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536例,分别采用相应的国产封堵器经导管进行封堵治疗。术中进行造影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分别于术后24h,1、3、6个月随访TTE及心电图,观察疗效。结果除7例发生不同并发症,529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8.7%。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国产封堵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4例行介入治疗,封堵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97.76%(131/134),无心脏瓣膜受损、封堵器脱落移位。释放封堵器后残余分流1.49%(2/13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49%(2/134)。随访中未发现血栓形成、组织排异反应、细胞毒性及急性全身中毒现象。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欣辉  姚臻  赵善和 《华夏医学》2007,20(6):1256-1257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总结我院36例行导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3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结果: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0.5~4年,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心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口封堵器与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疗效差别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输送系统实施介入封堵治疗,观察组选用国产封堵器和输送系统实施,对照组选用Amplatzer进口封堵器和输送系统实施。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一次封堵成功率,术前、术后左向右分流量和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比例及心功能的变化,并记录所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封堵成功率为97.22%,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7)。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左向右分流量和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比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降低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91)。结论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与进口封堵器的疗效相当,国产封堵器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且价格低廉,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在桂西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国产封堵器用于245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分别包括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局部解剖结构满足封堵条件。在局麻或全麻下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手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监测。术后随访13个月。[结果]堵闭操作技术成功率98.3%。有2例患者手术后3-7 d 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发生心源性晕厥;安装临时起搏器3 d后心率正常。3例患者术后发生溶血,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是筛选先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手段。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低,恢复快,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手段之一。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张庆斌  杨大严 《安徽医学》2016,37(11):1415-1417
目的 分析总结国产记忆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使用国产记忆封堵器行介入治疗的81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均经右股静脉穿刺及送入封堵器,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经右股动脉穿刺并送入送入封堵器。术后随访24个月,以重复造影评价封堵效果,统计早期及24个月的远期并发症。结果 81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1.4%,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1%。随访24个月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 国产记忆封堵器介入治疗CHD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104例无锡儿童医院住院适合用介入方法封堵治疗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9例,女55例,年龄10个月5天~15岁,平均年龄(3.8±2.9)岁;体重8.5~68.0 kg,平均(16.25±9.3) kg。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5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26例,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1例,均行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后口服阿司匹林3~5 mg/(kg·d)(最大量100 mg/d),疗程6个月。同时术后24 h复查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后第1、3、6、12个月予心脏超声、心电图追踪及随访,以后每年常规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 结果 共植入国产封堵器106个,同时植入2个封堵器患儿4例。介入封堵成功102例,2例封堵失败,封堵成功率为98.08%。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96%,其他并发症17例。所有患者均无心包填塞,无封堵器移位,无溶血,无血栓或气栓形成。 结论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疗效肯定,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把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后坚持长期随访心电图及心脏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透视下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共19例病人,其中房间隔缺损12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室间隔缺损2例,均在心脏超声和X线指引下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19例病人均封堵成功,术后超声显示无残余分流,术后1月、3月、半年复查,均未见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本文报告我院自2005年2月以来,应用Amplatzer PDA、ASD、VSD封堵器治疗25例先天性心脏病,均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例符合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予即刻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疗效。结果22例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术毕PDA和VSD杂音消失,即刻造影和TTE随访均无残余分流;ASD术后即刻TTE示有2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微量二尖瓣反流,随访3~6个月时2例残余分流和1例二尖瓣反流消失。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PDA、ASD或V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对18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房间隔缺损(ASD)、1例室间隔缺损均经导管由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中即刻造影或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封堵完全,术后1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23例均封堵成功,24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21例封堵完全,2例PDA残余分流,1周和1个月后复查分流均消失。