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癫痫中药制剂中所含的西药成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50例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服用自己或家人购买的抗癫痫中药制剂,抽取患者的血液采用荧光免疫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样中都检查出1~4中西药成分,主要为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以及丙戊酸钠等常见抗癫痫西药。50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其余患者均有癫痫发作的记录。结论:目前市面中许多抗癫痫中药制剂存在添加抗癫痫西药的现象,没有考虑到药物配伍的问题,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需要加强抗癫痫中药制剂的监管力度,保障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1366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本院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的1 366例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 366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占48.24%,中药制剂第二,占25.9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51%,消化系统反应次之,占31.3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1.3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认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中药制剂的使用监测,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HPLC法检测几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门诊132例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进行血清浓度检测。结果:根据检测得知用药后癫痫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占36.33%,且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有效的治疗浓度是患者治疗的关键,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74例癫痫孤残儿童抗癫痫药物治疗临床观察分析,积累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抗癫痫治疗经验。方法:以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的74例癫痫孤残儿童为对象,依据2013年7月观察期起始时使用抗癫痫药物种类数量情况进行分组,单药治疗组38例,联合用药组36例,观察各组儿童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的74例癫痫孤残儿童,总治疗有效率为78.4%,其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单药治疗组疗效有效率84.2%,联合用药组为72.2%,两组患儿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癫痫孤残儿童需尽早、长期、系统、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有利于癫痫疾病的控制,提高癫痫孤残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天麻素辅助治疗慢性顽固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人工合成天麻素对慢性顽固性癫痫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正在服用抗癫痫西药但发作仍不能控制的患者15例,在不增加原服用药物剂量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300mg/d。结果 15例患者中有6例发作次数减少或减轻,占40%;7例患者自评部分有效,6例无效。结论 天麻素作为治疗癫痫的一种辅助用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发作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107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5%。大多数病人均需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控制发作。丙戊酸钠是一种新型独特的抗癫痫药,为治疗癫痫小发作、大发作和肌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效血浓度范围是50-100μg/ml,每位癫痫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个体差异,为做到合理用药不能单纯依靠经验用药,必须进行血浓监测,凭血浓数据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作者对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73例颞叶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颞叶癫痫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诊断为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并对抗癫痫药物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73例颞叶癫痫患者中90.5%的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出现异常,睡眠期痫样放电明显高于清醒期,影像学提示异常者166例,占全部患者的的60.8%。海马硬化或变性、颞叶蛛网膜囊肿、颞叶软化灶位居前3位,19~3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单药有效率在50%以上者占92.7%,联合用药有效率50%以上者占87.8%,两种药物治疗方式有效率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叶癫痫以复杂部分性发作多见,海马硬化、颞叶软化灶、蛛网膜囊肿等为常见病因,90.5%的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提示异常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价值。两种药物治疗方式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仍是颞叶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奥卡西平、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丙戊酸等新型抗癫痫药物对颞叶癫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桂红武  李红健  姜倩  姚国华 《重庆医学》2011,40(28):2869-2872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不同类型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ADEs)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对本院95例小儿癫痫患者出院病历的抗癫痫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合理性评价。结果本院小儿抗癫痫药物治疗基本合理,患儿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95例患儿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有17例(17.89%),治疗过程中用药不合理的占5.26%。结论本院癫痫患儿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渐趋合理,但治疗中仍存在不足和不合理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社区高血压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不合理因素,指导社区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4月至6月对上海大华社区中3个居委和1个村的7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用药品种、类型、联合用药及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703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中,582例在服用高血压药物(82.8%),其中271例单用非复方制剂者治疗(38.5%),182例单用复方制剂(25.9%),2种药物联用的117例(16.8%),3种药物联用的12例(1.6%).包含单用复方制剂者在内合计有311例(53.4%)在服用2种及以上药物.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的患者266例,占服药人数的47.5%,服用复方制剂的205例,占35.2%.结论 联合用药比例明显高于单一用药,三联治疗中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较少;CCB在社区高血压人群用药中占主导地位;非长效复方制剂使用比例较高;建议加强社区医生高血压用药规范性的培训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8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这80例ADR报告涉及的患者中,使用抗感染药物后发生ADR的患者有37例,占46.25%;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发生ADR的患者有13例,占16.25%;进行静脉给药后发生ADR的患者有65例,占81.25%。结论:我院应加强对临床药物的管理(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的管理)及ADR的监测工作,增强临床工作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The drug taking habits and compliance of 16 epileptic childre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pill" count and serum antiepileptic drug levels (AEDL).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overestimated patients' compliance while, because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antiepileptic drugs in children, single outpatients' drug levels may be misleading thereby not always reflecting the true degree of compliance. Ten patients (62%) took more than 85% of their medication. Above this level of compliance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to seizure control. It would appear that drug compliance in epileptic children is as unsatisfactory as it is in adults on whom they largely depend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ir medication.  相似文献   

12.
癫痫患者耐药机制各不相同,其中运输泵机制能限制抗癫痫药物到达癫痫发作部位而引起耐药。运输泵中最典型的是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主要表达在一些有分泌功能的器官和血脑屏障中,能限制亲脂性药物进入脑内。抗癫痫药物在理论上似乎可以是P-gp的底物,过表达的P-gp降低了这些药物在癫痫灶内的浓度从而引起耐药。这一观点为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如运用一些运输泵的抑制剂来提高脑内抗癫痫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3.
