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年重症肝炎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重症肝炎患者预后可能影响因素自编问卷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的113例青年重症肝炎患者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青年重症肝炎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113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存活44例,生存率为38.93%,治疗无效死亡69例,病死率为61.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是重症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白球比升高、血糖升高、胆固醇升高和AFP升高是重症肝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青年重症肝炎患者预后欠佳,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价患者的预后,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影响重症肝炎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近3年收治各型重症肝炎83例,现对影响其预后的有关因素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83例重症肝炎病人来自本院传染科,男70例,女13例,年龄15~77岁,其中50岁以下占71%。急性重症肝炎6例,占7.2%;亚急性重症肝炎17例,占20.4%;慢性重症肝炎60例,占72.2%。各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结果重症肝炎病死率与诊断分型的关系见表1;重症肝炎病死率与年龄的关系见表2;临床症状与转归的关系见表3,本组重症肝炎出现精神症状者死亡组明显增高;体征与转归的关系见表4;实验室各项检查与病死率的关系见表5;合并症与病死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细菌感染种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我院慢性重症肝炎感染的发生率为81.5%,感染的发生与长期卧床,免疫功能差有关,多见于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与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为主。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有助于临床医师加强监控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何晶  吴坤基  林洪 《海南医学》2002,13(6):17-18
目的 通过分析以上病历了解重症肝炎病人影响心律失常的一些因素及心律失常与重症肝炎的预后关系。方法 前瞻性研究。结果 重症肝炎病人心律失常有明显差异;胆红素的高低在心律失常组与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死亡率在心律失常组及心律正常组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重症肝炎心律失常高于正常人,病情较重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是一个引起心律失常肯定因素;但胆红素高低与心律失常似乎无关;心律失常不影响重症肝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重症肝炎并发感染患者,分析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性别、年龄与免疫功能均是造成患者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男性、年龄超过60岁、免疫功能低下是独立诱导重症肝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通过对症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细菌感染种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我院慢性重症肝炎感染的发生率为81.5%,感染的发生与长期卧床,免疫功能差有关,多见于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与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为主。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有助于临床医师加强监控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病毒本身可侵犯各脏器外,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可沉积于血管内膜而引起各系统的病变;另外发病后不及时休息、过劳以及精神因素等常导致病势加重而成重症肝炎。重症肝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根据国内外资料证明,重症肝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其治疗则无根本性的突破。为了探索重症肝炎的发病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特将本院1980年2月—1982年11月收治的111例重症肝炎病例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重症肝炎)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下简称DIC)已被国外某些学者证实,国内采用肝素等抗凝治疗重症肝炎亦已初获成效。为了探讨重症肝炎并发DIC之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中的经验教训,兹将本院1975年6月~1977年6月收治8例并发DIC之重症肝炎患者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肝炎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仍较高。本文总结我院1989-1993年5月由甲肝病毒感染的急性重症肝炎(ASH),亚急性重症肝炎(SSH)共21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重症肝炎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感染疾病,患者多具有发病较急、病情比较严重以及变化速度加快等特征。患者发病期间肝脏严重受到损伤,且易于发生肝性脑病、脑水肿以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需要结合重症肝炎患者的需求实施针对性护理,以促进重症肝炎患者症状的快速改善。1重症肝炎有哪些危害?肝炎源自于肝脏的炎症,其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肝炎活动期、静止期,均可能会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肝炎是传染病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发病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治疗,但除采取综合性治疗外,临床上细心观察病情变化,进行良好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重症肝炎的护理从单纯的症状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方面的护理转变。我科从2005年成立重症监护室以来共收治重症肝炎72例,现将对此72例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75例重症病毒性肝炎临床与转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肝炎预后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75例重症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肝炎血清胆红素>500 μmol/L,其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清胆红素<500 μmol/L者;凝血酶原时间<30秒与>30秒其病死率均为52.6%和100%(P<0.01);急性重症肝炎与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病死率分别为80%,55.6%和64.5%(P<0.01);单纯病毒感染与重叠感染病死率分别为62.9%,73.3%(P<0.05);并发肝性脑病Ⅳ~Ⅴ级或肝肾综合征者病死率分别为100%;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病死率为85.7%和77.4%.结论影响重症肝炎预后因素是多方面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是提示预后的重要指标,重叠感染会加重病情.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重症肝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重症肝炎黄疸形成的肝脏组织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组织学、组织化学及连续切片等方法研究了亚急性重症肝肝炎的肝脏组织学改变,认为胆管扭曲,假胆管是盲端等组织学改变是造成亚急性重症肝炎淤胆的一个因素。结合临床资料,把亚急性重症肝炎发病过程分为三个时期:1.血清转氨酶增高期,2.组织增生期,3.胆汁淤滞坏死期。提出胆汁性凝固性坏死这一概念并做描述。认为淤胆造成胆汁性凝固性坏死是亚急性重症肝炎发病过程的一个重要病理过程,对“胆酶分离”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小儿重症肝炎预后探讨李葳杨岩孙花芬张文华小儿重症肝炎(简称重肝),病死率高,为了降低其病死率及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34例小儿重症肝炎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34例均为我科1989年1月~1994年1月住院患者,其中男...  相似文献   

16.
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见于临床各科。病毒性重症肝炎引发MOF并不少见。本文对53例重症肝炎作了回顾性分析,认为重症肝炎病理过程中,由于肝组织大片坏死,屏障作用减低,形成内毒素血症,志致肝脏与全身微循环障碍,影响各脏器能量代谢和氧供,构成MOF的发病基础,重症肝炎抢救中,若能早期应用扩管工物,疏通微循环,可望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17.
<正> 我院自1979年1月~1982年6月共收治重症肝炎69例,现将资料完整的46例进行分析,并对可能与重症肝炎预后有关的几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97年6月~2000年5月,我科共收治重型肝炎58例,现就其 病因及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作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48例,女10例;年龄1.5~62岁,其中20~45岁47例(81 .03%)。本次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35天。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 炎防治方案》中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急性重症肝炎(急重型)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亚 重型)21 例,慢性重症肝炎(慢重型)34例。甲型肝炎2例,乙型肝炎45例,乙、丙重叠感染2例, 乙、戊重叠感染2例;病因未明7例(12.07%)。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重症肝炎治疗中的各种相关因素,提高重症肝炎病人的成治率,今对1991年至1994年收治的57例重症肝炎病例的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照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7例重症肝炎均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其中2例合并甲型肝炎,1例合并丙型肝炎。男性52例,女性5例,年龄在16~68岁之间。 1.2 临床类型与发病率(见附表1)57例重症肝炎中急性重症者占21%,亚急性重症者占35%,慢性重症者占44%。 1.3 临床类型与年龄构成(见附表1)急性重症肝炎多见于16~25岁年龄组,占50%;亚急性重症多见于26~35岁组占40%和36~45岁年龄组占30%;慢性重症肝炎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现。  相似文献   

20.
迈普新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清IL-6、IL-8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芬莲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574-1575
我们应用迈普新治疗各型重症肝炎患者,观察其血清IL-6、IL-8的动态改变,以揭示重症肝炎的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2年11月2003年9月住院的重症肝炎患者50例,均符合1995年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将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