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艾灸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43例)和单纯治疗组(43例),联合治疗组实施艾灸联合药物进行疾病治疗,单纯治疗组采用药物单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79.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灸联合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能收到良好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爱若华联合帕夫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2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56例,对照组为爱若华治疗,观察组为爱若华联合帕夫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3%与对照组82.14%比较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各指标均较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各指标均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爱若华联合帕夫林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不良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使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研究对比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实验组(95.00%),实验组患者的晨僵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46例给予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为4.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可自行缓解。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可靠,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莒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与观察组(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蝶呤),每组各31例。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蝶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胆结石患者临床予以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胆结石患者进行平衡分组对照分析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法53例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法53例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96.23%)较对照组(90.57%)优,实验组治疗显著(P<0.05);术后比较实验组比较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明显差异(<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实验组(3.77%)优于对照组(15.09%).结论:胆结石应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复发率降低,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糖尿病患者发生肺感染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3±0.5)d、(8.0±2.1)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糖尿病并发肺感染患者疗效显著,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康泽辉  王庆国 《现代养生》2014,(16):240-240
目的:探讨中药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医抗菌药及胃酸分泌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抗菌方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Hp清除率93.8%(30/32),对照组为75.0%(24/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有效增强药物抗菌活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益赛普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予柳氮磺吡啶作对照组,予以益赛普联合柳氮磺吡啶作研究组,分析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7.50%,比对照组82.50%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头晕、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7.50%,比对照组22.50%少,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予柳氮磺吡啶联合益赛普的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成立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研讨组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讨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通过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后,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β-CTX.、TPI.NP、N-MI.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用药的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形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方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6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取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20天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指操功能锻炼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手指操功能锻炼,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手指关节肿痛、压痛减轻,晨僵时间缩短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操功能锻炼利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术联合孕三烯酮,对照组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2.5%,对照组为62.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艾灸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94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盐酸赛庚啶片,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及艾灸,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两组临床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9.26%(5/54),对照组复发率为26.67(8/3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艾灸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推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及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推拿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9%,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效果较优,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对9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23例被治愈,21例有效,3例无效,临床有效率是93.6%;对照组有13例被治愈,20例有效,14例无效,临床有效率是70.2%。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等均要比对照组优秀。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优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治疗组,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将近来38例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临床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3.7%,且不良反应治疗组比对照组少。2组疗效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来氟米特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F和CRP均较前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RF和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炎症指标,其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