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2-2-1程序接种狂犬疫苗与传统5针注射狂犬疫苗接种的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狂犬疫苗接种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2-2-1组。常规组采用传统5针注射狂犬疫苗接种和护理;2-2-1组采用2-2-1程序接种狂犬疫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接种满意度、30 d后血清抗体阳转率;2接种行为依从性评分;3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2-2-1组患者接种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30 d后血清抗体阳转率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2-2-1组接种行为依从性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32-2-1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2-2-1程序接种狂犬疫苗效果优于传统5针注射狂犬疫苗接种效果,操作简便安全,患者依从性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用狂犬疫苗四针注射法与五针注射法的疗效,并针对接种狂犬疫苗发生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被猫、犬、兔、鼠等动物抓伤或咬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人用狂犬疫苗四针注射法,对照组采用人用狂犬疫苗五针注射法,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人用狂犬疫苗四针注射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5针注射法(P0.05)。结论:人用狂犬疫苗四针注射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五针注射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中医称之(?)咬病。本病缺乏特异疗法,病死率极高。接种狂犬疫苗,对予防狂犬病的发生有肯定的效果。但少数人出现疫苗反应,严重者可累及神经系统,引起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现将哈医大二院(47例),哈市传染病院(14例)自1977—1978年收治的61例中西医治疗抗狂犬疫苗反应并发神经系统合并症作如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笔者近几年来遇到 2例用狂犬疫苗免疫失败的病例 ,现将其失败原因分析如下。典型病例2例均为男性患者 ,发病年龄为 43岁及 49岁。患者在发病前 2 0天及 40天被犬咬伤 ,伤口不大 ,但较深 ,均在表面涂红汞 ,次日注射狂犬疫苗 ,但均未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流泪、流涎、怕光、恐水、吞咽困难等症状。体会局部伤口处理至关重要 :患病动物在发病前 5天 ,唾液中可含大量病毒 ,人被其咬伤后 ,病毒可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因此 ,及时正确地彻底处理好被咬伤口是阻止病毒侵入的关键。正…  相似文献   

5.
正流传度:300000000+被狗咬了,不一定要打狂犬疫苗。毕竟,一方面,打狂犬疫苗要花钱;另一方面,打狂犬疫苗也有一些副作用,肌肉痛和发热,就是常见的副作用。狂犬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播需要有传染源。狗不会天生就带狂犬病病毒,狗的狂犬病病毒也是外界动物传播给它的。因此,只有在疫区,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的地区,那里的狗才可能感染上狂犬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人用纯化狂犬疫苗(Vero细胞)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方法门诊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自愿采血检测狂犬抗体(IgG)者为研究对象,每位对象无菌采集静脉血2mL,凝固后分离血清,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狂犬抗体(IgG)。结果人用纯化狂犬疫苗(Vero细胞)全程免疫后,狂犬抗体(IgG)阳性率为95.53%。〈18岁组阳性率为98.22%,18-50岁年龄组阳性率为96.23%,〉50岁年龄组阳性率为88.78%,各年龄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13.68,P〈0.005)。结论人用纯化狂犬疫苗(Vero细胞)全程免疫后狂犬抗体(IgG)阳性率为95.53%,对正常人有比较好的免疫效果,大于50岁的人群效果稍差,可以通过加强注射针次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群安全意识与知识水平的提高,现在被猫狗咬伤患者,基本上90%都同时接种了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8.
四君子汤对小鼠膀胱癌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药四君子汤对小鼠膀胱癌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膀胱癌细胞接种于T739小鼠皮下,动物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常规剂量组,MMC小剂量组,四君子汤大剂量组,四君子汤中剂量组,四君子汤小剂量组,联合用药(四君子汤大剂量+MMC常规剂量)A组,联合用药(四君子汤大剂量+MMC小剂量)B组;每组于接种癌细胞24h后分别给药;用药14天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抑瘤率、腹腔巨噬细胞活性,观察小鼠荷瘤生存时间及治疗7天后血白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四君子汤大剂量组的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四君子汤中、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MC常规组的抑瘤率最高,但荷瘤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B组的小鼠荷瘤生存时间最长,达到(32.7±1.3)天,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B组除抑瘤率低于MMC常规组及联合用药A组,血白细胞数及巨噬细胞活性均优于MMC各剂量组及联合用药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四君子汤联合小剂量MMC化疗可以有效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具有增效减毒之作用。  相似文献   