1例PDA合并Ps者,鉴于跨肺动脉瓣膜的压力阶差aP29mmHg,仅封堵PDA;1例外科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多发室间隔缺损,术中造影证实为上下位排列的2处、直径为2mm和5mm、较为接近的分流口,选择腰部直径为6mm的偏心型Amplatzer VSD封堵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造影显示完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同时部分性阻断小的分流口,超声和造影显示另一分流口直径在1~2mm以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认为只需病例选择得当,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VSD是适用于小儿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使用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006年12月~2008年11月收住我院,经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的36例先心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室间隔缺损(VSD)13例,房间隔缺损(ASD)18例],在X光透视下经导管置入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并于术后24 h、1月、3月随访心电图、TTE,观察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5例PDA直径4~12 mm,选用封堵器8/10~16/18 mm,手术成功率为100%。18例ASD均为继发孔型,超声下直径6~30 mm,选用封堵器直径8~38 mm,手术成功率为94.4%。13例VSD皆为膜部缺损,左室造影下直径5~15 mm,选用封堵器直径6~16 mm,手术成功率为92.3%。全组总成功率为94.4%。封堵成功者24 h、1月、3月随访中除1例心电图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外,其余心电图正常;34例封堵成功患者均未发现杂音,TTE未见残余分流,且超声下房室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EF)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且价格低廉,更能被广大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例患者经心脏彩超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继发孔型ASD 13例,PDA 8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2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后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3例ASD有少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已无分流.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国产封堵器价格适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郭志恒  姜亦忠  符韶鹏 《吉林医学》2013,34(10):1894-1895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64例应用Amplat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AD)的病例,并初步观察与评估了其远期疗效。方法:总结64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其中房间隔缺损(ASD)43例、室间隔缺损(VSD)(膜部)4例与动脉导管未闭(PDA)15例。结果:ASD、VSD和PDA的一次封堵成功率分别为97.67%、100%及100%。术后随访1~3年,随访超声心动图示患者的右心房、右心室内径缩小,肺动脉收缩压降低,无残余分流。全组远期随访均生存良好,无并发症及因CAD而再次接受治疗患者。结论: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CAD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及远期疗效较好等优点,可以作为CAD治疗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15.
江汝健  付立  李勇 《四川医学》2008,29(4):459-459
采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2003年9月~2007年4月,我们收治3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封堵器脱落的患者,经外科急诊手术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封堵术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成功率高、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不留疤痕等特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对46例先天性心脏病成功施行Amplatzer伞介入封堵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期介入治疗复合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0例同期施行联合介入治疗,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并肺动脉瓣狭窄(PS)18例,室间隔缺损(VSD)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PDA并PS 18例,ASD并PDA 12例,PS并VSD 2例,ASD并VSD 6例.结果 60例均1次治疗成功.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经1个月~5年随访,患儿心脏缩小,心脏功能改善.结论 在病例选择恰当情况下,对小儿复合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同期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4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47例患者采用普通镍钛合金封堵器介入治疗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治疗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指标改变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时,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房前后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房前后径均有所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指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的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1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3例;ASD13例,PDA4例,年龄6—63岁,平均33.75±19.35岁。体重14—64kg,平均47.51±19.62kg。所有病例在透视、造影及食道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及PDA。术后24小时,一周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X线检查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13例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为12—36(29.75±7.13)mm,选择封堵器直径为14—38(29.75±7.15)mm;4例PDA最窄径3—11(5.3±2.07)mm,选择封堵器8—6mm2例,10—8mm1例,10—12mm1例,17例患者术后“小时行TTE检查,无一例存在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完全封堵串100%,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心唐比例不同程度缩小。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幂治疗ASD及PDA是一种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巍  张玉顺  杜亚娟  成革胜  谢学刚 《重庆医学》2008,37(23):2699-2700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63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2例并发3种畸形,余均为2种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原则:同期治疗应先行瓣膜球囊扩张术纠正瓣膜狭窄,其次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再次行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最后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特殊情况时则遵循个体化原则.结果 63例中,2例VSD并PDA患者因年龄小于3岁,体重不足10Kg,而进行分期介入治疗,其余患者均行同期介入治疗.63例患者均荻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19例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者,术后跨肺动脉瓣平均压差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4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均明显增加.术随访后3d、1个月、6个月,所有患者房室水平及大血管水平分流均消失,扩大的心腔进行性缩小,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移位及脱落;X线检查显示肺血均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未记录到严重心律失常.结论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虽较复杂,但只要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治疗策略合理、操作规范,同样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