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制订出合理的舱与稳压换氧方法,使稳压治疗期间舱内达到75%以上的有效氧浓度。方法:测定加压前氧气洗舱后不同时间及加压后不同压力。稳压换氧后舱内氧浓度。结果:氧气洗舱12min后,不同压力稳压期间舱内氧浓度均在75%以上。结论:本方法可使YLC0.5/1型婴儿高压氧舱舱内氧浓度在稳压治疗期间达到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2.
婴儿氧舱洗舱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 70 1所生产的氧宝牌婴儿氧舱的洗舱方法进行研讨。1 材料与方法采用 70 1所氧业中心生产的氧宝牌婴儿氧舱。试验 (一 )设计 3种 5组洗舱方法分别是 :常压开门洗舱组 ;常压门缝洗舱 ,根据门缝开启不同分为 3组 ,分别为 3,1,0 .5mm组 ;微压门缝洗舱组。各组的共同点是洗舱时关闭排氧阀 ,打开供氧阀 ,供氧压力为 0 .0 33MPa ,都是让舱内空气从舱门排出 ,不是经排气孔排出。不同的是常压开门洗舱是将门敞开 ,常压门缝洗舱是将门关上只留下 0 .5~ 3mm的小缝 ;微压门缝洗舱是将舱门关上并加一点压力(0 .0 0 5MPa以下 ) ,当舱内…  相似文献   

3.
薛梅  雷月娥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06-106
目的:探讨婴儿氧气加压舱常压门缝洗舱方法与持续低流量洗舱的差异性。方法: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30名1岁以内的患儿随机分为常压门缝洗舱组(A组)和持续低流量洗舱组(B组),测定两组加压阶段0、5、10、15分钟及稳压阶段0、5、10分钟、舱内氧浓度。以进行比较判定。结果:A组和B组比较,加压阶段两组舱内氧浓度统计值5分钟差异有显著性;10分钟、15分钟差异无显著性;稳压阶段两组舱内氧浓度统计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婴儿氧气加压舱常压门缝洗舱与持续低流量洗舱方法对舱内氧浓度变化无差异,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任选其中一种洗舱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舱的安全治疗问题,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并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氧气向舱内泄漏,引起舱内氧浓度升高,是氧舱事故的最大隐患.我们研制的"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解决了当前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开启关闭氧气源、吸氧中间摘下面罩改吸空气、舱内供氧器的性能下降、舱内吸氧有空座位、患者在吸氧过程中经常摘下面罩中断吸氧等多种情况下,氧气向舱内泄漏的问题.这些情况下泄漏的氧气都能由"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控制,全部排到舱外.对预防舱内氧浓度的升高,效果十分明显,对提高氧舱的安全性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人氧舱面罩部位漏氧随时可能发生,用单测氧仪多采样点按区位检测舱内氧浓度,可以及时发现舱内漏氧部位,以便操舱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多人氧舱内曾多次发生火灾,造成舱毁人亡,其主要原因都是氧浓度升高超标遇明火造成的,众所周知氧气是助燃气体,没有氧气物质就不能燃烧.而物质的燃烧速度、强度与氧的浓度及氧分压有密切关系[1],因此如何控制高压氧舱氧浓度升高是操舱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实验证明,气体的氧浓度≥30%时,可引起一过性燃烧,我国目前已规定医用高压氧空气加压舱内氧浓度不能超过23%,而正常空气中的氧浓度是20.9%因此,当舱内有6人以上吸氧时氧浓度很容易上升,我科采用的十人舱,十年来在大家的努力下,氧浓度一直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我们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控制舱内氧浓度.  相似文献   

7.
张华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4):582-583
目的比较CO中毒高压氧治疗病人,不同洗舱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CO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采用稳压阶段施行阶段性洗舱法(方法Ⅰ),第二组采用稳压阶段施行持续小流量洗舱法(方法Ⅱ)。结果在治疗压力、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洗舱方法,可获得不同的氧浓度,方法Ⅱ获得舱内氧浓度较高,治疗2天后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口唇樱红、四肢无力症状较轻,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中毒高压氧治疗病人,采用稳压阶段施行持续小流量洗舱法,明显优于稳压阶段施行阶段性洗舱法。  相似文献   

8.
YLQ0.5/1型婴儿高压氧舱是婴幼儿高压氧医学临床治疗和研究的专用医疗设备。高压氧疗法能使大量的氧通过弥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内,其中 10%与血红蛋白相结合, 90%溶解在血浆中,起抑制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生长的作用,还能帮助白细胞杀菌。因此,高压氧疗法是一种既无损伤、无侵害性,又无毒素,且能使人体增强抵抗疾病能力和消除病痛的自然疗法。现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归纳如下。 1 使用故障 (1)按操作规程在准备过程中,要严格进行舱内外物品及环境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清洁氧舱时不能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舱体要避免阳光直射、不能采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2)氧源 (氧气瓶 )要使用医用氧,且保证氧充足。要做到无菌湿化,保证舱内湿度大于 70%。氧气吸入器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供氧、排氧软管连接处必须密封良好。 (3)氧舱内外的螺栓、铰链、接头等需要润滑的部位,要绝对禁油。必要时要用硅脂润滑。氧舱供氧工作时不许拆动零部件。 (4)为防止产生静电火花,婴儿进舱前要严格检查,托盘内的被垫、枕头和衣物必须是全棉制品,最好是氧舱专用品。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临床上常利用成人单人舱或多人舱罩隔等方法对婴儿进行高压氧治疗。但由于婴儿与成人在生理条件上的许多不同 ,近年来 ,专为婴幼儿设计出来一种舱为婴儿舱 ,适用于新生儿及 1岁半内的婴幼儿。高压氧疗法之所以能取得优于常压氧疗法的独特疗效 ,在于它创造出一个高氧分压的吸氧环境。要提高婴儿舱的氧分压 ,一是提高舱压 ,二是提高舱内氧浓度。婴儿舱从设计到治疗都有压力限制 ,一般不超过0 .0 8MPa ,所以采用提高氧舱压来提高氧分压是有限的 ,通常均以提高氧浓度的方式来提高氧分压。方法是向舱内输入氧气 ,置换出舱内原有空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CO中毒高压氧治疗病人,不同洗舱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CO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采用稳压阶段施行阶段性洗舱法(方法Ⅰ),第二组采用稳压阶段施行持续小流量洗舱法(方法Ⅱ)。结果在治疗压力、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洗舱方法,可获得不同的氧浓度,方法Ⅱ获得舱内氧浓度较高,治疗2天后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口唇樱红、四肢无力症状较轻,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中毒高压氧治疗病人,采用稳压阶段施行持续小流量洗舱法,明显优于稳压阶段施行阶段性洗舱法。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