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拔尿管的方法对痔疮患者术后带来不适的影响。方法将观察组67例痔疮术后需留置尿管的患者采用尿管随尿液自然排出的拔管方法,对照组在同一时期的另60例痔疮术后需留置尿管的患者,采用常规拔尿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自行排尿成功率的差异和两种拔尿管法对患者带来不适的影响。结果两种拔管方法对患者在自行排尿的成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患者拔管后带来的不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尿管时采用尿管随尿液自然排出的拔管方法能减少患者尿急、尿痛等不适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弹道碎石术后拔管前患者行尿管夹闭训练的意义。方法采取数字奇偶法将我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弹道碎石术的11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奇数号进入对照组,偶数号进入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术后不行尿管夹闭练习,观察组术后行尿管夹闭练习,对比两组拔管后排尿成功率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拔管后成功排尿56例(100.00%),对照组拔管后成功排尿55例(98.21%),组间数据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拔管后首次排尿平均时间(0.91±0.38)h、对照组拔管后首次排尿平均时间(3.0±0.81) h,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①患者输尿管弹道碎石术后不行尿管夹闭练习不会影响到尿管拔出的成功率,但是能够大大降低护理的工作量;②患者行尿管夹闭练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拔管后心里顾虑,有助于缩短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总结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泌尿系感染率.方法 将12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6.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降低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留置尿管对剖宫产术后排尿情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0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导尿不留置尿管,对照组术前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2组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检出率、排尿时间及排尿情况。结果第3次尿液检查,观察组非肾小球性红细胞检出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3.0%;术后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再次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轻患者痛苦和尿道黏膜损伤,术后可不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管夹闭练习对输尿管弹道碎石术后拔除尿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某院进行输尿管弹道碎石术治疗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进行尿管夹闭练习,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为(0.98±0.72)h、住院天数(9.9±6.5)d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230.4±27.2)m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排尿成功率高达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出现尿潴留、尿失禁以及排尿次数增多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管夹闭练习有利于输尿管弹道碎石术后拔除尿管后患者的正常排尿,降低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孙英 《中国实用医药》2011,6(9):188-190
目的探讨对术后老年男性患者留置尿管的综合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4例术后老年男性留置尿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外科常规护理方法[1],治疗组采用综合整体护理。结果治疗组第一次拔管后自行排尿成功率91%,泌尿系感染率9%,治疗组与对照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整体留置尿管护理提高了患者自行排尿率,又减少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适应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宫外孕术后尿管拔除时机对膀胱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式宫外孕术后留置尿管拔除者的最佳时机。方法200例采用腹式宫外孕术后拔除尿管者,随机分为留置尿管自然排尿法(观察组)和传统放尿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第1次尿量、排尿成功率、拔除尿管时间及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1次排尿量、自行排尿成功率、泌尿系感染率和拔除尿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尿管自然排尿法对于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肛肠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临床提供适宜的拔尿管时间。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拔尿管后排尿情况,尿路感染、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及患者评价满意度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拔除尿管后,实验组患者拔尿管后排尿通畅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路感染、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评价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2h是肛肠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拔除的适宜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病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以降低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行腹式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48 h拔尿管,观察组于输液剩余500 mL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于输液完后立即拔除尿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是否需重新导尿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术后留置尿管者首选于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与排尿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4月在我院剖宫产的400例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分为二组,每组200例,其中观察组在拔除尿管后马上饮水200~400毫升,对照组在拔除尿管后不作任何处理,两者均在拔除术后镇痛泵及输液结束后拔除尿管,观察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及尿量,排尿是否需要诱导.结果 观察400例病人,其中200例为观察组,自然排尿的192例,成功率96%,需要诱导排尿8例,无1例需要药物诱导排尿;对照组200例,自然排尿154例,成功率77%,需要诱导排尿46例,药物诱导2例,重插尿管1例.观察组在拔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排尿畅顺.结论 拔除尿管时机选择在输液结束后及拔尿管后马上饮水可以加速尿液的生成,增加尿量,对缩短膀胱充盈时间、恢复排尿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缩短了拔尿管后的第1次排尿时间,从而减少因留置尿管引起的膀胱刺激征及泌尿系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