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长透析时间,并采用降低血流量与降低透析液流量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肾病内科诊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每次透析时间为8~10 h ,透析液流量300 mL/min ,血流量150~200 mL/min ,透析频率隔日一次;对照组30例,每次透析时间4.5 h ,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血流量250 mL/min ,透析频率隔日一次。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超声心动图监测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2.36%(267/1260)较对照组26.88%(582/2165)显著降低,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试验组透析后心脏收缩功能指标:每分搏出量、左心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及舒张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P <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长时透析和采用低透析液流量、低血流量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逆转左心室重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钙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先后应用钙浓度为1.75 mmol/L(DCa2+1.75)及1.25 mmol/L(DCa2+1.25)的透析液各连续进行20次透析,观察每次开始透析后0 h、1 h、2 h、3 h及透析结束时的血压,并分别与20次透析前后观察一般临床指标及血清总钙(Ca2+)、磷(P3+)、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采用DCa2+1.75比较,采用低钙透析液(DCa2+1.25)进行透析,患者的血压降低,尤其在第3小时及透析结束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钙磷乘积降低(P<0.05),其他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控制有利.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高效短时透析的治疗效果及其优缺点.②方法 选择60例患者,分为短时高效透析组(观察组)和普通透析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每周2次透析,每次3小时,血流量300~350mL/min,透析液流量800mL/min;对照组每周2次透析,每次5小时,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观察每组治疗前后BUN、Cr、P^3-和β2-MG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比较两组治疗后4项指标的平均下降率.③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前后4项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BUN、Cr在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3-和β2-MG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4项指标平均下降率有显著差异(P<0.001).④结论 高效短时透析对BUN、Cr清除率较普通透析可提高20%,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率较普通透析也可提高20%~30%,治疗效果显著,又不增加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4.
马聪  吕睿婷 《当代医学》2016,(12):72-74
目的 探讨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并联合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50例,将患者均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观察前2组患者均一直应用钙浓度1.5 mmol/l(DCa 2+1.5)的透析液,进入观察后A组仍用1.5 mmol/L(DCa 2+1.5)的透析液,B组改用1.25 mmol/L(DCa 2+1.25)的透析液,连续进行25次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观察每次透析前静息15min后及透析开始后1、2、3h及透析结束时测量平卧位血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血压下降更明显;B组透析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比A组透析液联合组合型人工肾血压更易达到140/9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并联合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透析,相对减少了机体的钙负荷,全面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尿毒症毒素、致病因子,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从而改善尿毒症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心慌,胸闷,心前区痛,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率,减少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低透析液流量对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透析液流量血液透析方式对于预防透析失衡综合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新患者共65例,随机分组为低透析液流量组和短时低效透析组,比较透析失衡发生率、尿素清除率和清除速率、血浆渗透压改变和改变速率.结果 低透析液流量组透析失衡发生率与短时低效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尿素清除率高(P<0.05).尿素清除速率和血浆渗透压改变速率低(P<0.01). 结论低透析液流量预防透析失衡综合症的发生相比,短时低效透析效果相近或更好,同时能提高透析疗效,可能是一种有效预防透析失衡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肾脏内科开始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60例,按照透析液含钙量的不同分为低钙透析液组(低钙组,透析液钙浓度1.25 mmol/L)83例和标准钙透析液组(标准钙组,透析液钙浓度1.75 mmol/L)77例,随访3年,观察透析第1年末、第3年末时2组患者生存率、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比较。结果随访至第1年末时,2组患者生存率及退出腹膜透析的个案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之间生存质量、透析一般情况、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钙组患者的血钙高于甲状旁腺激素低于标准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3年末时,低钙组患者生存率更高,退出腹膜透析的个案数量则明显低于标准钙组,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之间透析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钙组患者的血钙高于、甲状旁腺激素低于标准钙组,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发生更少,生存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对钙磷代谢存在有利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要好于标准钙透析液进行透析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离子水平及血压变化的影响,为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由原来一直使用的1 5 mmol/L换成低钙1 25 mmol/L ,比较患者换液前后血压及血钙、iPTH浓度的变化.