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西罗莫司(SIR)对TIE2-L914F突变导致的静脉畸形(VM)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TEK受体酪氨酸激酶(TIE2)的表达以构建VM血管内皮细胞模型(TIE2-L914F组)。之后将部分VM血管内皮细胞模型暴露于1 000 ng/ml SIR 48 h(TIE2-L914F+SIR组),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VM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和CXCR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TIE2-L914F组细胞相比,TIE2-L914F+SIR组细胞增殖活力受到抑制,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1在TIE2-L914F细胞中表达升高,在SIR处理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IE2-L914F+pcDNA3.1组比较,TIE2-L914F+pcDNA-CXCL1组细胞增殖活力提高,凋亡率降低;而与TIE2-L914F+pcDNA-CXCL1组比较,TIE2-L914F+pcDNA...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鼠模型,从mRNA水平研究促血管生成素(ANGPT )1、ANGP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NOD/SCID小鼠腹腔接种HL‐60细胞,建立AML小鼠模型,称模型组,未经处理的NOD/SCID小鼠作对照组。用病理组织学及流式细胞学方法鉴定小鼠模型是否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 (RQ‐PCR)技术检测ANGPT2、ANGPT1及VEGF mRNA在AML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ANGPT2 mRNA表达水平与小鼠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成功构建 AML 小鼠模型。R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肿瘤组织的ANGPT2、VEGF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ANGPT1 mRNA的表达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PT2 mRNA表达水平与AML小鼠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 ANGPT2 mRNA在AML小鼠中高表达且与AML小鼠生存期呈负相关,ANGPT2表达与AML病情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阿帕替尼是一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近年来,在针对胃癌、白血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的体内外实验中阿帕替尼均显示了较强的抗瘤活性。它可以通过抑制VEGFR2,调节下游磷脂酶Cγ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等多条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该药应用于部分肿瘤的研究仍集中于细胞实验及少数动物实验,仍需更深入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及更多临床回顾性、前瞻性研究来验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赵萍萍 《医学综述》2011,17(21):3250-3252
促血管生成素(An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唯一含有受体激动剂和受体抑制剂的血管生长因子家族。Ang家族包括Ang-1、Ang-2、Ang-3和Ang-4,均作用于特异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2,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延续,影响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通过对它们结构、生物功能、信号转导通路及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阐明肿瘤血管新生的机制,为针对该分子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酪氨酸激酶受体A2(EphA2)是酪氨酸激酶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EphA2的过表达与细胞的恶性转化、肿瘤的血管新生和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对了解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癌细胞的分化、迁移及肿瘤血管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宋新貌  王胜资 《医学综述》2014,(23):4286-428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受体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由原癌基因erb B1编码并翻译的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三型突变(EGFRvⅢ)是EGFR的一种最常见突变体,EGFR和EGFRvⅢ在头颈肿瘤中广泛表达。其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主要通过Ras/Ra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的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调节细胞周期、诱导血管形成、加速肿瘤侵袭和转移、拮抗放、化疗效果,从而影响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growth arrest-specific 6, Gas6) 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家族成员, 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TAM (Tyro3, Axl, Mer) 的配体.Gas6/Axl信号途径参与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凋亡、血小板聚集, 血管重塑、炎症及免疫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 研究发现Gas6/Axl信号通路、Gas6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并发症显著相关.就Gas6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王萍  阮林海 《医学综述》2009,15(22):3412-3414
血管生成素(Ang)是一族分泌型的细胞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惟一含有受体激动剂和受体抑制剂的血管生长因子家族,作用于内皮细胞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Ang家族在血清中的表达,从而预测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研究表明,Ang/Tie-2不仅在白血病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白血病的血管新生,影响白血病的预后。因此,Ang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白血病血管新生的靶向分子。  相似文献   

9.
