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世纪(第2版)《针灸医籍选读》中《内经》选的几个问题.[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问题,寻找新的解释.[结果]该教材《内经》选部分比如原文的引用、注释、按语、提要等部分内容需要些许商榷.[结论]新世纪(第2版)《针灸医籍选读》是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科主干经典课程的教材,保持了中医原著的原汁原味,尽管存在少许值得商榷的问题,但该教材仍是值得在教学中应用推广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2.
《针灸医籍选读》是研究古代医籍中关于针灸基础理论和针灸临床知识的一门原文课。内容主要选自《内经》、《难经》、《针灸大成》等有关针灸方面的医经、医论及针灸歌赋,其介于基础与临床课之间,作为针灸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针灸专业的后期提高课。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围绕着如何加强学生对针灸理论、临床经验的深刻认识,重点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晋·皇甫谧认为是由《黄帝内经》一部书变成《针经》、《素问》二部书。元·吕复和清·姚际恒则认为《灵枢》、《素问》是汇聚而成。本文考析认为:《汉书》之后的东汉时期医经七家曾经历了一次改纂过程,可能由医经七家被分别集纂成《灵枢》、《素问》、《难经》,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4.
由于《针灸医籍选读》固有的文言特点,采用传统板书形式授课容易使学生感觉课程枯燥,兴趣不高。通过将自己制作的电子书结合传统教学应用于《针灸医籍选读》的教学中,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运用电子书籍教学的效果,对电子书籍教学的特点及优势进行思考,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灸医籍选读》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期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其传统教学模式受限于信息技术的落后,存在教学课时短、知识点松散、内容多等缺点,不仅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且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由此,笔者提出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针灸医籍选读》教学的策略,并通过课堂实践与问卷调查证实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灸医籍选读》教材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灵枢》、《素问》及《难经》中形成的针灸理论体系;二是后世医家在《内经》、《难经》基础上对针灸的学术贡献;三是歌赋、医案选.课程的学习对全面理解针灸理论的含义,挖掘针灸临床技术,培养针灸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本门课程信息量大,文字义理深奥,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易经的蒙卦思想,反映了古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认识到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学习主动性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现代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使古代针灸医籍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方法] “诵、解、别、明、彰”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经典的必经之路,基于《针灸医籍选读》课程特点,应用现代语言,重新解读该五步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结果] 现代语言解读下的“诵、解、别、明、彰”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可逐步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 [结论] 应用现代语言解读“诵、解、别、明、彰”经典学习五步法,可提高学生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针灸经典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针灸医籍选读"是针灸推拿专业的理论课程。怎样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结合职业标准,使针灸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目前高职高专针灸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探索,创造适合高职高专的"针灸医籍选读"教学法,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高等院校建院三十多年里 ,内经教材大多延袭着一个模式 ,那就是选原文、训文字、引注家、析经义。这种方式有其有利的一面 ,也有相当多的弊病。本文拟就《内经》课原文选读式教材的弊端及体系式教材的必要性谈谈个人的想法。1 原文选读式教材的弊端1 .1 不利于掌握《内经》的全貌 选择《内经》部分重点内容 ,加以校勘、注释、释义、按语 ,是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所用教材的模式。以 6版教材为例 ,全书选取《内经》30篇原文 ,其中一些是节选。《内经》全书 1 62篇 ,选篇不足全书的五分之一 ,如果计算文字的话 ,还不足这个比例。在讲法上…  相似文献   

10.
《医学六经》一书收录了《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6部医籍,颇受学界重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著录该丛书为明代顾从德所编纂,由吴勉学刊刻。通过查考原书、梳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此书与吴勉学所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前6部医书内容及版式相同,疑为后人将此6部医书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析出,另名《医学六经》。顾从德与吴勉学并非《医学六经》的编纂者与刊刻者,学界考察医籍版本时所说的“六经本”实际上就是“医统正脉本”。  相似文献   

