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云峰  胡远贵  张洪波 《海南医学》2014,(20):2986-2988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Interleukin-6,IL-6),探讨三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从而评价三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狭窄者入选对照组,共37例;有一支血管狭窄者入选单支病变组,共36例;有两支血管狭窄者入选双支病变组,共30例;有大于两支血管狭窄者入选多支病变组,共29例。对四组分别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结果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Hs-CRP、TNF-α和IL-6浓度水平依次呈递增趋势,四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Hs-CRP、TNF-α和IL-6均为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的优势比为6.847,强于TNF-α和IL-6的5.347和1.102。结论炎性因子是冠心病的强预测因子,其浓度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炎性因子可通过相互诱导、相互协同共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冠心病的检测和早期诊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旭  孙振学  余洋  吕豪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691-369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IR)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及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就诊的MS患者68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其分为内膜正常组22例、内膜增厚组24例、斑块形成组22例,同时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4组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同时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4组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PG、FINS、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BMI、TC、TG、LDL-C、HDL-C、FPG、FINS、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与内膜正常组FPG、FINS、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与内膜正常组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与内膜增厚组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IMT与IRI、hs-CRP、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3、0.419和0.362,P<0.05);IRI与hs-CRP及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7和0.538,P<0.01);hs-CRP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在MS患者中存在炎症反应和IR,炎性因子与IR在M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探讨抑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SP)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连续抽样收集2009年6月15日至2011年3月15日青岛市2家三甲医院住院确诊的USP患者209例,按是否合并抑郁分为USP合并抑郁组72例,单纯USP组137例。所有患者在入选当时和治疗7d后分别测定hs-CRP、TNF-α,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后USP合并抑郁组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较单纯USP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SP合并抑郁有较高的炎性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是否可以逆转心室肥厚的不良结局,并对炎性因子与心室肥厚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SHR组,n=7),卡托普利组(Cap组,n=7);7只SD大鼠为常规对照组(CON组),Cap组给予卡托普利25 mg/kg;SHR组和CON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持续12周;测干预后各组大鼠第0周、4周、8周、12周的血压变化;测各组大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等相关炎性因子及心脏重量指数变化情况。结果:①SHR大鼠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SHR大鼠给药后,其血压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至第8周后,血压趋于稳定,给予卡托普利的SHR大鼠收缩压显著下降;②SHR大鼠给予卡托普利后,SHR组大鼠血清TNF-α、ET-1、 Hs-CRP相关炎性因子及心脏重量指数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趋于正常对照CON组水平。③心脏重量指数与TNF-α、ET-1及hs-CRP有显著的正相关(P<0.001);与NO有显著的负相关(P<0.001)。结论:卡托普利可以改善SHR大鼠的炎性反应,并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同时利用相关炎性反应可以预测大鼠心室肥厚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和相关性。方法检测80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检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3天后CK-MB、hs-CRP水平,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手足口病组分为高危因素组和一般患儿组,对比其CK-MB、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CK-MB、心肌损害发生率与hs-CRP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3天复查有明显好转;观察组中高危因素组患儿病变CK-MB、心肌损害发生率与hs-CRP均高于一般患儿组。结论 CK-MB与hs-CRP是手足口病早期诊断的敏感、非特异性指标;CK-MB与hs-CRP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与预后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调节正常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改变。方法:将62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糖调节正常代谢综合征(MS)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MS组的FINS、hs—CRP和TNF-α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简单相关分析显示hs—CRP和TNF—α与腰围、TG、SBP、FINS均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DBP等则无明显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NF-α和hs—CRP值与FINS水平间均有线性回归关系,而与腰围、TG、SBP等则均无线性回归关系。结论:糖调节正常代谢综合征患者,同样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改变,且其炎性程度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刚 《中外医疗》2014,(33):6-7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血清hs-CRP及TNF-α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较入院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9例和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0例和无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不同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肝功能酶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并以此分为阴性组(17例)、低载量组(30例)、中载量组(19例)、高载量组(12例)4组,比较各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肝功能相关酶(ALT、AST、GGT)的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随着HBV-DNA载量的增高,TNF-d、IL-6均明显升高,表现为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ALT、AST、GGT水平比较,表现为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TNF-α、IL-6相关(r=0.68、0.56,P<0.05);ALT与hs-CRP无相关性(r=0.23,P>0.05)。结论炎性因子在乙肝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综合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和肝脏酶学对了解乙肝体内免疫状态、临床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诊疗价值。方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和hs-CRP,并与3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和hs-CRP在血清中的含量分别为(350.98±82.52)U/L、(177.36±130.29)U/L、(40.74±9.91)U/L、(281.14±68.05)U/L和(23.74±22.65)mg/L,异常率分别为52.0%、14.0%、56.0%、24.0%和76.