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华佗夹脊又名夹脊、脊旁、华佗穴,此组穴位于背腰部脊柱棘突下旁开五分位置,为临床所常用。华佗夹脊穴最早出自《素问.刺疟》:"十二疟者……又刺项下夹脊者必已。"最早提出明确位置概念的是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夹背脊大骨完中去脊各一寸。"《中国针灸学》将此穴位置确定:自胸1之下至腰5之上为止,每穴从脊中旁开5分,计左右共34  相似文献   

2.
华佗夹脊穴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佗夹脊穴略述华佗夹脊穴最早载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为华佗灸治霍乱之穴。从该书所载的取穴方法看,夹脊穴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各一寸处。目前一般认为,华佗夹脊穴是指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凡34穴;也有学者认为包括颈椎段和骶椎段,凡56穴。骶段夹脊,相当于八髎穴,而八髎乃膀胱经穴,已非奇经之属。但夹脊之“脊”,从广义而论,当包括所  相似文献   

3.
胡氏运用夹脊穴经验浅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朱蔓佳  胡玲香 《陕西中医》2002,23(5):432-433
夹脊一名首见于《素问·刺疟篇》,“十二疟者……又刺项以下夹脊者必已。”是对夹脊穴最早的描述。“夹背脊大骨之中 ,去脊各一寸”(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最早明确提出了夹脊穴的位置所在。夹脊穴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 0 .5寸 (同身寸 ) ,与背俞穴相平行 ,共三十四个 ,是十四经以外的经外奇穴 ,后世又有人加入颈夹脊。本文所论述的夹脊穴包括颈夹脊在内 ,共四十六个穴 ,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胡玲香副主任医师多年临床实践 ,证明夹脊穴具有针刺安全 ,治疗范围广泛 ,疗效显著的特点 ,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夹脊穴,又称华佗夹脊、侠脊、脊旁、佗脊、华佗穴,系为临床所常用的位于肩、背、腰部脊柱棘突下旁开的一组腧穴。通常认为,华佗夹脊穴的定位在脊柱正中旁开0.5寸处,膀胱经背侧第一条线内侧,起自第一胸椎旁,终于第5腰椎旁,两侧各17穴,  相似文献   

5.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共有34个穴位,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临床上用于治疗相应部位和脏腑的病症。但并不包括颈椎棘突下旁开的穴位,根据临床报道和夹脊穴的定位方法,第3颈椎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两边共10个穴位为颈夹脊穴。现将颈夹脊穴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治疗颈椎病1.1体针李有宏[1]治疗颈椎病69例,对照组用单纯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用定点拔伸旋转复位手法配合  相似文献   

6.
历代医家对夹脊的论述夹脊又称“挟脊”、“侠脊”,原指挟于脊椎两旁的经穴 ,属经外奇穴。夹脊最早出自《素问·刺疟篇》:“十二疟者 ,……又刺项已下挟脊者必已。”夹脊穴的位置记录最早的是《后汉书·华佗别传》:“有人病脚 ,坐不以行。佗切脉 ,便使解衣 ,点背数十处 ,相去四寸或五寸 (分 )…… ,言灸此各七处 ,灸疮愈即得也。后灸愈 ,灸处夹脊一寸 ,上下行 ,端直均匀如引绳。”近代《中国针灸学》中 ,将此穴位置确定为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五腰椎为止 ,每穴从脊中旁开 5分 ,称“华佗夹脊穴”。后又有人将颈椎旁开 0 .3分 ,自上而下的 7对穴…  相似文献   

7.
答:华佗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名,又称夹脊穴、华佗穴、脊旁穴等。自《内经》始即有所记载,如《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痛立已。”其他如《华伦别传》、《类经图翼》、《千金翼方》等书也有记载。该组穴位,自胸1~腰5脊椎棘突下分开0.5寸,左右对称共计34穴。亦有以颈1~腰5脊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华佗夹脊穴者,计48穴。由于夹脊穴位于督脉、膀胱经之间,又与背俞穴及十二脏腑邻近,因此华佗夹脊穴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且具有显著的调理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可用千多种疾病的治  相似文献   

