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细的护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有2例患儿出现发热症状,1例患儿出现腹泻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其余患儿均治愈后出院,黄疸平均消退时间为(38.5±9.8)h。5例患儿在治疗后4-8h出现黄疸轻度反弹,2d后逐渐消退。结论: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的方法,全程不间断的精心护理有利于确保护理质量,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来研究这种护理的新方法.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2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65例新生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各种护理及蓝光照射,来探讨这些护理方法对于治疗黄疸的具体疗效.结果 通过对新生黄疸患儿护理和治疗发现,有4例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2例有发热现象,2例有腹泻现象.其他61例患儿都康复出院,他们黄疸症状的消退时间约为(38.6±9.9)h.另外,有5例患儿通过治疗以后,在3.5-7.5h仍有轻度的黄疸反弹,但是在2d后消退.结论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病非常有效且具有安全性的方法,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上中如果加上精心的护理,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于我院儿科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于患儿光疗前后实施精细护理,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发热患儿3例(4.41%),腹泻患儿1例(1.47%),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88%;64例(94.12%)患儿均治愈后出院,黄疸平均消退时间是(39.2±8.5)h;治疗4~8h后6例(8.82%)患儿出现黄疸轻度反跳。结论: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蓝光照射治疗全程中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疗效,加快患儿康复,可以较好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成勇 《药物与人》2014,(2S):63-63
目的:探讨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00例患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结果: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痊愈出院。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非常有效,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对患儿光疗前、光疗过程中以及光疗后的护理工作,从而保证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质量,缩短患儿的康复疗程。  相似文献   

5.
l目的:探析间歇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1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间歇蓝光治疗,对其进行光疗前、光疗过程中及光疗后的精心护理,并将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与该院160例进行持续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比较。结果:间歇蓝光治疗组所有患儿黄疸均顺利消退,发生皮疹12例、发热5例,180例患儿均顺利出院;持续蓝光治疗组158例黄疸顺利消退,发生皮疹24例、发热11例、腹泻3例、低钙血症2例、青铜症2例。间歇蓝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持续蓝光治疗组。结论:间歇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期间精心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芳 《现代保健》2010,(29):111-112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最佳规范蓝光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蓝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患儿无红臀发生,无眼睛及皮肤损伤,黄疸消退时间4.4±1.7 d,治疗中出现腹泻37例,发热23例,皮疹18例,青铜症1例.结论 蓝光治疗中正确、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360例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实燕 《现代医院》2005,5(6):81-82
目的探讨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对360例新生儿黄疸利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做好蓝光箱及患儿入箱前的准备,光疗时注重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同时做好患儿安全、生活护理,严密病情观察,光疗后患儿的护理以及蓝光箱的终末消毒及处理。结果360例患儿无1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护士积极有效、精心的护理是光疗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黄疸指数过高会对新生儿大脑造成损伤,若引起胆红素脑病,则可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造成脑瘫等后遗症,从而影响患儿健康,故对新生儿黄疸应引起足够重视,应积极治疗,精心护理.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但精心护理是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我院儿科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8例应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136例不同程度新生儿黄疸患儿使用光疗,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36例患儿黄疸均消退,治愈出院.结论:设备性能的完好是治疗成功的前提条件,做好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水分营养供给对预防本病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治愈新生儿黄疸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7-02我院66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儿,根据监护人意愿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34例予以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下降情况、黄疸消退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48h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59%(7/34)与对照组12.50%(4/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能明显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总结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新生儿科8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的患儿采用间歇蓝光照射的方法,蓝光照射8h,间歇5h,照射时间为72h;对照组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的方法,持续照射72h。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分别有12例、21例,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的数量有显著的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持续蓝光照射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两种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相当,没有差异,但是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刘娴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813-8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01例新生儿黄疸光疗前准备、光疗中、光疗后护理的过程并总结经验。结果 10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持续48~72小时蓝光照射均痊愈出院,其中发热<38℃2例,腹泻6例,皮疹9例。结论通过光疗前准备,光疗中护理,光疗后护理可保证蓝光照射治疗的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惠儿的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新生儿,并采用综合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朱蕴奇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44-3144
目的 研究探讨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期间加强护理观察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新生儿黄疸患儿2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120例,对比组110例.对比组采用蓝光治疗.观察组在蓝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强护理观察工作.对比两组患儿平均蓝光照射时间.结果 观察组120例,均痊愈,其蓝光平均照射时间为34.4小时.对比组110例,均痊愈,其蓝光平均照射时间43.5小时.对比结果,观察组蓝光平均照射时间短于对比组.结论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期间加强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罗细娥  喻文 《医疗装备》2021,(2):175-177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仪联合行为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高安市中医院就诊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蓝光照射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护理干预,干预3 d后,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干预前及干预3 d结束时血清胆红素水平,并统计两组光疗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光疗反应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仪联合行为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效果较好,可促进黄疸消退,进一步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且光疗反应的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16.
王心蓉 《现代养生》2014,(4):220-2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技巧,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儿表现症状的观察,分析黄疸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47例生理性黄疸患儿和1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均痊愈出院;2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接受蓝光照射的平均时间为7~8h,疗程为4~5d,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王利娟 《中国校医》2022,36(2):149-151
目的 探讨舒适性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黄疸采取蓝光照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新生儿黄疸患儿168例,将2019年2-9月采取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84),将2019年9月—2020年2月采取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作为常规组(n=84),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毅 《中国卫生产业》2012,(26):10-10,12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持续治疗3-5d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1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之前显著降低,黄疸平均消退时间为(2±1.0)d.1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中有9例显效、1例有效、0例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此次1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提示此法有效性较为理想,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黎肖琼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799-1800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2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睡眠情况、患儿体重及黄疸指数.结果 实验组患儿安静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5),患儿能在更安静的状态下接受治疗.结论 舒适护理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增强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