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省25个县(市)黄胸鼠体表革螨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黄胸鼠体表寄生性革螨的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方法 调查当晚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次晨收集所捕获小兽,并分类鉴定出黄胸鼠。从黄胸鼠体表检查、采集所有革螨,用霍氏液(Hoyer’s solution)封片,制成革螨玻片标本,经干燥透明后于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螨种。结果 1990—2004年在云南省境内共调查25个县(市),捕获黄胸鼠3765只,从其体表采集到革螨18250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9科17属40种。在40种革螨中,纳氏厉螨、毒厉螨和柏氏禽刺螨3种采集数量最多,其中纳氏厉螨10667只(58.45%),毒厉螨5124只(28.08%),柏氏禽刺螨1286只(7.05%)。在动物地理分布中,西南山地亚区采集到革螨37种,以纳氏厉螨(51.74%)、毒厉螨(29.74%)和柏氏禽刺螨(11.40%)为主;滇南山地亚区采集到革螨25种,以纳氏厉螨(64.35%)和毒厉螨(26.61%)为主。结论 云南省黄胸鼠体表寄生革螨种类丰富,物种多样性高,不同动物地理区域的革螨种类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维西县碧罗雪山周边地带医学革螨的生态学特征。方法选择云南省维西县碧罗雪山周边地带为调查点,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全捕法”采集其体表全部革螨。革螨群落结构用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优势指数(C’)描述。革螨的空间分布格局用分布型指数中的扩散系数(C)、Cassie指数(CA)、丛生指数(I)及聚块指数(m'/m)测定。结果在捕获的40种1560只小兽体表采集到35种革螨,未确定的革螨种类为8种。物种丰富度及生物多样性很高。优势革螨为特氏厉螨、金氏厉螨、景东厉螨、土尔克厉螨、柏氏禽刺螨。优势种地位突出,5种优势种革螨在小兽体表的分布均表现聚集型分布格局,其生活史时期除柏氏禽刺螨(37.25%)外,其余4种均以雌成虫为主(96.84%、87.94%、92.78%、95.77%),幼虫及若虫比例较低(柏氏禽刺螨的若虫比例为54.51%),雌虫比例均大于其相应的雄虫比例。结论云南省维西县碧罗雪山周边地带医学革螨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高,群落结构复杂,其在宿主体表的寄生呈高度聚集性。  相似文献   

3.
镇江口岸鼠形动物体表革螨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镇江口岸不同生境、不同种类鼠形动物体表寄生革螨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动物群落生态学、数学昆虫学方法,研究镇江口岸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4类生境中革螨群落的结构特性,并比较分析。结果 (1)镇江口岸的革螨群落由7科15属22种组成,优势种为鼩鼱赫刺螨(59.24%),从属种为格血厉螨(14.61%)、鼠腭毛厉螨(8.77%)、纳厉螨(7.11%);(2)鼠形动物染革螨指数一年有两个高峰,主高峰在3~6月份,次高峰在9~11月份;(3)码头区、草灌区、生活区和仓库区革螨的优势种分别是鼩鼱赫刺螨(72.52%)、鼩鼱赫刺螨(35.74%)、毒厉螨(25.00%)和鼠腭毛厉螨(30.77%);(4)主要鼠形动物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和大麝鼢体表革螨的优势种分别是鼩鼱赫刺螨(45.42%)、纳厉螨(53.49%)、鼠腭毛厉螨(36.36%)和鼩鼱赫刺螨(93.48%);(5)码头区与草灌区革螨群落的相似性指数较高,码头区和草灌区的黑线姬鼠,生活区的褐家鼠体表3个革螨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种群构成比较大。结论 镇江口岸各生境、各种类鼠形动物体表革螨群落的结构复杂,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较高。宿主动物的种类及所处的生境均是影响其体表寄生革螨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省维西县碧罗雪山周边地带医学革螨群落之间的相似性及移行规律,并对其进行数量分析。方法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在所捕获的1560只小兽中,中华姬鼠、大绒鼠、北社鼠、齐氏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及黄胸鼠的优势螨种分别为景东厉螨(Dr=41.32)、金氏厉螨(Dr=41.87)、特氏厉螨及土尔克厉螨(Dr=63.51,Dr=24.78)、特氏厉螨、互助真厉螨及金氏厉螨(Dr=18.82,Dr=14.11,Dr=11.76)、互助真厉螨、景东厉螨及橄形血革螨(Dr=25.00,Dr=23.61,Dr=16.67)、柏氏禽刺螨(Dr=71.73)、柏氏禽刺螨(Dr=98.82)。