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新一代健康指标,可将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做出主观评价。慢性病所引起的非致死性失能后果严重威胁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河南省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于2000-01/12在河南省的12个城市、40个县城(乡镇)、151个村(居委会)展开。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3000名居民,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调查表进行家庭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患病率及顺位)以及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调查。慢性病的定义为:调查的前1年内,自觉有病并经过医务人员明确诊断或自觉有病,虽未经义务人员诊断,但采取了医疗措施者。生活质量调查依据WHO对生活质量定义和描述,参照中文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中生活质量的评分方法,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3个维度、18个健康领域,具体用42个不同的指标来描述,每个指标按照健康状况最好到最坏依次可记为1,2,3,4,5分,可能得分范围为42~210分。为使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按公式:生活质量得分=犤1-(实际分值-最低可能分值)/(最高可能分值-最低可能分值)犦对原始量表中得分进行转换,使分值在1~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高。结果:本次共抽样调查3000户家庭,发放访谈问卷3000分,实际回收合格访谈问卷3000份,回收率为100%。在3000名调查对象中,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3.6%,患1种,2种,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9%,13.2%和23.5%,慢性病总例次患病率达107.7%,城市为119.8%,农村为101.2%,男性为116.0%,女性为124.3%,患病率前四位依次为胃炎或胃溃疡(13.5%)、视力问题(13.1%)、压抑或焦虑(12.3%)和背痛或椎间盘问题(11.9%)。慢性病患者在生理分值、心理分值、社会适应能力分值及总生活质量分值都明显低于正常人犤(90.13±9.26,82.76±11.77,94.06±9.55,89.21±8.38),(94.99±4.92,90.63±7.57,98.09±4.24,94.62±4.31),P<0.05犦,心理纬度分值明显低于生理纬度和社会适应能力纬度的分值。随患慢性病种类的增加,生活质量3个纬度的得分及总分都明显下降。结论:河南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处于高水平,无论是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或综合评分,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明显下降,心理纬度分值更低,说明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慢性病的病程较长、治愈率低,患者易产生心理压力、情绪不稳定,对生活不满意,造成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高原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高原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04-07/08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调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包括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子量表。测试后,将量表原始得分换算成均分,自测健康条目均分理论最小值为0分.最高值是10分,5分代表中间水平。结果:调查后共获回答完整、规范问卷479份,最终纳入分析率为97.8%。①高原军人的3个子量表评分显著低于~般人群(生理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134.86&;#177;16.96,均分为7.93&;#177;1.00,一般人群为137.72&;#177;17.54;心理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97.63&;#177;22.80,均分为6.51&;#177;1.52.一般人群为104、90&;#177;21.24;社会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66.45&;#177;15.09,均分为6.77&;#177;1.44,一般人群为69.35&;#177;15、19)。②自测健康总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自测健康总分原始得分为298.93&;#177;44.02.均分为7.13&;#177;1.06,一般人群为311.97&;#177;39.49)。⑧除角色活动维度外(15.19&;#177;3、23,14.48&;#177;3.16),高原军人各维度、子量表分以及总分均低于一般人群。④在生理和社会健康子量表的比较方面结果差异不显著。⑤在心理健康子量表的得分上,不同职别、婚姻状况、进藏次数的高原军人有显著差别(干部、士官:6.10&;#177;1.58,义务兵:6.66&;#177;1.49;未婚:6.55&;#177;1.53,已婚:6.04&;#177;1.3l;初次:6.60&;#177;1.55.多次:6.17&;#177;1.35,P&;lt;0.05)。结论:由于高原特殊环境对军人产生的影响,使得高原军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一般人群。由于高原军人担当的社会角色比较单一,年龄相仿和生活及工作环境的相似,使高原军人之间在生理状况、社会角色、社会资源和接触、社会支持方面相对差异不大。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为职别、婚姻状况及进藏次数。  相似文献   

3.
