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B型超声心动图结合M型超声心动图研究了42例房颤病人的心功能。通过对EDV、ESV、SV、CO、EF%、△D%及mvcf的研究,发现心率是影响房颤心功能的主要因素,随着心率的增加,EDV、SV及EF值呈线性降低。在风心病二尖辦狭窄病人最大二尖辦口面积对EDV及SV有轻度影响。恢复窦性心律后,心功能的改善尚与心肌收缩力的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MS)目前仍然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我国青壮年生命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现有的风湿性心脏病中,二尖辦病变发生率几乎100%,经典的外科手术存在创伤大、康复慢、遗留较大手术瘢痕影响美容及心理、手术危险性较大的固有缺陷。自1984年Inoue首先采用经皮二尖辦球囊扩张术(PBMV)成功地治疗  相似文献   

3.
报导一例女性病人,2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伴关闭不全,于1983年3月1日在体外循环下以SPV一工型牛心包心辦膜作代替术,伤口一期愈合,术后二周起开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七个病人由于不同的原因,在手术后立即发生了肺水肿。其中三人是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二人是二尖辦狹窄手术后,一人是心跳停止急救后,一人是由于呼吸道阻塞。七个病人均給以酒精吸入疗法。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57年8月至1977年7月,共行二尖辦分离术307例。先后采用不同的手术途径和方法施行手术,其资料比较完全的有27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4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血浆心钠素(PANP)水平,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心功能指标。结果示,DCM 患者 PANP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ANP 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呈显著负相关,与二尖辦口 A 波最大速度与 E 波最大速度的比值(A/E)呈明显正相关。测定 PANP 水平对于评价 DCM 患者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本院几年来开展常温下心脏外科手术作一小结,认为由于体外循环,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监护仪器,基层医院暂时无法配备,因此在常温下作闭式二尖辦交界分离术,对治疗二尖瓣狭窄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我院1988~1992年64例人造心脏辦膜置换术后抗凝的经验教训作一回顾性分析。本组中男39例,女25例,平均换辦年龄36.4岁。术前并有心房纤颤26例,左房血栓者18例,以二尖瓣部位换瓣为主共置入机械瓣57枚。作者体会:二尖辦部位换辦使 PT 值在对照的1.5~2.0倍,主动脉瓣部位则以1.2~1.5倍为宜。为达到有效的抗凝效果,抗凝原则是以最小的抗凝药物用量,达到合理的 PT 检测范围为准,在实施方法上注意个体差异,不可套用抗凝方法。抗凝早期力求稳妥,加减药物合适。  相似文献   

9.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连续552例受检查者中,检出左室假腱索70例(12.7%)。假腱索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线样或带样回声,分别由乳头肌、左室游离壁和二尖辦前叶连接于室间隔的不同水平。本文对左室假腱索引起健康人收缩期杂音与室性期前收缩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到目前为止,二维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病仍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单纯二尖辦狭窄(MS)约占25%。传统治疗风湿性MS的首选方法是开胸闭式分离术。近年研究应用经皮穿刺气囊导管扩张MS并有少量病例成功的报告。我院  相似文献   

