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椭圆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特点和安全性。方法对比椭圆形撕囊和传统正圆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100例(10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随机分配至椭圆形撕囊组50只眼和正圆形撕囊组50只眼,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对比脱核时间,脱核次数以及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结果脱核时间:椭圆组(10.36±2.49)s,正圆组(15.06±2.4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79,P=0.00);脱核次数(中位数):椭圆组1次,正圆组1.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13,P=0.00);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无统计学差异(t=-1.796,P=0.076)。结论椭圆形撕囊安全、有效,脱核效率高、时间短,也利于处理后囊膜破裂的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对55例(65只眼)白内障患者行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术,对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4只眼;全部术眼术后炎症反应轻微,瞳孔圆。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49只眼(75.4%);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56只眼(86.2%),≥1.0者44只眼(67.7%)。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内皮混浊及角膜水肿,3 d至3周恢复。结论连续环形撕囊术应为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必备技术,其可有效提高白内障的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电撕囊仪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现代白内障手术中,采用电撕囊仪以提高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方法:对100例白内障超乳手术中采用电撕囊仪进行连续环形撕囊。结果:在100例病例中,采用电撕囊仪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达90%,结论:电撕囊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水下气泡法撕囊改进过熟期白内障小切口手术,从而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2-07/2016-03在基层防盲治盲中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58例66眼,分别随机采用水下气泡法撕囊改进白内障小切口手术(30例36眼)与常规黏弹剂下撕囊白内障小切口手术(28例30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
  结果:患者66眼术中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水下气泡法92%(33/36眼),黏弹剂法40%(12/30眼)。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水下气泡法撕囊对解决过熟期白内障手术撕囊困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226例(243眼)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出术中施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术。结果 243眼中228眼(93.82%)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179眼(73.66%)将晶状体核自囊袋旋拨至前房,其中Ⅰ级核16眼和Ⅱ级核93眼全部旋拨成功,Ⅲ级核70眼旋拨成功(占61.95%),部分病例,需做前囊松解切口。结论 连续环形撕囊用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时,在Ⅰ、Ⅱ级核是安全有效的、部分Ⅲ级核及Ⅳ级核做前囊松解切口后也能顺利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手术过程和手术效果的探讨。方法对986例(1021眼)行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并实行连续环形撕囊。结果1021眼中有832眼(81.5%)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189眼(18.5%)因各种原因改为开罐式截囊。术中8眼在抽吸皮质时后囊撕裂。19眼术后次日发生轻度角膜水肿。1021眼术后3天视力≥0.5者669例,占65.5%。结论连续环形撕囊,使植人人工晶体位于囊袋内最理想的位置,减少对巩膜、睫状体的损伤及对房水屏障的干扰,同时具有很强的伸展性及抗撕裂能力,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后囊破裂时,仍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等众多优点,但是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笔者通过旋转法及使用好黏弹性物质,可安全地使白内障硬核移出囊袋,通过小切口完成白内障摘除术,提高了手术质量,减少了手术成本,并使之达到超声乳化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完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40例52眼,随访观察10-30月。结果 术后视力在0.8以上者12眼占23.1%,0.4~0.7者22眼占42.3%,0.1~0.3者10眼占19.2%,0.1以下8眼占15.4%。术中并发症主要有玻璃体脱出12眼占23.1%,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渗出及瞳孔机化膜形成18眼占34.6%。全部病例周边后囊均有不同程度浑浊,但视轴区清晰。未出现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角膜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儿童的白内障手术后后囊浑浊的一种安全、简便而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明医疗队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648例(656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手法娩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同时植人后房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50.2%,第3天≥0.5者占61.5%,≥1.0者占19%。结论 反眉状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有效、安全、简便、经济,适宜于白内障复明医疗队和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截囊、撕囊联合应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8600例(8600只眼),均采用了截囊撕囊联合应用,在晶状体前囊右上象限采用截囊(用1ml注射器的5号针头弯钩),于12点位开始环形撕囊至9点位截囊位置,观察术中核易娩出,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8600眼均在联合截囊撕囊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8593只眼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6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内,1眼二期植入;术中后囊破裂5眼,占0.058%;悬韧带断裂改行囊内摘出术1只眼,占0.01%。角膜水肿、内皮浑浊30只眼,占0.3%。后弹力层脱离3只眼,占0.03%。术后虹膜反应3只眼,占0.03%。术后高眼压11只眼,占0.12%。术后矫正视力:0.8~1.0者2900眼,占33.7%;0.4—0.6者4218只眼,占49.0%;0.2—0.3者1050只眼,占12.2%;0.1以下者432只眼,占5.1%。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截囊撕囊联合应用,特别是Ⅳ-Ⅴ级核者,水分离时较易分离出囊袋,游离至前房,不会因单纯撕囊而造成核娩困难,而致悬韧带断裂,也不会因单纯截囊而造成囊袋裂开,人工晶状体不能植入囊袋。截囊撕囊联合应用方法简便易行,易操作,不需特殊医疗器械,对眼内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最有效的方法 ,为了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手术方法不断更新。