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是常见的临床病证.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又如虞抟<医学正传>认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证,又称胃痛。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记载:"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  相似文献   

3.
马明弦  鱼涛 《陕西中医》2007,28(6):768-768,f0003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古代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包括在"心下痛"、"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多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或但满而不痛、嗳气、餐后饱胀尤甚等为主要症状。如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仲景《伤寒论》"心下痞按之濡"或"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等皆指胃脘部而云。再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病痛甚,谓之心痛也,"此指心痛即是胃脘痛。临床多伴有胃脘  相似文献   

5.
丁喜艳  刘顺益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93-1793
1病名沿革胃痛,又名"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此病名最早记载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唐宋以前文献多把胃脘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是以上腹胀满或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的范畴。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古方记载之心痛常指胃痛而言,如《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不在于心”。就是很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王国庆 《中医研究》2009,22(6):52-54
胃脘痛又称胃痛,临床表现以胃脘部经常疼痛为主症,痛时连及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吞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吐血、便血等症。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论述较多,但常把胃痛证误称为心痛证,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8.
岳滢滢  吕文亮 《光明中医》2010,25(4):577-578
<正>胃脘痛简称胃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历代文献中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其疼痛具有长期性、规律性、反复性、周期性的特点。疼痛的性质有隐痛、胀痛、刺痛、冷痛之分。  相似文献   

9.
一、中医对胸痹心痛证的认识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证的记载,首见于《内经》,有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名称.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描述了胸痹(心痛)证的基本症状.又《灵枢·厥病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指出本病预后的严重性.张仲景对于胸痹心痛的证治原则,就是继承《内经》的理  相似文献   

10.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疾患,历代文献中所称为“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笔者用火针治疗寒性胃痛26例,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胃脘痛又称胃痛,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书亦称"心痛"、"食心痛"、"心下满痛"、"心腹满痛"等,后至金元时代,才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分别开,而使"胃脘痛"沿用至今.此病多因内伤饮食、情志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邪气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尖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调,情志不舒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胃脘部或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所以民间俗称"心口痛"。常兼有脘胀不适,恶心呕吐,食纳不佳,吞酸,嗳气,大便不调等症。如《类证治裁·胃脘痛》曰:"胃脘痛必见胃经本病,如胀满,呕逆,不食,便难,面浮,肢倦,与心痛专在包络者自别。"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的方法,且副作用较小,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以胃脘部疼痛频繁发作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心痛"、"心下痛"、"心胃痛"等证,在现代医学中,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相对应.中医传统著作中明确治疗胃脘痛的条文并不多,但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分析,可得到治疗药方若干.  相似文献   

14.
概说所谓“心胃同病”,是指心病或胃病反映在胃脘部位的同一症状———“疼痛”而言。命题的同一性,在于部位的同一:胃脘;症状的同一:疼痛。而痛之有异,异于是心病之心痛、抑或是胃病之胃痛?然,心病之痛、胃病之痛,均可在胃脘部反映出来,统述“胃脘痛”。这便构...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系指发生在心窝部或两胁部疼痛之证而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厥阴之胜……胃脘当心而痛。”《顾氏医镜》说:“胃脘痛,俗呼心痛。盖胃之上口名贲门,与  相似文献   

16.
杨贵荣治疗胃痛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所云:“胃痛者,腹撑胀,胃脘当心而痛”,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杨贵荣副主任医师临床30多年,对胃痛一症见解独到,见地颇多,笔者有幸随其左右,获益良多,现集其要者,简介如下:1胃脘作痛,首责之肝脾胃的收纳运化,中焦气机升降,均有赖于肝之疏泄,《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杨老师认为胃痛当需首责之肝,盖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调,脾胃运化失司,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故发胃痛。当今时代,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急性胃炎常有胃部疼痛的症状,即中医学之"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如《素问》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密切关系.脾与胃表里相关,共主升降,故胃病多涉于脾,脾病亦可及胃.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肝气郁滞,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胃痛之因,即所谓"不通则痛".和胃理气止痛是治疗胃病的基本法则.1护理要点1.1 饮食以软、烂、热及少食多餐为原则.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和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1.2了解胃痛的诱因和疼痛特点,以辨因施护.  相似文献   

18.
岳尚斌 《河南中医》2005,25(1):58-58
慢性胃炎是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以胃脘部的绞痛、刺痛、灼痛、胀痛、隐痛、钝痛为主要症状 ,主因有虚寒、郁火、气滞、血瘀、伤食、蛔积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太阳之胜 ,凝粟且至 ,寒厥不利 ,则内生心痛”、“太阳之复 ,厥气上行 ,心胃生寒 ,胸膈不利 ,心痛脾满”。表明太阳寒水气胜 ,寒凝气滞 ,发为胃痛。《素问·举痛论篇》又云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 ,小络引急故痛”。“寒气客于肠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均阐明了寒邪入侵引起气血壅滞不通而作痛的机理。胃痛其因虽多 ,但十居六七因寒而生。笔…  相似文献   

19.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自《内经》而下很长一段时间,前人一直根据病因病位不同,而立"九种心痛"之说,后经虞抟《医学正传·胃脘痛》阐述"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再心",从而区分了与"真心痛"、"厥心痛"等胸痹心痛之别.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把胃脘痛按中医辨证论治,分为五型六证治疗,不但诊断准确简单,而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胃脘痛这个病症,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了記載。如《素問》里好多地方都曾提到“胃脘当心而痛”。正因为《素問》說的是“胃脘当心而痛”,所以后世有些医家竟把本病与真心痛混淆起来。其实,胃脘痛与其心痛是有根本上的不同。《灵枢》就明确指出“中脘穴属胃,隐隐痛者,胃脘痛也。”可見,胃脘痛的部位是在中脘。《証治准绳》引証朱丹溪一則話,說的更为明确。他說:“或問丹溪,言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