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伤寒杂病论》之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包含丰富的护理学知识,主要是饮食护理与临证护理两个方面,对于疾病的康复与预防保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饮食护理体现了辨证施护与三因制宜的中医护理特色,仲景提出要注意饮食调理以预防疾病.并就病人的饮食宜忌作了专门论述。在热病调护方面仲景明确指出热病初愈或当病邪日渐衰退之际。食肉和勉强多食均在禁忌之列。同时十分重视服药后的饮食护理。临证护理则主要包括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护理操作技术等。仲景倡导医护合一、辨证施护的护理学思想.对于现代中医护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雷钧 《四川中医》2011,(11):119-121
中医服药护理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方法、药后调护、服药禁忌等内容。适时服药是中医服药护理的重要方面,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情、病位、人体生理节律等因素,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是有关疾病早日痊愈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中医服药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位、病性、药性、体质等不同,选择恰当的服药方法。药后调护,即病人服药后的调理将息和在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宜忌,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药物性味、功用,辅以啜粥或暖水、温覆取微汗等法以助药力;同时,要中病即止,注意观察药后反应。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一般来说,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油腻、辛辣、海腥等刺激性食物,并应根据不同疾病指导病人选择不同的饮食宜忌。总之,服药护理是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服药护理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药物效果的发挥。在护理工作中,应掌握并严格遵循服药护理方法,正确指导或帮助助病人服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谢瑛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6):400-401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辨证施治专著。同时它又是一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辨证施护之著,对现代中医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今仅以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探讨如下。1服药方法仲景的服药方法灵活多变,大多依据病程长短,  相似文献   

4.
仲景降逆诸法,立法全面,组方缜密,选药精当.学习仲景降逆法,可进一步探讨仲景气机理论和学术思想以及调理气机的治疗规律,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包含着丰富的护理学知识。仲景围绕药物治疗的护理学思想主要包括重视病情观察、重视药物煎前的处理、重视煎药用水及煎煮法、重视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重视多途径给药及护理操作技术、重视药后观察及重视药后调护等,科学、准确、灵活、高效地将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护理手段丰富多彩,方式、方法简便实用,形成一个完善的中医护理体系。体现了仲景医护合一、辨证施护的护理观,对于现代中医护理有很重要的启迪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岩  王芸芸 《四川中医》2002,20(4):18-19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不仅创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记载了许多著名方剂而且十分重视辨证施护,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药后护理方法,尤其在药后饮食调护,外部护理,禁忌,卫生等方面论述得十分具体,使饮食调护与药物协同作用,对于疾病的康复与预防保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总结仲景药后护理方法,并细加钻研,旨在宣扬仲景药后护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杜雨茂教授对于仲景学术及仲景方剂有着深刻的研究和广泛的临床应用,杜老以经方为主,治疗慢性肾病和疑难病,是中医学术和中医临床中的一朵奇葩,杜老以常法常药,灵活变通,看似平淡,却疗效持久非凡;杜老以仲景理法方药为经,以历代医家学术为纬,创造了一个个传统中医药治疗肾脏病和疑难病的神话而被称为"肾科医王",在临床中以中医为主,参考现代医学知识,能够准确地把握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精髓,以经方为主治疗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其护理学说在张仲景已有记载,为服桂枝汤后的“将息”和“禁忌”,注重服药后的病理反应与药理反应等护理学说。但后世医家尚不够重视疾病的调护方法,而绍派医家通过实践经验与教训,懂得中医调养护理的重要性,尤其特别强调“忌口”即饮食的宜忌。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特列“瘥后调理法”,便尚不完臻。徐荣斋强调:  相似文献   

9.
药嘱是中医临床合理运用中药并保证疗效的关键,在治疗脾胃系统疾病中尤为重要.基于临床常规药嘱,将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生理病理等有机结合提出了脾胃系统疾病的临床药嘱观点,从药物煎煮方法及特殊处理、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及饮食宜忌四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于提高中药治疗脾胃病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医生对病情的辨证是否正确,施治方药是否切当,病人服药后的客观效果将会作出公允的判断。素称辨证论治大师的张仲景,极为重视病人服药后各种反应的观察,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有关记载,便清楚地看出。仲景认为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可以用于: 1、判断病情根据服药后的反应,仲景认为可以对病邪的进退作出判断。如中风证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中医辨证论治与中医宜忌措施对慢性肝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7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辨证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口服中药煎剂 ,1剂 /d ;宜忌组以辨证论治配合宜忌措施。均连续治疗 3个月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 宜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辨证组 (P <0 .0 5 )。结论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配合宜忌措施可提高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包含的护理学思想是仲景学说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如细致入微观察病情、遵循法度辨证施护、注重饮食调护掌握宜忌以及病后调养防病来复等内容。通过应用仲景护理学思想指导蛇串疮的护理,进一步印证和凸显了仲景护理学思想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医处方是理法寓于方药之中的具体表现。处方一经开出,关系到疾病进退,病人安危。笔者因工作关系,接触中医处方甚多,现就其中不足之处,略陈管见。一、宜组方严谨忌面面俱到王叔和谓“医药为用,性命所系”。意在用药必须谨慎。药味单用较易,合用  相似文献   

