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表现特点。方法 :14例均经病理证实为FNH,术前均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4例均为孤立性病变,平均直径3.2 cm,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密度均匀。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显示明显强化;静脉期9例强化程度高于肝实质,5例等于肝实质;延迟期6例略高于肝实质,4例等于肝实质,4例为低密度。9例病灶中心区CT平扫显示低密度瘢痕,动脉期均无强化,延迟期7例强化。结论:FNH的CT表现典型,充分认识其CT表现,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CT、MRI表现及其分型诊断价值和病理基础.方法: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肝孤立性坏死结节29例(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其中15例行CT检查),探讨SNN的CT、MRI表现及其分型诊断价值和病理基础.结果:①单纯凝固性坏死型(14例),T1WI、T2WI上均呈低或低-等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内凝固性坏死无强化,周围包膜呈延迟强化.其中8例行CT检查,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5例可见包膜呈延迟期环形强化.②伴液化性坏死型(5例),T1WI上呈低信号,较大病灶内可见更低信号;T2WI上病灶呈低-等信号,其内液化性坏死呈点片状更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强化,周围包膜呈轻-中度强化.CT检查3例,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2例周围包膜呈延迟期环形强化.CT不能反映病灶内液化性坏死.③多结节融合型(10例),T1WI呈低信号,其内可见低-等信号分隔;T2WI病灶以等-稍高信号为主,其内可见等或略高信号分隔,其中6例合并液化性坏死还可见裂隙状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其内分隔及周围包膜呈轻-中度强化.CT检查4例,其中3例为低或等密度融合结节,增强扫描内部分隔及周围包膜呈延迟期强化.CT不能显示内部液化性坏死和病灶全部分隔.结论:CT、MRI能较好反映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分型及各型的病理特征,MRI在多结节融合型和伴液化坏死型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病免疫抑制治疗后的播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分析5例经临床和病理活检证实的免疫抑制治疗后播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5例均发现肝多发结节病灶,其中2例伴肺部多发结节病灶,1例伴有脾脏及双肾、后腹膜区多发结节病灶。肝脏CT平扫均表现为多发类圆形等或略低密度结节影。增强动脉期表现为结节中心低密度无强化区、周边为高密度强化环,即呈"牛眼征"2例;结节均匀强化2例;结节中心小结节样强化、周边低密度环、外周环状强化1例。所有活动期病灶周围肝实质动脉期均伴有一过性高密度灌注区。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可见环形强化,强化范围较动脉期缩小2例、呈花环样强化2例、外周强化环消退1例。脾脏和肾脏病灶表现与肝脏类似;肺部结节表现为实性结节或伴空洞。结论血液病免疫抑制治疗后播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该特征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所有的病例均经穿刺病理证实.5例行CT扫描,1例行MRI平扫. 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肝内低密度灶,1例出现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均呈不均匀环形强化,4例中央部位出现结节样强化;门静脉期全部病例由周边向中心强化,强化范围扩大;延迟期病灶密度稍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1例MR表现为肝内多发结节,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部分结节呈环形强化,部分结节呈全瘤均匀强化,延迟期全部结节呈全瘤强化. 结论 本病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肝损害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间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MSCT影像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的MSCT影像表现主要有3种类型.(1)弥漫性肝脏损害2例:平扫肝脏密度均匀性减低,增强扫描肝实质轻度均匀强化.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混合炎性细胞浸润,点状坏死,毛细胆管淤胆.(2)灶性肝脏损害6例:肝内大片或多发小片状坏死灶5例.平扫肝脏密度不均匀,病变区为低密度改变;增强后病变区强化,特别是静脉期与平扫图像比较呈反转表现.另1例病程20 d的移植肝显示肝内弥漫的结节样再生.CT平扫可见肝内弥漫分布的稍高密度结节灶,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近似于肝实质密度.5例患者病理表现为肝细胞片状及桥接坏死,大量混合炎性细胞浸润;1例重度淤胆,假小叶形成,肝细胞羽毛变性.(3)肝硬化表现2例:平扫肝脏表面呈结节状,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增强后肝脏强化一致,同时伴有脾大、腹水、侧支循环.病理为纤维组织增生,点状坏死和毛细胆管淤胆.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的MS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相对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IMT,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疼痛4例,发热2例,体检发现1例。术前分别经CT平扫及增强多期扫描,复习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7例病灶均为单发,其中位于肝右前叶3例,右后叶2例,肝左内叶2例。病灶大小不一,从2.2cm×1.7cm~5.6cm×5.2cm不等,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边界欠清,2例边界清晰。CT平扫7例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不等:①环形强化(3例):即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扫描病灶中央无强化,其边缘出现薄环/厚环形强化影,同时周边肝实质出现高密度强化带;②结节样强化伴中心坏死(3例):即动脉期病灶结节样轻度强化,邻近肝组织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继续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强化;③分隔状强化(1例):即增强后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病灶逐渐呈分隔状强化,分隔之间可出现结节状或斑点状轻度强化区。