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公共卫生服务能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信息化建设则是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措施。目的 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推动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四川省所有市、县(区)为单位,采用等比例单纯随机法抽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 022个,于2019年11-12月,采用网络问卷法对医院业务院长进行调查。内容主要为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简称基层系统)两类系统使用情况,包括经费、基础设施、覆盖率、人员、阻碍因素等。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 133份,有效问卷994份,有效率为87.7%。结果 调查机构中,平均使用9个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48.6%(483/994)的机构有专门信息化建设经费;91.0%(905/994)的硬件设备满足工作需求;45.0%(447/994)的机构信息填报人员在5人及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经费、硬件设备、人员配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9%(68/8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3%(878/912)乡镇卫生院使用了基层系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报人员专业以临床(357人,占37.7%)、护士/护理(288人,占30.4%)为主,信息技术专业少见(21人,占2.2%);63.2%(43/8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4.7%(656/912)的乡镇卫生院认为基层系统满足院内业务需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系统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模块信息均存在重复填报问题。阻碍公共卫生模块使用的因素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选“软件功能不完善”〔36.8%(25/68)〕,乡镇卫生院首选“专业人才匮乏”〔31.4%(276/879)〕。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存在基础保障薄弱、系统建设效率低、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机构发展不平衡、系统软件功能还不完善等问题,亟须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张彦琦  张玲  易东  石凯  刘岭  周亮  伍亚舟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73-3477
目的 了解重庆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4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重庆市沙坪坝区24个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抽取居民1 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036份,因问卷填写不合格剔除15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 021份。结果 1 021名居民的实际糖尿病患病率为11.9%〔122/1 021,95%CI(10.0%,13.9%)〕,实际高血压患病率为29.3%〔299/1 021,95%CI(26.5%,32.1%)〕。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的知晓率为77.8%(794/1 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的社区健康管理接受率63.8%(651/1 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接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对健康管理作用的认知、健康管理满意度、健康管理形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内容中,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在测量/询问血压和血糖、生活指导、用药指导、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随访和健康教育讲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最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对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社区健康管理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优于未患病居民。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最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是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背景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负担不断加重,职业倦怠凸显。当前,尚缺乏对不同等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倦怠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 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家庭医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基层人才队伍稳定性及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0年8月1—21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山东省泰安市6个县(市、区)抽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760例,其中201例(26.4%)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工作,559例(73.6%)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工作。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纳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760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8.9%(524/76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分别为63.7%(128/201)、70.8%(396/559)。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MBI-GS总得分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年龄41~50岁者的职业倦怠发生风险高于≤30岁者〔OR(95%CI)=7.119(1.770,28.638)〕,月收入>4 000元者的职业倦怠发生风险低于<2 000元者〔OR(95%CI)=0.194(0.040,0.941)〕,自评工作压力较大/非常大者的职业倦怠发生风险高于自评工作压力无/较小者〔OR(95%CI)=3.629(1.475,8.929)〕,自评激励机制一般、比较有效/非常有效者的职业倦怠发生风险低于自评激励机制极不有效/不太有效者〔OR(95%CI)分别为0.196(0.052,0.739)、0.235(0.066,0.834)〕;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女性的职业倦怠发生风险低于男性〔OR(95%CI)=0.603(0.396,0.920)〕,自评居民认可度一般、比较高/非常高者的职业倦怠发生风险低于自评居民认可度非常低/比较低者〔OR(95%CI)分别为0.258(0.113,0.590)、0.428(0.199,0.918)〕,自评工作压力比较大/非常大者的职业倦怠发生风险高于自评工作压力无/较小者〔OR(95%CI)=2.320(1.368,3.935)〕。