14.
郝军  王春花 《四川中医》2013,(7):147-149
辨证施膳、审因施膳是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在临床工作中充分重视因人、因病、因时辨证施膳及食药搭配得当合理、饮食宜忌以食代药饮食无偏的中医饮食护理的重要作用,合理调配饮食,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陈倩琪 《光明中医》2007,22(2):13-15
张仲景《伤寒论》不仅创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而且十分重视辨证施护,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调摄护理的方法,对于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保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中医临床普遍存在煎药不规范,服药方法单一,药后调护不慎,均是导致中医药疗效降低的原因.本文总结了《伤寒论》的调摄护理方法,旨在宣扬张仲景的辨证施护思想,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汉代以前及仲景本人的丰富经验,为祖国医学奠定了一套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基础.不仅为诊疗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医名家无不以诊治疑难病证称誉杏林,多少久病顽疾辗转求医,方药杂投,最后取效总是被独具慧眼者命中要点;一举攻破。众所周知,中医临床的焦点在于辨证与用药.其中辨证结论又是立法遣药之本。所以,重视辨证施治的探索,对于提高临床水平无不俾益。  相似文献   

18.
李筠  岳勤霏  范欣生 《中医杂志》2018,(10):833-836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方后注服药食忌的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古代方书文献中有关方后注服药食忌的记载,采用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病证与禁忌食物的关系。结果经整理从39部方书文献中获得包含方后注服药食忌的方剂共有2587首;方后注服药食忌中,支持度较高的禁忌食物为猪肉、生葱、菘菜等,且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的关联较为紧密。支持度最高的禁忌食物组合为海藻-菘菜,支持度最高的药物与禁忌食物组合为甘草-海藻。主治病证中,风疾最为常见,常忌猪肉、生冷、海藻等;咳喘常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疟疾常忌食生葱、生菜、热食等;痢疾常忌油腻、生冷、热食等;消渴忌猪肉、芜荑、海藻等;水肿常忌咸味、生冷、醋等。结论服药食忌是方后注中的重要内容,药食禁忌与病证禁忌常同时存在,与中药七情理论关系密切。研究和掌握中医服药食忌理论将为中医处方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为保证中医临床疗效提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证治准绳》系明代医家王肯堂所著,该书对消渴的论述颇具特色。对于服药方法,该书强调病在心肺之时服药宜少量多次,以缓为要,不可令药过病所。遣方用药之际首当酌量标本缓急,以救急为先。倡导辨证立法,依据临床表现灵活施治,提出分经止渴,吸收了仲景六经辨证的思想,基于各经特点,确立不同的治则与方药。在以寒治热之余明辨病机差异,反对一味使用寒凉,注重温壮元阳以消散阴翳。对消渴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在甘寒降火之余强调谨察气血虚实,虚者补之,瘀者化之,益气以通利水道,养血以分其清浊。该书对消渴的论治在前人基础之上又有所创新,上契于经旨,下验于临床,为消渴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现代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田丽楠  苏广田 《河南中医》2016,(7):1117-1119
仲景在运用下法时,强调辨证施治,谨守病机,对证用药。认为津伤者不可下,气虚者不可下,阳虚者不可下,正虚邪实者不可下,脾胃虚者不可下。为防下法伤正,仲景十分注重脾胃的顾护和滋养,除了应用甘缓和中的药物,还常采用以蜜为丸的方法,如麻子仁丸,意在甘缓润下,益气和中。仲景认为攻下药物多峻猛,易损伤正气,然患者体质不尽相同,对峻猛之药耐力有所差异,故下法方药剂量当因人而异。药物切勿因过服而伤正,故当中病即止。同时当机体邪气得去,正气初复,应注重调护以促进正气实、机体安。仲景还列举了大量误下而致的变证,将理、法、方、药、禁忌证有机结合起来,对后世完善下法理论体系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