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颈内静脉置管方法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通常以颈内静脉置管作为首选,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穿刺路径有前路、中路和后路3种,目前多数人采用中路穿刺置管,但时常发生误穿动脉等并发症,随着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日益普遍,如何减少穿刺置管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是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后路穿刺法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与目前常用的中路穿刺法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进行比较,拟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供同道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我院拟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年龄26~73岁,平均(50.72±11.83)…  相似文献   

2.
改良中路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方  沈元新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116-1116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有多种方法 ,本文通过改良中路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 30 0例病人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 0例中 ,男 198例 ,女 10 2例 ,年龄 8~ 76岁 ,肝癌切除手术 115例 ,开胸手术 40例 ,普通外科手术10 0例 ,病房会诊 35例。1 2 穿刺方法 患者平卧 ,右肩下垫一薄枕 ,使右肩稍高于左肩 2 0° ,头转向左侧 ,头低于水平面 30° ,以胸锁乳突肌显露且适当松弛为宜。穿刺时 ,术者左手手指置于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 ,沿锁骨头向头侧 2~ 3cm定位 ,右手持穿刺针向同侧乳头的外上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改良前路法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将123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改良前路穿刺置管法组(简称改良前路法组,38例)、颈内静脉穿刺前路置管法组(简称经典前路法组,49例)及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路法组(简称中路法组,36例)。比较各组之间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改良前路法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8.7%,高于经经典前路法组(65.3%)和中路法组(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前路法组穿刺总成功率为100%,高于经典前路法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前路法组总成功率与中路法组相近;改良前路法组无并发症发生,与经典前路法组并发症发生率(2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路法组(11.1%)差异不明显;经典前路法组失败率(13.3%)显著高于改良前路法组(0),与中路法组(2.8%)比较差异不明显;改良前路法组穿刺时间为(6.22±1.12)min,显著低于经典前路法组[(9.87±1.81)min]和中路法组[(8.24±1.5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改良前路法穿刺置管术成功率更高,所需时间较少,对患者损伤、并发症少,降低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4.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血液透析中心、ICU、手术室等常用的一项创伤性操作,以往术者多采用传统的体表解剖定位法,成功与否取决于术者的技术经验及患者情况[1]。自2009年7月,我们开始随机选取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引导下进行操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ICU、急诊等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131例,其中采用体表标志法(体表组)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16~91岁,平均(63.4±16.8)岁。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6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颈内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目前一般采用盲穿法 ,并发症较多 ,且一次成功率偏低。作者采用超声实时显像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 ,并与盲穿法在并发症、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60例患者均为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正、瓣膜成形及置换手术的病例 ,男 33例 ,女2 7例 ,年龄 7~ 75岁。应用超声引导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超声组 ) 30例 ,应用盲穿法 (盲穿组 )30例。所有穿刺均由同一人完成。超声引导使用美国LOGIQ 4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7 5M线阵探头 ,自带穿刺导引…  相似文献   

6.
蒋军  黄琼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62-8362
目的通过对一种新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比较,评价其用于小儿的可行性。方法患儿90例,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锁骨小切迹定位行颈内静脉穿刺,B组为中路颈内静脉穿刺,C组为锁骨下静脉穿刺,比较各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穿刺成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B组误入动脉机会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新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小儿值得推荐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颈内静脉置管体位的探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静脉置管可通过很多途径 ,但颈内静脉的体表标志相对明显 ,操作方便 ,而且并发症较少 ,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 。但在临床上重危病人常常受穿刺体位的限制 ,不能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我们从 1 997年以来 ,对颈内静脉置管的体位进行改良 ,采用半卧位或低半卧位进行颈内静脉置管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特别适用于因胸闷、心悸、气急不能平卧位进行置管的危重病人。1 临床资料1 997年 1 0月~ 2 0 0 2年 1 2月 ,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96例 ,其中半卧位置管 33例 ,低半卧位6 3例。男 6 2例 ,女 34例 ,年龄 2 3~ 89岁 ,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颈内静脉置管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未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A组,其中男38例,女48例,平均年龄(45.5±6.7)岁;将206例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B组,其中男108例,女98例,平均年龄(46.7±6.9)岁,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肥胖患者因大量脂肪堆积和体表标志不明显,右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低,并发症多,而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置管因其可以观察到血管结构,因而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置管在肥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需要右颈内静脉置管的肥胖病人,ASAI或II级;男45例,女35例;年龄50~65岁;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和传统方法组(T组)。所有患者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颈部无畸形,无凝血机制异常。U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置管,T组行传统体表解剖标志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对106例急诊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6例,男68例,女38例,13~87岁,保留时间7d~2个月;严重创伤46例,休克39例,全身衰竭21例;股静脉穿刺68例,锁骨下静脉穿刺36例,颈内静脉穿刺2例。2结果本组中心静脉置管留  相似文献   

