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润烧伤膏涂抹产科会阴伤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对于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较普遍使用会阴侧切术,但由于会阴部的特殊位置,侧切伤口常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发生感染,给产妇的生活及喂养婴儿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提高会阴伤口甲级愈合率,减轻产妇的痛苦,本院2003年3月-2005年8月,对产科会阴侧切术后产妇应用湿润烧伤膏预防伤口的红肿、疼痛和感染,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会阴阴道裂伤是分娩时常见的并发症,该伤口为感染伤口,愈合速度较慢且易于感染,常给产妇带来许多痛苦。笔者采用艾灸会阴穴为主治疗产后会阴阴道损伤87例与单用西药治疗43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秋平 《中药材》1993,16(6):44-45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伤口较易发生感染而影响产妇的健康。为了提高会阴伤口愈合率,减轻产妇的痛苦,我院妇产科使用广西源安堂制药厂生产的肤阴洁湿巾预防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及对感染伤口进行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时不同缝线间隔宽度对伤口愈合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助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蓝田县医院妇产科分娩的200名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会阴侧切缝合时间断缝合缝针间距为1.5cm,对照组会阴侧切缝合时间断缝合缝针间距为1.0cm..对两组产妇产后伤口的肿胀、疼痛、伤口愈合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伤口肿胀、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会阴侧切间断缝合缝针间距1.5cm伤口愈合效果好且可减轻产妇痛苦.  相似文献   

5.
<正>会阴切开术是一种产科常用的助产方法,广泛应用于产科临床,其主要目的是在第二产程中为了避免严重会阴及盆底裂伤,以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减少胎儿和/或新生儿缺氧、颅内出血。会阴伤口的肿痛及切口愈合情况直接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产后恢复和产后母乳喂养。掌握恰当的会阴切开及缝合方法,提高手术质量,可减少产妇产时及产后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会阴侧切缝合术中连续缝合法的应用及其体会。方法:2005年元月~2011年2月对200例产妇会阴侧切伤口采用2.0薇乔可吸收合成线行新式缝合术。结果:本组200例产妇会阴侧切伤口愈合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新式缝合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产妇痛苦小,不用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用生理盐水冲洗产时的会阴伤口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具有会阴伤口的产妇各450例,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会阴伤口后行会阴缝合,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冲洗液直接行会阴缝合,产后观察两组间的会阴伤口疼痛、愈合情况及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伤口疼痛、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结论:对产科分娩时具有会阴伤口的产妇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后再缝合,可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含50%乙醇冷敷垫持续湿敷会阴对促进会阴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240例经阴道分娩有会阴侧切或裂伤伤口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用50%乙醇会阴冷敷垫持续湿敷会阴伤口,对照组仅用0.5%碘伏擦拭伤口。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伤口肿胀、伤口疼痛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后伤口感染率、疼痛感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会阴伤口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甲级愈合率、伤口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采用50%乙醇冷敷贴湿敷会阴可缓解会阴伤口疼痛及肿胀程度,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苦柏汤湿敷促进会阴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然分娩产妇会阴撕裂伤患者500例分为治疗组268例和对照组232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会阴抹洗后予苦柏汤纱块湿敷会阴伤口30min,每天2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会阴抹洗后予碘伏纱块湿敷会阴伤口30min,每天2次。观察比较两组产后8、24、48h会阴伤口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结果:产后8、24、48h产后会阴伤口疼痛及水肿有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苦柏汤湿敷对会阴伤口愈合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良会阴侧切术与传统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分娩过程中采用不同会阴侧切术,了解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间,采用改良会阴侧切术顺产产妇200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顺产产妇2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足月、B超提示胎儿体重在3500g以下、无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伤口缝合时间、伤口疼痛情况及产后伤口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伤口疼痛、产后伤口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伤口缝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会阴侧切术可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并有利于产后早日康复.值得在产科推广.  相似文献   

