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代佩灵  张翠丽 《医学综述》2013,19(7):1228-1231
随着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日趋增高,早期生化标志物对AMI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越来越重要,目前主要的AMI早期生化标志物,如髓过氧化物酶、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等在AMI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诊胸痛患者中早期区分急性心肌梗死(AMJ)患者与疑似患者的能力的价值,比较H—FABP与临床现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5例早期人院、胸痛症状发生6h以内患者,快速检测患者发病0~3h、3~6h血清H—FABP,并与常规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H—FABP在0~3h及3。6h时段诊断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l和CK—MB,特异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nl、CK—MB。结论H—FABP在AMI发生6h内较cTnl和CK—MB更具诊断价值,用于胸痛症状人群中AMI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生化标志物在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越来越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而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都需要理想的生化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确定标志物,但其在发病早期(6h内)的阳性率不高。本文通过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b)、C反应蛋白(CRP)等AMI早期生化标志物,并与cTnI进行比较,探讨其在临床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N-末端脑钠肽(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效率,对几种标志物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测定84例AMI患者和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H-FABP、NT-proBNP、cTnT和CK-MB含量,各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ROC曲线计算4种标志物在AMI早期诊断中的诊断效率、灵敏度、特异度和阴阳性预测值,比较几种标志物对AMI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AMI组的H-FABP、NT-proBNP、cTnT和CK-MB水平都明显高于U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诊断上,H-FABP是4种标志物中诊断效率、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的,cTnT是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所有标志物诊断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AMI早期诊断上,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特别是H-FABP和cTnT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AMI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AMI患者按发病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0~3小时、4~6小时内检测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的含量,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ABP在发病0~3小时内诊断的灵敏度78 57%,特异性96 32%,准确度85 34%,均高于cTnI和CK-MBma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FABP在发病4~6小时内诊断的灵敏度100%,特异性91 87%,准确度96 89%,显著高于CK-MB和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H-FABP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用于早期A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AMI患者按发病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0~3 h、4~6 h内检测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ABP在发病0~3 h内诊断的灵敏度为79.41%,特异性为96.15%,准确度为85%,均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在发病4~6 h内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96.77%,显著高于CK-MB和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用于胸痛患者的筛查及早期A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对65例发病6h内的AMI患者,其中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1例,选择3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对入院即刻和第7天的H-FABP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种生化标志物诊断发病3h内和7天内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清H-FABP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在第7天时的血清H-FAB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FABP的敏感性高于cTnI和CK-MB,而H-FABP的特异性高于MY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AMI的检测指标之一,对早期AMI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26例,按胸痛发作到就诊时间先后分为4 h内组和4~8 h组,分析胸痛发作不同时间H-FABP、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在诊断AMI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胸痛发作4 h内, H-FABP诊断AMI灵敏度为90.1%,明显高于cTnI、CK-MB和MY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为92.1%,明显高于MYO(P<0.05),与cTnI、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8 h组H-FABP诊断AMI灵敏度为98.0%,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与MY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为96.2%,明显高于MYO(P<0.05),与cTnI、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个检测指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在胸痛发作4 h内和4~8 h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早期急性AMI,H-FABP优于传统指标cTnI、CK-MB和MYO,测定H-FABP对早期诊断AMI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现代治疗学认为,AMI发病后能迅速得到确诊并进行再灌注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十分重要。迄今为止,临床应用的检测指标如肌钙蛋白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AMI发病后的早期(2h~4h)阳性率不高;肌红蛋白(MB)虽出现较早,但特异性较差。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是近些年推出的心肌标志物,受到业界重视,现对其性质、测定及在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D-D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酶免疫法测定42例心肌梗死患者,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H-FABP、D-D聚体。