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家庭医生的职业倦怠情况相对较重,个人成就感相对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层面应加强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培训,提高其薪资待遇,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层面应增加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机构编制设置和晋升机会,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此外,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应简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 该文的微信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明显升高,作为COPD防控的主战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能力相对薄弱。目前对基层COPD诊疗药物和诊断设备的大范围调查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了解基层COPD防控"短板",弥补相关研究空白,特开展本研究。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OPD基本药物的配备与可获得性、肺功能仪可获得性与肺功能检查开展情况。方法于2021年2—3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我国31个省份选取8 17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确定COPD基本药物共16种,采用可获得率、配备率分别评价某种药品在机构的可获得情况和某家机构配备药品的品种数量情况。采用可获得率评价肺功能仪在机构的可获得情况,采用开展率评价肺功能检查在机构的应用情况。结果共7 458家机构应答,应答率为91.22%。其中,乡镇卫生院5 901家(79.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557家(20.88%)。对于16种COPD基本药物,6 538家(87.66%)机构配备品种数<8种,4 922家(66.00%)机构配备了≥1种吸入平喘药,814家(10.91%)机构配备了长效吸入平喘药。16种COPD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平均可获得率为33.30%,可获得率排在前3位的药品为氨溴索(85.28%,6 360/7 458)、氨茶碱(81.17%,6 054/7 458)、复方甘草(74.48%,5 555/7 458),丙酸氟替卡松(4.89%,365/7 458)、噻托溴铵(6.25%,466/7 458)、布地奈德福特罗(8.61%,642/7 458)等吸入平喘药的可获得率较低。6种吸入平喘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平均可获得率分别为28.31%、4.81%,2种长效吸入平喘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平均可获得率分别为16.18%、5.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肺功能仪可获得率为8.94%(667/7 45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于乡镇卫生院〔(18.56%(289/1 557)比6.41%(378/5 901),P<0.0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肺功能检查开展率为10.82%(807/7 45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于乡镇卫生院〔13.81%(215/1 557)比10.03%(592/5 901),P<0.05〕。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OPD基本药物配备不足且不平衡,配备的药物以口服制剂为主,吸入药物(尤其是长效吸入药物)可获得性差;肺功能仪可获得率与肺功能检查开展率较低,不利于COPD患者在基层的早期筛查和疾病管理。建议加强吸入平喘药和便携式简易肺功能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配备,提高肺功能检查应用普及力度;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切入点,提高基层医生COPD"防诊治管康"能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现状。方法 于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山东省潍坊市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4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413家。由纳入机构的负责人填写网络问卷,内容包括该机构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研究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糖尿病、高血压的筛查、健康档案建立(建档)、随访、健康教育、医务人员管理培训情况。计算不同类型慢性病在各管理环节中的开展机构比例,并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情况与糖尿病、高血压进行比较。结果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开展COPD筛查的机构比例为27.1%(13/48),开展COPD、AS建档的机构比例分别为2.1%(1/48)、4.2%(2/48),开展COPD、AS随访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2.5%(6/48)、14.6%(7/48),开展COPD、AS、OSAHS健康教育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4.6%(7/48)、16.7%(8/48)、0,开展COPD、AS、OSAHS医务人员管理培训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2.5%(6/48)、12.5%(6/48)、4.2%(2/48),均低于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相应管理环节的机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开展COPD筛查的机构比例为11.4%(47/413),开展COPD、AS建档的机构比例分别为3.9%(16/413)、3.6%(15/413),开展COPD、AS随访的机构比例分别为6.8%(28/413)、4.1%(17/413),开展COPD、AS、OSAHS健康教育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1.4%(47/413)、10.9%(45/413)、5.8%(24/413),开展COPD、AS、OSAHS医务人员管理培训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5.3%(63/413)、10.9%(45/413)、3.1%(13/413),亦均低于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相应管理环节的机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与糖尿病和高血压相比,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管理开展范围较小。建议全面开展基层医生专业教育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普及肺功能检查,广泛开展居民健康教育,继续加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政策支持,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对江苏省209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健康档案信息化、医疗信息共享、便携式智能设备使用等内容,并比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以及南京、苏北、苏中、苏南地区之间的信息化差异。