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 YL  Zheng JX  Wang X  Wang Y  Yang JY 《癌症》2002,21(7):768-771
背景与目的:年来研究表明,端粒酶激活在肺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端粒酶活性水平检测用于肺癌小标本研究尚不多。本实验旨在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和TRAP-PCR-银染法检测66例纤维支 管镜刷检标本端粒酶活性,并分析其对诊断肺癌的价值。结果:56例肺癌纤支镜刷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测定,阳性检出率为78.6%(44/56),高于细胞学检查阳性率46.4%(26/56)(P<0.005),两者联合实验诊断肺癌敏感性93.7%。中央型肺癌纤支镜刷检标本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2.5%(33/40),高于周围型68.8%(11/16),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定性法测定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与定量法相近,但发现定量法检测ΔA值较低的定性检测为弱阳性,条带较少,且条带不清晰。结论:端粒酶活性是肺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之一。与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肺刷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Zhang X  Ying K  Cai X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31-43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直接刷取肺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RAP-PCR-ELISA定量及TRAP-PCR银染定性法,对57例支气管肺刷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分析。结果23例肺癌患者患侧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其对侧肺部及肺炎组。与病理学相比,端粒酶在肺癌中的阳性检出率为91.3%,明显高于肺脱落细胞涂片的阳性检出率(52.2%)。同时还测得83.3%的肺脱落细胞不典型增生者的端粒酶活性水平也显著增高。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直接刷取的肺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作为诊断肺部恶性肿瘤有效而敏感的手段之一,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L  Li L  Zhang Z  Guo Z 《中国肺癌杂志》2000,3(2):101-103
目的 验证肺癌中端粒酶活性的存在,探寻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端粒重复扩增技术(TRAP)分析手术标本及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细胞提取液中端粒酶的活性,TRAP分析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例肺癌手术标本中均检测到端粒酶活性。10例手术获得的正常肺组织中没有检测到端粒酶活性。11例肺癌支气管镜活检标本中有8例检测垤端粒酶活性。3例肺良性病变支气管镜活检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血中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eng J  Bao G  Sha H  Dong Q  Li C 《中国肺癌杂志》2001,4(1):44-46
目的 研究以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 (PCR TRAP)检测血中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以监测其血循环转移情况。方法 应用PCR TRAP法检测 2 5例肺癌手术患者和 3 5例肺癌化疗前患者血中端粒酶活性 ,并以 3 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为对照。结果 非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阴性。肺癌患者手术时肺动脉血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达 5 2 % ( 13 /2 5 ) ,明显高于术前外周血端粒酶活性 ( 2 4% ,P <0 .0 5 )。Ⅲ~Ⅳ期肺癌患者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64 % ( 16/2 5 ) ,Ⅰ~Ⅱ期为 3 0 % ( 3 /10 )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有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检测外周血中肺癌细胞和预测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5.
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及TRAP-银染法分别检测60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端粒酶活性及活性水平并分析对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41例肺癌组标本端粒酶活性及活性水平与癌疑组相近,但明显高于炎症对照组.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83.8%,特异性69.6%,准确性80.4%.周围性肺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3.3%,虽较中央性肺癌组高,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理确诊的肺癌BALF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3.8%,明显高于刷检细胞学检查48.6%,两者联合平行试验敏感性91.7%,特异性60.5%.用TRAP-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率与定量法相近,但端粒酶活性水平较低的标本定型分析为弱阳性,条带不清晰或条带较少.结论:端粒酶活性是肺癌的标志物之一,用定量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端粒酶活性与组织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进方法检测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进的TRAP法检测肺癌的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肺癌的关系。方法:用培养瓶替代液氮瓶收集标本,采用TRAP改进方法,内含36pb质控模板预防假阴性,增加强物长度避免二聚体形成,且使反应一步完成,并用银染法显示检测结果,对45例病理确诊的肺癌手术标本及一株肺癌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肺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法),对32例原发性肺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并以7例肺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结果:32例肺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及良性病变组织(P<0.001),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84.4%,癌 旁组织为9.4%,在良性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随临床分期有升高趋势,伴淋巴结转移标本组中其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但与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端粒酶激活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以成为一种用于肺癌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并在肺癌的基因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检测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Gu T  Wang X  Wang X  Wang W  Liu Y  Zhang B  Shi Y  Zhang Z  Sun Q  Xue T  Zhang X  Liu Z  Zhu S  Mao X 《中国肺癌杂志》2001,4(1):37-40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标本及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两组中小细胞肺癌端粒酶阳性率均为 10 0 % ,非小细胞肺癌分别为 84.8%、95 .7%。 