系统聚类显示,齐氏姬鼠、大林姬鼠及中华姬鼠之间的群落相似性大,褐家鼠与黄胸鼠的群落相似性很大。结论小兽在动物分类上的关系越近,其体表革螨群落相似程度越高,小兽宿主的生境分布对其体表寄生革螨群落类型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漳州港招银港区开港以来鼠、蚤、螨类种群及其季节消长情况.方法 于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对漳州港招银港区进行为期1年的鼠、蚤、螨类密度、种群及其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 捕获各种鼠类54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鼠类种群有褐家鼠,臭鼩鼱、黄胸鼠、小家鼠,其中褐家鼠为优势种群,占44.44%,其次为臭鼩鼱.全年平均鼠密度为4.5%,鼠密度该年度的高峰期为8、9、11月份.不同宿主动物的染蚤及革螨的情况不同,不同场所宿主动物的染蚤及革螨的情况也不同,且种类甚少,蚤类单一,只发现开皇客蚤,革螨类2种为纳氏厉螨和毒棘厉螨.应用冷冻切片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37份,其中1份阳性,滴度为1:10.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漳州港招银港区的鼠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其染蚤率高达29.41%,而且鼠类呈终年活动趋势,因此该地存在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厉螨科6新记录种,有荷氏血革螨、三峡血革螨、拟达呼尔血革螨、田鼠赫刺螨、青海赫刺螨、网纹广厉螨,其宿主亦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亚须纤恙螨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媒介衬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须行恙螨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方法:调查亚须纤恙螨幼虫的地理分布与滋生地和生境符合HFRS疫源地基本特征,主要分布于流行区,为疫区宿主动物体外优势螨种;其幼虫出现高峰季节(11、12月份),宿主带螨泫为100%,指数分别为314.83和239.75;其季节消长与人群HFRS发病基本一致,无宿主特异性,能主动叮刺小白鼠。从鼠肺HFRSV抗原阳性鼠体所采集的亚须纤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笼日法捕鼠,检获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结果共检获革螨6769只,分属4科8属13种,恙螨31580只,分属1科2属6种。体外革螨密度最高的鼠种为针毛鼠,以土尔克厉螨、福建厉螨为优势种,黄毛鼠及针毛鼠染恙螨率及总恙螨指数均较高,但前者以小板纤恙螨为优势种,后者以苍白纤恙螨为优势种;灌木山地黄毛鼠革螨染螨率为86.67%,螨指数为9.99,两者均高于水稻田(染螨率为68.57%,螨指数为6.86);灌木山地黄毛鼠恙螨染螨率为93.14%,螨指数为128.30,两者亦高于水稻田(染螨率为36.90%,螨指数为29.03);毒厉螨、纳氏厉螨季节性不明显,全年均有出现,福建厉螨、土尔克厉螨、小板纤恙螨、苍白纤恙螨、广东珠恙螨及异毛纤恙螨均为冬春活动的螨,中华血厉螨仅出现于冬季,地里纤恙螨则出现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结论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广泛,种群构成和密度受宿主、生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横断山区柏氏禽刺螨种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横断山区柏氏禽刺螨的地域及生境分布、优势宿主及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等。方法选取云南省5个地理小区中的28个县(市)进行现场调查,每个小区按室内和室外两种生境诱捕小兽并采集体表革螨,70%乙醇固定,Hoyer液封片后于光学显微镜下鉴定种类。用负二项分布吲直、聚块性指标m^*/m、Taylor幂法则和Iwao模型法综合分析柏氏禽刺螨的空间格局。结果在捕获的11560只小兽(隶属于3目4科8属15种)体表共采集到柏氏禽刺螨3339只,28个县(市)中有21个县(市)采集到该螨,主要分布于西南区(占90%以上),室内(2914只,占87.27%)明显高于室外(425只,占12.73%)。在15种宿主中,90%的柏氏禽刺螨寄生于褐家鼠和黄胸鼠体表,为该螨的优势宿主。经聚集强度指标测定和回归分析均判定该螨为聚集分布。结论柏氏禽刺螨是云南省境内的广布种,主要寄生于褐家鼠和黄胸鼠等家鼠体表,其在主要宿主动物之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明舟山老塘山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为预防控制检疫传染病与防止医学媒介生物的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9月~2005年7月期间,在老塘山港区选择室内、荒草地、绿化区3种代表性生境,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体表寄生虫调查时,将捕获动物用乙醚麻醉后采集并分类、鉴定。