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Fas基因蛋白在人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凋亡诱导基因Fas基因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40例月经周期各时限子宫内膜组织中Fas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as基因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分(149.2±87.8)明显低于分泌期子宫内膜中Fas蛋白的表达评分(251.8±63.7);Fas蛋白在增生早期子宫内膜中表达评分(210.0±52.9)明显高于增生晚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分(99.5±79.8),(P<0.01);Fas蛋白在分泌早期子宫内膜中表达评分(260.6±66.8)与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表达评分(244.5±63.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as基因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股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Fas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凋亡诱导基因Fas基因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0例月经周期各时限子宫内膜组织中Fas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as基因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分明显低于分泌期子宫内膜中Fas蛋白的表达评分;Fas蛋白在增生早期子宫内膜中表达评分明显高于增生晚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分,(P〈0.01),Fas蛋白在分泌早期子宫内膜中表达评分与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表  相似文献   

3.
探讨Bcl-2基因在正常人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0例月经周期中不同时限子宫内膜组织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特征。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股组织Bcl-2基因阳性表达率为90%,分泌期宫内膜组织Bcl-2基因阳性表达率仅为对30%;免疫组化评分:增生期宫内膜Bcl-2表达评分为:190.2±108.0明显高于分泌期评分21.5±43.4,(P<0.05);且增生晚期Bcl-2表达评分264.4±56.0明显高于增生早期Bcl-2表达评分99.4±83.5,(P<0.01);分泌早期宫内膜Bcl-2表达评分18.9±41.4和分泌晚期宫内膜Bcl-2表达评分23.6±47.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cl-2基因在人子宫内膜周期性表达可能对维持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Bcl-2和Fas基因与人月经周期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中 ,抑制凋亡基因bcl- 2和促进凋亡基因Fas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以研究其对月经周期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6 0例正常月经周期不同时限子宫内膜组织bcl- 2和Fas基因产物的表达特征。结果 :正常月经周期各时期 ,子宫内膜腺体细胞有不同程度的bcl- 2和Fas基因蛋白表达 ,增生期bcl- 2表达较强 ,其表达评分为 190 .2± 10 8.0 ,而Fas表达较弱 ,其表达评分为 14 9.2± 87.8;在分泌期Fas基因蛋白呈强表达 ,其表达评分为 2 5 1.8± 6 3.7,而bcl- 2基因蛋白呈弱表达 ,其表达评分为 2 15 8± 4 3.4 ;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中bcl- 2和Fas基因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其相关系数γ =- 0 .4(P =0 .0 12 <0 .0 5 )。结论 :抑制凋亡基因bcl- 2和促进凋亡基因Fas在人正常子宫内膜中表达的周期性变化 ,可能同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增生、剥脱、促使正常月经周期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表达,探讨两种因子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TSS〗收集EM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35例,在位内膜组织38例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3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VEGF及bFGF在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组织学评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统计,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①VEGF在三组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异位内膜组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位内膜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异位内膜组同在位内膜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EM患者的VEGF在异位内 膜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无周期性变化,而在EM患者的在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强度分泌期比增生期明显增强,在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③bFGF在正常子宫内膜及EM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增生期和分泌期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周期性变化;④VEGF和bFGF在EM患者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VEGF和bFGF均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均有表达,从而表明VEGF和bFGF的促血管生成是EM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常与异位子宫内膜Bcl-2与PCNA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与正常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6例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和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中的Bcl-2蛋白和PCNA蛋白。 结果:Bcl-2蛋白和PCNA蛋白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生期升高(两组均为61.5%),分泌期低落(22.2%和5.5%),月经期消失(0和33.3%);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为100%)高于增生期(P<0.05)。 结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中Bcl-2蛋白和PCNA蛋白表达有周期性变化,且与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不同,异位子宫内膜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排卵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表达特点,及其在胚泡植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排卵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用扫描电镜(SEM)确定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种植窗开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TIMP-1蛋白的表达,并与15例增生期、13例分泌早期、14例分泌晚期内膜的表达相比较.结果:MMP 9/TIMP-1在各期子宫内膜中均呈阳性表达,腺上皮细胞、腔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胞浆内均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着.从增生期到分泌早期至种植窗期染色逐渐增强,以种植窗期最明显(P<0.05),分泌晚期略低于种植窗期,但明显高于分泌早期和增生期(P<0.05).结论:排卵正常妇女种植窗期子宫内膜高表达MMP-9/TIMP-1蛋白,可能参与了胚泡的着床,调节胚胎的植入过程.  相似文献   

8.
060679骨桥蛋白在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表达/马彩虹…∥生殖医学杂志.—2006,15(1).—1~5用免疫组化法对51例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骨桥蛋白(OPN)蛋白质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Western blot法测定增殖期及分泌期OPN蛋白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18例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殖期及分泌期OPN mRNA的表达。结果:OPN蛋白质主要分布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早期、中期无表达,增殖晚期出现,分泌中期、晚期表达最强。月经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达较强。OPNmRNA表达分泌期强于增殖期(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子宫…  相似文献   