11.
徐利军  陈庆廉 《浙江医学》1989,11(6):340-342
二尖辦狭窄闭式分离术中易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为了提高这一手术的安全性,对我院近10年来223例二尖瓣分离术中的并发症作了小结,并从术前准备、麻醉、术中管理及危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开搏通(Captopril)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副作用报道较多,引起固定性药疹较少见。我院于1992年6月收治一风湿性心脏病并心衰病例,发现开搏通过敏致本病,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0岁,广州市自行车厂工人。因劳力性心悸、气促三年,加重一年于1992年6月入院。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并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患者起病后长期在本院门诊服药治疗,自诉从1990年4月份起每次服药后约三小时,面颈部、双上肢、腹部出现紫红斑,红斑呈圆形、椭圆形,伴瘙痒,停药后减轻致消失。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3.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nmitrail valulplasty PBMV),是目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一种非手术方法。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12例二尖辦狭窄患者成功地做了PBMV,无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20~64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2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男6例,女14例,年龄60-67岁,中位年龄为64岁。二尖瓣口面积为0.8-1.2 cm2,平均为(0.95±0.14) cm2。外科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1例,PBuv后再狭窄4例。合并轻微主动脉瓣病变15例,合并二尖瓣轻微到轻度反流6例,合并三尖瓣狭窄8例,单纯二尖瓣狭窄14例,阵发性心房纤颤6例。所有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无左心房血栓:肺动脉高压20例;心功能II级15例,III级5例。二尖辦超声记分≤6分18例,其余2例为10分。房间隔穿刺采用ROSS法。选择房间隔穿刺点范围的上下界分别为左房影下缘上一个椎体,左右界为脊柱中点至脊柱右缘,右房显著扩大者穿刺点适当下移。当穿刺针穿过卵圆窝时,阻力突然消失如同针穿过塑料膜或气球的感觉。推注造影剂时,可见造影剂在左房中弥散,压力监测出现左房压力曲线,固定穿刺针,缓慢推送扩张鞘,然后推送外鞘。房间隔穿刺针和扩张鞘推进深度只限于造影剂喷射束,避免刺破左房壁。扩张球囊使用日本产Inoue球囊,根据公式(身高/10 10)预算最大球囊直径,再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辦膜条件、病变程度选择适当球囊进行扩张。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体表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二尖瓣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左房内径、左房平均压,二尖辦是否反流。手术后24 h及1、3和6个月使用TTE随访。结果选用球囊28 mm 2例,26mm 16例,24 mm 2例,扩张后的瓣口面积为16-25 mm2。术后及随访满6个月时左房平均压、左房直径、肺动脉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1例手术前二尖瓣轻微反流,手术后为轻度到中度反流。20例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舒张期杂音完全消失或减弱,术前心功能Ⅱ级15例,术后14例为Ⅰ级,术前心功能Ⅲ圾5例,术后4例为Ⅱ级,1例为Ⅰ级。结论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老年患者的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心脏按压     
心脏骤停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循环的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是临床上最紧迫的急诊。要求在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一、诊断 1.病因 (1) 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痉挛、急性肺栓塞、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病、心包填塞、主动脉瘤破裂.二尖辦脱垂、脑血管意外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5例三尖辦下移畸形患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取心尖四腔心等切面,分别测量三组每一心脏之三尖瓣隔瓣、二尖瓣前辦与室间壁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其平均值如下:三尖瓣下移畸形组(其中13例)为3.29±0.73厘米;正常组(15例)为0.69±0.17厘米;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者组(20例)为0.81±0.26厘米。可见三尖瓣下移畸形组此距离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大(P<0.001),这具有特异性,可供本病的无创伤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我院胸外科从1978年11月至81年3月,用戊二醛处理异种(猪)心瓣膜进行二尖辦置换术共31例,除2例应用进口Hancock瓣外,均用自制生物瓣,现根据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手术病例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疗效与随访情况等,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心包积液伴有心包填塞患者(12例)与心包积液不伴有填塞患者(29例)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认为下列特征提示心包填塞:(1)心脏摇摆现象;(2)心室内径呼吸性变异;(3)右室前壁外膜收缩早期切凹;(4)左室后壁粗大震颤;(5)二尖辦运动  相似文献   

19.
氯化喹啉治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严重溶血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女,24岁。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及关闭不全。1989年1月接受二尖瓣置换术,换入国产24号碟瓣。术后第四天心尖区再次出现收缩期杂音,有血红蛋白尿,明显贫血伴寒颤、高热、黄疸。超声心动图证实有瓣周漏。术后35天再次手术缝闭瓣周漏,术后除心尖区收缩期杂音消失外其余症状无改善。血液中存在红细胞碎片、异形红细胞,网织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辦膜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对扩张性心肌病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选择1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15至56岁。术前EP:15%-32%,平均24.2%。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Ⅲ级6例,心功能Ⅳ级4例。手术当日取患者自身骨髓50 ml,分离自体骨髓干细胞.全部患者中,有8例进行辦膜置换术,2例进行辦膜成形术。手术同常规心脏外科辦膜置换术。在辦膜手术后,取已经分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在左心室心肌内注射,各点间距离约0.5 cm左右。术后处理同常规心脏术后处理,尤其注意心率失常的监测以及处理。术后应用类固醇类激素3 d。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和1年、2年测定患者的心脏超声、同位素扫描以及心电图等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6个月(12至36个月)。术后6个月内EF改变不明显,但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1年以后EF开始改善。超声组织多普勒随访观察到,手术1年后,前间隔各心肌节段收缩期平均应变率从治疗前平均-0.62 S-1增加至治疗后的-1.28 S-1,应变从3.57%增至7.76%。左室后侧壁各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平均应变率从-1.61 S-1增至2.54 S-1,应变从3.86%增至8.25%,表明左室收缩功能改善。全部患者心肌细胞移植术前,心肌摄取18F-FDG代谢相,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以及6个月,心肌代谢无明显变化;术后1年6例患者中有4例心肌细胞移植术前后对照,取垂直长轴轴距最大18F-FDG代谢相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例无差异。2例患者手术超过2年,心肌细胞移植术前后对照,取垂直长轴轴距最大18F-FDG代谢相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辦膜手术加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明显改善扩张性心肌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