8.
关于夹脊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云“从腰中,下挟脊,贯臀……”,但关于夹脊穴的定位,历代各有不同的定位。李平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文献研究,认为夹脊穴为棘突下旁开0.5个同身寸,并在临床运用中确有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华佗夹脊穴源流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佗夹脊,又称夹脊、脊旁、佗脊、华佗穴,系位于背腰部脊柱棘突下旁开五分的一类穴位,为临床所常用。关于本穴组出于何处,众说纷纭,或曰出自《肘后方》,或曰出自《千金翼方》,或曰出自《华佗别传》,或曰出自《中国针灸学》。为此,笔者仅就手中资料,略抒管见,不当之处,望高明者正之。  相似文献   

10.
夹脊穴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其治疗范围颇广,疗效卓著,深为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所重视,故前人以华佗夹脊穴命名。对其定位,历来未能统一,据有关资料记载,虽多以背部脊柱中线旁开0.5~1寸,但定穴标准,亦不一致,有从每椎棘突旁开者,有按每椎棘突下旁开者,故不易掌握。有关其针刺深度也不够明确,为此我们对该穴进行了解剖观察和研究,意在探讨夹脊穴的定位及针刺深度及与脊神经的关系等问题,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夹脊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云"从腰中,下挟脊,贯臀……",但关于夹脊穴的定位,历代各有不同的定位。李平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文献研究,认为夹脊穴为棘突下旁开0.5个同身寸,并在临床运用中确有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脊柱源性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临床上采用正骨、神经根阻滞方法有一定的疗效,针刺夹脊穴具有独特的疗效。笔者在三十年的针灸临床研究中认识到,夹脊穴的定位应在第2颈椎~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2cm为宜,这与上海中医学院主编《针灸学》定位相近似,但针法应改直刺为向脊柱中点呈15°角斜刺,针刺深度颈、胸部夹脊穴为1寸,腰部夹脊穴为2~3寸则针感更强烈,疗效较好。以腰3~5棘下旁开2cm的夹脊穴电针为主,辅以脏腑点穴,髓核松解术的“赵氏保守新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其选穴定位、针刺角度和…  相似文献   

13.
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下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进针角度和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男性成人脊柱标本30具,按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及0.3寸3种取穴位置,垂直进针并固定于局部.层次解剖观测进针时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毗邻的重要血管神经.结果:腰段夹脊穴区,在腰椎棘突下缘旁开1寸处直刺进针,针刺深度为(35.77±5.86)mm,针尖可触及关节突关节及其毗邻的骨纤维管、骨纤维孔,刺激穿行其中的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在腰椎棘突下缘旁开0.5寸、0.3寸处直刺进针,针刺深度均为(32.89±4.79)mm,旁开0.5寸进针,针尖可触及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在近椎板骨膜横穿骶棘肌处,旁开0.3寸处进针,针体进入上位脊神经后内侧支的终末支及伴行血管由深层穿骶棘肌、胸腰筋膜裂隙浅出皮下处.结论: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和0.3寸处均有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分布,可将夹脊穴视为棘突下旁开0.3~1寸的穴区带.  相似文献   

14.
最早提出"华佗夹脊穴"的名称,并厘定位置和数目,并且将其归入经外奇穴的,是承淡安所著的<中国针灸学>,该书认为.夹脊穴为自第一椎至第十七椎,每椎下从脊中旁开0.5寸,凡34穴[1].而后王乐亭将夹脊穴定位于自第一胸惟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旁开3分[2].而上海中医学院编写的<针灸学>中,夹脊穴的定位是第1颈椎至第5腰椎,每椎下正中旁开0.5~1寸[3].  相似文献   

