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实说,那既是一段最好的时光,也是一段最糟糕的时光.当时,我正开心地期待着我第一个孩子的到来,而与此同时,我那曾经充满活力、充满热情的母亲就要输掉她与脑瘤的战斗了.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我脚腕骨折,因为要做手术,我两次在整形外科住院.骨折的左脚有一段时间不能活动,但其他部位无碍,所以洗脸、吃饭这些基本生活我都能自理.  相似文献   

3.
改变对生气的态度若你曾经觉得生气不好,又控制不住生气,气之后又后悔又自责……那么从现在开始,重新看待“生气”:生气是人之常情,要容许自己生气,也要容许自己有脾气;若生气针对的人,生气之后准许自己道歉或不道歉,但不责备不悔恨自己。  相似文献   

4.
云儿 《现代养生》2012,(5):63-63
和朋友们出游,只有一帅哥是携妻同行的,一路上有着7年婚龄的这对老夫老妻,两手相扣,亲昵异常。在购物城,那帅哥更是出手大方,给妻子买了几万元的奢侈品,而自己只买了件不过百元的T恤,硬划巴恩爱关怀秀了个淋漓尽致,看得我们这些虽心里仍怀浪漫之心,却因人老色衰,早已吸引不了男人眼球的老女人“羡慕、忌妒、恨?"。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老妈一手操持家务,一手撰写日记,至今已写生活日记三十多本。  相似文献   

6.
杨剑平 《现代养生》2014,(21):15-17
唐代和尚贯修的一首诗中曾写道:"修心不到无心地,万般千种逐水流。"这无疑是对修佛学道者敲响的一记警钟。其意既是说不论修道者已获得了多高的功夫,纵使能飞天入地,但只要未到"无心地",那么所获得的一切都将会归复于零。也正所谓"心外取法求有得,终是辛劳落空亡"。释迦牟尼在世时也曾严厉地说道:"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到处,有十种仙……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亦轮回妄想流转,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相似文献   

7.
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她转艺多师,戏路宽广,文武皆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娇娇女儿身,却擅演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高亢嘹亮的嗓音,行云流水的行腔,干净利落的动作,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8.
临震不惧     
刚倒好一盆热水想把脚伸将进去,忽而整个楼房摇起来——地震了!左邻右舍立即有了响动,不久楼下便人声鼎沸起来.一会儿,有邻居进得门来,见我们一个笃悠悠地泡脚、一个笃悠悠地抽烟,惊道:“你们怎么不逃啊?”夫说:“逃?在上海,逃也许还不如不逃.”“把脚泡得软一点,逃起来快.”我开玩笑道.细想来,恐怕是在日本时经历过太多地震,弄得我们“临震不惧”了.  相似文献   

9.
老婆生了孩子后,体型也基本上成了啤酒瓶子,再也回不到可乐瓶子状了。小姨子苦口婆心劝她减肥,她却把脑袋摇得跟拔浪鼓似的:“才不呢。气球一旦吹起来,一撒气,还不都皱巴了?”  相似文献   

10.
车前子写过儿时吃糖,别的什么糖不记得了,只记得“躺在热被窝里吃酥糖,三九天气,吃得床单上都是沙沙碎屑,很不舒服”。他还说.他的牙就是吃酥糖吃坏的。  相似文献   

11.
原长沙市政协主席、市委宣传部长臧宝山,原副市长张伟块,和市里文教体卫部门退休的原正职领导十多个人,每年要欢聚一两次。今天,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聚会。  相似文献   

12.
老者的境界     
尤今 《家庭保健》2014,(4):11-11
舞能忘忧旺盛的月色,放肆地舔着大地;助兴的路灯,亮得意兴勃勃。  相似文献   

13.
一天,法国友人邀请我参加欢送宴会,时间是晚上9点.我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14.
打哑谜     
这天,甄局长让秘书去买一箱酱油和一箱梨,给刚刚离休的纪检书记老张送去.  相似文献   

15.
韩家糊辣汤     
梁鸿 《家庭保健》2014,(4):64-64
20岁的外甥女初来北京,很不适应,嘟囔着说:“北京啥也没有,吃没吃,喝没喝.”  相似文献   

16.
简媜 《家庭保健》2014,(4):22-22
联系一个旧友. “我在生病,不方便出门。”朋友的声音平和,听不出异样。因此,我以为了不起是重感冒:“谁叫你赚钱赚疯了,强迫休息了吧!”  相似文献   

17.
阮元学寿     
阮元是清代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一次,他向刘墉讨教良言,刘墉看看他那虚弱的身体,说:“我只送你五个字。”阮元立马问对方:“前辈快讲快讲,究竟是哪五个字啊?”刘墉说道:“第一先学寿。”  相似文献   

18.
如今所谓高端聚会上,谈收藏、品红酒、打高尔夫,都已经算土了,如何才称得上富贵高雅?谈养生.  相似文献   

19.
到2010年,我满62岁,在旧金山居住已超过30年.这样的年龄,无论如何乔装、如何狡辩,都难以掩盖老去的事实.好在我有一个极好的凭借,那就是:一起老去.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月8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铺在旧瓦房的屋檐上,百岁老人陈阿彩拄着拐杖,站在自家屋前的老丝瓜棚下.陈老太身后这间旧式两开的小瓦房,正是她的养老住所.老房子虽小,但空调、床头灯、座便器一应俱全.在屋顶,还留有一扇天窗,阳光能透过玻璃,洒到屋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