0. 05); EVLWI和血清Ang-2水平呈正相关(r=0. 321,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VLWI和血清Ang-2水平是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2. 499和1. 589,P 0. 05); EVLWI和血清Ang-2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4和0. 745 (P 0. 05),其中EVLWI截断值为12. 91 mL/kg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 30%和91. 67%,血清Ang-2截断值为291. 85 ng/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 02%和82. 38%。结论:EVLWI、血清Ang-2水平在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且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水肿指数在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RS)老年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性休克并发ARDS老年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32例)及死亡组(11例)。以PiCCO法测定置管第1、2、3天的肺水肿指数(EVLWI),对比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数(OI)及肺损伤指标。评价EVLWI预测预后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置管后,存活组的PA-aDO_2、OI不断上升,EVLWI与血乳酸不断下降,第1、2、3天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的CI与LIS不断上升,D第1、2、3天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第3天时存在差异的指标有PA-aDO_2、OI、EVLWI、血乳酸、CI、SOFA及LIS。相关性分析表明,EVLWI与OI存在显著负相关(r=-0.42,P0.01),与LIS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5),与PA-aDO_2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5)。SOFA与EVLWI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置管第3天EVLWI的预测准确度优于SOFA,曲线下面积达到0.838,以EVLWI(第3天)8.5mL/kg预测死亡的敏感度为85.6%。结论感染性休克并发ADRS老年患者的EVLWI出现动态变化,可辅助评估患者预后。一般以置管后第3天的EVLWI8.5mL/kg作为预测死亡的拐点。  相似文献   

12.
曾静  蒋勇  朱琳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6):1004-100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与预后的关系,为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2月在华西医院诊治的12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28 d内生存情况将病例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评估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 d和治疗3 d时EVLWI、ITBVI及氧合指数、pH值、心排血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I)、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检测值变化情况,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治疗3 d后EVLWI、ITBVI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2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中,入院28 d内死亡31例(24.22%),纳入死亡组;生存97例(75.78%),纳入生存组;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组内比较,EVLWI、ITBVI及BNP水平排序均为治疗前>治疗1 d后>治疗3 d后(P<0.05),氧合指数、pH值、CI指数及LVEF值排序均为治疗前<治疗1 d后<治疗3 d后(P<0.05);死亡组组内比较,各时点ITBVI、氧合指数、pH值、CI指数及LVEF和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EVLWI值排序为治疗前<治疗1 d后<治疗3 d后(P<0.05);且治疗1 d、3 d后,死亡组的EVLWI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氧合指数、pH值、CI指数和LVEF均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治疗1 d后2组ITBV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 d后死亡组ITBVI值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治疗3 d后EVLWI、ITBVI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957、0.765,P<0.05),其cut-off值分别为9.85 mL/kg、1074.46 mL/m^2。结论治疗期间EVLWI、ITBVI变化与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辅助临床判断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56例患者,根据出院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测定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进行APACHEⅢ评分,分析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存活组APACHEⅢ评分及氧合指数与死亡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APACHEⅢ评分随住院延长而增高,氧合指数随住院延长而降低,存活组与之相反.氧合指数与APACHEⅢ评分负相关(r=-0.7542,P<0.01).结论 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有助判断病情危重程度,观察两者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VLWI+ITBVI组30例,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 CCO)技术测定EVLWI和ITBVI,联合CVP指导液体治疗;对照组26例,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EGDT)的达标后,治疗1、3 d的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最高血清乳酸、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水平、呼吸频率、顺应性、氧合指数)、24 h液体正平衡、血肌酐、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EVLWI+ITBVI组3 d时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乳酸、呼吸参数、24 h液体正平衡均较1 d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EVLWI+ITBVI组3 d时血肌酐无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VLWI+ITBVI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单纯CVP指导的液体管理相比,ITBVI+EVLWI可以更精确评估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的容量状态,更合理地指导液体治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肺部超声评分(LUS)、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经胸部CT及氧合指数确诊的ARDS患者(观察组),其中ARDS轻度28例、中度36例、重度56例,入住重症监护室28 d后存活76例、死亡44例。