胃癌全切术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教育干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节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489-6489
目的 对胃癌全切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有关影响因素,同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干预。结果 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降低,其中以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尤为明显,评分分别为(35.35&;#177;15.12),(15.67&;#177;13.46),(9.52&;#177;6.89)分。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为(91.81&;#177;10.55),(73.06&;#177;37.47),(77.97&;#177;23.23),(70.00&;#177;21.09),(72.48&;#177;21.01),(83.03&;#177;24.51),(67.84&;#177;41.03),(77.77&;#177;85.40)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07~25.54,P&;lt;0.001)。结论 多种因素可致胃癌全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变患者认知而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非药物干预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庆  秦丽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188-8189
目的:调查非药物干预与单纯药物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d社区高血压患者康复干预措施介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01/2003-12参加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综合究的177例患者进行随访及生活质量调查,被试者年龄51用自编调查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查者共152例。根据不同治疗模式,将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合治疗组(n=87)、药物+运动治疗组(n=34)。结果:79.6%的患者除服药外采用了调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非药物治疗的方法。生活质量问卷测查结果显示,被试者对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及主观满意度在中等水平(12.89&;#177;2.19)。综合治疗组的物质生活维度(30.03&;#177;4.18)、经济状况因子(10.31&;#177;1.84)得分略高于其他两组(29.07&;#177;4,99.9.90&;#177;1.84:27.61&;#177;3.21.8.79&;#177;1,90)(F=2.93,P&;lt;0.05;F=5.40,P&;lt;0.01)。药物+运动组的心理功能维度、正性情感因子及精神紧张度因子得分略高于其他两组(F=3,71~4.53,P&;lt;0.05~0.01)。结论: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再住院率以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复发性抑郁症患者121例随机分为社会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物组(实验组,n=60)及单用抗抑郁药物组(对照组,n=61),采取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于出院后随访6个月、1年、2年分别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复发率及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为13.2&;#177;2.43,68.4&;#177;11.3,53.2&;#177;6.9和37.31&;#177;6.27,显著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评分:11.3&;#177;2.3,心理领域:63.53&;#177;10.23,独立性领域:49.22&;#177;6.18,社会关系领域评分:34.44&;#177;5.8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42,2.49,4.98,2.60,P&;lt;0.05~0.001);2年后随防实验组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为8%和5%,明显低于对照组(33%/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2.39、12.65;P均&;lt;0.05);坚持服药的人数实验组50例,对照组36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72,P&;lt;0.05)。结论:社会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军医学院学员生活质量与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军医学院学员生活质量,并分析其与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2004-07/08对军医学院46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①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②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内外向和神经质两个维度评估人格特征。S应用生活事件量表的人际关系、适应因子、学习因子、挫折因子评估生活事件。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当场收回完整、标准问卷451份。①生活质量中的生理(66.15&;#177;12.70)、心理(61.21&;#177;13.79)和社会关系领域(58.80&;#177;16.87)百分制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百分制转换分50),仅环境领域得分(48.95&;#177;13.21)相对偏低。主观感受总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频数分布为:86.3%的学员对总的生存质量评价较好,80.3%的学员对总的健康状况评价较满意。②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的4个领域与神经质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在生理领域(r=-0.484),心理领域(r=-0.514)相关程度最高,与内外向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生活质量各领域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③回归分析表明人格和生活事件各因素在生理和心理领域,影响作用依次为:神经质,学习因子,内外向。在社会领域,影响作用依次为:内外向,神经质,人际关系。在环境领域,影响作用依次为:适应因子,神经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结论:军医学院学员除环境领域外,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平均水平,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总体频数分布多处于中等或偏上水平。内向、情绪不稳的人格特征及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困扰等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脑动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研究,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和门诊就诊的连续46对脑动脉瘤患者和同期门诊或病房患者家属。