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并发症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尽早撤机拨除气管导管十分重要,现在认为通过自主呼吸锻炼易使患者撤机成功,但对自主呼吸锻炼时间的长短存在不同的争议^[1],本文指在比较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撤机标准后首次自主呼吸锻炼30min与4h的拨管成功率和撤机成功率,从而确定最适宜的自主呼吸锻炼时间。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的撤离是指在使用机械通气后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离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由使用机械通气支持呼吸转而完全依靠患者自身的呼吸能力来承担机体的呼吸负荷,需要有一个过渡与适应的阶段,积极地创造撤机条件,此时护理更重要。现对我院ICU中98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撤机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二种撤离呼吸机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56例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情况,对其中29例撤机困难者比较应用每天1次自主呼吸测试和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撤机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56例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撤离情况,对其中29例撤机困难者比较应用每天1次自主呼吸测试和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的撤机效果。结果两者成功率均较高(P>0.05),但前者平均撤机时间显著短于后者(P<0.001),有利于及早发现患者自主呼吸的能力及撤机的耐力而及时撤机。  相似文献   

5.
苏学会  赵萍  胡江涛  杨明  刘桂荣 《医学综述》2012,(24):4281-4282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在撤离有创通气中的可行性,寻找最佳的撤机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需要撤机的患者100例,在排除无创机械通气禁忌证的情况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自主呼吸试验中的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2 h)直接撤机;试验组采用低水平PSV(30 min)法,撤机后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再插管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主呼吸试验低水平PSV(30 min)联合无创机械通气能尽早撤机,减少有创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它不能消除引起呼吸障碍的病因,只能改善肺功能,为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所以,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能维持适当的通气时,就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撤机,以避免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我院ICU病房2000年12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呼吸机治疗的患者576例,通过我们积极的护理配合以协助撤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7例因特殊原因撤机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撤机,转回病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2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针对性的人工气道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撤机拔管后的护理,特别注意机械通气引起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4例呼吸衰竭患者均能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改善换气与减少呼吸功,结合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结论:对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自主呼吸试验(SBT)指导撤机的方式较传统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撤机方式的优缺点,以寻找临床最佳撤机方式.方法 将57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MV撤机组(27例)与SBT指导撤机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及撤机的临床实践,探讨了COPD病人机械通气的治疗及其撤机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撤机成功所需达到的呼吸生理指标,认为COPD病人撤机中最重要的是确保试脱机前PaCO2等呼吸生理指标接近病人缓解期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呼吸功(WOB)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机械通气并准备撤机的患者15例,应用BICORE-CP100呼吸监测仪床边监测病人WOB及常规撤机指标,观察撤机成功与失败组的呼吸功值,并与常规撤机指标相比较。结果13例撤机成功,7例WOB正常(<0.75J/L),6例WOB升高,撤机失败病人WOB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的病人(P<0.05),撤机失败组常规撤机指标呼吸频率(RR)、最大吸气压力(MIP)、每分通气量(VE)均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潮气量(VT)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结论WOB对撤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非敏感指标,对短期通气者常规指标较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方法、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并用撤机,试验组采用寻找肺部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及联合使用无创通气的方法撤机,观察两组总的机构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治疗费用、再插管率等。结果:试验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寻找肺部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仅为2h)联合无创机械通气的方法,可以尽早撤机,达到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及医疗费用的目的,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撤离的指导价值.方法:对因AECOPD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分别采用SBT指导下撤机及传统撤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撤机技术对多个临床参数的影响.结果:采用传统撤机技术患者共19例,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及住院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营养状态与撤机失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均行自主呼吸试验(SBT),依据患者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n=68)及撤机失败组(n=2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胃肠道功能及营养状态指标,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撤机失败24例,撤机失败率为26.09%(24/92);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胃肠道功能障碍、营养状况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胃肠道功能及营养状态是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可预测撤机难度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为撤机策略提供科学参考,继而降低撤机失败率。  相似文献   

14.
正机械通气的目的是给患者提供通气支持直到病情或导致需要呼吸支持的原因缓解[1]。通气支持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治愈疾病,机械通气还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及危害,因此应尽快撤离通气支持以使患者充分恢复自主呼吸[1-2]。这个迅速或者缓慢撤离机械通气支持的过程即为撤机。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尽管大部分机械通气患者在第一次尝试撤机过  相似文献   

15.
ICU机械通气的撤离是呼吸机应用成败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机械通气程序化撤离指导撤机。在撤离呼吸机前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撤机条件,进行自主呼吸能力测试,最后气管插管的拔除等步骤。研究显示ICU患者撤机时程序化可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应洪 《海南医学》2010,21(9):43-44
目的观察无创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需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常规呼吸机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MV)治疗,病情改善后拔管撤机,使用NCPAP机序贯治疗,并过渡至正常自主呼吸。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呼吸机SIMV治疗至病情好转直接撤机,由头罩吸氧过渡至正常自主呼吸。比较两组的撤机成功率及总用氧时间。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前的临床基础条件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在撤机成功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用氧时间分别为(95.23±5.46)h和(100.16±6.38)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NCPAP序贯性通气治疗对比头罩吸氧可提高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不增加总用氧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符合撤机条件的76例65岁及以上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后观察48 h,无需重新行机械通气者纳入撤机成功组,不能通过SBT或通过SBT后48 h内需重新行机械通气者纳入撤机失败组,分析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53例患者纳入撤机成功组,23例纳入撤机失败组。撤机失败组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真菌感染、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14 d、气胸、心力衰竭、糖尿病、冠心病和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DS(OR=8.070)、机械通气时间14 d(OR=17.760)、心力衰竭(OR=4.597)、糖尿病(OR=13.937)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ODS、机械通气时间14 d、心力衰竭、糖尿病是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机械通气72 h以上的患者撤离呼吸机时,动态观察浅快呼吸指数(RSBI),以评价其预测撤机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满足常规撤机标准的76例患者,进行120 min自主呼吸试验(SBT),动态监测5、15、30、60及120 min五个时点的RSBI,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应用SPSS 15.0对测量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完成了120 min SBT,其中有20例撤机失败。撤机五个时点的RSBI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之间五个时点的RSB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72 h以上的患者撤机时,动态观察RSBI的变化趋势对判断撤机能否成功更有价值,而独立观察RSBI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9.
朱宝琦  金雨虹  李桃红 《浙江医学》2006,28(11):935-936
机械通气是重症ICU常用的一种呼吸支持手段,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渡过呼吸衰竭的过程,而尽早撤机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为此,我们对75例呼吸衰竭患者在撤机时对常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与自主适应性通气(ASV)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OPE)合并呼吸衰竭( RF)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护理对策.方法 给到本院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39例COPE合并RF患者在撤下呼吸机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观察患者撤机前后的呼吸功能及全身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撤机成功,成功率为100.00%;撤机后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咳嗽有力,查体均无异常.结论 在给COPE合并RF患者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后,做好撤机护理不仅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临床应加大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