结果: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全面普及,但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化、院外患者信息共享、便携式智能化设备普及等方面有待完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完整性、电子病历的建设方面存在差异(P<0.05)。南京在院外医疗信息共享、便携式智能化设备普及方面优于其他地区(P<0.05)。结论:江苏省的卫生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某些机构信息模块建设不完整,存在医疗“信息孤岛”等现象,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新疆某市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健康档案运行现状的调查,科学全面地反映目前该市社区健康档案运行情况,以便能科学真实地发现和探索影响健康档案建立和实施的因素,为新疆全面实现社区健康档案系统化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健康档案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普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非参数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新疆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档率(50.9%)及其重点人群的建档率(60.0%)都低于乡镇卫生院建档率(70.4%)及其重点人群的建档率(69.3%);在健康档案的利用方面52.3%的社区卫生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认为一般;就居民配合度和建档积极性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和利用率一般,建档工作开展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困难。对此应多管齐下,最终实现社区健康档案的系列目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居民健康档案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重点任务,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关于健康档案的研究多局限在某个城市或社区内,基于全国范围的从需方角度开展的跨省份研究相对缺乏。 目的 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利用情况。 方法 基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人群,将调查对象分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一般人群6类。于2019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各抽取1个省份(浙江省、山西省、重庆市)的1个区和1个县,在相应区(县)内随机抽取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其所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最终抽取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前来机构就诊的居民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可查看情况、查看方式及满意度。 结果 最终纳入居民10 067例,9 119例自述已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0.58%。其中,0~6岁儿童的建档率为94.09%(2 787/2 962)、孕产妇的建档率为95.60%(956/1 000)、≥65岁非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的建档率为87.87%(616/701)、≥65岁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率为88.87%(1 414/1 591)、<65岁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率为92.91%(747/804)、≥65岁糖尿病患者的建档率为89.41%(895/1 001)、<65岁糖尿病患者的建档率为92.72%(471/508)、一般人群的建档率为82.20%(1 233/1 500)。在建立了健康档案的居民中,67.02%(5 990/8 938)可以随时查看健康档案,12.40%(1 108/8 938)反映不能查看健康档案,20.59%(1 840/8 938)表示从未查看过健康档案。5 990例可随时查看健康档案的居民中,查看方式以纸质健康档案居多〔4 538例(75.76%)〕。83.31%(4 352/5 224)的居民对健康档案服务表示满意。不同省份、区(县)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人群类别居民的建档率、健康档案可查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省份、就诊机构类型、区(县)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人群类别居民对健康档案建立与利用情况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有明显提高,利用率有所改善但仍有待提高,居民满意度尚可。  相似文献   

9.
背景 2016年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居民基层首诊意愿逐步提升,但签约居民基层首诊效果评价尚需进一步探讨。目的 了解签约居民的首诊性评价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策略。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东省三市抽取5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共4 000名签约居民。采用汉化版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PCAT)的首诊性维度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签约居民首诊性维度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签约居民首诊性评价的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 85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48%。其中,乡镇卫生院签约居民为2 086名(54.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 773名(45.9%);三个地区的首诊性维度总得分为3.49分,得分最高的条目是“您的签约机构周六、周日开门吗”(3.74分);得分最低的条目是“在非营业期间,如果您在晚上生病了,您的签约机构会有医生或护士出诊吗?”(3.0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签约机构、个人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身体健康、是否确诊慢性疾病是签约居民首诊性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签约居民的首诊性评价较...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现阶段,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签约率较高,但签约服务质量和服务利用率问题仍有待改善。