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掌握肺炎病例病原谱构成,为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00例住院肺炎病例肺泡灌洗液样本,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博卡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A组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共19种病原体。结果 300份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阳性病例123份,总阳性率41%,病毒感染以冠状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和腺病毒为主,细菌感染以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各年度病原谱有较大差异,2019年感染病原以肺炎支原体、博卡病毒、冠状病毒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2020年感染病原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鼻病毒为主。各年龄组中,细菌感染均高于病毒感染。混合感染病例中,以细菌和病毒合并感染和细菌间混合感染为主,占97.0%以上。结论 该医院肺炎病例感染以细菌为主、病毒为辅,5岁以下婴幼儿和5~15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红义 《吉林医学》2011,(20):4163-4163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在儿童哮喘中的发生情况,为临床防治儿童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应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法检测血清中肺炎衣原体(CP)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Ig M。结果:CP急性感染12例,占16.67%;有过CP感染者5例,占6.94%,CP合计感染率23.61%。MP-Ig M阳性者10例,MP感染率13.89%。结论: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作有关,哮喘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原,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肺炎患儿的病原学及灌洗部位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两组均采取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好转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原学及灌洗部位的特点。结果:两组患儿均好转出院,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100例患儿中病原阳性率为61%,其中肺炎支原体占59%。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肺炎支原体检出分别为31例(67%)、28例(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部位数量前5位的分别是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52例(52%),右肺下叶前基底段45例(45%),右肺下叶外侧基底段45例(45%),左肺下叶外侧基底段43例(43%),右肺中叶内侧段41例(41%)。两组灌洗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伴肺泡灌洗对儿童重症肺炎或经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蔡艳  罗泽民  廖志  谢成彬  谭玲  刘海婷 《四川医学》2009,30(11):1675-1677
目的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病原学特点和分布规律,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确诊的慢性咳嗽108例患儿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作细菌培养,取血清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IgM。结果检出病原体例数78例(占患儿例数72.2%)。其中一种病毒感染4例(3.7%),两种以上病毒感染1例;一种细菌感染16例(14.8%),两种以上细菌感染2例;单纯支原体感染29例(26.9%);单纯衣原体感染9例(8.3%);混合感染15例(13.9%),其中细菌+病毒2例,病毒+支原体1例,细菌+支原体4例,细菌+衣原体3例,细菌+病毒+支原体2例,支原体并衣原体感染3例;肺结核1例,肺吸虫1例。未检出病原30例(27.8%)。结论感染因素仍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原谱主要表现为革兰阴性菌和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为主,存在较多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特点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尤其是年长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陆权认为,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非典型微生物的病原学地位。日益为儿科临床所认识。非典型微生物还可能与细菌、病毒等出现混合感染,因此建议社区在治疗获得性呼吸道感染(CARTIs)时,应考虑抗菌药物能覆盖非典型微生物,为此推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大环内酯类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以202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混合感染组(46例)与非混合感染组(156例)发热时间、炎性反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全部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肺泡灌洗术。结果:混合感染组住院时间(24. 3±5. 7) d、GRN%(0. 8±0. 3)%、CRP(54. 7±51. 8) mg/L、肺不张23. 9%、胸腔积液37. 0%、肝功能损害10. 9%,各项指标均高于非混合感染组的住院时间(17. 6±5. 2) d、CRN%(0. 4±0. 2)%、CRP(23. 4±22. 6) mg/L、肺不张9. 61%、胸腔积液14. 1%、肝功能损害3.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混合感染会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热时间延长,全身炎性反应加重,肺内外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使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临床症状。方法:纳入本院儿科于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哮喘急性发作并发肺炎的患儿24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0例患儿并发肺炎衣原体肺炎(A组),另120例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肺炎(B组)均接受本院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肺炎抗体进行检测,对其相关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回顾分析,了解此类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临床特征。结果:哮喘患儿肺炎衣原体常见腹泻、呕吐症状,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见胸腔积液,均无典型临床症状;合并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大部分年龄在4岁以上,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大部分在1岁以下;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患儿感染率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正相关联系。结论:小儿因抗感染能力较弱,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感染概率偏高,对衣原体肺炎感染应更加重视,严格区分鉴别两者,准确诊断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医学》2017,(1):22-23