[结果]发现医学媒介生物4目5科8属10种。其中鼠形动物2目2科5属6种,以黄毛鼠为优势种(占61.96%);体表寄生虫,有蜱螨目的革螨2科2属3种和蚤目1科1属1种,革螨以毒厉螨(65.56%)为优势种;蚤类仅适存病蚤1种。恙螨与蜱未检获。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革螨呈双峰型(7月和11月)、蚤类表现为春季高峰型(3月份)。[结论]本次调查初步查明了老糖山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发现适存病蚤1种为舟山市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革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定边县鼠疫疫区革螨种群构成,为进一步研究革螨在传播和保存鼠疫菌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鼠体螨采集法、窝巢螨采集法。采集的革螨用霍氏液封片,制成革螨玻片标本,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螨种。结果共收集革螨3科5属6种463只,北野血革螨占检获总数的40.6%,格血厉螨占33.0%,仓鼠真厉螨占24.8%;其它为少量宫卵巨螯螨、褪色巨螯螨和阿尔及利亚厉螨。捕鼠859只,挖巢135个。长爪沙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占总捕鼠数的90.9%。长爪沙鼠鼠体带螨率7.3%,窝巢带螨率23.7%。收集的革螨绝大多数为雌性个体。结论主要鼠种寄生革螨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北野血革螨、格血厉螨、仓鼠真厉螨为长爪沙鼠寄生的优势螨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EHF的传播途径,我们对革螨作为EHF媒介宿主的可能性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是黑线姬鼠窝巢中的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与发病相关,有EHF病毒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传递EHF病毒,从鼠和螨所分离的EHF病毒的抗原性一致,表明该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的鼠间传播媒介,并兼有储存宿主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革螨与流行性出血热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EHF的传播途径,我所对革螨与EHF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是黑线姬鼠(EHF的主要储存宿主)鼠窝中的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与发病相关,可通过鼠和人的正常皮肤叮刺吸血,有EHFV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传递EHFV。且与从鼠和螨所分离EHFV的抗原性一致。表明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西部两种革螨空间分布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两种革螨的空间分布型。方法:用Iwao模型,对云南西部毒厉螨及纳氏厉螨两种主要革螨在其主要寄生宿主黄胸鼠、褐家鼠及大足鼠个体样方间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随机分布偏离度检验。结果:在Iwao模型所建的回归方程中,毒厉螨(M*=4.9985+3.0428M,α=4.9985,β=3.0428,r=0.6979,p<0.05)及纳氏厉螨(M*=2.9258+4.8130M,α=2.9258,β=4.8130,r=0.7767,P<0.01)的α、β值均高于判定界线的0或1,经随机偏离度检验,P<0.01。结论:这两种革螨在其所寄生的各主要宿主个体样方间里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东北边境地区革螨的区系和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东北边境地区革螨的区系分布及生态特性。方法:捕活鼠,捡革螨,鉴定种类。结果:共采获革螨7987只,计4科9属21种,以耶氏厉螨(占26.8%)和厩真厉螨(占22.5%)居多。不同鼠体、生境和月份革螨种类组成有所不同。带革螨率以林姬鼠最高(68.0%),带革螨指数以褐家鼠最高(13.4只)。纳氏厉螨和耶氏厉螨有两次高峰,厩真厉螨仅一次高峰。结论:耶氏厉螨和厩真厉螨是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可能媒介  相似文献   

16.
