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乳腺单纯性黏液癌常规超声声像图与弹性成像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单纯性乳腺黏液癌术前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弹性图评分、弹性指数及弹性应变比值),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对照. 结果 单纯性乳腺黏液癌不同于其他浸润性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为多具有膨胀感,边界清晰,部分向脂肪层突出,呈中等近似脂肪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肿物内部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不丰富,周边可见血流绕行,缺乏穿入型血流.15例肿块弹性图评分较低为3.2 ±0.77,病灶整体弹性指数为2.91 ±1.03,弹性应变比值为1.88 ±0.41.其病理学特点为癌细胞被大量黏液包绕,黏液间可见稀少的间质纤维分隔. 结论 乳腺黏液癌特殊的病理学特点决定了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弹性成像特征,正确认识其病理学基础有助于单纯性黏液癌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的超声特征,并与纤维腺瘤(breast fibroadenoma,FA)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2例MBC患者和142例FA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 MBC患者发病年龄较大,肿块浅层向脂肪层凸出,直径偏大,多呈低回声或等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缘光整,形态不规则,不伴钙化,峰值流速偏高,阻力指数≤0.7,后方回声增强,淋巴结转移少见。Luminal A型是MBC主要病理分子分型,CK5/6阴性、ki-67阳性居多。结论 MBC在超声上大多无恶性特征,结合患者年龄、形态、后方回声增强等资料,有助于MBC与FA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娜仁  饶翔  李乾  卢玉娟 《海南医学》2014,(18):2769-2771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乳腺黏液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结果所有乳腺黏液癌患者年龄32~73岁,平均52.5岁;肿块直径为1~5.5 cm,平均3.3 cm;病理形态分型中单纯型13例,占59.1%,混合型9例,占40.9%;腋窝淋巴结转移4例,占18.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rbB-2阳性率在单纯型与混合型中存在差异。结论乳腺黏液癌转移率低,预后较好,单纯型较混合型淋巴结转移率低。C-erbB-2阳性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判定乳腺黏液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钼靶及超声对不同病理分型乳腺黏液癌诊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关于乳腺黏液癌的钼靶及超声表现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文中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在乳腺黏液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黏液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结果(9例单纯型、5例混合型),对术前行钼靶及超声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钼靶诊断乳腺黏液癌8例,准确率为57.1%(8/14);超声诊断4例,准确率为28.6%(4/14);钼靶联合超声诊断9例,准确率为64.3%(9/14)。钼靶诊断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的准确率为55.6%(5/9),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22.2%(2/9);钼靶诊断混合型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准确率为50%(1/2),超声则为100%(2/2)。结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能提高诊断乳腺黏液癌准确率;钼靶比超声诊断具有优势,尤其对于单纯型乳腺黏液癌;而对于腋下淋巴结和致密型腺体,超声比钼靶诊断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钱隽  赵晓虹  丛淑珍  王煜 《广东医学》2006,27(11):1652-1652
乳腺黏液癌是乳腺癌中的一种较特殊的类型,发病率较低,占整个乳腺癌的1·8%~5·2%,多发生于女性,也可发生于男性[1],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预后较好。本文收集了我院1999年3月至2006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16例,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旨在为超声诊断乳腺黏液癌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2006年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黏液癌16例,全部为女性,年龄37~77岁,平均56·7岁,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为12例,占75%;40~50岁3例,占19%;30~40岁1例,占6%。1例临床表现为左侧乳腺逐渐增大,15例表现为乳腺包块。超声发现肿块位于右侧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23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且对23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了解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正确率。结果: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为95.7%,误诊率为4.3%。结论: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际的诊断中,针对于疑点通过反复诊断及研究,能够进一步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确保诊断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丽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8):101-103+169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共3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的成像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0.0%,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的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超声检查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癌诊断符合率较高,诊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乳腺黏液癌在临床中并不常见,其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较其他病理类型的乳腺癌有其独特之处。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了21例乳腺黏液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107例116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 116个病灶中单纯型黏液癌35个,混合型黏液癌81个。超声诊断恶性病变85个,诊断纤维腺瘤22个,其它良性病变9个。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3.3%;超声诊断良性病变31个,误诊率为26.7%。乳腺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为实性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不变或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阻力指数>0.7。结论充分认识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从而提高术前乳腺黏液腺癌不同亚型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43名患者共44例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黏液腺癌病灶的声像图资料,包括病灶的边界、边缘、形态、回声类型、生长方向、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形态,并对病灶进行BI-RADS分类。将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手术或活检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不同亚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44例乳腺黏液腺癌病理类型分为21例单纯型黏液腺癌和23例混合型黏液腺癌,混合型黏液腺癌大多数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73.9%)、边缘模糊毛刺(73.9%)、形状不规则(91.3%)、以及内部回声不均匀(87%)、病灶内钙化更多见(52.2%)。混合型黏液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单纯型黏液腺癌(P<0.05)。对比术前病灶的BI-RADS分类及术后病理诊断,超声对恶性病灶诊断准确率68%,单纯型黏液腺癌和混合型黏液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8.6%、87%。结论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腺癌间具有一些不同的声像图特征。混合型黏液腺癌大多数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边缘模糊毛刺、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匀、病灶内钙化多见;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钙化少见、淋巴结转移少等良性肿块声像特征,超声对其误诊率较高,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2.