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和hs-CRP能尽早发现其心肌损伤情况,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脂肪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橡讨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脂肪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将126名受试者分为NAFLD组(n=82)和对照组(n=53),分别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血脂、血糖(FPG)、胰岛素(FINS)。结果NAFLD组hsCRP、TNF—α、瘦素、抵抗素、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脂(TG)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0.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05);定义发生脂肪肝为1,不发生为0,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hsCRP、TNF—α、抵抗素、ISI(P〈0.05)。结论青少年NAFLDhsCRP、TNF—α、瘦素、抵抗素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且TG增高:炎性因子在NAFLD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中,3岁以内占96.7%,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呼吸、心率增快各占100%;白细胞增高(WBC≥10×109)、胸部X线片示肺水肿也占100%;肢体无力、血压升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60%、心肌酶异常、EV71-RNA(+)也达到50%以上。给予抗病毒、退热、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可达56%以上。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多见于3岁以内患儿,临床以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呼吸、心率加快、肢体无力、血压升高、白细胞增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60%、心肌酶异常、EV71-RNA(+)及胸部X线片示肺水肿为其特点。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高危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干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小儿手足口病849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杨  冯思霞  李玉香  王峰 《吉林医学》2011,(10):1968-1969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收治住院的849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分析。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97.29%),尤以3岁以下患儿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1.43∶1,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发病从4~11月,高峰为7~9月;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占45.08%,CoxA16占38.34%;死亡病例均为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发病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4月至8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0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CK—MB水平。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较健康儿童组明显增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63-65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并发脑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我院收治的204 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发脑膜炎分为脑膜炎组30 例和无脑膜炎组174 例。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 检验和t 检验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膜炎组的频繁惊跳、呕吐、肢体抖动、肢体无力、循环功能障碍、呼吸异常、持续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以及血糖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膜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频繁惊跳(OR=2.703,95%CI 1.042~4.532,P=0.005)、呕吐(OR=2.387,95%CI 1.023~4.462,P=0.006)、循环障碍(OR=5.983,95%CI 2.835~8.732,P=0.001)、肢体抖动(OR=3.387,95%CI 1.653~5.872,P=0.004)、肢体无力(OR=4.213,95%CI 2.473~6.394,P=0.003)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生脑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频繁惊跳、呕吐、肢体抖动、肢体无力、循环功能障碍是手足口病患儿并发脑膜炎的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以上症状体征的观察,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其向危重症发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与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2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12月31日为临界点,此时间之前的患者纳入2012年组,共158例,此时间之后(实施严格的预防措施)的患者纳入2013年组,共96例。对比不同时间组各季度的预防效果、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分布情况以及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后,2013年组的手足口病在各季度的发病例数均少于2012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年龄段均有手足口患儿,但均主要分布在1~4岁,其中2013年组的1岁、2岁等年龄段的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低于2012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组手足口病患儿在症状和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组的致病病毒主要为CoxA,而2013年组的致病病毒主要为EV71,占比81.3%,显著高于2012年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主要在1~5岁婴幼儿群体中发病,近年来致病病毒已趋向为EV71,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可以较好地降低发病率,效果明显,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对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2009-01~2009-04我科收治36例手足口病患儿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好。结论阿昔洛韦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9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于雪静  闫静  王皓  宋山英 《中国热带医学》2007,7(3):369-369,373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爆发流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7月份为该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结论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隔离治疗和疫点处理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爆发流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7月份为该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结论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隔离治疗和疫点处理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多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或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d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肌钙蛋白(cTnI)和心肌酶谱的意义。方法:54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普通组34例,重度组20例;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心肌酶的含量,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PR的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肌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者约占37.0%;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s—CPR、cTnI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各指标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检测hs—CPR、cTnI和心肌酶谱的准确性高,且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