9.
犬伤患者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犬伤患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现状,寻求100%接种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登记在册的2332例犬伤患者全程注射五针狂犬疫苗的情况进行筛查和统计。结果:第一针按时接种率100%,第二针99.67%,第三针98.97%,第四针95.20%,第五针83.53%,进行免疫球蛋白伤口浸润注射者只有7.72%。结论:规范狂犬疫苗接种流程,达到100%的全程接种可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肺炎多由于吸入微生物或动植物蛋白引起,笔者在临床上却遇到1例注射狂犬疫苗所致的过敏性肺炎,因其少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牛磺酸和三羟基异黄酮3种具有不同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组成联合用药,研究其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2),秋水仙碱组(1 mg·kg-1,n=12),联合用药低剂量62.5 mg·kg-1组(牛磺酸50 mg·kg-1+EGCG 7.5 mg·kg-1+三羟基异黄酮5 mg·kg-1,n=12),中剂量125 mg·kg-1组(牛磺酸100 mg·kg-1+EGCG 15 mg·kg-1+三羟基异黄酮10 mg·kg-1,n=12)、高剂量250mg·kg-1组(牛磺酸200 mg·kg-1+EGCG 30 mg·kg-1+三羟基异黄酮20 mg·kg-1,n=12),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分别ig50%四氯化碳(CCl4)溶液,正常组给予花生油,连续14周。于第9周开始各给药组分别ig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6周。末次ig后处死动物,采集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 I)的含量及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F-β1和collagen I含量升高(P<0.05),肝组织中T-AOC,SOD和GSH-Px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TGF-β1和collagen I的生成(P<0.05),而联合用药高剂量组能升高肝组织中T-AOC,SOD和GSH-Px的含量(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有效对抗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并对肝脏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加快自由基清除,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同时抑制TGF-β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某,男,58岁,农民。入院日期1984年9月22日。同年4月,右手掌桡侧被狂犬咬伤。注射狂犬疫苗4次,无不适感,第5次注射后,次晨出现心慌心跳,胸闷气促,头晕目眩,耳鸣重听,恶梦纷纭,易惊醒,两足痿弱无力,步态不稳,踩地如海绵,两腿麻痹不仁,时觉如针刺或抽痛,阳萎,小便不易排出,时有遗尿。经某县医院检查诊断为注射狂犬疫苗引起神经性瘫痪。经用细胞色素丙、肌苷、三磷酸腺苷、维生素类、谷维素、新斯的明等药治疗30天,病情仍未好转。就诊时下肢肌肉萎缩,大便溏泄,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舌质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2000年3月-2004年6月采用以中西医结合为主治疗了86例因注射地鼠肾人用狂犬疫苗后而并发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胰汤及汉防己甲素(Tet)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并测定血清大黄素、血浆Tet的含量,比较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胰管逆行加压推注牛磺脱氧胆酸钠诱发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然后将动物随机均分4组,分别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并在造模前后不同时间采集各组动物门静脉和腔静脉血,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6(IL-1、IL-6)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血清大黄素及血浆Tet的含量;光镜观察制模后96h胰、肺等组织病理变化及动物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清胰汤和Tet均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香猪的死亡率(联合组动物全部存活),减轻其胰腺及胰外器官的病理性损伤,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活性及门静脉、腔静脉血清IL-1、IL-6的含量(P<0.05或P<0.01),且联合组各时间点血浆Tet含量显著高于单用药组(P<0.05或P<0.01)。结论:清胰汤及Tet可通过多个环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血药浓度,并在疗效上体现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淫羊藿对成骨细胞增殖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以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动物实验方面的工作。研究表明:服淫羊藿后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高(P<0.05)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增高,成骨细胞的数量增多(P<0.05),培养基中钙含量明显降低(P<0.05),剂量与作用呈正相关性,表明该药是抗骨疏松症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4组,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组41例,简称A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加常规组43例,简称B组。静脉输入长春西汀注射液加常规组45例,简称C组。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加常规组51例,简称D组,剂量同以上3组。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D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A组(60.97%)、B组(72.09%)和C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黏度、血液流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和脑血流速度,调节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疗效优于常规用药、单纯使用逐瘀通脉胶囊或长春西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山芝麻水提物( Helicteres angustifolia)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持续性感染模型中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0)及过氧化脂质类(LPO)的影响.方法 将DHBV- DNA阳性麻鸭随机分为山芝麻高、中、低剂量组、拉米夫定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并于用药前、用药第7,14天,及停药第7天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OD活性及NO、LPO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山芝麻高、中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用药后7~14d,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NO和LPO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停药后7d,拉米夫定组即有反跳现象,山芝麻高、中剂量组仍能显示出持续有效,没有出现反跳现象.山芝麻低剂量组血清SOD、NO和LPO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山芝麻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及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个至少与水蛭素羧基端25个氨基酸的部分同系的多肽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可以和溶血栓药物合并应用于治疗及预防血栓性疾病。多肽剂量为0.005~15mg/kg(最好则是0.1~2.5mg/kg),溶栓药剂量为单独用药时的10%~80%(最好为10%~70%)。阿司匹林可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的合并用药。特殊溶栓剂有tPA、rtPA、链激酶、尿激酶、尿激酶原、APSAC和唾液腺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等。此种合并应用的优点包括:较常规疗法更为安全和有效;溶栓药剂量降低;再灌注时间减少、重新闭塞的时间延缓;避免了肝素等  相似文献   

19.
<正> 狂犬疫苗接种后的并发症,临床比较少见。早在1887年Turaulr 氏首先报告一例接种狂犬疫苗后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各地相继均有报告。现将我院住院治愈本病一例介绍如下:患者袁××,男,66岁。辽宁机械化养猪厂技术干部。1980年5月9日入院。住院病历号27638。主诉:四肢完全瘫痪二十余天。现病史:3月29日被狂犬咬伤后,即在本厂医院于患者肩胛间注射狂犬疫苗,每日一支,共注射14支后,出现四肢无力麻木等症逐渐加重,至4月19日四肢出现全瘫。经沈阳市传染病院,静滴地塞米松10毫克/日及能量合剂,住院十余天不见好转,又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史: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五年余。查体:体温脉搏均正常,血压140/90mmHg。神志清,双瞳等大,光反射正常,五官正常,舌体正中,舌质红苔白,脉弦而有力。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四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明显减弱,腹壁反射存在、肱二、三头  相似文献   

20.
曲美他嗪联合舒降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舒降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心内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抗凝、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降血压和抗血小板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 3次/d,辛伐他汀(舒降之)10 mg晚间顿服,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39例(81%),有效4例(8%),无效5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显效15例(32%),有效17例(36%),无效15例(32%),总有效率为68%。2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2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舒降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联合治疗是一种更安全、有效和完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