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培勋  姬晓花  刘静  王刚 《河南中医》2020,40(4):497-499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温病亦属其中,六经辨证亦可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各期的治疗中。预防期,以调节阴阳平衡,祛除湿邪为主,方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素体痰湿较重者,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初期,病主在太阳或太阴。病在太阳,依证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大青龙汤加减、桔梗汤等。病在太阴,方用理中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减。若太阳、少阴合病,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中期,病主在少阳或阳明。病在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加减。病在阳明,依证选用白虎汤加减、小承气汤加减等。若少阳、阳明合病,方用大柴胡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依证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陷胸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等。若阳明、少阴合病,方用猪苓汤加减。极期,病主在阳明、少阴或厥阴。阳气暴脱证,可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气阴两虚证,可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病在阳明,方用大承气汤加减。病在少阴,方用真武汤加减。病在厥阴,方用乌梅丸加减。恢复期,病主在阳明或太阴。病在阳明,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病在太阴,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运用六经辨证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然疾病之传变方式多样,不可一概而论,辨证施治仍为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之说入手,将《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与盆腔炎性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相结合,初步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六经证治规律。急性盆腔炎以三阳证为主,极少见三阴证,三阳证中以少阳证最常见,亦常出现太阳少阳合病证及少阳阳明合病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三阴证为主,未见三阳证,常见厥阴证、少阴证、太阴证,因正气虚弱,亦可见太阴少阴合病证、太阴厥阴合病证。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为就近祛邪,通过脏腑在人体的开窍来祛除邪气。在表以汗法解之;在里则以温法或下法治之;在半表半里则以和法治之。循经论治,简单易行,重视邪气的不同,重在除湿。  相似文献   

3.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有近20%的慢性咳嗽未能明确病因,对于这一部分咳嗽的诊治面临困难。慢性咳嗽可从六经辨证论治,即从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辨治慢性咳嗽,当中尤以少阳证多见,而小柴胡汤功可和解少阳又兼疏利三焦,故临床见少阳证咳嗽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往往可收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为清代医家吴谦等编撰的医学书籍,书中吴谦常采用六经辨证治疗妇科疾病:太阳病常用麻黄四物汤、桂枝四物汤、小建中汤加味、五苓散;阳明病多用玉烛散;少阳病常用柴胡四物汤、三合散、小柴胡汤;太阴病多用理中汤;厥阴病多用桂枝茯苓丸;少阴病用甘草汤。现代医家亦有运用六经理论辨治妇科疾病之临床实践,获效均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伤寒论》六经病证药物子网,基于药物子网的拓扑性质分析,揭示《伤寒论》六经病证用药规律。方法将《伤寒论》方剂按照六经辨证进行分类,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将药物抽象为节点,分别建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药物子网,分析各药物子网的节点度、网络连通性拓扑性质。结果治疗太阳病、太阴病的主要药物为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治疗阳明病的主要药物为大黄、人参、杏仁;治疗厥阴病的主要药物为干姜、当归、细辛;治疗少阴病的主要药物为附子、茯苓;治疗少阳病仅小柴胡汤数据。任意两经子网间公共节点计算显示,治疗太阳、阳明、厥阴、少阴病的方剂具有较多相同药物,太阴与少阳病证药物子网数据较少,且多为其他经子网方剂添加少量新药物而组成。结论《伤寒论》六经病证的用药规律存在差异,对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便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声生教授擅长运用六经辨证论治便秘。三阳经之便秘主要为表证、热证、实证;三阴经之便秘主要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太阳病便秘多用宣肺通腑法;阳明病便秘,为阳结,用下法;少阳病便秘,为阳微结,用和解法;太阴病便秘,为阴结,用温通法;少阴病便秘,为纯阴结,亦用温通法;厥阴病便秘,寒热同调,宜宣畅气机。  相似文献   

7.
谢红东  蔡力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22-1424
胡希恕先生是近代著名经方临床大家,在精研《伤寒论》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正本清源,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执简奴繁的作用。笔者有幸跟随胡老高足冯世纶教授学习,得以了解和掌握胡老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本文笔者分别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病,破格救心汤加逆气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桂枝汤加附子黄芪治疗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补中益气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白虎桂枝加人参汤治疗阳明厥阴合病。通过5例不同临床病案,笔者探讨运用先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六经,辨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八纲,再辨方证的方法,即应用胡希恕先生六经八纲辨证治疗杂病畏寒怕冷体悟。  相似文献   

8.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按传统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当前临床治疗常用脏腑辨证,而六经辨证治疗咳嗽也有特色。本文论述了六经辨证在论治咳嗽的应用,阐释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以及厥阴病六经病咳嗽的临床症状特点、与他经合病规律以及依据六经辨证指导下经方在治疗咳嗽中的应用,并附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9.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的辨证理论体系,是根据外感病发生发展、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创立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临床应用广泛,张仲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邪之所在的部位、寒热表现的趋势以及邪正交争的盛衰,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疾病的发展传变可以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循经“传”,也有越经“变”证。文章介绍临床并不常见的变证论治一例。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一直指导着疾病的辨证论治,其中把头痛按六经命名,在条文中明确提出头痛只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而太阴、少阴则无。在宫洪涛教授的指导下,结合《伤寒论》原文,现对六经头痛进行浅析,以期为临床辨证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