应用36条款小型调查表(SF-36)为测量工具现场调查其生活质量。结果:脑动脉瘤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病例组和对照组生理功能(40.2&;#177;21.2比48.3&;#177;23.3,t=2.6,P=0.01)、生理角色功能(45.0&;#177;41比61.0&;#177;42.6,t=4.6,P=0.00)、生命活力(35.5&;#177;24.6比53.3&;#177;28.9,t=5.7.P=0.00)、一般健康(53.1&;#177;25.1比67.6&;#177;23.5,t=5.2,P=0.00)、自报健康(37.1&;#177;13.2比43.6&;#177;17.2,t=2.3,P=0.02)等生活质量各因子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心理健康(72.1&;#177;13.5比75.1&;#177;15.1,t=1.9,P=0.07,、社会功能(46.4&;#177;14.1比59.9&;#177;15.2,t=1.8,0.07)、情感角色功能(71.1&;#177;26.6比72.3&;#177;28.6,t=0.4,P=0.7)、疼痛(67.9&;#177;21.2比66.5&;#177;19.6,t=1.2,P=0.25)等因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动脉瘤病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筛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并评价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1-08/2004-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均自愿接受调查。同期选择2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记录病例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简短36条目问卷中国版对两组调查对作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该问卷由8个领域共36个条款组成,即躯体功能10条,躯体角色4条,机体疼痛2条,总健康状况5条,机体活力4条,社会功能2条,情绪角色3条和心理卫生5条,第36个条款是指与1年前相比患者总的健康状况改变情况。根据各个领域的不同评分(0为最低分,100为最高分)可以评价躯体和心理两个状态的总体状况,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差。将总评分作为因变量,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保持为200例。①生活质量量表简短36条目问卷各领域得分比较:病例组问卷总评分及躯体角色、总健康状况、机体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心理卫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1&;#177;30,52&;#177;16,50&;#177;22,55&;#177;28,28&;#177;34,45&;#177;18,56&;#177;17);(79&;#177;26,80&;#177;23,82&;#177;28,84&;#177;21,84&;#177;31,79&;#177;19,79&;#177;23),(τ=2.983~4.257,P&;lt;0.01)]。②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临床分型、乏力、黄疸、血清转氨酶与总胆红素、血浆白蛋白以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主要影响因素(P&;lt;0.05~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及时控制病情进展、缩短病程、针对病情进行有效的干预以减轻躯体症状,使转氨酶水平降低,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特征,分析心理适应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 方法:于2004—10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用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和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对2004级教育心理系和其他各系新生500人进行心理适应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20题目,要求被试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项最适合的答案,并计算总分。评估标准:81~100分,心理适应性很强;61~80分,心理适应性较强;41~60分,心理适应性一般;21~40分,心理适应性较差;0-20分,心理适应性很差: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20个问题,要求被试从每个问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与自己实际情况最符合的选项,并计算总分。评估标准:35~40分,心理适应能力很强;29~34分,心理适应能力良好;17~28分,心理适应能力一般;6~16分,心理适应能力较差;5分以下,心理适应能力很差。同时对教育心理学系2004级专业学生通过开设课程、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班主任与导师工作、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等形式坚持进行以自我意识、学习困扰、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择业意识和健康网络行为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适应教育。并于2005-11在2004级原调查班级中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以对比心理适应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变化。 结果:2004年发放问卷500份,收回合格问卷463份,有效率为92.6%;2005年发放500份。收回合格问卷438份,有效率为87.6%。①2004年心理适应性自测问卷评分男学生(55.22&;#177;9.02)分,女学生(54.06&;#177;8.42)分;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评分男学生(12.10&;#177;12.78)分,女学生(10.98&;#177;12.63)分。②2004年心理适应性自测问卷评分文科学生(54.77&;#177;8.76)分,理科学生(54.06&;#177;8.27)分。教育心理学系学生(55.73&;#177;9.09)分;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评分文科学生(12.20&;#177;12.67)分,理科学生(9.34&;#177;12.43)分.教育心理学系学生(13.60&;#177;12.77)分。③2005年心理适应性自测问卷评分男学生(64.36&;#177;9.77)分,女学生(65.56&;#177;9.52)分;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评分男学生(15.11&;#177;11.39)分,女学生05.89&;#177;11.78)分。④2005年心理适应性自测问卷评分文科学生(64.31&;#177;9.84)分,理科学生(62.93&;#177;9.77)分,教育心理学系学生(69.02&;#177;11.16)分;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评分文科学生(14.69&;#177;12.94)分,理科学生(12.40&;#177;10.78)分,教育心理学系学生(20.13&;#177;12.31)分。 结论:通过心理适应教育各系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均有提高。教育心理系学生心理适应水平提高较为明显;男女学生心理适应水平倾向于接近。心理适应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心理保健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0.
