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 25 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 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例(rhTNFR:Fc 12.5 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 mg/周)和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10 mg/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4、6、8、12、16、24周)进行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rhTNFR:Fc治疗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2、4周,rhTNFR:Fc治疗A组达到ACR50改善标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在治疗后第8、12、16、24周,A、B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有效且经济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09-121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活动期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取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ACR(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来评判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6周、12周、18周的ACR20疗效;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6周、12周、18周的ACR50疗效,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CR70方面,治疗2周、6周、12周、18周的效果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8周的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和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白芍总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和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 25 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 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例(rhTNFR:Fc 12.5 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 mg/周)和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10 mg/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4、6、8、12、16、24周)进行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rhTNFR:Fc治疗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2、4周,rhTNFR:Fc治疗A组达到ACR50改善标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在治疗后第8、12、16、24周,A、B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有效且经济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对多发性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入住我院的多发性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激素+甲氨蝶呤,观察组加用来氟米特,进行两组疾病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对照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与观察组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实验室指标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肌酸肌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多发性肌炎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探讨来氟米特和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治疗,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6周的ACR20、ACR50、ACR70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36周的晨僵时间、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DAS评分、CRP、RF、ESR、IL-1β、IL-6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和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近远期疗效明显,能调节免疫和改善炎性状态,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苏艳仙 《吉林医学》2015,(8):1514-1515
目的:探究和分析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比较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来氟米特以及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治疗中重度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5例)单独采用NB-UVB照射治疗,B组(60例)采用NB-UVB照射联合口服阿维A治疗,疗程4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变化、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口服阿维A联合NB-UVB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单独使用NB-UVB照射治疗组的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阿维A联合NB-UVB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对于迅速控制病情、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50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来氟米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0%,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王进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373-3374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维 A 治疗,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6周及12周的 PASI 评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6周及12周后的 PA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维A与氨甲蝶呤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54例确诊为斑块型银屑病的患者被分为阿维A组(32例,口服阿维A30 mg,每日1次)和氨甲蝶呤组(22例,口服氨甲蝶呤15 mg,每周1次),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和硼酸软膏,疗程8周。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阿维A组和氨甲蝶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PASI评分改善率和PASI评分有效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维A或氨甲蝶呤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均有效,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诊断为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2例,其中益赛普组20例,阿维A组22例,按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对疗效进行评分。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12周后,益赛普组PASI30、PASI60、PASI90的比例高于阿维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靶向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相似文献   

13.
邹晋梅  杨静 《四川医学》2009,30(1):21-24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及甲氨蝶呤(MTX)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60例,口服强的松10mg,1次/d,LEF20mg,1次/d,MTX10ms,1次/周;对照组60例,口服LEF20mg,1次/d,MTX10mg,1次/周;观察评价关节肿胀压痛数,采用目视10cm模拟标尺法(VAS)由患者和医生评估病情的整体变化程度,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同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血尿常规、血糖。结果在疗程第4周,两组总体疗效评价ACRSO、ACR70比较差异已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两药联合。  相似文献   

14.
Wu QJ  Zhang ZL  Li ZB  Xu D  Li GT  Geng LF  Li MT  Wang Y  Zhu JJ  Hao YJ  Hui NL  Yang J  Cui XQ  Zhang XG  Zhao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5):2481-2485
目的 评估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放射学改变和安全性.方法 30例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应用益赛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联合甲氨蝶呤(15 mg口服每周)治疗.应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50/70疗效标准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估临床疗效,应用改良的Sharp评分标准评价关节腔狭窄和关节侵蚀.结果 治疗24周时达到ACR20、50、70标准的有效率分别为90%、76.67%和46.67%;DAS28由基线的6.41±0.61降至3.65±1.26(P<0.01),36.67%的RA患者达到疾病缓解或低度活动状态;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中等应答率和优良应答率分别为60%和36.67%;健康状况问卷评估逐渐减低,由基线的1.12降至0.36(P<0.01);90%患者双手腕X线片无放射学进展.不良反应与以往报道相似.结论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能够显著减低疾病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以及延缓放射学进展,且耐受性良好;值得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来氟米特(1eflunomide,LEF)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选取175例中重度R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5个证型组,采用MTX联合LEF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基线时和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计算DAS28评分,并观察ACR20、ACR50和ACR70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本组基线值比较,各组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减少,VAS、ESR、RF、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组外,其余各组关节晨僵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组治疗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VAS、RF的改善情况及DAS28有效应答率、ACR20、ACR50、ACR70改善率均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LEF治疗中重度RA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疗效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紫丹银屑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2例银屑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311nm的NB-UVB治疗,每周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紫丹银屑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给予1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临床疗效、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有效率为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而血清SOD和GSH-Px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丹银屑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可明显降低PAS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调血清SOD和GSH-Px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商品名“益赛普”)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的方法,将4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受试者每周口服1次空白模拟甲氨喋呤(MTX)(7.5mg/次起,8周内逐步加到15mg/次),同时每周2次皮下注射rhTNFR:Fc(25mg/次);对照组20例,受试者每周1次口服MTX(7.5mg/次起,8周内逐步加到15mg/次,同时每周2次皮下注射空白模拟rhTNFR:Fc(25mg/次)。连续用药24周。观察药物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和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出现1例白细胞下降,1周内复查恢复正常,未发现药物对红细胞系统、血小板系统和肝肾功能有不良影响。治疗后两组病人的ESR均有明显下降,但益赛普于用药2周即可显著降低ESR,起效速度快于对照组。两组病人CRP、RF滴度均有显著下降,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赛普与MTX均可有效降低RA炎症或病情活动的指标。益赛普有良好的实验室指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甲氨喋呤(MTX)+环磷酰胺(CTX);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MTX)+来氟米特(LEF)。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ESR及CRP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联合CTX治疗RA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章鹏飞  张正勇 《安徽医学》2023,44(11):1319-1322
目的 观察司库奇尤单抗及308 nm准分子光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3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33例)、对照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PASI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SI分值在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组患者达到PASI 50、PASI 75、PASI 90的比例分别为91%、52%、21%,对照组达到PASI 50的患者为45%,其余均未达PASI 50。治疗组PASI5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优于308 nm准分子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