11.
周再生  伍乐怡 《新医学》1999,30(9):527-528
1引言经皮静脉穿刺插管是解决诱导透析和急诊透析的主要临时性血管通路[1],而颈内静脉特别是右颈内静脉插管,由于颈内静脉的解剖特点,插管操作简单,局部容易保持清洁,活动不受限制,故是较常用的穿刺插管途径[2]。然而,临床对该法的主要并发症的防治尚欠重视,为引起同行注意,现将我科行右颈内静脉插管透析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总结如下。2资料和方法2.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为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病人,年龄15~78岁,男46例,女34例,其中有4例因感染或流出道完全梗阻而需第2次置管。慢性肾小球肾炎43例,梗阻性肾病16例,…  相似文献   

12.
对锁骨切迹法右颈内静脉穿刺在困难穿刺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拟75例于全麻下行手术、且预测右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19~78岁,其中男39例,女36例。预测穿刺困难的标准设定为体重〉85kg及甲颏间距〈5.5cm(正常值≥6cm,小于正常提示颈短),观察对象依据穿刺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传统的前路法组(A组)、中路法组(B组)和锁骨上切迹法组(C组),各组病例均为2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时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超声引导法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方法的差异。方法将40例全身麻醉置入I-gel喉罩通气拟行平卧位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20例)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方法组(C组,20例),U组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术,C组使用传统的体表标志定位法行颈内静脉置管术。两组穿刺点均选择甲状软骨水平入路。记录U组患者喉罩置入前后甲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各自中心点的体表投射点与正中线间距离等变化。记录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试穿次数、总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U组患者喉罩置入前后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各自中心点与正中线距离均明显增加(P0.01),颈内静脉内径、两者间水平距离、两者水平重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试穿次数、总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el喉罩置入会导致颈部血管外移,右颈内静脉内径及其与颈总动脉的水平距离及重叠率显著变化,不利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喉罩通气中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超声引导法相对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方法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过程中运用改良式颈内静脉阻断法阻断颈内静脉对减少导管异位的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PICC穿刺的136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住院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PICC穿刺过程中颈内静脉阻断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了改良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导管初次异位情况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病例,对照组中有6例(8.8%)发生导管误入颈内静脉,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1例(1.5%)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采用改良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对避免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和操作方便等优点。临床上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快速直接心内输血输液抢救严重低血容量休克和心内起搏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均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我院1984~1987年应用此项技术置入各类导管135例,临床上应用满意且安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69例,女66例,年龄2~79岁。采用颈中中路法35例,成功31例,占88.57%,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超声组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传统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左/右置管、困难置管、所患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组、传统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超声组平均穿刺时间(13.4±5.6)s、穿刺次数(1.0±0.2)次较传统组穿刺时间(44.3±19.9)s、穿刺次数(1.4±0.5)次明显减少(P=0.000)。传统组与超声组动脉穿刺、局部血肿、气胸、血胸、导管错位发生率分别为10%和2%、8%和2%、6%和0、4%和0、4%和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更具优势,是为急诊危重症患者建立深静脉通路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误入颈内静脉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对 16 2例次危重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或中心静脉营养时 ,出现 6例导管插入颈内静脉的现象 ,现对其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在 16 2例次置管 (采用 Seldinger法置管 ,经锁骨上或下途径 ,均使用广东佛山特种医疗导管责任有限公司生产的舒贝康牌中央静脉导管组 )当中 ,经锁骨下途径右侧置管 119例次 ,左侧置管 2 7例次 ;经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16例次。在 6例误入颈内静脉者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7~ 72岁 ;脑干损伤 1例 ,脑出血 2例 ,大面积脑梗死1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例 ;均经 X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高位-中路法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病人进行预内静脉穿刺插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确认胸锁乳突肌下三角的顶点上方2cm为穿刺点,进针方向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内侧缘平行,指向同侧乳头,抽出静脉血,提示针尖进入颈内静脉,固定针头,从针内置入导引钢丝,再沿导引钢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接水压计测压。结果:50例穿刺插管成功49例(98%),误穿颈动脉1例,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高位-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改良法经皮穿刺颈内静脉置管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心静脉通路已被广泛用于输液、给药、术中监护、中心静脉压测定和静脉营养等临床实践 ,同时穿刺的方法技术和材料不断更新。中心静脉置管(CVC)可通过很多途径 ,颈内静脉是目前采用最多的CVC途径。穿刺点的选择是穿刺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国人颈内静脉解剖结构 ,我们对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点和方法进行了改良。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开展改良法经皮穿刺颈内静脉置管术 75例 ,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75例均为住院病人 ,入选条件 :( 1)肿瘤病人需化疗或输注高营…  相似文献   

20.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工作以及科研中已广泛应用。监测中心静脉压化VP),安置起搏器,输血、输液、反复来血以及长期静脉营养,具有重要价值。我院在不同时期采用四种不同八路,行颈内静脉穿刺240例,效果不尽一致,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全组男176例,女64例,年龄在14~74岁。右侧穿刺234例,左侧6例。方法:使病人去枕平卧或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手术床低位15°左右以充盈颈内静脉,术者立于患者头端,右手持有连接14G或16G穿刺的注射器(内含肝素生理盐水3~4ml)。将病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60人。A组:定位在甲状软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