目的 全面了解广东省梅州、河源两市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履约、续约现状,并探索预约诊疗服务对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7—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梅州市和河源市的11个区(县),由各区(县)卫生健康局提供可调查乡镇卫生院名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乡镇卫生院的分管院长或公卫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广东省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指导中心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广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所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进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设置因变量为结果质量指标(一般人群/重点人群的有效签约率、履约困难机构数和续签率低机构数),比较不同预约诊疗服务提供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约诊疗服务对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结果 100家乡镇卫生院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中位数分别为69.0%(60.0%,85.0%)、31.8%(29.1%,54.5%);重点人群/一般人群的家庭医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现状进行调研和评估,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方法结合收集的数据,从IT的治理(组织机构管理、信息体系管理)和IT的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应用体系管理)进行分析。结果从调查回收的86份问卷看,2000年以来,70家(8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依靠自筹资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有台式PC机,61家(70.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服务器,64家(74.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有网络交换设备,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连接医保网,大多数中心均陆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CHSIS)建设。结论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进度与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资金、人才和标准化,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对健康小屋的功能与资源配置需求,以期对社区健康小屋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于2014年10月-2015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随机选取就诊居民98例,以及在中心辖区内街道随机拦截居民100例,进行社区健康小屋需求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98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社区居民对健康小屋的服务内容需求有定期健康体检(77.2%,152/197)、健康咨询(64.0%,126/197)、慢性病筛查和随访/指导服务(51.3%,101/197)等;认为首要的体检测量工具为血压仪(45.1%,88/195);期望的健康小屋功能有医疗咨询(64.0%,126/197)、健康指标监测(61.4%,121/197)、慢性病防治(55.8%,110/197)等;期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开辟健康小屋(43.3%,84/194);期望健康小屋的面积为30~60 m2(49.8%,95/191);期望医护人员或设备配备有全科医生(80.6%,158/196)、护士(50.5%,99/196)、专科医生(37.2%,73/196)、具有交互功能的仪器(20.4%,40/196)等;认为健康小屋首要医务人员为全科医生(58.2%,110/189);认为健康小屋内医务人员数为2~3名(59.6%,112/188);期望健康小屋的开放时间为一周都开放(43.8%,85/194)。目前,社区居民接受的健康小屋服务模式为进行必要的体检项目和健康宣教内容,偏向于体检项目(41.9%,82/196);认为健康小屋有必要(83.1%,162/195);认为其他可以代替健康小屋功能的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身(37.2%,73/196);愿意去替代机构(75.5%,145/192);与替代机构相比,健康小屋的优势有交通便利(52.3%,103/197)、费用便宜(47.2%,93/197)等。结论 社区健康小屋的功能不应仅限于体检,其更应发挥健康知识传播和指导的功能,且后者的特色化发展是健康小屋有别于其他替代机构的关键。另外,社区健康小屋还需在硬件和软件配备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由原来的医疗为主转变为“六位一体”综合健康服务,社区原有的内科、外科、妇产科等专科病房也转变成了综合病房。了解社区综合病房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准确把握服务对象健康需求、制订疾病防治策略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远郊社区综合病房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为实施针对性的疾病防治措施、开展医护人员专业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浦东新区所有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病房2015-2017年出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第一诊断等资料进行分析,这些信息均从“上海市医疗机构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导出。结果 2015-2017年,浦东新区远郊社区综合病房出院患者共49 352人次,女27 294人次(55.30%),男22 058人次(44.70%);≥80岁者占42.59%(21 019/49 352);系统疾病排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40.95%,20 208/49 352)、循环系统疾病(32.46%,16 021/49 352)、消化系统疾病(7.32%,3 611/49 352);前3位系统疾病的月分布显示,呼吸系统疾病1月份出院人次占比最高(13.94%,2 816/20 208)、循环系统疾病3月份占比最高(9.53%,1 527/16 021)、消化系统疾病8月份占比最高(12.21%,441/3 611);单病种排前3位的依次为脑梗死后遗症(12.90%,6 366/49 35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2.65%,6 244/49 352)、急性支气管炎(9.44%,4 658/49 352);男性单病种首位是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7.75%,3 915/22 058),女性单病种首位是脑梗死后遗症(13.37%,3 649/27 294)。结论 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病房以老年慢性病患者为主,发病高峰与季节有关;脑梗死、COPD的防控压力较大。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作为诊疗服务的主体,应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谱、发病高峰等特点,结合社区实际制订疾病防治策略,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健康服务;同时,针对社区高发病种,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全科医生及社区护理人员的健康服务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与其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医疗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为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管理调控基层医疗设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调查对象包括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辖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利用自编调查表,采用自填问卷形式对各医疗机构主管医疗设备的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1家乡镇卫生院纳入分析(86.5%)。