9.
He RH  Zhou CY  Wang B  Sun HL  Jin F  Huang H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4):2420-2424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在人不同时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W estern印迹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87例(其中增生期23例,分泌早期30例,分泌中期34例)来自生育年龄妇女不同月经周期的子宫内膜行AQP2的检测。结果AQP2阳性着色主要分布于人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W estern印迹证实了AQP2在人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半定量分析发现增生期内膜AQP2的相对表达量为1.03±0.10,显著低于分泌早期(1.33±0.14,P<0.05)和分泌中期(1.63±0.15,P<0.01);分泌早期和中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2在人子宫内膜中表达,且其表达量随月经周期而变化,表明其可能在性激素作用下的子宫内液体平衡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自血病-2及其同源蛋白(Bcl-2/Bax)及肿瘤坏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跨膜蛋白及其配体(Fas/Fasl)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3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子宫内膜者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增生期及分泌期Bcl-2、Bax及Fas、Fasl的表达,作半定量分析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增生期比较,研究组增生期Bcl-2及Bcl-2/Bax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分泌期比较.研究组分泌期Bcl-2、Bcl-2/Bax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Bax明显降低(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增生期Fas均呈中等强度表达,而且研究组增生期Fas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分泌期Fas及Fasl的表达减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3)研究组Bcl-2的表达与Fas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83,P>0.05),而对照组Bcl-2的表达与Fas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34,P<0.01).结论 凋亡机制调控失常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在不同时期人子宫内膜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正常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结果:埃兹蛋白在人月经周期各期子宫内膜均有表达,以分泌中晚期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较强,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期和分泌早期(P<0.05).结论:埃兹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现明显周期依赖性,分泌中晚期表达增强提示可能与种植窗的开放相关,从而参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 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了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 结果:1、EM患者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Fas及FasL的表达均呈周期性改变,增生期呈低水平表达,分泌期表达增高, 两组间同期别比较增生期无显著差异,分泌期EM患者在位内膜的Fas及FasL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异位子宫内膜中的Fas及FasL的表达都呈现低水平或不表达。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可能与Fas及FasL的表达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EM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与Western Blot检测并比较IL-8在EMT患者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IL-8在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内膜腺体的腺泡浆。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IL-8的表达(26.577±3.202)高于增生期(17.204±1.905)(P<0.05);EMT在位内膜分泌期IL-8的表达(49.122±5.390)高于其增生期(38.506±2.744)(P<0.01);EMT在位内膜IL-8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IL-8的表达(0.346±0.035)与其增生期(0.076±0.0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MT在位内膜分泌期IL-8的表达(0.659±0.043)高于其增生期(0.437±0.0428)(P<0.01);EMT在位内膜IL-8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结论:IL-8可能在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C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以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方法与Western blot分析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MCP-1在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内膜腺体的腺泡浆。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MCP-1的表达(16.1826±3.0363)与其增生期(14.7431±2.0946)相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异症在位内膜分泌期MCP-1的表达(51.0695±5.3293)高于其增生期(30.0012±4.3439),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内异症在位内膜MCP-1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MCP-1的表达(0.36788±0.02522)与其增生期(0.35678±0.02984)相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异症在位内膜分泌期MCP-1的表达(1.06894±0.10542)高于其增生期(0.53686±0.02303),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内异症在位内膜MCP-1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结论 MCP-1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CD44在不孕症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在不孕症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不孕症发生的关系,寻找不孕症的发病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不明原因不孕症及35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CD44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增生期仅见CD44的弱阳性表达,分泌期表达水平增加,在分泌中期表达最高,分泌晚期表达下降。在不孕组中,增生期CD44仅有弱表达,分泌期表达增加,与增生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分泌中期与早、晚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孕症中CD44表达异常可引起内膜接受性的降低,使着床失败引起不孕。  相似文献   

17.
用酶联雌二醇(E_2-HRP)亲和组化法测定了37例人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常月经周期中,ER 阳性腺体率有明显改变,可见两个上升相,分别在增殖中期和分泌中期;增生晚期和分泌早期阳性腺体明显减少;分泌晚期与分泌中期比较,阳性腺体率有所下降。在周期中,腔上皮细胞均呈阳性显色,分别在增殖中期和分泌中期显色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β-连接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β -连接素在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35例正常及 4 1例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 β -连接素的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组各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均见β-连接素的表达 ,增生期仅有弱表达 ,在分泌中期表达最强。不孕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增生期仅有弱表达 ,分泌期表达显著增加 (P <0 .0 5 )。分泌中期与早、晚期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且各期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结论 :β-连接素在人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规律性表达 ,其表达异常 ,可能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上皮钙粘素 (E -cadherin)在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35例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E -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均见E-cadherin的表达 ,增生期E -cadherin仅有弱表达 ,分泌期表达显著增加 (P <0 .0 5 ) ;在分泌中期表达最强 ,进入分泌晚期表达减弱。在分泌中期 ,也观察到间质细胞的中度表达 ,分泌晚期仅有弱表达。结论 :E -cadherin在人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规律性的表达 ,可能有利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