11.
浅谈会阴伤口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阴伤口是妇产科常见伤口之一,会阴伤口包括会阴撕裂和会阴侧切术的伤口。产后产妇气血大损、抵抗力下降、以及会阴伤口暴露易受毒邪污染,会阴伤口感染率较高。产后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一般护理,根据情况进行辨证施护,是预防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有效措施由于我们重视会阴伤口的临床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二年来未发生伤口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会阴阴道裂伤是分娩时常见的并发症,该伤口为感染伤口,愈合速度较慢且易于感染,常给产妇带来许多痛苦。笔者采用艾灸会阴穴为主治疗产后会阴阴道损伤87例与单用西药治疗43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来自产科病房,均为顺产,其中年龄最大32岁,最小24岁,初产妇98例,经产妇32例,孕龄最小8个月,最大10个月,引产者37例,自然分娩者93例。艾灸组87例,其中行会阴左侧后-斜切开术者35例,行会阴正中切开术者38例,会阴撕裂者14例。治疗组43例,其中会阴左侧后-斜切开术者22例,会阴正中切开术者15例,会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进会阴伤口愈合方法,保护会阴皮肤的完整性,对分娩所致会阴伤口愈合的影响,达到减少产时对分娩的顾虑,促进产妇的舒适,进一步减少会阴伤口感染的机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会阴侧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过去的5年中,我院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愈合质量与保护会阴、缝合技术、缝合材料、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等有关.结论: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并重视产前、产时及产后切口护理.一旦会阴切口发生感染,.会阴切口即时用药及选择有效抗生素可较快愈合.  相似文献   

14.
肤阴洁湿巾是广西源安堂制药厂生产的“肤阴洁”系列产品之一。我院从1992年11月开始用于产后会阴侧切及Ⅰ度破裂伤口产妇共500例,疗效满意。并与1991年同期住院分娩会阴伤口未用肤阴洁湿巾的500例对比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病例选用1992年11月~1993年6月30日产后会阴伤口采用肤阴洁湿巾治疗500例,与1991年11月~1992年6月30日住院分娩会阴伤口未采用肤阴洁湿巾500例对比。会阴伤口情况见表1。2.方法用肤阴洁湿巾的产妇,产后会阴侧切或破裂处经缝合、局部消毒后敷置肤阴洁湿巾一块,以后均在大  相似文献   

15.
会阴切开是产科常施行的小手术,分娩降低或破坏了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功能,增加病原体侵入生殖道的机会。羊水胎粪污染造成的感染,接产时不注意及时清洁切口,易引起感染而使切口裂开。为了缩短产妇会阴伤口肿胀的时间,降低会阴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本院产房对800例羊水Ⅱ~Ⅲ度污染产妇,第三产程结束后,会阴侧切口缝合前立即用甲硝唑注射液彻底冲洗尿道口、阴道壁、阴道口、切口及会阴部预防切口感染,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会阴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口分别采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和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在减轻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P<0.05).结论:改良会阴皮内缝合,具有术后切口反应轻,产妇痛苦小,不需拆线,住院疗程短,且伤口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蛋黄油湿敷对会阴伤口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会阴有伤口的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产妇会阴擦洗后用蛋黄油纱布湿敷伤口30min,对照组产妇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30min。结果: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瘢痕及色素沉着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蛋黄油纱布湿敷可以减轻会阴伤口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加速伤口愈合,减少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会阴中药外敷在会阴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9月-2010年7月期间的300例存在会阴伤口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湿敷护理会阴伤口,对照组采用碘伏、硫酸镁热敷护理会阴伤口。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消失例数多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甲级愈合率达到9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外敷护理方法对产后会阴伤口的水肿疼痛消失、伤口愈合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对于产妇的心理护理有积极作用,增加了产妇的舒适感,提高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及护理,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缩短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期。方法:选取639例产妇,采用左侧会阴侧切法,帮助分娩困难的产妇分娩。结果:产程进展顺利,伤口Ⅰ期愈合636例,Ⅱ期愈合3例。结论:掌握会阴侧切时机及技术是帮助产妇顺利分娩的良好方法,但术后正确的护理是避免发生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会阴伤口是妇产科常见伤口之一,会阴伤口包括会阴撕裂和会阴侧切术的伤口。产后产妇常因会阴伤口疼痛而使自解小便延迟,或不愿坐起而影响母乳喂养。2009年以来我科采用穴位按摩疗法,以缓解会阴伤口疼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