除生化分析仪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各类相关设备配备数量水平相当,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DR、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和血凝仪的配置率较低,27.8%的机构认为由于"设备数量不足"导致不能满足日常需求;38.4%的设备超过了折旧年限且乡镇卫生院占比更高(P=0.004),51.3%的机构认为由于"设备陈旧或水平不能满足需求"导致不能满足日常需求,客观指标与主观认知结果一致。此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较,更多的乡镇卫生院认为由于"技术人员水平不能满足诊疗需求"(33.8%vs.8.3%,P=0.006)和"缺乏操作人员"(47.3%vs.25.0%,P=0.042)导致设备使用不能满足日常需求,并存在更多的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两类基层医疗机构不能满足需求的前三位设备均为DR、超声和CT。结论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和使用存在设备配置率和配置数量不足、设备陈旧、相关技术人员紧缺或技术水平有限、设备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且乡镇卫生院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为突出。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柳州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精防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用调查问卷对柳州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精神卫生防治相关情况、精防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市1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123名精防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其中74.81%为兼职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高,工作年限平均6.74年;精防人员普遍感觉从事精神卫生工作有困难,困难原因主要表现在人力不足,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只有1名精防人员,工作量及工作压力大,精防工作状态满意的41人,不满意的22人。结论该调查发现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精防人员仍存在人力不足,流动性大等问题,建议保持精防人员相对稳定性,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根据自身工作量增加相应精防人员,加强对精神卫生专业知识培训,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精防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促进本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吕凯敏  孙艳格  闫岩  李超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9):2369-2373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方法 将北京市16个区/县以城区及远郊区/县分层,按1∶1的比例抽取样本,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其中城区48家,远郊区/县45家。于2016年6—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妇女保健科室设置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妇女卫生保健服务项目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项目。共发放问卷93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72家(77.4%)有专门的妇科医师,其中31家(43.0%)有独立的妇科门诊。北京市城区与远郊区/县有独立妇科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提供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计划生育手术、更年期保健、产前检查服务的机构分别有47家(50.5%)、53家(57.0%)、28家(30.1%)、57家(61.3%)、34家(36.6%)。城区和远郊区/县提供计划生育手术、更年期保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和远郊区/县提供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产前检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开展彩超、超声骨密度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妇科经阴道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血生化检查、女性激素检查服务的机构分别有80家(86.0%)、45家(48.4%)、15家(16.1%)、37家(39.8%)、74家(79.6%)、86家(92.5%)、23家(24.7%)。城区和远郊区/县提供彩色超声检查、超声骨密度检测、妇科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和远郊区/县提供电子阴道镜检查、乳腺超声检查、血生化检查、女性激素检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初步具备开展妇女卫生保健的相关人员配置及硬件设施,开展形式多样,但仍需加强妇科专业人员配置和妇科门诊设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江苏省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发展趋势,评价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以期为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优化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江苏省的《统计年鉴》《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从中提取2010-2014年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全民健康覆盖(UHC)测度维度(包括经济可负担性、服务可提供性、服务可获得性、体系有效性)来评价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采用年平均增长速度分析2010-2014年江苏省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发展趋势;采用TOPSIS法和秩和比(RSR)法,比较江苏省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结果 2010-2014年,江苏省在经济可负担性维度中,人均政府财政补助、门诊人均医疗费、住院人均医疗费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8.57%、4.18%、1.53%;在服务可提供性维度中,每千人口基层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卫生人员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44%、1.89%、2.34%;在服务可获得性维度中,人均诊疗人次、病床使用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83%、2.73%;在体系有效性维度中,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09%、-5.48%,人均期望寿命为76.63岁。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Ci值分别为0.465、0.535;RSR法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RSRi值分别为0.467、0.533。