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原发疾病、合并症与ARDS患者相匹配的40例非ARD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ARDS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患者LUS、EVLWI、血清GDF-15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US、EVLWI及血清GDF-15水平对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US、EVLWI及血清GDF-15水平升高(P均<0.05)。轻度、中度、重度ARDS患者LUS、EVLWI及血清GDF-1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US、EVLWI及血清GDF-15水平是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指数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住院患者105例,依据衰弱指数评估量表分为衰弱组20例(0.45≤衰弱指数1)、衰弱前期组40例(0.20衰弱指数0.45)及非衰弱组45例(0衰弱指数≤0.20),同时收集人口学资料、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降压药物数量及慢病情况。结果衰弱组24h平均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115.95±12.26)mm Hg vs(124.74±12.96)mm Hg,(124.76±12.19)mm Hg(1mm Hg=0.133kPa),P0.05],昼间平均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衰弱组[(116.63±12.08)mm Hg vs(126.10±14.17)mm Hg,P0.05]。衰弱前期组平均降压药物数量明显高于非衰弱组[(2.13±0.99)种vs(1.42±1.10)种,P0.05]。衰弱指数与年龄、降压药物数量、脑卒中、恶性肿瘤、关节炎、慢性肾脏病、共病数量呈正相关,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衰弱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衰弱患者应适当减少降压药物数量,避免血压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PaO2/FiO2)、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85例ARDS患者根据PaO2/FiO2分为A组(n=27例),B组(n=32例)和C组(n=26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40例)和死亡组(n=45例),比较各组患者CPIS评分。结果随ARDS患者的病情程度逐渐加重A、B、C三组CPIS评分数值明显升高(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CPIS评分在入院第1、3天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入院第5、7天死亡组CPIS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PaO2/FiO2、CPIS评分可作为判断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血管生成素-2(Ang-2)在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67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31)和存活组(n=36),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心输出指数(CI)、EVLWI、Ang-2等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EVLWI、Ang-2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性别、年龄、PEEP、CI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EVLWI和Ang-2分别为(14.13±5.21)ml/kg和(410.01±89.39)ng/L,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EVLWI和Ang-2呈正相关(r=0.32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VLWI和Ang-2是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2.499和1.589,p<0.05);EVLWI和Ang-2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和0.745,p<0.05,其中EVLWI截断值为12.91ml/kg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30%和91.67%,Ang-2截断值为291.85ng/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02%和82.38%。结论 EVLWI、Ang-2在脓毒症合并ARDS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且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胸腔血容量指数与外肺水指数对烧伤患者肺水肿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烧伤科接受治疗及Pi CCO检测且伤后10天内发生肺水肿的严重烧伤患者42例,根据患者肺水肿类型分为肺损伤型组与静水压型组,对比两组Pi CCO监测指标及肺损伤评分,探索EVLWI与ITBVI、氧合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EVLWI水平相差不大,但静水压型组ITBVI及氧合指数均明显大于非损伤组,Murray评分明显低于肺损伤组;EVLWI与ITBVI呈显著正相关性,r=0.921,P0.05;EVLWI与氧合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718,P0.05。结论烧伤早期实行监测胸腔血容量指数与外肺水指数对患者发生肺水肿预测和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糖皮质激素在治疗SARS过程中对改善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SARS病例225例,氧合指数作为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判别指标,有效的标准是治疗后氧合指数较治疗前上升≥20%.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分析糖皮质激素的疗效.结果 225例中有134例(59.6%)SARS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所有患者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治疗前氧合指数的平均水平为237.08 mm Hg.治疗后为335.08 mm Hg,平均升高110.26 mm Hg,升幅为46.4%;96例有血气分析结果的SARS患者中,符合应用指征的有85例(88.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氧合指数平均升高103.14 mm Hg,升幅为44.4%,低于无应用指征的190.91 mm Hg,升幅为6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差值随治疗前氧合指数水平升高而下降,治疗前氧合指数≥300 mm Hg组升高最少,升幅为5.6%.结论在SARS治疗中,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减轻患者肺部症状、改善肺功能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于符合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治疗前氧合指数水平较低患者(氧合指数<300 mm Hg)的肺功能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