目的分析春季高峰期儿童肺炎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03—2016-04间收治的2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痰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肺炎衣原体检测明确患儿的发病原因,并进行治疗。结果 200例患儿的病原阳性率为49.0%(98/200),其中病毒感染所占比例为63.3%(62/98),细菌感染所占比例为18.4%(18/98),支原体感染所占比例为13.3%(13/98),衣原体感染所占比例为5.0%(5/98)。病毒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细菌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衣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病毒感染是春季高峰期儿童肺炎感染的主要原因,根据发病原因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患儿实施治疗,是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对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同时进行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总检出率为52.0%,其中肺炎支原体为24.0%,解脲脲原体为21.3%,沙眼衣原体为10.2%,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为2.2%,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2.4%。在年龄分布上,〈28 d组患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率高达30.3%,且与其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8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四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脲脲原体冬春季感染率高,沙眼衣原体春季感染率低。结论:新生儿较其他年龄段患儿易感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增高。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诊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快速、敏感,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TBM)合并肺炎与单纯肺炎患儿呼吸道病原分布特点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TBM合并肺炎患儿(TBM组)及单纯肺炎患儿(NTBM组)各337例的病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病原资料,再进一步以年龄(<1岁、≥1岁)、肺炎严重程度(重症、非重症)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整体上,TBM组、NTBM组总细菌检出率分别为54.90%、4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前4位细菌均为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2.17%、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非重症组中,TBM组、NTBM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57.75%、47.62%,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1.24%、4.40%,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10.46%、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3,P=0.007);<1岁组中,2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3.89%、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2组首位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1,P=0.502,P=0.055);肺炎衣原体未检出。结论:①TBM合并肺炎患儿细菌分布特点较单纯肺炎患儿有差异,大肠埃希菌感染多见,尤其在<1岁患儿中占首位。②非重症组中,TBM合并肺炎患儿细菌感染较单纯肺炎患儿多见,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增加。③两者病毒、肺炎支原体分布特点无差异,肺炎衣原体在本研究中未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与MP菌量、混合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MP感染所致肺实变患儿87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将患儿分为黏液栓组(34例)和非黏液栓组(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MP-DNA定量;取痰液及BALF用于细菌培养;采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联合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痰液病毒。结果 黏液栓组高菌量比例、混合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4.7%(22/34)、52.9%(18/34),高于非黏液栓组的24.5%(13/53)、20.8%(11/53)(P<0.05)。两组混合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菌量〔OR=10.682,95%CI(1.447,78.877)〕是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P肺炎患儿黏液栓的形成与MP菌量、混合病毒感染有关,而未见与患儿性别、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苏国德  武怡  屈昌雪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477-1480, 1483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病原体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2018年收治的重症CAP患儿4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 < 3岁120例纳入幼儿组,3~ < 6岁151例纳入学龄前组,≥6岁179例纳入学龄组。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口腔内痰液,器械通气的患儿经气管插入导管装置吸取痰液。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查法来进行检测,以核酸阳性作为病毒标准;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痰液标本中肺炎支原体;并给予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机械通气治疗。结果450例患儿痰液中有389例检出病原体阳性,阳性率为86.44%,共检出632种病原体,其中细菌、病毒比例达到56.01%与35.60%。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MP)、沙眼衣原体(CT)、真菌感染在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分布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病毒、细菌、MP、CT、真菌感染分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季节混合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嗜血杆菌对氧氟沙星耐药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克洛低耐药。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不耐药,对阿莫西林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不耐药。结论细菌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液中的主要病原体,幼儿病毒、细菌、MP、CT检出率较高,且细菌耐药情况严峻,推荐在病原检测及细菌耐药实验后根据相关数据使用针对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徐慧  陈敏  孙永峰  程星  王琦  靳蓉 《广东医学》2020,41(23):2394-2397
目的分析贵阳地区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将支气管肺泡灌液采用支气管镜取出进行细菌培养、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MP)检测。结果(1)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检出阳性716例,阳性率72.40%,细菌、病毒、支原体检出率分别33.27% (329例)、22.45%(222例)、31.45%(311例)。(2)细菌感染中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株(G+);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G-)。培养菌株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第1、2、3代头孢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吡肟、拉氧头孢、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均无耐药发生。(3)病毒感染检出222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1例,腺病毒检测49例,流感病毒6例(A型2例,B型4例),副流感病毒36例(1型3例、2型4例、3型29例),病毒检出率以0~12月龄组最高,RSV、ADV感染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4)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31.45%(311例),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以3~5岁组最高。