结果 换用钙离子浓度 1 25 mmol/L透析液后,患者血钙在首次透析后及治疗4周后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iPTH有所升高,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换用1 25 mmol/L透析液首次透析后及治疗4周后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低钙透析液透析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但会导致透前血钙在正常范围内或偏低的患者透后血钙降低,应调整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观察血流量和透析流量增加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以期为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该本院收治稳定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尿毒症患者初始血液透析液流量、血流量定为500mL/min和200mL/min,透析治疗持续4周后,将患者透析治疗透析液流量、血流量提高至800mL/min、300mL/min,其他透析参数和药物治疗保持不变,并持续进行透析治疗4周,分别测定尿毒症患者提高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前后尿素氮清除率、尿素下降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以及充分透析患者所占比例状况,探讨提高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结果研究中每例患者均可作为对照,当透析治疗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提高至300mL/min和800mL/min时,Kt/V、URR值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ALB、Hb、SCr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患者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提升后,患者透析治疗充分性显著高于提高前(P〈0.01)。结论当透析液流量、血流量提升可以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达标率,可选择用于那些常规透析治疗充分性不足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钙离子浓度对透析中出现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本院60例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高钙组与低钙组各30例,先采用1.50mmol/L的钙离子浓度透析液治疗2个月后,再分别改用1.75mmol/L和1.25mmol/L的钙离子浓度透析液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浓度改变前后血压变化及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结果:4个月后,高钙组患者平均血压水平显著高于低钙组;且其血钙上升,亦显著高于低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在透析中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凤新  姚萌  张凌  武艺 《中外医疗》2011,30(11):54+56-54,56
目的探讨低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血压及左室负荷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5例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前3个月应用标准透析液(钠浓度为140mmol/L),后3个月进行低钠透析(透析液钠浓度为135mmol/L),比较前后患者的24h平均血压及左室负荷指标。结果 LSHD治疗前后前负荷指标LVEDV、LVSDV及SV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功能指标LVEF及后负荷指标SBP、DBP、PP以及MW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钠透析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方法,其机制与降低心脏左室后负荷有关,与前负荷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血液透析患者在降低透析液流量后是否出现并发症,本文以300 ml/min作为透析液流量对18例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低透析液流量时的血液透析对患者的近期健康状况、透析器清除率和各种血液系生化指标与500 ml/min的常规血液透析液流量时相比无明显性差异,而其费用却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2.
刘泽梅 《吉林医学》2012,33(30):6515-6515
目的: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例,依次接受钙离子浓度1.75 mmol/L(高钙组)、1.50 mmol/L(中钙组)、1.25 mmol/L(低钙组)的透析液分别治疗2个月,透析液其他成分不变。比较患者每次透析前后血压变化。结果:透析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在高钙组升高,低钙组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钙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单次透析后血压变化与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呈正相关,低钙透析液有助于肾功能衰竭患者高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首次或者不规律透析患者使用低钾透析液(含钾2.0 mmol/L)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进行首次透析或者不规律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70例,使用低钾透析液(稀释后的终浓度为含钾2.0 mmol/L),进行HD治疗2 h.测定透析治疗前后的血钾水平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透析前低血钾的患者6例,透析后6例低钾,其中1例出现快速心房颤动,口服3 g氯化钾后好转;透析前血钾正常49例,透析后血钾正常的9例,低血钾40例;透析前高血钾15例,透析后血钾正常9例,低血钾6例.对于无症状的低钾血症均未给予特殊处理.使用x2检验统计分析3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17.345,P=0.000),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10.821,P=0.004).结论 透析前不同血钾水平的患者使用低钾透析液会影响透析后的血钾水平以及发生心律失常.这些没有症状的低钾不需要处理即可恢复.因此,我们认为低钾透析液运用于首次或者不规律透析的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死亡的相关因素.通过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加强透析患者管理,完善健康教育,降低患者病死率.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慢性肾衰患者,男30例,女19例,年龄18~79岁.透析时间3个月~10年不等,平均15.0月.原发病为慢性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5例、多囊肾5例、高血压肾病6例、痛风2例.尿素氮21.5~58.6mmol/L,血肌酐352.1~2312.3μmol/L,血浆白蛋白﹤35g/L者19例,血红蛋白﹤90g/L者10例.彩超示心脏扩大、心包积液22例,胸腔积液7例、大量腹腔积液5例.均行碳酸氢盐透析.透析时临时血管通路采用股静脉插管,维持性血液透析均采用动静脉内瘘,透析时间每次4.5~5.0h,透析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情况而定,每周1~3次,血流量200~23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血清Cystatin C、Hcy、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水平分为低流量组(<400 ml /min);中流量组(400 ml /min -600 ml /min);高流量组(>600 ml /min)。术后1个月开始使用内瘘时和1年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血清Cystatin C、Hcy、BNP水平,并分析AVFB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 透析前三组患者的CO、CI、EF、LAD、LVDd、LVDs、E、A和E/A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患者的CO、CI、EF、LAD、LVDd、LVDs和E/A明显高于低流量组和中流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中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互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及中流量组患者的CI、EF、LAD明显高于透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CO、LVDd、E、A和E/A也明显高于透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的LVDs 高于透析前(P<0.05)。