湛江口岸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种群和消长本底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了解湛江口岸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种群和消长的本底情况。方法:笼捕法。结果:有鼠形动物2目2科4属8种;寄生虫主要有3大类:蚤3科3属3种,革螨2科3属4种,恙螨1科6属9种。年度动物染蚤、革螨、恙螨率分别为33.2%、55.3%、45.0%;感染率最高的动物分别是黄胸鼠、黄毛鼠和板齿鼠。年度动物染带蚤、革螨、恙螨指数分别为0.8、4.8、32.9;感染指数最高的动物分别是褐家鼠、黄毛鼠  相似文献   

17.
江苏革螨4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在江苏省镇江市大港港区的鼠形动物体表采获大量革螨 ,经鉴定其中的 4科 4属 4种为江苏省革螨新记录。Ⅰ .蠊螨科BlattisocidaeGarman( 1)蠊螨属BlattisociusKeegan①等钳蠊螨B .dentriticus宿主 :黑线姬鼠。Ⅱ .巨螯螨科MacrochelidaeVitzthum(2 )巨螯螨属MacrochelesLatreille②簇毛巨螯螨M .penicilliger宿主 :小家鼠。Ⅲ .厉螨科LaelaptidaeBerlese( 3)广厉螨属CosmolaelapsBerlese③叶氏广厉螨C .yeruiyuae宿主 :黑线姬鼠、褐家鼠、大麝。Ⅳ .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Kolenati( 4)赫刺螨属Hirstio…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时间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时间生态位的情况。方法 计算寄生在7种鼠类体表的18种主要寄生虫的生态位宽度和彼此间的重叠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将重叠指数较高的寄生虫种类分在一个类群。结果 时间生态位最宽的种类,蚤类为特新蚤,蜱类为全沟硬蜱,革螨为巢鼠厉螨,恙螨为东方纤恙螨,季节消长曲线类型相似的物种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如东方纤恙螨和毒厉螨,二齿新蚤和特新蚤,沙百灵血革螨和特新蚤。结论 鼠类体外寄生虫重叠指数较高的种类。在宿主动物体表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方法]2002年3月~2003年2月,采用皿肿夹夜法和笼捕法对鼠形劝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目3科4属7种;寄生虫2种;蚤类2科2属2种;革螨1科2属2种。鼠体年染蚤率23.7%,染革螨率36.2%;染蚤率最高的是褐家鼠、染革螨率最高是的海南屋顶鼠;年蚤染指数0.7;年革螨指数1.8;蚤指数最高的是褐家鼠,革螨指数最高的是海南屋顶鼠。染蚤率最高和最低月份分别是5月和8~12月,染革螨率最高和最低月份分别是11月和9~10月;蚤指数最高是3月,最低是8~12月;革螨指数最高是11月,最低是8—9月。年均鼠密度为1.2%,最高月份是7月,为4.2%,最低月份是8、12月,为0。[结论]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具备鼠疫疫源地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漳州港招银港区的媒介生物防制、传染病监测及创建卫生港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对漳州港招银港区的蚊、蝇、蜚蠊、鼠及蚤、革螨等媒介生物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蚊类有2属3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其次为三带喙库蚊。季节消长情况呈终年活动,全年有两个高峰为3月和5月,幼虫密度以5月和10月为高峰;蝇类共有4科7属9种,以家蝇为优势蝇种,其次为丝光绿蝇,但不同场所优势种群有所不同,季节消长呈全年活动,以5月和10月各形成一次高峰;蜚蠊共2科2属3种,以美洲大蠊为优势蠊种,其次为德国小蠊,成、若虫比为1:4.21,提示若虫羽化率低;鼠类有2目2科3属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臭鼩鼱,全年平均密度为4.5%,于8月、9月和11月各有一个高峰。鼠的染蚤率为18.29%,只发现开皇客蚤一种,同时发现染有革螨二种,为纳氏厉螨和毒棘厉螨。鼠血清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阳性1份。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摸清了漳州港招银港区媒介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应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媒介生物的杀灭工作,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