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面神经麻痹。目前认为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病理表现为面神经水肿,髓鞘肿胀、脱失,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症状随面神经损害部位不同而轻重不一,西药治疗后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008-05-2013-05,笔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6例,并与西药为主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2例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者临床上甚为常见,神经系统任何部分均可累及,但以周围神经累及最多,而累及颅神经者临床上较为少见。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用中药治疗本病的报道亦不多见。笔者1998年10月-2003年10月用益气活血化瘀,祛风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2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对面神经麻痹治疗研究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针灸:梁氏等[1]治疗480例,4 3 9例完成治疗。随机分为基础组(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口服)和治疗组(又分针灸组、基础加针灸组),共治疗4周。结果3个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基础组,针灸组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法并治面瘫的疗效.方法:将电针治疗仪的电极线夹改制成为直径1㎝圆形铜片电极,对面部穴位进行电刺激,再分证型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结果:治愈252例占90%,显效20例占7.14% 有效6例占2.14% 无效2例占0.71%.结论:三法并治,比单纯用电刺激或单纯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面瘫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临床报导方法较多 ,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笔者近几年通过 82例临床观察 ,其中男性 43例、女性 3 9例 ,年龄最小4岁 ,最大 70岁 ,以青少年为多见。采用针刺为主、按摩、中药为辅的三法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有效率达 1 0 0 %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兹报导如下。1 针刺法 取穴 :风池、牵正、地仓、迎香、阳白、瞳子、承浆、合谷。 方法 :初期取穴宜少 ,手法应轻而浅刺 ;中期中等刺激量 ,适当深刺 ,可予透穴 ,随证加减 ;后期手法宜轻刺 ,对症选穴。若闭目受限加攒竹、四白 ;抬眉困难者加鱼腰透阳白 ;耳后疼… 相似文献
8.
9.
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笔者以中药为主治疗周围性而神经麻痹148例,收效较好,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1998年6月~2001年9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排除由外伤、中耳疾患、带状疱疹、肿瘤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神麻痹. 相似文献
10.
1991~1999年,我所采用超短波、低频电针配合红外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52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3~47岁,平均36岁;病程1~21日。根据面肌静态时张力及主动运动情况分为轻度面瘫和重度面瘫。轻度面瘫表现蹙额稍差,眼睑闭合稍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稍下垂,吹口哨能力稍差;重度面瘫表现蹙额时额纹甚浅或消失,口角明显下垂,吹口哨能力甚差以至于不能。2 治疗方法2.1 超短波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选用五官科超短波治疗仪(功率40W,波长6m,圆板状电极直径8cm,间隙1cm),电极置于耳前及耳后乳突…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状况,方法:从分期、取穴、治疗方法等方面对本病的文献报道估一综述。结论:因该病发病急、病程缓慢,且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标准,因此,应开展远期的疗效观察,选择最佳组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补阳还五汤、牵正散二方基础上 ,化裁拟定益气牵正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较好 ,现将 1981~ 2 0 0 1年治疗的 2 5 1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2 5 1例中 ,男 132例 ,女 119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6 6岁 ,其中 7~ 16岁 4例 ,17~ 2 6岁 2 6例 ,2 7~ 36岁 87例 ,37~ 4 6岁 6 3例 ,4 7~ 5 6岁 4 6例 ,5 7~ 6 6岁 2 5例 ;职业 :农民 10 1例 ,工人 5 4例 ,干部 2 1例 ,个体 5 5例 ,其他 2 0例 ;发病时间最短 0 .5d ,最长 10a ,其中 0 .5~ 7d 81例 ,8~ 14d 10 0例 ,15~ 30d 4 4例 ,1月以上 2 6例。诊断 :根据受…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年来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 ,采用从面颊内外沿面神经分布区进行按摩 ,并配合点按患侧面部穴位的方法 ,经临床实践证明此方法具有疗效高 ,疗程短的特点 ,现将3年来对7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此法治疗的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78例中 ,门诊45例 ,住院33例。男42例 ,女36例。年龄最小11岁 ,最大62岁。病程最短1天 ,最长60天 ,其中1~14天51例 ,15~60天27例。上述病例均不同程度出现两额纹不对称 ,患侧睑裂闭合不全 ,发笑时口角及人中沟偏向健侧 ,及患侧面部皮肤感觉麻木或异常等症状 ,诊断…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临床表现一侧出现口眼歪斜,额皱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鼓腮时口角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针灸配合中草药治疗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理疗、药物、针刺、艾灸等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4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男26例、女17例,年龄13-63岁)采用理疗、药物、针刺、艾灸等综合治疗。结果:43例中,痊愈35例,占81.4%,显效5例占11.6%,有效3例,占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电针。结果:痊愈28例,好转17例,有效率100%。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针刺能明显提高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原则必须始终贯穿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在起病2周内,主要是控制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面神经的受压,2周以后需要促使神经傅导恢复和加强肌肉的收缩功能,选择合适物理因子针对性治疗,能达到镇痛解痉、消炎消肿、提高病肌的肌力,加速损伤神经的恢复,对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起着积极的作用。药物治疗调动免疫机能,减轻面神经水肿和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也是很必要的。配合相关的病侧面肌训练和自我按摩,进行功能锻练,可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收缩功能,可防止肌萎缩。尽可能的使轻、重程度不同的患者在急性期(或恢复期)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