3例病灶伴随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病理特征:病灶均由大片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主要由层列杂乱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以及多量以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混合组成,中性粒细胞少见,7例病灶均可见凝固性坏死;肝索结构无明显异常,肝细胞轻度水样变性,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Vimentin(++~+++)5例;SMA(++)4例;CD68(++)3例;CD34、CK均(-)。结论肝脏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多层螺旋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的特征性,最后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SNN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8例行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7例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结果:病灶位于肝右叶39例(39/47,83.0%),肝左叶8例(8/47,17.0%);分布于肝实质边缘42例(42/47,89.4%),肝脏深部5例(5/47,10.6%);病灶最大径≤2.5cm者25例(25/47,53.2%)、>2.5cm者22例(22/47,46.8%);形态不规则29例(29/47,61.7%),呈圆形或椭圆形18例(18/47,38.3%)。MRI示所有病灶于T1WI上呈低信号-等信号,32例病灶T2WI上呈等信号-稍高信号、8例呈稍低信号。CT平扫示所有病灶内部呈稍低-低密度影,1例病灶边缘可见环形钙化。三期增强扫描显示所有病灶内部无强化,周边有薄环状延迟强化,其中18例病灶内间隔有轻度强化。结论:SNN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痛(IHPCC)的CT表现。方法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HPCC患者均经常规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IHPCC患者中,肝脏左叶和右叶的病变分别见于13和4例;单发与多发病灶分别见于16和1例,圆形与分叶状病灶分别见于8和9例。病变直径2.1~11cm之间。在CT平扫像上,病变密度低于肝实质,CT值介于10—30HU。IHPCC伴胆管扩张和结石分别见于8和1例。病变区肝脏轮廓显示膨隆7例,外部轮廓萎陷6例。在动态增强CT像上,病灶边缘呈连续或不连续的薄环形强化,病灶内部呈线条状或网状强化。在延迟期CT像上,病灶内部不均匀强化较动脉期明显。结论IHPCC在CT平扫与动态增强CT像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尤其肝内发现边缘强化的低密度病灶伴胆管扩张,以及延迟期像上显著强化,高度提示本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管肉瘤3例(巨块结节型2例,弥漫多结节型1例),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2例内部见云絮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巨块结节型主灶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弥漫多结节型呈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均呈持续向心性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平扫以等密度为主,夹杂条带状低密度区;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另1例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延迟期强化度减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CT平扫呈较均匀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且向中央扩展,延迟期肿瘤均匀强化且程度降低.结论: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对1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进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动脉期25~30 s,静脉期55~60 s,180 s后延迟扫描。结果CT平扫10例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其中5例病灶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影,2例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明显强化,其中4例强化均匀,5例强化不均匀,其内平扫不规则更低密度影斑痕强化不明显,3例可见供血动脉,2例病灶边缘有斑块状强化,1例强化不明显。静脉期6例呈稍高密度,4例为等密度,2例为高低混合密度影。延迟期12例均低于肝脏密度呈较低密度。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且较准确,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浩  邹丹凤  陈卫国   《放射学实践》2012,27(2):182-185
目的:探讨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管肉瘤3例(巨块结节型2例,弥漫多结节型1例),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2例内部见云絮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巨块结节型主灶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弥漫多结节型呈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均呈持续向心性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平扫以等密度为主,夹杂条带状低密度区;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另1例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延迟期强化度减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CT平扫呈较均匀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且向中央扩展,延迟期肿瘤均匀强化且程度降低。结论: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CT表现特征。方法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AML在CT平扫及增强的表现。结果 9例肝脏AML均为单发,边界清晰,肿块内密度不均,6例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为主,5例由低密度的脂肪成分及略低密度的实性成分组成。