家庭访视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凤英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508-5509
目的:探讨应用计划性家庭访视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将78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相同,访视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计划性家庭访视。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C30),作为家庭访视前后的测评标准。结果:观察6个月,访视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分值在干预前后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分值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前分别为(71.24&;#177;3.76),(73.45&;#177;4.14),(40.38&;#177;4.48),(66.84&;#177;2.61)分,干预后为(58.42&;#177;4.94),(62.78&;#177;5.41),(31.08&;#177;4.52),(59.81&;#177;3.23)分,t=2.16~3.32,P&;lt;0.051;访视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前分别为(54.55&;#177;8.13),(58.68&;#177;6.07)分,治疗后6个月为(49.12&;#177;6.82),(52.46&;#177;4.65)分,t=2.97~3.65.P&;lt;0.011。结论:计划性的家庭访视可以提供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支持。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军人患者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源的特征。方法:选择2001-07/2003-07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诊断为紧张型头痛的35例住院军人患者作为紧张型头痛组,以35名正常军人作为对照组。人格评定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共88项,包含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4个人格维度,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该维度,内-外向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外向);应对方式评定采用应对方式问卷(是自评问卷,共有100个条目,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分值越高表示越倾向使用该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评定采用Rotter编制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含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得分范围在0(极端内控)到23(极端外控)之间]。结果:纳入35例紧张型头痛患者,35例正常军人,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两组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分值比较:紧张型头痛患者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高于对照组(57.83&;#177;7.27,49.17&;#177;7.14;55.36&;#177;8.93,47.96&;#177;8.78.P〈0.05);而内-外向维度和掩饰性维度得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②两组应付方式各因子分值比较:紧张型头痛组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0.52&;#177;0.17,0.89&;#177;0.21;0.41&;#177;0.17,0.78&;#177;0.18,P〈0.05):而紧张型头痛组逃避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0.63&;#177;0.17,0.31&;#177;0.16,P〈0.05);两组在幻想、自责及合理化3因子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③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得分比较:紧张型头痛组得分高于对照组(11.76&;#177;0.29,9.39&;#177;0.46,P〈0.01)。结论:紧张型头痛军人患者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评分均高于健康人,证明他们有更强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倾向,存在人格方面的问题。他们认为事件的结局主要由外部因素所影响,遇到问题更多采用逃避的应对方法,而较少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肠癌术后患者的心理行为改善及生活质量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和家人共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2002—01/2004—12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肠癌患者96例。患者同意参加调查。②调查于患者入院后两三天完成。调查问卷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社会人口统计学调查问卷。主要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第二部分为社会支持自评量表。从依附与亲密。社会结合。付出的机会。自身价值的体现及信息、情感、物质帮助的可得性5个维度25个条目评定患者的主观社会支持水平。总分25-125分。得分越高表示主观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第三部分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从生活满意度(10~50分)。自我概念(15-75分)。健康和功能状态(15-75分)以及社会经济(10~50分)4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50~25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总结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纳人肠癌患者96例。均进人结果分析。并完成量表评估。①一般情况:男56例。女40例;年龄23-65岁。平均(55&;#177;4)岁。与家人共居66例。独居30例。②社会支持评定结果:与家人共居患者社会支持自评量表总分、依附与亲密、社会结合、付出的机会、自身价值的体现维度评分明显高于独居者(94.71&;#177;10.63。19.43&;#177;2.97,17.91&;#177;2.40。18.90&;#177;2.58,18.26&;#177;2.49;79.71&;#177;14.41。15.57&;#177;4.24。14.21&;#177;3.21。15.79&;#177;3.68,15.29&;#177;3.63。t=3.438-4.569,P〈0.01)。③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与家人共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总分、生活满意度、自我概念、健康和功能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独居者(128.31&;#177;26.23。32.65&;#177;9.65&;#177;41.87&;#177;7.00。30.45&;#177;8.75;112.33&;#177;24.26,26.44&;#177;8.65。39.47&;#177;7.32,26.43&;#177;7.36,t=2.937-3.769,P〈0.05-0.01)。④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社会支持自评量表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1)。结论:与家人共居肠癌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均好于独居者。且获得社会支持越多。心理行为改善情况越好。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症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症侯的关系及其规律。