40例手术切除肺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87.5 % ( 3 5 /40 ) ,癌旁肺组织为7.5 % ( 3 /40 ) ,正常肺组织无表达 ( 0 /40 ) ,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标本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82 .5 % ,肺癌检出的敏感度为 96.4% ,特异度为 71.4% ,准确性为 91.4% ;尤登指数 (Youden’sIndex)J =0 .678,SE(J) =0 .174。结论 端粒酶是灵敏的肺癌肿瘤标记物 ,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行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肺癌患者血中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外周血经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组份,再应用PCR-TRAP法检测49例肺癌化疗前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结果:49例肺癌患者中32例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阳性率达65.3%,其中小细胞肺癌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最高而腺癌、鳞腺癌较低,同时晚期初治患者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复治患者。结论:端粒酶活性变化与病理类型,晚期复治病人有关,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端粒酶基因hTR、hTERT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是否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深入了解端粒酶基因对端粒酶活性的调控是在基因水平还是在转录水平。方法 采用TRAP-PCR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68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肺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基因hTR和hTERP的表达。结果 68例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79.4%(54/68),hTR阳性率为98.5%(67/68),hTERT阳性率为91.2%(62/68)。68例癌旁组织中无一例表达端粒酶阳性,但大多数癌旁组织均表达hTR(62/68,91.2%),仅7例hTERT表达阳性(10.3%),与hTR相比,hTERT同端粒酶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其一致率为89.0%(121/136),而ThTR与端粒酶的一致率为43.4%(59/136)。结论 端粒酶的活性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hTR与hTERT可能是在转录后或翻译后水平对端粒酶进行调控的。  相似文献   

11.
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肺癌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患者诱导痰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寻找肺癌诊断的新辅助方法.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0例肺癌患者诱导痰、自然痰及15例肺部良性病变者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的诱导痰、自然痰以及非肺癌患者诱导痰中的端粒酶阳性率和OD值分别为80.0%、56.7%、13.3%和0.523±0.267、0.349±0.247、0.091±0.110.肺癌诱导痰组高于自然痰组及良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1).结论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其与肺部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且优于自然痰.  相似文献   

12.
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RAP-PCR-ELISA定量及银染定性法,对30例肺手术标本进行端粒酶活 性 的分析。结果 24例肺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 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5%。肺鳞癌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腺癌。随肿瘤范围的扩 大以及手术分期越晚的患者,其端粒酶阳性率有相对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端粒酶激活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原发性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 TRAP法检测了 81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 ,包括 50例肺癌组织 ,2 4例慢性粘膜炎组织 ,7例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结果  50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 ,有 41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其阳性率为 82 % ;7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4例 ,2 4例慢性粘膜炎标本中 ,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结论 端粒酶是一种特异性的恶性肿瘤基因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对周围型肺癌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PCR TRAP ELISA半定量法及PCR TRAP银染定性法 ,检测 5 7例经螺旋CT扫描而发现并疑诊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BALF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 ,并将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肺癌组BALF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敏感性为 86.1% ,特异性为 90 .5 % ,准确性为 87.8%。结论 BALF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肺癌组织端粒酶亚基的表达及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6.
肺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3例肺癌患者和31例非肺癌肺疾病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同时行刷片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34例肺癌患者痰液,31例非肺癌肺疾病患者痰液;彩PCR-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肺癌和非肺癌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76.2%(48/63)和6.5%(2/31),P<0.01;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高于刷片细胞学阳性率(58.7%,37/63),P>0.05;高于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14.7%,9/63),P<0.01。肺癌痰液和非肺癌肺疾病痰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29.4%(10/34),3.2%(1/31),P<0.01。结论:肺癌端粒酶活性检测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痰液端粒酶检测能提高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端粒酶活性的PCR-TRAP方法并探讨其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酶活性的PCR-TRAP方法,对4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40例大肠癌组织中有37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1.75%,癌旁组织中有2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00%,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40例大肠癌均为腺细胞癌,其中11例伴随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10例检测出活性,而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联合全身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5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9%,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