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探讨抑郁症对糖尿病生存质量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以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自我抑郁评分,根据SDS测定结果分为研究组(SDS≥51分)28例;对照组(SDS<50)51例.采用糖尿病病人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检测两组人群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SI=ln[1/(FBG×FINS)].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生存质量总分(DSQL)、各纬度因子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HbA1c升高,IS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BMI、ISI、HbA1c、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为自变量,对生存质量总分进行逐步回归分析,DSQL评分与BMI、HbA1c、病程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而与年龄、文化程度无相关性. [结论]BMI、HbA1c、ISI、病程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抑郁症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与抑郁症血糖控制不良、胰岛功能减退、促进中心型肥胖形成等因素相关,在严格控制血糖,控制体重、改善胰岛功能的同时应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指导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自我抑郁评分,根据SDS测定结果分为研究组(SDS≥50分)57例;对照组(SDS <50)89例.采用糖尿病病人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测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血糖控制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生存质量总分、各维度因子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锻炼的次数、血糖监测与DSQL呈正相关,SDS、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发症的数目与DSQL呈负相关,与婚姻状况、家族遗传史有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酒无相关性.结论 婚姻状况、锻炼、遗传史、SDS、BMI、血糖监测、并发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抑郁症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经常监测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个性指标的控制,从而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状态、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DQOL)对临床确诊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①男性忧虑程度1得分较女性高(t=2.019,P<0.05);年龄<50岁者忧虑程度Ⅰ得分较≥50岁者高(t=2.286,P<0.05);②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发生率为69.5%,生活质量显著下降;③客观支持低者满意度、忧虑程度Ⅱ得分高(t=2.918,2.540,P均<0.05);④生活质量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与SDS评分呈正相关;⑤SDS评分及客观支持可以较好地预测满意度;SDS评分还可较好地预测影响程度、忧虑程度Ⅰ和Ⅱ.结论 抑郁状态与客观支持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SDS评分可以较好地预测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心理障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5月—2018年05月在本院、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佛山市顺德区明景糠尿病医院等门诊及住院受理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心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和疾病指导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实施健康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精神病量表(BPR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客观的评估,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及生活质量(SF-36)。结果比较管理前后的SAS、SDS、BPRS、HAMD等心理状态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指标出现明显下降,较之管理前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组管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管理后的组间比较亦差异明显(P <0. 05);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量表全部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有助于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及生理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此基础上使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4幅"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健康教育。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评分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FBG为(6.41±1.24)mmol/L、2h PBG为(8.05±1.46)mmol/L、Hb A1c为(5.49±0.65)mmol/L,对照组患者FBG为(7.67±0.43)mmol/L、2h PBG为(9.72±1.24)mmol/L、Hb A1c为(6.77±0.68)mmol/L。试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SDS得分为(42.15±6.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SDS得分(48.12±6.43)分(P0.05)。结论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缓解其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西药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水煎剂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抑郁量表评分(HAMD)及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BG、PBG水平及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抑郁症状,降低血糖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探讨大血管病变对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51例和对照组(CON组)85例,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S组与CON组比较生存质量总分(DSQL)、纬度因子分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与CON组比较BMI、HbA1c、HOMA-IR、hsCR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以IMT、BMI、HbA1c、hsCRP、HOMA-IR为自变量,对DSQL进行相关分析,DSQL与IMT、BMI、HbA1c、hsCRP、HOMA-IR呈正相关(r=0.28~0.63,P<0.01或P<0.05).结论 大血管病变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与血糖控制不良、胰岛功能减退、促进中心型肥胖形成、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应加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治疗,对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重视健康教育、心理指导以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主导的同伴教育对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同伴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心理变化相关行为形成及血糖变化.心理变化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SAS及SDS得分、相关行为形成率及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0.83,t=0.92~4.97,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糖尿病知识掌握≥90分的百分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得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3.81,P<0.01);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等相关行为形成率有所提高,(χ2=5.33~48.32,均P<0.05),表现在饮食、运动、保健、监测、治疗依从性等5个方面;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1~8.46,P<0.05).结论 主导的同伴教育可促使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接受糖尿病健康知识,显著减少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相关行为的形成率,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每晨一次,每次20mg,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数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患者抑郁情绪有改善,FBG、2hPBG、HbAlc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加用帕罗西汀治疗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及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院外跟踪护理对患者自护意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给予跟踪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焦虑、抑郁量表(SAS、SD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达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AS=24.056、tSDS=18.918、tGSES=20.237,P=0.000)。实验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BG=23.624、t2hPBG=20.936、tHbA1c=24.623,P=0.000)。实验组痰菌阴转率、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痰菌阴转=5.774,P=0.016;t症状消失时间=27.357,P=0.000)。结论跟踪护理有利于患者自护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冬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904-290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伴焦虑抑郁妇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8例糖尿病伴有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降糖药物组和综合干预组(降糖药+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并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PBG)。