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Loeffler感染性心内膜炎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累及心脏的表现。其临床表现多样,累及多个系统,可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咳嗽、皮疹、进行性心衰、贫血、动脉栓塞、外周血及骨髓象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本文将报道Loeffler心内膜炎引起心室血栓形成1例,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心内膜炎是指心脏瓣膜和心壁内膜的炎症,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是由细菌、霉菌、立克次体和部分病毒等经过血液直接感染而产生的心内膜炎。因此,动脉内膜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性病变,例如动脉导管末闭或主动脉缩窄等所并发的感染性动脉内膜炎亦包括在本病范围之内,故统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以下筒称IE)。非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风湿病所引起,并包括先天性,免疫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英姿 《中原医刊》2005,32(3):28-29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心内膜所致,易累及心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生于原有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及正常心瓣膜。随着医疗条件改善,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有很大变化。若诊治不当,特别是在不能开展心外科手术的基层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率仍很高。我院自1994年7月-2004年2月,治疗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风湿性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结缔组织病的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疣状心内膜炎、嗜酸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心脏瓣膜受累包括瓣膜增厚、狭窄、关闭不全和疣状心内膜炎等,以瓣膜增厚和关闭不全最常见. 多数患者是轻...  相似文献   

5.
1概述 微生物植入心内膜引起的疾病称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生物体往往是一种常见菌,影响部位通常是心瓣膜之一,特征性损害是赘生物.一般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一术语比细菌性心内膜炎更适用,因为该病也可由真病和衣原菌引起.适合临床应用的名称包括急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ABE和SBE)、天然瓣膜性心内膜炎(NVE)、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PVE)和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BTE)[1].  相似文献   

6.
静脉药瘾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宇程  张高星 《广东医学》2000,21(4):324-325
目的 探讨静脉药瘾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和2例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结果 静脉药瘾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右心,且绝大多数累及三尖瓣。肺部急性炎症浸润或多发性肺脓肿是其主要临床特征。预后多良好。结论 静脉药瘾者左、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有明显区别。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1888年 Ziegler 对发生于心瓣膜上的非感染性血栓性赘生物作过描述,称它为“血栓性心内膜炎”。以后,文献上曾在恶病质性心内膜炎、终末性心内膜炎、退变性疣状心内膜炎及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等名称下对它进行过报导。后来许多观察说明:它不一定是终末性的,也不一定伴有消耗性或恶性疾病,而且病变的性质也不是炎症性质的,所以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on-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心内膜炎2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心内膜炎25例误诊分析湖南省桃江县人民医院内科(413400)罗介凡,方剑萍0引言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是一种以心脏病变为主,可累及全身所有脏器的疾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心血管器...  相似文献   

9.
李惠芳 《广东医学》1995,16(12):848-849
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潮州市中心医院(521000)李惠芳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危害性大,死亡率高,易误诊的一种心内膜病。多数累及主动脉瓣,其次是二尖瓣,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右心瓣及室壁受累少见。本文对我院几年来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进行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词1931年由Thayez氏首先使用,后为Leznez及weinsfein广为运用。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除一般而外,也可由霉菌·立克次氏体等引起,故亦可称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本文拟就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临床特征、诊断技巧和治疗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并发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及超声资料,认为该种无创性检查可作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诊断方法。讨论了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最常累及瓣膜.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为:①中毒症状明显;②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③感染迁移多见;④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为:①中毒症状轻;②病程数周至数月;③感染迁移少见;④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对少见,本节重点介绍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最常累及瓣膜.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为:①中毒症状明显;②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③感染迁移多见;④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为:①中毒症状轻;②病程数周至数月;③感染迁移少见;④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对少见,本节重点介绍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超声心动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脏病的非入侵性检查。1973年 Dillon 等首先用 M 型超声仪探查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发现有赘生物,并经手术或尸体解剖证实,认为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简便而可靠。最近,我们用 M 型超声和二维扇形扫描观察了5例临床证实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其中风湿性心脏病3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脱垂各1例。现结合文献,初步报道一些体会。M 型超声仪探测部位在胸骨左缘第2~5肋间。按声束贯穿心脏的不同平面,可显示心底、二尖瓣、心尖、右室和三尖瓣等五个标准区。当右心增大时,在胸骨右缘探测,可显示房间隔和右房等结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症,常累及心脏瓣膜,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最多见,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较少见,并可同时累及多个瓣膜.近年来,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以前被人称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心内膜表面的感染.因心瓣膜与心内膜相邻,炎症常会累及到心瓣膜.  相似文献   

17.
<正>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反复发作、慢性进行性、累及多系统的非感染性炎性反应。病程长短不一,主要累及全身多处软骨,如外耳、鼻、肋软骨、上呼吸道气管软骨等,亦可累及巩膜、关节而出现症状。反复软骨炎性反应可导致外耳、鼻等结构破坏,甚至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心内膜炎由病原菌感染心内膜引起,在心内膜面形成由血小板、纤维蛋白、致病微生物和炎症细胞等构成的赘生物.病变最常累及心脏瓣膜,其他部位包括腱索、腔壁内膜和间隔缺损等.发生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或主动脉缩窄部位的感染所致的动脉内膜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类似.未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率极高,即使接受治疗,6个月的死亡率仍接近25%.早期诊断和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积极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