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例实性成分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密度仍高于肝实质,平衡期3例仍显示高密度。其中脂肪成分均出现一定强化。7例病灶动脉期出现了"中心血管影",6例出现引流静脉引流至肝静脉。结论肝脏AML的CT表现呈多样性且具有特征性,了解肝脏AML的CT表现,有利于提高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ML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征象,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0例中平扫均以低密度为主,边界清楚。3例平扫病灶由稍低密度软组织成分和低密度脂肪成分组成。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例软组织成分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密度仍高于肝实质,延迟期4例仍为高密度。病灶内脂肪成分均出现强化。7例病灶动脉期出现中心血管影,4例病灶出现引流静脉引流至肝静脉。结论肝AML 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MSCT对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盆腔炎性肌纤维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IMT,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9例IMT患者中CT平扫4例密度均匀,呈等密度影;3例呈等低混杂密度影,伴有囊变坏死,1例病灶边缘伴线样钙化影。CT增强6例动脉期呈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呈现持续性强化,2例动脉期可见小血管强化影;1例动脉期呈中度以上强化,静脉期持续性强化。4例病灶内实性部分呈结节、片絮状强化伴不同程度的黏液变性区,2例呈环形强化。5例肿瘤边界清晰,4例肿瘤边缘不规则,可见范围不等的小片状或晕状渗出模糊影。4例病灶周边脏器不同程度受压、移位;2例肝脏转移、腹盆腔转移及腹壁侵犯。随访9例均无瘤生存,2例复发均手术切除。结论 腹盆腔IMT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其影像学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状态下肝脏真菌感染的临床和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9例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免疫抑制状态下肝脏真菌感染的患者,采用16层CT机行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9例患者经抗真菌治疗1~3个月后复查,肝、脾病灶体积缩小,病灶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结果:9例中7例CT表现为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2例肝内弥漫分布小结节状低密度影,直径0.4~4.8cm,部分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病灶无强化或呈轻度~中度环形强化;其中2例可见脾内多发低密度影,强化方式与肝内病灶相同。结论:CT检查能很好显示肝真菌感染,并能对抗真菌治疗后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特征,以提高CT对FNH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螺旋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 16例患者16个FNH病灶中,平扫显示所有病灶均为略低密度,位于肝包膜下,其中14个可见更低密度瘢痕,从病灶中心向周围呈辐射状或不规则状.肿块实质呈"快进慢出"强化,中心瘢痕及辐射状分隔、假包膜"延迟强化",延迟期整个肿块密度趋于均匀一致.结论 平扫和多期增强螺旋CT扫描能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螺旋CT多期扫描有助于F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2例行MR检查,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检查。单发病灶者4例,多发病灶者4例。肿瘤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病灶中央可见不规则形坏死区,3例病灶周围多发子灶,2例病灶周围血管受压推移;MRI上肿瘤表现为长T_1稍长T_2信号;7例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中心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CT及MR影像特点,表现为肝内边界清晰的类圆形肿块,常伴中心坏死囊变及周围多发子灶,强化方式为延迟强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和MRI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转移性GIST的CT和MRI图像共17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病灶多发的6例,单发的11例,单发病灶的平均直径约4.65cm。15例病灶发生坏死,8例病灶出现出血,1例病灶内钙化。增强扫描13例病灶周边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4例静脉期强化为主。10例可见肿瘤边缘粗大血管供血。结论肝脏转移性GIST单发相对比较多见,病灶容易发生坏死出血,病灶实性部分有粗大的供血动脉,动脉期明显强化,密度或信号高于肝实质,延迟期强化减退,密度或信号低于肝实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患者,对其MSCT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共4期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12例病例男女比例为7∶5,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岁。12例患者均进行CT四期扫描,共观察到病灶12个,病灶位于肝脏左外叶2个,左内叶3个,右前叶4个,右后叶3个,最大平面直径范围为1.7~4.8 cm,平均(3.1±1.3)cm。病灶CT平扫呈等密度5个,低密度7个,等密度者无法显示病灶边缘,低密度者2例病灶边界清楚,5例病灶边界显示模糊,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瘢痕组织3例。CT增强动脉期显示12例病灶均呈明显强化,其中5例可见中央瘢痕或条索状低密度影,中间瘢痕组织无强化,11例病灶边界显示清晰,均未见包膜;门脉期病灶较动脉期密度降低,但仍较肝脏组织密度高,中间瘢痕组织无明显强化,仍呈低密度;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瘢痕组织可见强化,与病灶呈等密度分辨不清。结论MSCT多期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表现方面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作用,但确诊还需要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