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妥昔单抗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妥昔单抗为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CD20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毒副作用少.近年来也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增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导致皮肤、黏膜或内脏广泛出血。  相似文献   

3.
王姝颖  刘玉兰  付春红 《吉林医学》2006,27(10):1253-125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常见病因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及脾脏因素有关,以往的治疗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以及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等方法,存在副作用大、创伤大、费用昂贵、疗程长、易复发等问题。我院于2004年9月~2005年3月之间对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施行脾栓塞介入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未成熟的血小板在单核巨嗜细胞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有些学者认为,ITP很可能是某些家族性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之间收治了3例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且国内、外研究发现,B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以及细胞凋亡的失常与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芸  贾瑞萍 《医学综述》2009,15(15):2277-228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ITP的原因主要是人体自身免疫耐受机制被打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和(或)生成障碍。淋巴细胞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细胞群,其凋亡和增殖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现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张莲兴 《医学综述》2010,16(17):2670-2672
现已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机制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新型生物应答调节剂,目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包括ITP在内的多种免疫性疾病。现就利妥昔单抗治疗ITP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指因免疫异常所致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 ,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治疗ITP的首选药物 ,约有 1/3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 ,10 %~ 30 %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十分棘手。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们采用干扰素与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均符合 1986年 12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 3例 ,女 2 1例 ;年…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凝血障碍性疾病,以女性多见。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紫癜分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合并此病者居多。其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重视。现将我院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两联疗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利 《华夏医学》2009,22(5):884-88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征,主要由于免疫机制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故亦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我科应用两联疗法治疗急性重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因免疫异常所致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为ITP的首选治疗药物,约有1/3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反应,而脾脏切除则是泼尼松治疗失败患者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12.
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12例分析)赵璐(沈阳铁路局锦州中心医院血液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引起的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人血清中具有抗血小板抗体(1),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为血浆置换术(PE)的适...  相似文献   

13.
严鲁萍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鲁萍教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血液病研究近30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方面有独特的经验,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现将其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介绍如下:1对ITP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其主要发病因素为免疫因素,其次是病毒感染和肝脾作用等,治疗上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其次为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治疗。中医学中没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病名,但根据其临床…  相似文献   

14.
王雅萍 《浙江医学》2007,29(12):1325-132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难治性ITP治疗棘手,临床各种方案治疗效果欠佳。我们应用长春新碱联合糖皮质激素(VP)方案治疗难治性ITP26例,疗效较满  相似文献   

1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亦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rimary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或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血小板破坏过多,伴有血小板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16.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此病的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和真菌感染。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方法主要包括进行西医治疗和进行中医治疗。在本文中,笔者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细胞亚群的观察青海省儿童医院田根全,袁文菊,程岩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现已被证实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人认为血小板减少与机体内产生的高浓度抗血小板抗体(PAIgG)有关,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其发病尚与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8.
郑波  郑漪 《宁夏医学杂志》1991,13(2):122-125,12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寿命缩短、计数减少。病程超过半年者为慢性ITP。现将近年来对成人慢性ITP治疗进展综述如后。  相似文献   

19.
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T细胞亚群功能与凋亡异常、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有关。而最新研究表明,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的过度表达在ITP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不清。抑制其过度表达从而治疗ITP,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脾动脉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例孙一兵,吴晓鸣,周涛安,吴立章(安徽省立医院放射科2300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科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用脾动脉栓塞术成功地治疗了两例ITP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