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股骨干骨折正确有效的康复水平。方法:通过对28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的原因分析,总结经验、制定手术与综合康复相结合的治疗。结果:22例骨折不愈合患均达到临床愈合。6例骨畸形愈合患均得到了满意的矫形结果。并都不同程度的恢复了患肢功能。结论:骨折早期彻底清创,正确和合理的内、外固定是促进其愈合和防止畸形愈合的有效措施。对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的治疗.要做到手术与综合康复良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股骨骨折不愈合的患者采用LC-DCP或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断端骨痂回植或自体髂骨植骨,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随访6~48个月,平均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6.7个月,52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病例均愈合,疗效标准按kolmert功能评定,优良50例(96.2%)一般2例(3.8%)。6周X线片见骨痂明显生长,活动时骨折端疼痛明显减轻,3~4个月后纵向叩击痛消失,可扶拐下地负重行走,复查X线片示,骨痂通过骨折线,6~8个月X线片示骨折完全愈合,膝关节屈曲超120°,伸直均超过0°,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结论:LC、DCP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骨折端骨痂回植术或自体髂骨植骨术是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康复治疗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骨组织再生修复过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骨折愈合,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不连)。多年来,科研人员以及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研究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生学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并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本就骨折康复治疗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临床康复治疗前景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4.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骨组织再生修复过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骨折愈合,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不连)。多年来,科研人员以及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研究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生物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并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本文就骨折康复治疗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临床康复治疗前景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5.
骨折愈合的康复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是常见的创伤,促进骨折愈合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尽管骨折后功能训练是已公认的治疗骨折的三大原则之一,但在关于功能训练的重要性方面实验和临床应用还存在争议,并出现一些新的进展,现将这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1负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文献报道的动物实验负重方式有一侧后肢吊起(减负荷),另一侧后肢负重(增负荷),双侧后肢同时负重(基负荷)”’;骨折后早期负重,切断跟位的延迟负重”‘等。O’sullivan等’‘’发现截骨后6周,增负荷组较减荷组、基负荷组腔骨出现更多的旋转、能量吸收,12周增负荷组在旋转、能量吸收和扭转…  相似文献   

6.
龙波  屠重棋  毕兵 《华西医学》2001,16(4):437-437
目的 :分析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特点。方法 :采用交锁髓内钉对 8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进行治疗 ,同时行骨移植的有 5例 ,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的 2例。结果 :随访 6~ 2 6个月 ,平均 10 7个月 ,8例均为骨性愈合。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 10 8 3°,较术前改善 45 5°。结论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 :①内固定选择不当及内固定技术不当 ;②负重过早。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轴位固定牢靠 ,可早期进行膝关节的非负重性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效果。方法:运用锁定钢板治疗1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骨折不愈合者。采用去除内固定物,清理骨折断端疤痕及硬化骨面,钻通骨髓腔,顺股骨干纵轴置入锁定钢板,切口未能显露的钢板两端锁定孔,在X线透视下经皮置入螺钉固定,固定后骨折端充分植骨。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16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1周。11例术后患肢长度与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4例患肢增长或缩短<1.5cm,1例膝关节伸屈0~50°患肢仍缩短2.5cm,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儿童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的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儿童股骨干骨折因治疗不当致畸形愈合的原因和再手术效果。方法:57例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患儿进行再手术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55例(96.5%)痊愈,2例(3.5%)残留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的内固定器材及良好的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小杰 《临床医学》2006,26(5):85-85
带锁髓内钉固定以其能够控制骨的长度、防止旋转、轴心固定、愈合率高等优势,在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随之亦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常有发生。自2000年9月-2004年5月,我院应用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改为动力固定及更换带锁髓内钉骨折局部植骨两种方法治疗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8例,经12-24个月随诊,全部病例得到愈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37例,左侧18例,右侧19例;骨折不愈合病程8~17月,平均10.8个月;肥大型不愈合11例,萎缩型不愈合26例;均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所致不愈合,原内固定为钢板31例,髓内钉6例。术中采用单纯植骨4例,更换带锁髓内钉固定5例,更换带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21例,更换锁定加压钢板固定2例,更换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加植骨5例。结果 37例获随访18~34个月(平均27.8个月)。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7.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th标准评定:优19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1%。结论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而采用恰当的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雷春  杨彩霞 《华西医学》2005,20(2):226-226
目的:介绍用股骨髁上逆向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方法:应用股骨髁上逆向交锁髓内钉治疗21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其中A1型18例,A2型3例。结果:21例骨折愈合时间16~32周(平均20周)。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18例(85.7%),良好1例(14.3%)。结论:股骨髁上逆向交锁钉的应用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锁钉定位准确,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罗炜  成明华  肖勋刚 《临床医学》2011,31(10):15-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9月对46例(50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42例。年龄64~93岁,平均71.6岁。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11)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2±7)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21.1674,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2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患者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平均14.6个月,X线片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评价二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胎儿肢体畸形的二维声超检查结果和图像特征,并与产后及引产后的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21例胎儿肢体畸形,其中10例对称性四肢短小,2例海豹儿短肢畸形,4例马蹄内翻足,3例双侧烧骨发育不良合并畸形手,1例单纯左下肢短肢畸形,1例拇践缺失。以上病例均与产后及引产后结果相符合。结论 胎儿肢体畸形有典型的二维图像特征,诊断准确率高,且无创伤、安全、可靠,可反复检查,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於宙星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3):1833-1835
目的探讨人工鼻(heal and moisture exchanger,HME)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将86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呼吸机上的加温湿化和雾化装置及湿化液的滴入进行呼吸道护理;实验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气管切开套管端与呼吸机连接端之间连接HEM,脱机后气管切开套管端连接HEM。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湿化和吸痰的次数、呼吸道阻塞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每天行呼吸道湿化和吸痰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吸道阻塞和VAP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EM的加温、湿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工呼吸道的缺陷,并可减少呼吸机内外环路的污染,有助于减少VAP的发生;但HEM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患者的使用效果和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III~IV期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运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路径能大大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髋滑动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差别。分析如何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内固定器材。结果:与髋滑动加压钢板组相比较,重建钉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红蛋白值较高、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较早、术后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近端重建钉较髋滑动加压钢板更有优势;而对于稳定转子间骨折,两者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由责任护士负责从入院到出院至术后随访的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满意度、患肢功能恢复、心理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股骨髁解剖钢板、L钢板及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髁解剖钢板、L钢板及DCS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股骨髁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6例,L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2例,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1例。结果:79例经3~15月随访,其中采用解剖钢板26例中23例疗效满意,优良率为88.5%。采用L钢板32例中23例疗效满意,优良率为71.9%.采用DCS 21例中17例疗效满意,优良率为80.9%。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预防膝关节并发症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对ADL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敏  尤春景 《中国康复》1998,13(3):107-109
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与ADL的关系及躯干控制能力的康复效果,对25例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各进行一次躯干控制测试(TCT)及Barthel指数评定,并在住院期间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TCT各分项及总分均有提高(P〈0.001)。入院时TCT总分与Barthel指数呈显著相关(r=0.830);出院时TCT总分与Barthel指数亦显著相关(r=0.783)。提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躯干控制能力改善,TCT可早期预测偏瘫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20min/次,2次/d。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等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BI、FAC和偏瘫步态分析评定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