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对275例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症侯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得分较低,其生活质量各维度受损程度按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躯体维度50.48&;#177;12.18、物质维度58.85&;#177;12.42、社会维度60.92&;#177;10.71、心理维度61.15&;#177;13.19。气阴两虚证、阴阳俱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症候(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与QOL总分关系:r=0.150,-0.158,-0.073);不同症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各有不同侧重方面。结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应从证辨证并结合生活质量不同方面的影响进行施治,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及社会适应行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nter,ADHD)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常给学习带来困难,影响学习成绩。近年来关于ADHD儿童的智能发育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研究不少,但结论不一致。目的:探讨ADHD儿童智力结构及社会适应行为特点。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ADHD患儿48例,健康儿童48例,利用韦氏学龄智力量表和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评定其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其智力结构和适应行为特点。结果:智力方面ADHD患儿言语智商(101.23&;#177;7.45)高于其操作智商(89.72&;#177;8.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41,P&;lt;0.05),ADHD患儿言语、操作及总智商(101.23&;#177;7.45,89.72&;#177;8.00,94.12&;#177;10.28)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智商(105.46&;#177;8.70,102.85&;#177;9.36,104.20&;#177;8.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60,2.547,2.012,P&;lt;0.05);不分心因子和获得因子得分(16.10&;#177;3.86,25.47&;#177;5.01)低于对照组(20.00&;#177;3.94,29.33&;#177;4.4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64,3.223,P&;lt;0.01),社会适应方面ADHD患儿独立功能因子得分和认知因子得分(61.20&;#177;6.14,56.80&;#177;5.86)高于对照组(51.66&;#177;5.47,48.24&;#177;4.9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60,2.589,P&;lt;0.05),而社会/自制因子得分(40.32&;#177;6.22)低于对照组(57.86&;#177;6.0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12,P&;lt;0.05)。结论:ADHD患儿智力结构和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缺陷,积极防治对于保证其智力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酒依赖患者家庭干预后生活质量对照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酒依赖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济宁、泰山、枣庄3地市286例酒依赖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划分为干预组(n=148)和对照组(n=138),对干预组家庭采用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形式给予有关治疗的详细内容及注意事项,并给予心理辅导3年后与对照组家庭采用相应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生理维度(3.5&;#177;0.5)、心理维度(3.4&;#177;0.7)、总均分(3.4&;#177;0.6)明显高于对照组(3.2&;#177;0.5,3.2&;#177;0.6,3.2&;#177;0.5),(t=5.09,2.59。-2.83,P(0.0l—0.05)。而对照组焦虑(1.9&;#177;0.5)、抑郁(1.8&;#177;0.3)、躯体化(2.0&;#177;0.8)及SCL均分(1.9&;#177;0.6)却高于干预组(1.7&;#177;0.3。1.6&;#177;0.5,1.8&;#177;0.7,1.7&;#177;0.6),(t=-4.15,-4.08,-2.26,-2.83,P(0.0l~0.05)。家庭干预组在客观评分(4.6&;#177;1.2)、家庭关系(5.8&;#177;1.4)及Q0L总分(60.2&;#177;12.5)明显优于对照组(4.1&;#177;1.1。5.0&;#177;0.8,52.2&;#177;l0.2),(£=3.68,2.48,5.93,P(0.0l—0.05)。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l0.9%,64.5%。结论:综合式家庭干预有利于提高酒依赖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会支持评分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励夫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608-1609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对疗效的影响,寻求增加社会支持的可能性:方法:57例COPD患者住院常规治疗结束后1周内接受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结果:全部患者中显效11例(19%),有效34例(60%).无效12例(21%),主观支持维度比较中,显效与有效患者的“您与朋友”(2.87&;#177;0.42)、“您与邻居”(2.65&;#177;0.39)、“您与同事”(2.39&;#177;0.40)和“您与家庭成员”(7.73&;#177;1.41)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无效患者(2.04&;#177;0.41,0.95&;#177;0.40,1.81&;#177;0.37和4.92&;#177;1.35)(t=2.134-2.461,P均&;lt;0.05),客观支持维度比较中,显效与有效患者所有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无效患者(t=2.115—2.357,P均&;lt;0.05),个人利用度维度比较中,显效与有效患者的所有条目得分也均高于无效患者(t=2.129-2.236,P均&;lt;0.05)。结论:COPD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与疗效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筛选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影响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方法:于2005—03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利用WHOQOL—120HIV回译量表对河南省上蔡县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评价指标。①一般情况有性别、年龄、最高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目前出现的艾滋病相关症状等。(参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已进行适当文化调适的WHOQOL-120HIV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等6个领域.29个方面的120个条目,每个指标分为5个等级,按照健康状况最好到最坏依次记为1,2,3,4,5,此外还包括4个关于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问题。计算并记录6大领域的各个领域得分和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自行填写,其他文化程度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结果:发放问卷66份,收回合格问卷64份,有效率97%。①男性生活质量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女性[(12.36&;#177;1.82),(11.26&;#177;2.21)分,t=2.14,P=0.036]。