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浩 《甘肃医药》2014,(7):531-532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统计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较硬膜外麻醉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且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在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方便,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老年人在局部麻醉及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该院2006年6月~2009年5月进行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共126例患者,分为局麻组52例和硬膜外组7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局麻组在患者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与硬膜外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老年人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何加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23-23,29
目的比较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160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及硬膜外麻醉组,局麻组患者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给予硬膜外浸润麻醉。结果局部麻醉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首次小便时间、生活自理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对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快速和高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蔡功辉  陈智 《西部医学》2008,20(6):1193-1195
目的比较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医疗费用成本以及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法将422例单侧腹股沟疝病例随机为局麻组221例和硬膜外麻醉组201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麻醉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中、术后成本费用及构成资料。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病人对麻醉技术满意率比较两组元差异。术中的成本费用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的成本费用、总费用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同硬膜外相比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不仅医疗费用更低,而且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42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重庆医学》2011,40(5):482-483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 422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观察麻醉效果、主要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患者对麻醉技术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均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局部麻醉可作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局部麻醉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腹股沟疝患者124例分为局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创口愈合良好,局麻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经济方便,疗效确切,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与安全性,为腹股沟疝的麻醉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局麻组50例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组5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局麻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中静脉镇静药物使用、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贺峰  马烨 《河北医学》2013,19(7):1054-1055
目的:研究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方法:搜集我院局部麻醉组(n=56)和硬膜外麻醉组(n=64)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对这两组不同麻醉方式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麻醉效果、阴囊水肿、皮下积血等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组分别在术后活动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尿潴留、住院费用等方面均差于局部麻醉组(P〈O.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不良并发症少,比如在操作上简单,痛苦小,副作用小且安全,降低了手术风险,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广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45-146
目的观察局麻下采用普理灵双层补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提供参考。方法12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局麻组,采用普理灵双层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组采用利多卡因、罗派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复发比例。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及术后复发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取得优于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效果,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宜于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对6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局部麻醉组(n=17例)和硬膜外麻醉组(n=4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伤口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复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局部麻醉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少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住院费用低,对全身器官功能影响小,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为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选择最适宜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72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136例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136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局麻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中静脉镇静药物使用、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安全有效,可以成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常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占军 《吉林医学》2013,(27):5578-5578
目的:临床研究在腹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的麻醉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临床麻醉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局部麻醉组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在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中采用局部麻醉不仅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手术时间,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率,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由此在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同时还拓宽了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适宜麻醉方式.方法 将40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麻醉治疗,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并且观察2组的麻醉效果、术后恢复状况和主要的并发症.结果 2组术后的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中,局部麻醉组同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较,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较少的并发症,局部麻醉已经成为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主要的、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对比方式选择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并发症的比较、总费用、住院及进食的时间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统计项上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可选择局部麻醉进行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进行手术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评价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行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的263例成年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112例)和硬膜外组(151例).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住院费用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硬膜外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感染和疝气复发两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局部麻醉下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适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方法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4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0例,治疗组给予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统计临床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等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是大多数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适宜麻醉方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运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选取不同麻醉方式进行麻醉,探究局部麻醉和联合麻醉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过具体确诊具有腹股沟疝的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次序排列奇偶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行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34例行联合麻醉,麻醉过程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麻醉整体进行时间,手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总体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两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的身体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接下来12~2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并无患者发生疝复发;观察组住院费用及治疗情况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观察组患者对于手术满意度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医院环境下,局部麻醉比联合麻醉具有更低的术后疼痛度、更优的麻醉效果、更短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更快的恢复速度,局部麻醉的住院费用也较低廉,在医生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应用局部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07-2014.07期间接收治疗的7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性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38例患者采取局部麻醉设为观察组;一组38例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中应用静脉镇静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对比发现,局麻下实施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良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9.
侯康  江山红  李云涛 《四川医学》2011,32(9):1393-1395
目的比较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普外二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134例患者,共165侧疝,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经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一组使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手术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两者麻醉效果同样肯定,但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时间较短,手术时间短,手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及尿潴留发生率较低。结论综合比较显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中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观察分析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照组患者行腰麻下行疝修补术.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伤口并发症和麻醉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性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