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气肿患者在胸腔镜下采取肺减容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胸外科收治的30例重度肺气肿患者,采取肺减容术,对肺功能情况、手术时间、手术之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手术之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用力肺活量FVC、FVC%及FVC1.0治疗前后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以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采用胸腔镜辅助手术,胸腔镜专用切割缝合器切除过度充气的肺组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顺利,无死亡,15例均康复出院,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术后住院时间8~54(14.7±8.8)d.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随访发现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活动能力增强.经6个月和1年分别检查肺功能,各项参数均有逐步好转.结论 严重肺气肿的患者经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后各方面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活动能力逐步好转,均能恢复生活自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为多数肺气肿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秦营 《中国校医》2019,33(6):427
目的探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差异。方法收集本院晚期肺气肿行肺减容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胸腔镜手术行肺减容术)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3月肺功能、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2组手术前肺功能(FEV1、FVC、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3月肺功能(FEV1、FVC、RV)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3月PaO2及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行肺减容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氧饱和度指标改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同期双侧肺减容术治疗≥70岁肺气肿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20例≥70岁胸腔镜同期双侧肺减容术高龄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影像学确定“靶区”,采用Endo-GIA切除过度充气的肺组织,术前及术后6个月监测肺功能、动脉血气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20例术后住院10~38(18.0±5.5)d,18例术后呼吸困难主观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指数提高1~2级。术后6个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残气容积(RV)和肺总量(TLC)均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6MWD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期双侧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70岁老年性肺气肿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中熟练掌握胸腔镜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度阻塞性肺气肿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致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0岁、心血管病史、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术前血钾〈4mmol/L是致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控制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防止肺减容术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重度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单侧肺减容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66个月,无气胸复发。肺功能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增加,残气量(RV)和肺总量(TLC)下降,动脉血氧分压上升。上述各项指标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单侧肺减容术创伤较轻,治疗重度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减容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施行LVRS。其中单侧26例,分期双侧6例。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一侧肺容积为20%~30%,比较LVRS前后的肺功能、活动能力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均于术后7~22d后康复出院,3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9例持续漏气(7d),1例并发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呼吸困难指数从3~4级转为0~2级。术后及术后半年的观察指标1秒时间肺活量(FEV1)、肺总量(TLC)、残气量(RV)、PaO2、PaCO2和6min步行距离等明显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选择性重度肺气肿患者,胸腔镜LVR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近期改善真呼吸功能,增加活动能力以及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施行LVRS,比较LVRS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活动能力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36例患者均于术后8-27d康复出院,术后2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1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并发持续漏气(时间最长达5d)。术后3个月呼吸困难指数从Ⅲ-Ⅳ级转为I-Ⅱ级,肺总量(TLC)及功能残气量(RV)较术前改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aO2、PaCO2和6min步行距离等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重度肺气肿患者,电视胸腔镜LVR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其呼吸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2005年3月7日我们对1例肺功能严重下降的重症肺气肿患者进行了左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侧胸腔镜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方法及疗效,总结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选取2005年7月至2011年8月进行单侧胸腔镜LVRS治疗COPD患者21例,全部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 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变化,评价单侧胸腔镜LVRS的临床疗效.结果 单侧胸腔镜LVRS术后3~ 12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术前显著提高,肺总量、残气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手术中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33.3%(7/21).结论 单侧胸腔镜LVRS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为下一次LVRS提供机会,尽量切除无功能肺组织和防止残肺漏气为手术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肺功能。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FVC、 FEV1、 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相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且能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胡杰伟  杨绪全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360-1361
目的探讨经第五肋间不断胸肌切口在肺减容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1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经第五肋间不断胸肌切口行肺减容术(LVRS),全麻双腔插管,单肺通气,经第五肋间不断胸肌切口进胸,使用国产直线切割缝合器,结合部分折叠缝合行肺减容,关胸前辅以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6个月肺功能、动脉氧分压、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结论第五肋间不断胸肌切口行肺减容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终末期患者最终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肺容积减少术为部分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开展肺容积减少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已有八年,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阻肺方面的文献资料,结合该院临床经验,现就其基础理论与实施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7日我们对1例肺功能严重下降的重症肺气肿患者进行了左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现报道如下。患者男,6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0年。术前4年需在家卧床吸氧治疗;术前2个月因左侧气胸住院。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0.96 L,占预计值24.8%;1 s用力呼气容积0.41 L,占预计值13.3%;最大通气量23.36L/min,占预计值20.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鉴定:供、受体的ABO血型均为B型,HI V、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均为阴性,受体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手术方式:患者在全麻下右侧45°卧位,于左侧第5肋间腋下进胸,探查见左肺呈弥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侧/双侧肺减容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与并发症。方法统计1996年6月-2006年3月胸腔镜辅助完成的42例双肺减容术与97例单肺减容术患者的死亡率、术出血血量并作对比。结果42侧双侧肺减容手术死亡5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1.9%;97例单侧肺减容手术死亡1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氧依赖23例单侧/双侧肺减容手术患者全部脱氧。一般双肺切除120—170g之间;而单侧肺组织的切除量〉60g。术后住院时间10—40(20±4)d。失血量100—400(230±79)ml。双侧手术平均住院总费用(5.274±0.757)万,单侧手术平均住院总费用(3.397±0.533)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肺减容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与术中出血量比单侧肺减容术明显高,国人更易接受单侧肺减容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下肺肿瘤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手术室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独立性、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及FVC、FEV1、FEV1/FV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15.00%(均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手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黄新贵 《现代养生》2015,(6):151-152
目的:探讨肺气肿临床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1月份-2014年10月份接诊的30例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症状均有所明显,其中有12例患者痊愈,11例患者显效,7例患者无效。并且所有患者的残气容量低于肺总量的20%,患者1s内用力呼吸量高于肺活量的65%,且患者的主动脉血氧血压得到提高,二氧化碳分压得到降低。结论:临床中采取规范化治疗,加强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肺部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传统手术、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及其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PEF分别为(1.98±0.36)L、(2.57±0.36)L、(67.54±2.63)%、(3.21±0.25)L/S,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数据分别为(1.69±0.33)L、(2.11±0.36)L、(59.66±0.33)%、(2.99±0.36)L/S,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25.63±2.12)分,(39.64±1.1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1.22±1.25)分和(49.55±3.01)分,实验组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0.49%,实验组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手术,胸腔镜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手术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于2020年9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n=53)与肺叶切除组(n=53)。2组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肺段切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肺叶切除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枚数、淋巴结清扫站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FEV1、FVC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肺段切除组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的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要点等问题作扼要叙述,希望能对其规范化应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性肺病学组2011年"单向活瓣肺减容术专题座谈会"内容,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整理而来。结果适应证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最重要:①肺气肿病变呈高度异质性及其以上叶病变为著者效果较佳;②叶间裂完整者存在旁路通气的风险低,效果较好。结论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作为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中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等优点。术中采用Chartis系统检测旁路通气是目前评估靶肺叶与相邻肺叶间有无旁路通气的"金标准"。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观察患者术后通气/血流比值是否更趋合理,是判断其疗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