作者回顾我院从传统的现代囊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过渡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体会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1月 ,我院共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84例 92眼 ,其中发育性白内障9例 9眼 ,并发性白内障 16例 18眼 ,外伤性白内障 3例 3眼 ,老年性白内障 5 6例 62眼。晶状体核硬度按照施玉英[1] 的分级标准将其分为 5度 ,其中Ⅲ度核 7眼 ,Ⅳ度核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非碎核隧道式娩出硬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将75例(75眼)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隧道式蝶形切口娩出硬核施行白内障术36例(39眼);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9例(39眼)。结果 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0.5者占66.3%,矫正视力>0.5者占96.9%,对照组术后裸眼视力>0.5者占67.6%,矫正视力>0.5者占97.2%。结论 隧道式蝶形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快,术中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以及术后角膜散光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囊袋穿刺撕囊法在白色白内障超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色白内障由于没有眼底红光反射 ,易出现“冒烟”现象而使连续环形撕囊不易成功施行 ,我科采取囊袋穿刺撕囊法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 0 0 2年 9月~ 2 0 0 4年 6月在我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核硬度为Ⅲ~Ⅳ级的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劈核钩联合显微镊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扫盲手术的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96例(96眼),应用劈核钩联合显微镊劈核技术进行白内障手术.B组89例(89眼),应用超声乳化技术进行白内障手术,两组均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检查视力,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检查散光度,术前、术后1个月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进行对比.结果 A组术后1 d的视力≥0.5为42例(43.7%),B组视力≥0.5者49例(5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视力≥0.5者为88例(91.6%)B组为83例(93.2%),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A组为(1.41±0.92)D,(1.21±0.83)D,(0.96±0.61)D,B组为(1.37±0.81)D(1.10±0.74)D,(0.93±0.57)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内皮丢失率为13.1±3.6%,B组为12.45±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劈核钩联合显微镊劈核技术是一种方法简便、效果确切的手术方法,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硬核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14.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共 39例 (6 8只眼 ) ,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39例 (6 8只眼 ) ,其中男 18例 (30只眼 ) ,女 2 1例 (38只眼 ) ,年龄 43~ 71岁 ,平均 5 8.7岁。核性混浊 43只眼 ,后囊下混浊及皮质性混浊 2 5只眼 ,均为成熟期。术前矫正视力为光感~ 0 .0 6。眼轴平均 2 7.5 mm ,最大为 31mm。应用 SRK- 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 ,均选用光学部分为 5 .5 m m的 PMMA一体型人工晶状体。随访 3~18月 ,平均 8.5月。2 .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乳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住院患者34例34眼,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原发开角型青光眼8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12例。采用圈垫式劈核技术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隧道内剪除小梁组织,剪除相应根部虹膜。结果 术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麻醉效果稍差,其余麻醉效果尚好;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乳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效果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非超小切口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 ,根据病员经济情况 ,亦进行白内障非超小切口手术 ,现将术中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0 8例 12 1眼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男 62例 ,女 46例。单眼者 95例 ,双眼者 13例。年龄 48~ 81岁。核Ⅱ级 2 0眼 ,Ⅲ级 43眼 ,Ⅳ级 5 1眼 ,Ⅴ级 7眼。手术方法 :术前充分散瞳 ,球周麻醉下作术眼右上方结膜缘90°切开及巩膜反眉形隧道切口 ,长约 6~ 7mm。用带灌注液的截囊针自 9~ 1点钟作信封式截囊 ,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 ,将核脱位于前房。如遇瞳孔小 ,核大 ,难以脱位于前房时 ,可将一次性皮试针头作成钩针即针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1306例(1306眼)白内障均为“曙光工程”行动的患者,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25,无手术禁忌证。在局麻下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给予氧氟沙星及地塞米松滴眼液。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为0.5以上者914眼(69.98%),术后第2天视力0.5以上者1112眼(85.14%),脱盲率98.94%,脱残率94.89%。结论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切口小,无需缝线,不需昂贵的医疗设备,迅速安全,易于掌握,适用于当前我国国情及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同轴双侧劈核法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小切口同轴双侧劈核法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徐威 《眼科新进展》2012,32(7):658-660
目的探讨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利用注射器针头实施囊袋内吸附劈核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365例(458眼)晶状体核硬度为Ⅱ-Ⅳ级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其中235例297眼采用晶状体圈匙前房内劈核法,即为前房内劈核组,130例161眼采用普通注射器针头囊袋内劈核法,即为囊袋内劈核组。术后随访1~7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内劈核组视力为0.40±0.13,其中≥0.3者233眼(78.5%),囊袋内劈核组为0.42±0.13,其中≥0.3者132眼(82.0%);术后第7天复诊的307眼中,前房内劈核组188眼,视力为0.61±0.14,其中≥0.5者157眼(83.5%),囊袋内劈核组119眼,视力为0.62±0.15,其中≥0.5者101眼(84.9%),两组不同时间点视力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者前房内劈核组4眼,囊袋内劈核组3眼,两组劈核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瞳孔非正圆及角膜水肿者,前房内劈核组分别为12眼、78眼,囊袋内劈核组分别为9眼、31眼。结论利用注射器针头实施囊袋内吸核和劈核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好、手术成本低等优点,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