15.
夹脊穴属经外奇穴。首见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用灸法治疗霍乱诸急症,近代医家用于针刺。自第1颈椎起,第5腰椎止,每棘突旁开0.5寸,共计48穴。颈夹脊穴是第1颈椎至第1胸椎各棘突下旁开0.5寸的一组腧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之间,左右共14穴,督脉为全身诸阳之会,统领一身之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为全身最长之经脉,属多血少气之经。针刺颈夹脊穴,可助督脉之阳气,调膀胱之血  相似文献   

16.
电针夹脊穴治疗老年颈腰椎骨质增生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曾才鑫 《中国针灸》1998,18(1):27-28
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老年颈腰椎骨质增生116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其疗效观察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16例中,男63例,女53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5年;属颈椎病者59例,属腰椎病者57例。1.2 诊断依据 1X线摄片(或CT)示有脊椎骨质增生;2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压痛点);3年龄在50岁及以上;要具备以上三条者方可诊断为老年脊椎骨质增生。2 治疗方法2.1 取穴 夹脊穴,取增生脊椎及上下一脊椎棘突下各旁开0.5寸。2.2 操作 先常规消毒夹脊穴,用1.5~2寸毫针刺夹脊穴,针尖…  相似文献   

17.
项排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项排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项排针治疗,取风池穴,颈47夹脊穴(47夹脊穴(4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及其外侧旁开1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取风池穴和颈4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及其外侧旁开1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取风池穴和颈47夹脊穴,1个疗程后观察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为89.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排针加强了颈部的针刺刺激量和效果,对颈部经脉气血的调节、颈部筋肉血运的改善,起着良好的治疗作用,从而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缓解肌肉痉挛,达到解除疼痛、通经活络、畅通气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华佗夹脊穴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华佗夹脊穴系经外奇穴 ,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 ,或针或灸 ,多获良效。1 来源与发展  华佗夹脊穴最早出自 :《素问 .刺疟篇》 :“十二疟者 ...又刺项下侠脊者必已。”最早提出明确位置概念的是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夹背脊大骨完中去脊各 1寸。”《后汉书》注引《华佗别传》曰 :“有人病脚 辟足 不能行 ,佗切脉 ,便使解衣 ,点背数十处 ,相去 1寸或五分 ...后灸愈 ,灸处去脊 ,上下端直如引绳。”此处华氏所点数十穴当为今之夹脊穴。《中国针灸学》将此穴位置确定 :自T1之下至L5之下为止 ,每椎从脊中旁开 5分 ,计左右共 3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督脉旁开0.5寸与1寸取夹脊穴及深刺2.5寸与浅刺1寸哪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更优。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督脉旁开0.5寸浅刺组、督脉旁开0.5寸深刺组、督脉旁开1寸浅刺组及督脉旁开1寸深刺组4组,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分量表评价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组治疗效果以督脉旁开1寸深刺组效果更优。结论:督脉旁开1寸取夹脊穴并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曲国良 《河北中医》2002,24(11):839-839
夹脊穴又称华佗夹脊 ,原指T1~L5各脊椎棘突下旁开 0 .5寸。在临床应用中 ,夹脊穴被不断补充 ,现泛指所有脊椎棘突下旁开 0 .5寸左右的肌肉纹理处。现举夹脊穴治验 4则如下。1 癫 痫孙某 ,女 ,1 9岁 ,学生。 2 0 0 2 0 2 2 5初诊。自述 6个月来每日发生短暂性的意识丧失 ,持续数秒 ,每日至少发作 2次 ,CT检查未见颅脑有损伤。脑电图示 :( 1 )左颞区有局灶性S活动位相差1 80°;( 2 )左枕区有单发的尖慢综合波。诊断 :癫痫。经多次西医治疗 ,未见好转 ,而来我院针灸科治疗。查 :患者神疲面容 ,颈部不适 ,局部有压痛 ,舌淡红苔白 ,脉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