结论贵阳地区重症肺炎中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重要的细菌病原。重要病毒为腺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为主,1~12月龄组的病毒感染检出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3年某院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的447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 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细菌检出率43.8%,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25.5%,居细菌检出首位;25例患儿完成了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44.0%,与痰培养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呼吸道常见7种病毒检出率27.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18.8%,居常见7种病毒检出首位,小于1岁组病毒检出率较高,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炎支原体检出率23.5%,未检出肺炎衣原体。结论该院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细菌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12-114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与痰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差异。方法采集2015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综合内科诊断为肺炎,住院期间既取痰液又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的患儿495例,比较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495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者34例,阳性率为6.9%,居前三位者分别为:肺炎链球菌16例(47.1%),肺炎克雷伯菌11例(32.4%),大肠埃希菌4例(11.8%),其他3例(8.7%);培养结果与病情相符者32例,符合率94.1%。痰培养阳性者41例,阳性率为8.3%,居前三位的细菌分别为:肺炎链球菌21例(51.2%),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22.0%),流感嗜血杆菌5例(12.2%),其他6例(14.6%);培养结果与病情相符者28例,符合率68.3%。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有更高的临床符合率,结果更可靠,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大于痰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药敏状况.方法 收集124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取痰样本检测病原菌和药敏试验.结果 124例样本共检出病原微生物143株,G-菌以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占比最高.本组主要G-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为100%.本组主要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早产儿混合感染和病毒感染率均显著高于足月儿,G-菌感染率则显著低于足月儿,低体重儿混合感染和病毒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晚期新生儿(P均<0.05).结论 本地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G-菌为主,主要G-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高,主要G+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高,早产、低体重和出生早期的混合感染发生率高,增加治疗难度.  相似文献   

17.
刘虹  毛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284-3286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8例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CP)抗体,并观察CP阳性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 108例维吾尔族患儿咳嗽以阵发性干咳为主,61%有发热,住院后发热平均持续1.9 d;68.5%C反应蛋白(CRP)正常,64.8%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合并肺炎支原体、细菌、EB病毒感染者分别为22.2%,18.5%,14.8%。0岁~5岁患儿胸部X线以双侧病变为主,~14岁儿童以单侧病变为主;大环内酯类使用率为90.7%。结论肺炎衣原体是儿童期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衣原体肺炎病程较长,中毒症状轻,以干咳为主;CRP、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胸部X线改变有年龄差别;CP所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于莉  张敏  李雅慧  苏显都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520-1521,1524
目的分析海南西部地区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824例,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少儿组(4~14岁),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9种病原体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南西部地区儿童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中非典型性病原体抗体阳性率59.21%(1080/1824),9种病原体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为肺炎支原体抗体43.97%(802/1824),嗜肺军团菌I型抗体33.99%(620/1824),乙型流感病毒抗体29.11%(531/1824)、副流感病毒1、2、3型抗体10.58%(193/1824),甲型流感病毒抗体9.48%(173/1824),腺病毒抗体9.27%(169/1824),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8.77%(160/1824),肺炎衣原体抗体1.97%(36/1824),Q热立克次体抗体1.26%(23/1824)、混合感染占33.99%(620/1824)。结论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I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海南西部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是该地区发病一大特点;病原体感染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24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分布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为CAP的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4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集痰、支气管吸出物和血标本,进行细菌学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结果:247例患者中,共有128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混合感染20例(15.6%)。居前3位的病原体分别为肺炎支原体39例(26.4%),流感嗜血杆菌23例(15.5%),肺炎链球菌17例(11.5%),肺炎衣原体17例(11.5%)。同时应用PCR和血清学两种方法对标本进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33/39)、23.5%(4/17)和14.3%(1/7)。就诊前有无使用抗菌药物对于苛养菌检出率的影响显著。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仍是CAP最常见的致病细菌,但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PCR方法或尿抗原检测,可以增加非典型病原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检测肺炎儿童下呼吸道菌群多样性的作用。方法收集10份培养阳性的患儿肺泡灌洗液2~5 mL,经细菌DNA提取、16S rDNA-PCR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对优势条带进行测序。结果经培养10份标本中7份鉴定为一种菌感染,3份培养出两种病原菌;经PCR-DGGE分析8份标本出现多条明显条带,2份得到一条条带,共筛选出12个优势条带;DGGE法得到的细菌种类多于培养法。结论 PCR-DGGE可较好地鉴定混合细菌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并能检测到培养法没有检出的细菌;儿童肺炎主要以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草绿色链球菌等病原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