杨凯 《医学综述》2012,18(3):332-336
神经调节蛋白(NRG)是一类细胞间信号转导蛋白,其功能性受体是由ErbB酪氨酸激酶受体组成,属于跨膜酪氨酸激酶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也称ErbB1)、ErbB2/人源的ErbB2/neu、ErbB3/HER3和ErbB4/HER4。NRG通过诱导ErbB受体构象变化,使ErbB蛋白形成二聚体,继而激活酪氨酸激酶,引起C-末端的自身酪氨酸磷酸化和反式酪氨酸磷酸化,引起下游信号通路转导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FLT3 基因即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也称为胎肝激酶2(fetal liver kinase-2)或人干细胞激酶1(human stem cell kinase-1 , STK-1),与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或 FMS)、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R)、干细胞因子受体(KIT)等同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 (class Ⅲ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 RTKⅢ)家 族.近年研究发现,FLT3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预后有关,本文就FLT3基因及其与白血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酪氨酸激酶受体Tie(包含Tie1和Tie2两种类型)是一种能够同配体促血管生成素结合,并将靶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酶联受体之一。Tie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表面表达,在生长活跃的组织如发育的胚胎、伤口愈合和肿瘤的生长迁移中表达增强。Tie1的配体目前还不清楚,Tie2的配体是血管紧张素。Tie1主要在血管生成、微血管稳定、血管重塑和衰退中发挥调节作用,而Tie2与其配体结合后,可引起血管结构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激活的酪氨酸激酶受体(RTK)与融合肿瘤基因RUNX1-CBF2T1(AML1-ETO)合作引致实验小鼠模型发生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院院报日前全文发表了瑞金医院2005届博士研究生王月英在导师陈竺指导下完成的研究论文。她通过对受体酪氨酸激酶突变在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b亚型)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AML1-ETO融合基因与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基因突变/高表达之间关系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作用效应的研究等三个系列研究,为靶向治疗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提供了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选题科学、设计合理、立论新颖,以M2b急性髓系白血病为模型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白血病发病的“二次打击”学说,既有阐明发病机制的理论价值,又有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重组的ANGPT2及ANGPT2单克隆抗体注射急性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了解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ANGPT1/2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HL-60细胞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同时给予小鼠注射重组的ANGPT2和Anti-ANGPT2,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肿瘤组织中的ANGPT1/2蛋白的表达.结果 应用重组的ANGPT2,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ANGPT1和ANGPT2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An-ti-ANGPT2,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ANGPT2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GPT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进行ANGPT2单克隆抗体实验时,需要阻断VEGF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朱艳霞  王启贤 《医学综述》2006,12(13):771-77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受体酪氨酸激酶超家族中的一员,是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的重要调节因子,其作为中心点将AngⅡ与酪氨酸激酶通路连接起来,促使了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重构,导致了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24 h,通过给予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并将细胞按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C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DV组)、单纯糖尿病+AG490组(DM+AG490组)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AG490组(DV+AG490组),各3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JAK2、STA 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AK2、STAT3和磷酸化STAT3 (p-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和DV组HUVEC细胞内JAK2、STA T3mRNA和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且DV组JAK2、STA T3 mRNA和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DM组(P<0.05).DM+AG490组和DV+AG490组的JAK2、STA T3 rnRNA和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低于DM组、DV组(P<0.05).与NC组和DM组比较,DV组VEF和FLT1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与DV组比较,DV+AG490组VEGF和FLT1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 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朱建  秦超  殷长军 《医学综述》2008,14(18):2772-2773
Sprouty2蛋白对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等信号通路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其表达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发生明显下降,并可进一步引起细胞异常增殖、转化及新生血管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及发展。现就其与肿瘤发生及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IL-8在人体正常细胞中不表达,但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其中包含大肠癌.IL -8与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CXCR1 /CXCR2)结合,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血管形成和转移,通过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化,Rho-鸟苷三磷酸酶(Rho - GTPases)活化等特异信号传导途径成为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纤维化短肽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 采用AngⅡ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并予以缬沙坦、Ac-SDKP和PD98059预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的共定位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E-cad、α-SMA、Ⅰ型胶原、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P-ERK1/2及ERK1/2的定量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 Ⅱ刺激组细胞E-cad表达下降,α-SMA、Ⅰ型胶原、AT1和P-ERK1/2的表达增高;而缬沙坦、Ac-SDKP、PD98059预处理后,均降低Ang Ⅱ诱导的A549细胞α-SMA、Ⅰ型胶原、AT1的表达升高及E-cad表达下降(P<0.05).结论 AngⅡ-AT1-ERK1/2通路介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而Ac-SDKP可通过AngⅡ-AT1-ERK1/2通路介导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是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的缺氧诱导刺激因子[1],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管形成。目前,VEGF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谈之较少,这主要是通过VEGF抑制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分化成熟而实现的[2]。1VEGF分类及主要生理作用VEGF属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EF)家族,是两个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R -1(Flt -1)和VEGFR -2(KDR/Flk -1)的配体,前者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而后者主要在内皮细胞表达[3]。VEGFR -3也是酪氨酸激酶的受体,结构同前两个相似但不结合VEGF ,它最初表达于胚胎内皮,在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的表达逐渐减少而主要表达于成人组织的淋巴管内皮。VEGFR -3的两个配体,是蛋白分解过程中形成的多肽组成二硫化物连接的二聚物,与VEGF有高度的同源性,因而分别命名为VEGF -C和VEGF -D[4]。尽管VEGF -C能与表达于血管内皮的VEGFR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