钟晓捷  汤鹏  陈茹 《海南医学》2011,(20):74-75
目的研究乳腺黏液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91例黏液腺癌区分单纯型或混合型,分析其发病年龄、肿块大小、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91例病例平均54.1岁,单纯型平均54.6岁,混合型平均53.1岁;单纯型腋淋巴结阳性率占5.0%,与肿块大小无关。混合型腋淋巴结阳性率为48.3%,淋巴结转移率与肿块增大呈正相关。单纯型的淋巴结阳性率明显低于混合型;单纯型黏液腺癌的10年生存率为91.7%,混合型的10年生存率为71.4%。结论单纯型的预后较好,混合型多伴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与二维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78例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在UE≥4分为诊断乳腺癌的标准。结果:UE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88.2%,普通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79.2%。结论:在乳腺癌的诊断中,UE可作为一项新的辅助手段,与二维超声结合起来检查,可大大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朱际飚 《安徽医学》2010,31(9):1076-1078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分子分型特点,为乳腺黏液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00例乳腺癌病例中的7例黏液癌,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病理特点及其预后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 7例女性乳腺黏液癌患者中分子分型6例luminalA型,1例三阴性型;病理分型5例单纯型,混合型2例;TNM分期6例Ⅰ~ⅡA期,1例ⅢA期。5例行改良根治术,2例行保乳根治术;6例luminalA型的均行内分泌治疗,其中5例单纯型的未行化疗。7例经1~5年的随访,随访率100%,7例在1~5年的随访过程中均无瘤生存。结论单纯型的乳腺黏液癌,分子分型均为luminalA型,TNM分期早,可采用与普通乳腺癌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乳腺粘液癌病理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单纯乳腺粘液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5例单纯乳腺粘液癌占同期治疗女性乳腺癌960例的2.6%,年龄32~81岁,平均(55.28±15.73)岁,肿瘤大小1~10cm,腋淋巴结阳性率0%,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ER)、孕激素(PR)、HER-2和p53的阳性率分别为96%、92%、0%和32%。全组行手术和辅助化疗(环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阿霉素)。12例服用三苯氧胺,13例服用来曲唑,8例行放射性治疗。随访时间1~6年,平均3.5年,总生存率为100%。结论单纯乳腺粘液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选择适当的尽量减少创伤的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分子生物学指标在预后中的作用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并讨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35例均为女性患者,发病年龄28~95岁(平均60.4岁)。肿块大小0.8~5cm(平均2.04cm)。组织学形态包括:实性黏附型(15例)、腺泡型(10例)、实性乳头型(5例)、细胞黏液型(2例)、小细胞/雀麦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1例)。所有病例NSE和CK阳性表达,分别有34例(97.1%)和21例(60.0%)表达Synaptophysin和chromogranin A,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为25.0%(5/20例),除1例因发生肺和骨转移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健在,随访时间2~76个月(平均32.1个月)。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少见的独立病种,病理形态复杂,其生物学行为特性还需大样本较长期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图像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1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资料完整.采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p53、Ki67、p6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超声图像观察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内部回声为混合性回声,无回声区中见强回声,呈乳头状突起,后方回声增强,未见钙化灶,可见血流信号;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导管扩张或扩张的导管内见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后方回声未增强,可见钙化灶和血流信号.HE染色后显微镜下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中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衬覆的肿瘤上皮细胞核为低或中等级别,外裹纤维囊;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上皮细胞呈肿瘤性增生和异型,其中乳头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无纤维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的上皮细胞中ER和PR均呈强阳性表达,p53、Ki67和CerbB-2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乳头内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中p63均呈阴性表达;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乳头内肌上皮细胞中p63呈阴性表达,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中p63呈阳性表达.结论 超声图像和病理学独特表现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航空工业中心医院1990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3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病理、治疗及预后.[结果]3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均以无痛性乳腺肿物就诊.钼靶示病灶内无钙化和毛刺.超声示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楚,血流丰富.病理检查具有神经内分泌癌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突触素(Syn) (++)1例,Syn (+++)2例;嗜铬颗粒蛋白A(CgA)(++) 3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1例,NSE(++)2例;3例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均为阴性.随访时间15~96个月,无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无病存活至今;淋巴结转移2例,其中1例术后12个月全身多发转移,存活15个月后死亡,另1例术后36个月出现骨转移,至今存活60个月.[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十分罕见.钼靶示病灶内无钙化和毛刺,超声示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楚,血流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R-2表达阴性可能是该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确诊该病的唯一可靠依据.该病预后可能与一般乳腺癌类型无明显差异,均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