癫痫过程和抗癫痫药物治疗对泌乳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2,22(8):742-744,747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物治疗对泌乳素(PRL)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RIA法测定癫痫发作前后和应用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癫痫患者血清中PRL水平。结果癫痫发作后PRL分泌明显升高,发作后15 min PRL分泌达到峰值,是基础PRL水平的5.1倍,发作后90 min,有89.4%的病例PRL水平下降;癫痫发作后血清PRL水平的变化与癫痫病灶位置无关;失神性癫痫发作后,血清PRL水平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后均可引起血清PRL水平升高。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单一治疗和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联合治疗后,血清PRL水平降低,而纯中药治疗不影响垂体PRL的分泌。结论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物治疗均明显影响垂体PRL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izures and antiepileptic drugs on prolactin (PRL) secretions. METHODS: Serum PRL level was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 in 110 epileptic patients who received different treatment protocols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AEDs), and the test was also performed in 64 of thes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eizures. Another 21 untreated epileptic patients and 42 healthy subjects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s. RESULTS: Serum PRL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seizures, which peaked at 15 min postictal and attained the levels more than 5-fold the baseline in 59 patients. At 90-minute postictal, PRL levels decreased in 57 patients and dropped within normal range in 38 patients. The changes of hormone level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types of seizures. The basal PRL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exclusive phenytion (PHT) or valproate (VPA), and in those with combined ministration of carbamazpine (CBZ+VPA+PH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levels (P<0.05).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d comparable serum PRL levels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eizures of epilepsy and medication with AEDs given as either monotherapy or polytherapy affect the secretion of PRL in the pituitary, b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ies does not.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癫痫型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癫痫型脑囊尾蚴病患者分成二组。对照组102例,口服西药吡喹酮、丙硫咪唑及抗癫痫药物,静脉滴注脑细胞活化剂及降颅压药物,平均住院治疗18d,间隔3月行下一疗程。治疗组11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胶囊,一次服5粒,3次/d,每疗程后复查头颅CT或MRI、囊尾蚴抗体、脑电地形图,评价疗效,统计毒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29.4%,治疗组治愈率为68.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0.52%,对照组为64.71%,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癫痫型脑囊尾蚴病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而且有利于囊尾蚴病灶的吸收,减少囊虫钙化的形成,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江西省城乡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了解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用及血压控制现状。方法 于2013年11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随机抽取8个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地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3个村/居委会,选取15 364例年龄≥15岁且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的意识清晰者。通过问卷调查记录高血压患病及服药情况,并进行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计算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降压药服用率、高血压总体控制率、服药后血压控制率。结果 江西省≥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9.0%(4 436/15 296),标准化率(2010年中国人口标化)为14.1%,高血压知晓率为64.8%(2 874/4 436),降压药服用率为27.6%(1 223/4 436),高血压总体控制率为12.6%(561/4 436),服药后血压控制率为45.9%(561/1 223)。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降压药服用率、高血压总体控制率均高于农村,服药后血压控制率低于农村(P<0.05)。高血压患者中服药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低于未服药者(P<0.05)。高血压患者中,单一用药者占75.1%(918/1 223),两药联合者占12.7%(155/1 223);不同服药方式的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2,P=0.611);农村两药联合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高于城市(χ2=4.262,P=0.039)。单一用药患者中,服用钙拮抗剂(CCB)者占76.1%(699/918),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者占18.6%(171/918);服用不同药物的单一用药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9,P=0.148)。单一服用CCB类患者中,服用尼群地平者占39.9%(279/699),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者占24.7%(173/699);服用不同CCB类降压药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95,P=0.407)。单一服用ACEI类患者中,服用卡托普利者占76.6%(131/171),服用依那普利者占12.9%(22/171);服用不同ACEI类降压药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1,P=0.524)。结论 江西省高血压患者以短效降压药治疗为主,高血压总体控制率和服药率较低;城乡高血压患者就医服药意识有待提高,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服药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在我国癫痫终身患病率高达4‰~7‰。药物治疗一直是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手段,但约有25%~30%的癫痫患者因对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产生耐药而发展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 Resistant Epilepsy,DRE),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中医药治疗DRE有一定的特点与优势,为药物控制DRE提供新希望。文章以DRE中医药证候研究、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三方面为切入点,介绍相关现状与问题,提出应对对策,旨在借助多学科融合提高中医DRE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癫痫大鼠痫性发作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和模型组,经预处理和青霉素腹腔注射造模,观察并记录造模后90 min各组大鼠的痫性发作潜伏期与发作级别以及实验前后6 d的体重变化情况。结果:①穴位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降低发作程度以及延长潜伏期(P<0.05),其中以埋线组最明显,西药组、针刺组次之,但三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西药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埋线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平稳,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体重增长趋势较造模前放缓,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法可延缓癫痫大鼠的发作潜伏期、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具有显著的抗痫作用,且可维持大鼠体重的正常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供一种对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73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2例(53个肢体),均给予溶栓抗凝药物、中草药活血化瘀并以中草药汤剂湿敷惠肢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6个月-24个月)。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无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治愈率100%。结论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中草药的治疗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建议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中、西药输液时,冲管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门诊静脉滴注14岁以下、中西药合并用药患儿,实验组为2011年1~12月,在中、西药之间用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50 ml冲管.对照组为2010年1~12月,在中、西药之间未输入任何液体,观察药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及各器官、系统的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一般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57%,对照组为0.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8%,对照组为0.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西药之间冲管对降低儿童一般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