11.
气至与针感     
针灸气至与针感概念有异,"气至"应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通过检查迎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以及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灵枢?终始》中提出人迎、寸口脉针法,选择五输穴中2个阳经穴和1个阴经穴位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使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可以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尽管《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对"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有相关阐述,后世对此语亦有一些阐发,但表述均不够清晰。根据《内经》《难经》并结合历代医家释义及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认为"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可从时间针灸学、体质、得气等角度来认知。"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提示针刺顺应四时之气,是得气的外在环境基础;重视患者体质,辨体针刺是针刺得气的内在环境基础,而以病机为核心的针刺辨治思路则强调病位深浅、病性阴阳、病程长短在得气中的关键作用。因此,临证针刺只有重视得气,达到"气至",才能尽可能地做到"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13.
邪正相争强者胜。人体阳气盛衰决定着个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易感性及预后、转归情况。任督灸作为艾灸疗法中的一种特色大灸,以施灸面积广、火力大、持久深透且隔铺药物为特点,通过艾药结合的方式作用于任督二脉,可最大程度调整五脏六腑及全身气血,扶助人体阳气,提高抗御新型冠状病毒的能力。任督灸可根据个体的身体状态,辨证施以不同的药物。谨守病机,随证加减,以灸促药,以药强灸。一则可以温补元气,提升人体正气;二则可以温化寒湿,改变人体寒湿的环境状态;三则对证施药纠偏,恢复患者阴阳平衡的状态,营造不利于病毒生存的体内环境。在新冠肺炎防控中,任督灸可以发挥“未病先防”“愈后防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焦珂  苏同生 《中医学报》2020,35(5):956-959
黄元御诊治疾病的核心思想乃“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认为疾病的发生乃因中土轴轮受损、四象升降失司所致。中风发病的总病机为中气衰败、土湿阳衰,治则为补气健中、温阳散寒。温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巧妙结合,集艾灸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等作用同针刺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于一体,对寒性病证的治疗较单纯针刺尤具增效作用。将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风市、合谷、太冲作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穴,可达助阳暖土、补气活血、祛风疏肝之效。  相似文献   

15.
1. The three typical cases reported above were syncopic patients of different types. Case 1 belonged to yin-depletion syndrome, case 2 pertained to yang-depletion syndrome, and case 3 Jue syndrome due to disturbance between qi and the blood induced by deficiency of qi and accumulation of phlegm. All of the three cases were satisfactorily cur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ough they did not respond to western medicines. 2. The rational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syncope includes: 1) Regulating yin and yang: For yin-depletion syndrome, reinforcing method is mainly adopted for nourishing water to promote reproduction of the body fluids and replenishing yin to restore yang; in case of yang-depletion syndrome, moxibustion and needle-warming methods are mainly used for recuperating the depleted yang to rescue the patient from collapse and for invigorating yang to restore yin. 2) Resuscitating the patient by regulating qi and the blood and dredging the channels to activate the circulation. After a successful resuscitation, the patient should be radically treated with appropriate herbal medicines so as to consolid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3. An emergency treatment for syncopal patients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ust be based on a conscientious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gns and symptoms. The treatment should strictly follow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s: reinforce for the deficiency, reduce for the excess, cool the heat and warm the cold.  相似文献   

16.
李东垣《兰室秘藏》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的《兰室秘藏》阐发了《黄帝内经》"土者生万物"的理论,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本"的学说,强调脾胃在精气升降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了从脾胃论治内伤疾病的学说,注重补益脾胃,顾护元气,并提出了"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理论,创立了治疗阴火的两大方法,即甘温除热法与升阳散火法。  相似文献   

17.
滑寿是元末明初卓有成就的医家,撰著《十四经发挥》和《难经本义》,其针灸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将任督二脉与十二正经合论为十四经,首次提出了"十四经脉"的概念;明确了经络与脏腑的关系;丰富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理论;厘定腧穴657个,绘制经穴图谱16幅,编写腧穴歌诀;注释《灵枢·经脉》和《难经》,训释名物,多有新意。其针灸学术影响从古至今,且远及日本和朝鲜,为针灸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阴阳作为中医学应用最基础的哲学概念,在目前学界,多被解读为矛盾论或对立统一规律。但中医学的阴阳,有对立统一规律不能涵盖的内容。《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在内涵上至少包含作为宇宙起源的天地阴阳之气、形而上的阴阳之理,以及被泛化使用的阴阳思维模型三方面的特质,对立统一规律,仅仅表达的是其第二层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老年期痴呆是人类在衰老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是一组大脑智能损害的慢性进展的衰退性疾病。老年期痴呆包括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内经》中无老年期痴呆病名,相关描述散见于"善忘""健忘""癫狂"等疾病中。现根据《内经》中相关条文论述,并结合历代中医文献以及现代研究,总结老年期痴呆病机有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五脏功能失衡。在老年期痴呆的临床治疗中,应该整体辨证,调整阴阳,气血,恢复五脏和调,才能收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探析胃癌的发病机制,邪气循经络入胃腑,阻滞机体气血运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难消,变生为毒,癌毒阻塞经络而致胃积。同时,食邪亦可伤其胃,停聚阴脉,汲取精微,化腐为脓,阻滞经脉而成胃积。胃癌转移的靶器官也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可能与胃癌循经转移相关。治疗以分经论治、搜经剔络为主,灵活运用引经药、风药以治其本,并辅以针灸匡扶正气,迫邪外出,以消胃积,达到防治胃癌及其转移的目的,为临床防治胃癌提供又一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