[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的H-FABP、D-D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SA),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UA)H-FABP、D-D聚体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SA),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的(SA)H-FABP、D-D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FABP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具备可行性,而D-D聚体可以作为AMI诊断的参考指标,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102例患者,其中47例为AMI患者,55例为非AMI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发病0~3h、6~9 h及12~24 h后血清中的H-FABP,并与cTNI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个心肌标志物在诊断AMI不同发病时间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h(93.33%)和6~9h(100%)时间段显著高于cTNI[(0)和(90%)];在诊断的特异性上二者相当(均为98.1%).结论 联合检测H-FABP、cTNI将在AMI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可溶性的细胞质蛋白,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内,具有相对的组织特异性。其特点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相对高的特异性。现将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化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挽救濒死的心肌,挽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生命已成为可能,因此早期诊断变得至关重要。而早期诊断的关键是生化标志物的检测。目前公认的反映心肌坏死的金标准是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cTn的异常变化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确定标志物。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建议常规AMI诊断可应用两类生化标志物:一类是早期标志物,另一类是确定标志物。下面将分别作一综述。1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生化标志物一般将AMI症状出现后6h内血中升高标志物成为早期标志物。早期标志物有助于AMI的…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研究发现,约25%的AMI病人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的AMI病人缺乏心电图(ECG)的特异改变[1],同时由于酶学检查的局限性,又使其对心肌损伤的特异性诊断价值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有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早期诊断指标,对病情作出有效的判定。心肌肌钙蛋白T(Tn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并能反映心肌损害的血清标志物,具有在血中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等特点[2,3]。本文应用全血卡片法对我院2003年住院及门诊的急诊患者82…  相似文献   

15.
陈良细 《医学综述》1997,3(11):511-513
<正>心肌酶学标志物测定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判定AMI的进程、再灌注与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各种酶学标志物尚有灵敏度较低或升高持续时间较短(CK、CK-MB)等不足,这些均影响心肌酶学的诊断价值,其峰值时间也难以确定与AMI再灌注的关系。目前,绝大多数AMI患者均采用溶栓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对再灌注的判定和及时了解症状改善状况及预后显得格外重要。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16.
杜双迎  王秋楠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1012-1012,1014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已经成为了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它起病急,致死率高,所以要求临床对其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为挽救濒死的心肌赢得宝贵的时间。在AMI的生化诊断方面,肌酸肌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是常用的指标,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在正常人骨骼中也有存在。1987年英国Cummins等首先报告用测定周围血中心肌蛋白(CTN)浓度来诊断AMI。同时,近期的研究表明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是心肌特异的调节蛋白,其肌钙蛋白Ⅰ在AMI释放人血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并具有灵敏度高,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所以心肌肌钙蛋白Ⅰ成为了诊断AMI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17.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维生素转运蛋白,作为肾小管功能损伤的敏感标志物,其出现早,诊断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不仅可对肾脏损伤进行早期诊断,还可用于其动态监测,其检测结果经尿肌酐较正后能为肾脏损伤部位及程度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定量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和肌红蛋白(Mb)水平,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水平出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中CRP是AMI诊断与治疗的敏感指标,血清CRP与cTnI、Mb、CK MB同时检测对AM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小平 《医学综述》2012,18(4):574-576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号杀手",目前临床主要根据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来确诊,由于心电图的确诊率不足50%,而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在心肌坏死后3~4 h才能测出,所以不能帮助临床医师在第一时间挽救心肌。多方面研究证明缺血修饰蛋白可敏感地反映心肌缺血状况,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现就近年来缺血修饰蛋白的发现、检测、临床应用及其局限性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WHO诊断AMI标准,将80例急性胸痛患者分为AMI组(46例)和非AMI组。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定量测定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的Myo、cTnI及CK-MB与非AMI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Myo的灵敏度为97.8%,特异性为73.5%;cTnI的灵敏度为80.4%,特异性为97.1%;CK-MB灵敏度为93.5%,特异性为82.3%。结论Myo、cTnI、CK-MB是一系列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心肌损伤、心肌坏死的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分析对AMI塞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