(爹按年龄分布的25,75百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为3组,即〈35岁组、35~59岁组、≥60岁组,进行各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显示各年龄组在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13,P=0.021;F=5.14,P=0.009)。③已婚者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丧偶者[(13.47&;#177;1.85),(11.66&;#177;2.95)分,t=2.37,P=0.0211;④年收入小于1000元、1000-2999元和大于3000元3组患者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分别为(12.10&;#177;2.27),(13.13&;#177;1.91),(14.13&;#177;1.92)分,年收入越高者在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越高(F=4.98,P=0.010]。⑤按患者出现的艾滋病症状多少的25,50,75百分位数考虑将其分为3组,方差分析显示,出现症状的多少影响生活质量中心理、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和个人信仰6个领域的得分,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越少,生活质量越高。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艾滋病相关症状数目与生活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0.54,P=0.001)。⑦以性别、是否服抗病毒药物、婚姻状况、是否规律服药、文化程度高低、年龄、年收入、症状出现的多少等变量作为自变量,将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和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年龄、女性、丧偶、艾滋病相关症状的数目与生活质量得分呈负相关。 结论:性别、年龄、收入的高低、婚姻状况等分别影响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不同领域,而艾滋病相关症状则是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军队和地方院校大中专学生自测健康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调查问卷法比较军队和地方院校大中专学生自测健康状况的差异。 方法:于2004-07/2004-08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一所军队大学.两所地方大学的在校大中专学生820人应用生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进行现场调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包括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健康子量表,由身体症状和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9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分析指标为3个于量表得分、9个维度分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终得分。终得分=维度窑际粗得分/组成某一维度的理论最高粗得分&;#215;100。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分数越高,表明自测健康状况越好。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发放统一印制的健康调查问卷,统一指导语,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现场收回问卷。 结果:发出调查问卷820份,回收795份,实际回收率为96.9%。在回收调查表中,所有项目均被完成的有773份,调查表的完成率为97.2%。(1)大中专学生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子量表及其维度和量表总分的终得分为61.10~97.55分,其中生理健康子量表的终得分较高为83.68分,终得分均分低于70分的维度分别为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社会支持4个维度。(2)地方院校学生在自测健康各维度、子量表和量表总分上的所有比较项目的得分均高于军队院校学生。两组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子量表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中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83.01&;#177;6.60),(84.41&;#177;6.46),t=2.879。P〈0.05];[(66.05&;#177;14.05),(68.82&;#177;12.97),t=2.777,P〈0.05];[(74.33&;#177;8.76),(76.09&;#177;8.89),t=2.599,P〈0.05];而两组的社会健康于量表差异无显著性。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正向情绪、社会支持3个维度上,两组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64.47&;#177;12.57),(67.30&;#177;12.82),t=3.050。P〈0.05]:[(73.17&;#177;16.26),(77.19&;#177;14.10),t=3.642,P〈0.05];[(64.28&;#177;17.41).(67.58&;#177;15.95),t=2.733,P〈0.05](P〈0.05);但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中专学生自测生理健康状况较好,地方院校学生的白测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军队院校学生,尤其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总体自测健康方面。应加大力度调节军队大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999-07/2003-12沈阳市传染病院5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其中实验组实施干扰素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实施干扰素治疗,疗程6个月。参照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测定生活质量,由患者自己填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5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2年内复发率48%(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79%(22/28)(X^2=5.62,P&;lt;0.05)。康复教育疗程结束后实验组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生活质量8项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理职能评分(72.8&;#177;21.6,47.1&;#177;21.1,P&;lt;0.05),躯体疼痛评分(78.8&;#177;14.5,60.0&;#177;18.9,P&;lt;0.05),一般健康评分(65.7&;#177;18、6,48.0&;#177;13.7,P&;lt;0.05),精力评分(68.1&;#177;17.1.54.0&;#177;17.6,P&;lt;0.05),社会功能评分(86.9&;#177;19.6,71.4&;#177;17.0,P&;lt;0.05)、精神健康领域评分(75.9&;#177;17.8,62、8&;#177;16.7,P&;lt;0.05)。结论康复教育可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探讨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6例癫痫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结果: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的4个维度中以躯体功能得分最低(47.68&;#177;11.51),物质功能得分最高(59.50&;#177;13.18)。癫痫患者应对方式是以自责(0.76&;#177;0.18)和幻想(0.61&;#177;0.12)为特点,个性是以神经质(54.86&;#177;16.15)为特征,相关分析发现,自责和神经质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83,-0.81,P&;lt;0.005)。外向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维度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81,0.52,P&;lt;0.005)。结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其自身的心理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