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强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医德教育刘跃梅(江西省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341000)临床医德实践是医学生从医德理论转化成为医德实践的飞跃,是医学生未来医德品质确立的基础。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都已经过系统的医学伦理教育,掌握了基本的医德范畴、规范的原则。医德教...  相似文献   

2.
医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事关能否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关键问题。医德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在临床教学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医德教育,对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虽然已经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医学伦理教育,但这仅仅是理论上一些基本的医德规范和原则,要使学生把所学到的医德规范和原则内化为医德行为,就必须在临床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行为价值观的导向和医德教育苏州医学院谢根甫,朱未,龚政徐斌(审槁)医学生的行为价值观是指他们在生活、学习和生产实习等一系列行为活动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念,医德教育就是教育机构依据以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表达的以社会角色期待的对医学生施加系统...  相似文献   

4.
试论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右江民族医学院农乐颁魏洁(百色533000)目前,医学院校学生中医德认识处于何种状况,如何根据现有的道德认识水平进行医德教育,这是医学院校医德教育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目前医学生中的思想状况,就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医德...  相似文献   

5.
张跃田 《实用医技》2007,14(34):4778-4779
医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德在医疗行业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务工作者存其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和准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各项改革的深化,医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了多元化倾向,产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揭示医德的内涵与实质,强化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从医学教育各个环节人手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一年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如何有的放矢地做好医德教育和管理工作,如何通过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医德理论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转化成医学生内在的医德修养,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从医患纠纷看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是未来的白衣天使,面对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医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教育,使医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医德的基本理论,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减少医疗责任事故,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有着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内涵和核心内容以及将中国传统医德结合到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教育启示,并探讨了两者相结合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将中国传统医德融合到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为人文素质教育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医德教育创新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医生应力求成为德高、医精、学博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其中“德高”是灵魂和核心。医学生是向医生过渡的阶段 ,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厚德济人”的良好医德 ,我们设立医德医风教育德育示范基地 ,把医德教育当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 ,通过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的医德教育 ,把社会主义医德理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医学生内在的医德修养 ,使医学生能够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1 构建立体化的医德教育格局首先健全机构 ,完善制度 ,建立合理的机构设置。设立医德医风教育基地 ,以基地…  相似文献   

9.
肖丹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4):103-106
现立足于社会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考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透视我国在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以及存在的不足,侧重于揭示现实要求与实际行为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对如何解决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浅谈医学生临床阶段的医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浅谈医学生临床阶段的医德教育黄国珍,刘志勇医学生临床实习具有双重性,既是医学生医疗理论和技能的临床应用,又是医学生医德理论及规范的临床实践。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由于心理特点以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其思想、行为方面的可塑性较强,如果没有严格的医德制度和强...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临床学习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医学生医学理论和技能的临床应用,同时又是医学生医德理论及其规范的临床实践。医学生医德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医德理论到医德实践的飞跃,它对医学生未来的医德选择及医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开端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德教育,并通过理论学习、严格制度、带教队伍建设、优化医德环境、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等途径使这一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红医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包含理想信念、专业技术、职业价值、工作作风四个维度的思想体系,是对医学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德医风教育不仅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学生“停课不停学”提供了重要保障,还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满足了医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期待。通过信息技术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德医风教育要保证择取得当,积极贯彻智慧教学原则;坚持内容为王,增强红医精神内容呈现力与思想引领力;聚焦方法创新,实现红医精神活化呈现及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个别谈话是解决具体医德问题的重要方法,个别谈话必须作到以情感人,真实可信,对症下药,选择时机注意表达方式,才能收到好的医德教育实效,提高医学生的医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并探索改善现状的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650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医德教育现状调查。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医学生医德教育需求满足与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医德教育的新路径。[结果]82.51%的学生认为学校现有的医德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医德教育内容枯燥、不够生动,形式主义严重,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是影响医学生医德教育需求满足情况的重要因素(均P0.05)。目前移动互联网上的医学生医德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但近70%的同学支持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医德教育;75.79%医学生最喜欢的网络设备是智能手机,远超其他网络设备的比例。[结论]目前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缺失的问题仍然存在,医德教育的老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移动互联网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途径:整合移动网络资源,重视发挥医学生在医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倡导贯穿始终、多元化评价的医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医德教育中,往往过于注重医德的客观性,认为医德就是医患、医医关系的调节器,是社会制约医务人员行为的规范和原则.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总是强调把一些客观异己的规范从外部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使得医学生就范于社会的医德要求,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这样做将导致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新医改方案伦理元素的增加,对医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应把握新医改的卫生服务特点,推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把握新医改回归公益性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强化社会效益第一、患者至上的医德原则;把握新医改重视公平性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学会践行卫生服务最基本的伦理目标;把握新医改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基本原则,推进医学生增强健康责任意识;把握新医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坚持治疗的经济和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融医学生医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某高校创新医德教育体系的措施:将医德教育研究与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以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并阐述了一些经验与体会:学校要高度重视,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医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功能,在探索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相关部门,使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得到发挥,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医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德行和德性修养品质,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医德教育必须遵循德育规律,严格区分医务人员医德教育和医学生医德素质教育的不同,对还处在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应以医德规范的学习、牢记为目标;在进入临床实习后,适当引导他们关注德性修养。  相似文献   

19.
在医德教育中,必须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教会知识技能与教会做人相结合、学校医德教育与医院临床实践相结合。结合实践,介绍了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初探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吴双发,孙大成在医德教育这一长期过程中,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医德培养和实践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怎样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这三个基本要素,使外部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