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FGB、2PBG及SDS、SAS评分均降低(P<0.01),而综合干预组的FBG和2PBG降低、SDS、SAS评分均低于单用药降糖药物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抑郁、焦虑状况,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琼海市人民医院糖尿病就诊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08/2019-08琼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54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各维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特征人群DSQL量表评分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生活质量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SQL量表各维度项目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功能(2.08±0.62)、生理功能(1.92±0.58)、治疗维持(1.63±0.53)和社会关系(1.45±0.51);糖尿病患者DSQL总分在病程、有无糖尿病并发症、是否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情况、服药情况、睡眠情况、不同受教育水平及人月平均收入上有差异(P0.05);月收入≤5 000元、有无糖尿病并发症、饮食控制情况、服药情况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糖尿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同时人月平均收入、有无糖尿病并发症、饮食控制情况、服药情况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婚姻质量与女性抑郁的关系,探讨人格特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对139例女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施测。结果 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神经质、精神质得分与SDS得分呈正相关(P<0.01),内外向、婚姻质量得分与SDS得分呈负相关(P<0.01)。婚姻质量与神经质之间存在交互作用(β=-0.163,P<0.01)。高神经质组中,婚姻质量对女性抑郁存在预测作用(β=-0.503,t=-3.591,P<0.01);低神经质组中,婚姻质量对女性抑郁不存在预测作用(β=-0.263,t=-1.090,P>0.05)。结论 婚姻质量可以负性预测女性抑郁,神经质在婚姻质量与女性抑郁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化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照护,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糖尿病教育。于入组时及系统化糖尿病教育实施3月末,评价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系统化糖尿病教育实施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实施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43,11.66;P0.05),SDS、SAS评分较实施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11,14.17;P0.05)。实施后,实验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88,-4.78,-2.65,-5.10;P0.05)。结论系统化糖尿病教育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干预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控制以及运动管理。干预组:采用常规的饮食控制以及运动管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降糖效果、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别。治疗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比较,餐后2h血糖水平(6.3±1.5)比(7.4±1.6)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5.6±0.3)比(6.3±0.4)%,t=2.159,P=0.003]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MD评分(23.73±3.74比27.43±4.82,P0.05),抑郁情绪明显缓解。GQOLI-74评分(73.51±7.52比67.44±7.56,P0.05),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专病护士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Zung氏抑郁量表(SDS)筛选出100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入选社区专病护士宣教加常规治疗,后再行SDS测评;同时在教育前后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患者经社区专病护士后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5)。结论社区专病护士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抑郁症状,有利于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尤其适合在社区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文化理念的健康教育对新疆多民族高龄不孕患者焦虑抑郁、失眠、希望水平、幸福指数和生育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80例多民族高龄不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多元文化理念的健康教育。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失眠症状评分、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幸福指数量表和生育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幸福指数及生育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失眠症状评分、Herth希望指数量表评分、幸福指数评分及生育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5、0.369,均P0.05)。干预后6月,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0、2.455,均P0.05)。失眠症状评分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难以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86、1.217、0.322,均P0.05)。干预后6月,观察组难以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54、5.800、3.112,均P0.05)。HHI评分显示,干预前,两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用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76、0.556、0.835、0.430,均P0.05)。干预后6月,观察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用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4、4.053、5.485、4.404,均P0.01)。干预前,两组幸福指数评分和生育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4、0.440,均P0.05)。干预后6月,观察组幸福指数评分和生育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87、3.445,均P0.01)。结论基于多元文化理念的健康教育能够减轻新疆多民族高龄不孕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失眠症状,提高希望水平、幸福指数及生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抑郁焦虑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进行调查,评价抑郁焦虑的发病情况,记录患者的患病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血糖达正常需要的时间、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以分析其对糖尿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组焦虑患病率为15.20%,焦虑评分为39.5±5.4,抑郁患病率为32.28%,抑郁评分为36.1±6.8,均高于对照组。出现抑郁焦虑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HbA1c、FBG、血糖达到正常需要的时间、并发症的出现情况较不合并焦虑抑郁情况的患者均明显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差,容易并发抑郁焦虑情绪,抑郁焦虑情绪会导致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出现增多,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预防保健措施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选择120例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遵循随机数表法被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实施预防保健措施。观察两组患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者的服药及饮食指导依从性。结果实施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实施后,两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96.67%,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397,P0.05);观察组的饮食指导依从性为88.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57,P0.05)。结论预防保健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饮食依从性,消除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血压及血糖,其预防保健措施值得广泛运用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疾病所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更不利于患者预后与康复。本研究调查社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及其自我管理行为,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选取贵州省都匀市5所社区(文峰社区、小围寨社区、新华社区、广惠社区和沙包堡社区)居住的22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SDS)和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0例社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AS得分为(48.69±6.82)分,高于常模的(37.23±12.59)分,t=24.80,P0.001;SDS得分为(51.22±8.11)分,高于常模的(41.88±10.57)分,t=17.08,P0.001。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26.10±5.45)分,运动锻炼维度得分为(6.60±2.22)分,认知性症状管理维度得分为(12.32±3.66)分,与医生沟通维度得分为(7.18±2.28)分。患者焦虑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呈负相关(r=-0.414,P0.05),抑郁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呈负相关(r=-0.407,P0.05),但关系偏弱。结论社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与自我管理行为密切相关。今后应重视患者心理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