透析前三组患者的血清的Cystatin C、Hcy、BNP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患者的Cystatin C、Hcy、BNP明显高于低流量组和中流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中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患者的Cystatin C、Hcy、BNP指标互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透析1年后高流量组和中流量组患者的Cystatin C明显高于透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cy水平明显低于透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VFB 与Cystatin C呈正相关(r=0.648,P<0.05),与Hcy、BNP呈负相关(r=0.542、0.147,P<0.05)。结论 AVFB与心功能密切相关,AVF的通畅可以减弱心功能的影响;AVFB与Cystatin C呈正相关,与Hcy、BNP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滤过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春兰 《中外医疗》2008,27(29):169-170
目的 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患者不同分子量毒素清除效果及长期并发症、不适应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常规透析2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根据经济状况分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每组50例.HDF 组每周做HDF1次,每次4h,用后稀释法,血流量230~280mL/min透析液流量700mL/min,置换液量(12±1)L,流量50mL/min,做HD每周1~2次,方法与常规透析相同;HD组每周透析2~3次,每次4h,血流量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UN、Cr、P3-浓度、β 2-MG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下降率及长期透析患者并发症及不适应证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HDF组在治疗前后4项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HD组中BUN、Cr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0.05)、P3-浓度、β2-MG、无显著差异( 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BUN、Cr平均下降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3-浓度、β2-MG有显著差异(P<0.01);长期并发症及不适应证治疗的有效率,HDF组明显低于HD组,两组对照( 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稀释法联机HDF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血中大、中、小分子物质,透析效果明显提高,长期透析并发症症状得到改善,不适应证的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刘雄 《吉林医学》2022,(3):810-8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其血清脑利纳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间收治的10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腹膜透析治疗,试验组采取MHD治疗,两组均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CK-MB及cTnT水平变化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BNP、CK-MB及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RF采取MHD的治疗方法,可较腹膜透析更好的保护患者心血管,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韩建伦  马静  贺晓丹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63-166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延长期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1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且均使用低分子肝素,其中短期使用(5~7d,平均5.2d)55例,延长期使用(10d以上,平均13.8d)66例,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出血副作用。结果:短期使用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27.2%、19.7%,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3.6%、12.1%,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副作用及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延长期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良好疗效,且未增加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腹膜透析患者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达标情况,观察低钙透析液的治疗效果。方法横断面调查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规律随访腹膜透析时间大于6个月的腹膜透析患者血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将最近6个月及6个月以上一直用普通钙腹透液(钙离子浓度为1.75mmol/L)的患者定义为普钙组,用低钙腹透液(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的患者定义为低钙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比较低钙组患者改用低钙透析液前后钙、磷、iPTH指标变化。结果 178名腹膜透析患者血钙达标率73.6%;血磷达标率49.4%;iPTH达标率仅26.4%,53.4%患者iPTH低于目标值。低钙组患者血磷、iPTH高于普钙组(P<0.05)。用低钙透析液后患者血钙降低,血磷、iPTH升高(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钙、磷和iPTH达标率低,半数以上患者iPTH低于目标值。对高血钙、iPTH低的患者建议使用低钙透析液,但必须同时加强降磷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调节透析液钾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紊乱和心血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埔县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5例共707次透析,其中69例次行高钾透析液透析治疗作为观察组,选择每例患者行高钾透析治疗前5次透析共75例次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含钾浓度为3.0~4.0 mmol/L、2.0~2.5 mmol/L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治疗。测定透析前后两组患者K+、Na+、CL-的浓度,并记录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透析后,对照组K+浓度明显降低,为(3.03±0.05)mmol/L,且显著低于观察组的(3.74±0.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a+、CL-浓度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7.25%和15.9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0%和46.67%(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心率正常和动脉硬化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慌、胸闷及气促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若采用3.0~4.0 mmol/L钾浓度的透析液进行透析可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心血管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