结论 2010-2014年江苏省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总体上呈提高趋势;两类主要基层医疗机构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存在差异,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和就医意向,为就医新格局的形成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6-8月,在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区、天河区及海珠区抽取居民650例。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对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利用、满意度及需求情况,患小病时的就医意向。以其中问卷填写有效的614例为调查对象。结果 614例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为62.7%(385/614),不同性别、学历、月收入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医保类型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53.0%(204/385)知晓所在社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120/385)知晓所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全科医生;26.7%(103/385)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价为满意,63.6%(245/385)对社区医生评价为满意。38.3%(235/614)的居民在患小病时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不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居民患小病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希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常见病诊治、购买常用药品、定期体检、出诊、老/妇/幼保健、计生指导、康复治疗及急诊服务的比例分别为60.5%(233/385)、51.2%(197/385)、51.2%(197/385)、45.2%(174/385)、36.6%(141/385)、27.3%(105/385)、25.2%(97/385)、19.0%(73/385)。结论 广州市城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和患小病时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比例均较高,"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角度了解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试点改革成效,为下一步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0个试点城市为研究现场,抽取试点工作开展处于中等水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各1家(无乡镇卫生院的地区则再抽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替),共抽取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取调查当日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在岗的卫生技术人员为问卷调查对象,于2014年8月18-23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对试点改革的知信行情况、工作强度与压力、执业现状的满意度情况等。发放问卷847份,有效回收问卷80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69%。从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分别随机抽取2个全科医生团队,以全科医生团队的全体人员为访谈对象。于问卷调查时间同期采用座谈法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机构全科医生多种执业方式开展情况及实施中存在的困难。结果 在802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有594人(74.06%)知晓医师可以多点执业;有791人(98.63%)只在本单位上班。249名基层临床医生中,有214人(85.94%)知晓医师可以多点执业;有246人(98.80%)目前只在1个机构执业;有54人(21.69%)认为所在单位支持多点执业;有45人(18.07%)打算开展多点执业。样本机构均已组建了全科医生团队并已开展了与居民的签约服务,有729人(90.90%)认为首选签约对象是慢性病患者,其次是65岁以上老年人(726人,90.52%)。针对当前执业状况,工作负荷的满意度最低(满意度为22.81%,183/802),其次是奖金分配制度(满意度为32.54%,261/802)。制约全科医生多种方式执业的原因有:当前人事管理政策和薪酬制度制约;基层机构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日常任务繁重,压力大,无暇开展其他方式执业;相关配套支撑政策和服务平台建设不健全。结论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与试点改革的积极性高;推动全科医生多种方式执业的配套政策和服务平台建设存在不足;全科医生薪酬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全科人才缺口较大,应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并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20.
彭韵杨  伍林生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6):1909-1913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情感倾向,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重庆市9个主城区的社区居民450人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居民的一般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利用情况和总体态度,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情感倾向三个方面。结果 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9.3%。知晓社区卫生服务的有346人,知晓率为86.1%;知晓且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有216人,利用率为53.7%。346名知晓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态度评分为(2.67±0.78)分。在居民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值得信赖”“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感到满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环境足够舒适”“医疗设施感到安全放心”“从住所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方便”“提供的基础健康服务很齐全”“社区卫生服务的收费合理”的情感倾向中,平均分分别为(2.64±0.80)、(2.58±0.79)、(2.82±0.86)、(2.73±0.85)、(2.47±0.95)、(2.87±0.82)、(2.74±0.86)分。社区居民对诊疗水平、服务态度、环境舒适、医疗设施、地理方便、服务齐全、收费合理的情感倾向与总体态度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重庆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情感倾向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充分挖掘居民就诊的潜力,提升居民就诊的价值体验,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水平和改善硬件环境,从多层面为居民考虑,增强居民就诊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